全馬選手跑了幾次5公裡,「骨折」了

2020-12-08 上遊新聞

長時間宅家後,

一位運動達人「重操舊業」。

沒想到原本能跑馬拉松的他,

跑了幾次5公裡就支撐不住,

反而出現了膝關節骨挫傷。

1

每天跑5公裡,膝蓋刺疼

45歲的陳先生是一位體育運動愛好者,常年都有跑步的習慣,曾參加過半馬和全馬的比賽。隨著城市生活慢慢恢復正常,陳先生盼來了出門鍛鍊的機會。考慮到體能還需要恢復,陳先生決定先從慢跑開始,每天跑上5公裡。

沒想到跑了4天,陳先生的膝蓋就開始隱隱作痛。一開始還能勉強堅持,但很快就支撐不下去了,膝蓋內側像針刺一樣疼痛,幾乎無法正常走動和站立。

患者膝關節磁共振影像,大片白色亮斑即為骨挫傷。

2

確診骨挫傷和滑膜炎

6月28日,武漢市第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張青松經過詳細檢查,結合膝關節核磁共振檢查結果,判斷陳先生的左膝內側脛骨平臺出現較大面積的骨挫傷,實質就是「骨小梁骨折」,同時還有膝關節滑膜炎。所幸傷情發展並不嚴重,陳先生妥善休息2個月以上有望自我修復。

張青松叮囑陳先生,這段時間在家儘量臥床休息,下肢可以進行適量非負重的活動,務必減少不必要的走動,特別是避免劇烈運動,必要時可以考慮打石膏制動休養。

據了解,最近這段時間,該科室接診了多位因為體育鍛鍊導致運動損傷的患者。張青松介紹說,人的身體在長時間未進行運動後,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骨質疏鬆,關節處的骨質強度降低。如果加上運動前沒有充分熱身和拉伸、運動間隙休息不夠等因素,就更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如果勉力堅持甚至會導致疲勞性骨折。

張青松提醒:

市民在選擇運動方式和強度時,切記量力而行,特別是在長期缺乏鍛鍊的情況下,更應該循序漸進。

一旦出現不適,且自行休息仍未見緩解,建議儘快就診,以免影響治療和恢復的效果。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女子每天夜跑10公裡,竟然把腳跑骨折了?
    南京一女子天天跑步10公裡,突然發現足背部疼痛,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第二蹠骨陳舊性骨折的發生。該女子骨折的原因是身體已經出現疲勞而不自知,還繼續堅持每天10公裡,所以當跑步中出現疲勞問題時,一定要引起重視。
  • 女子每天夜跑10公裡,竟然把腳跑骨折了?
    南京一女子天天跑步10公裡,突然發現足背部疼痛,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第二蹠骨陳舊性骨折的發生。 該女子骨折的原因是身體已經出現疲勞而不自知,還繼續堅持每天10公裡,所以當跑步中出現疲勞問題時,一定要引起重視。 一、什麼是運動性疲勞?
  • 路跑5公裡與越野跑5公裡的區別是什麼?
    路跑5公裡與越野跑5公裡分別適合哪些人 由於路跑是在馬拉松上進行,路面相對平坦,所以路跑5公裡更適合興趣愛者和準備開始跑步者。越野爬5公裡需要一定的路跑基礎或有戶外運動基礎者,如馬拉松、徒步、騎行、登山等愛好者。
  • 每周跑步幾次,每次跑多久最好,看看這裡是怎麼說的
    對於每周跑步幾次每次跑多久最好?這兩個問題,需要根據不同的人而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每個人的運動基礎不同,每個人的恢復能力不同,每個人的耐力不同。這些因素都覺得一個人每周跑步幾次,每次跑多久合適。所以這些就完全因人而定。
  • 晨跑5公裡,有些事只能自己一個人完成,約跑太難
    昨天晨跑了5公裡,今天也是跑了5公裡,明天該休息了,趁準備休息的時候記錄一下跑步日常。這兩天跑的都是短距離,都是屬於長跑裡最難受的前幾公裡,只要我努力一下,就可以享受跑步進入一個比較好的跑步狀態。可往往因為時間不夠,還有定的目標就這麼低,導致這幾次跑步都特別累,和心情也有一定關係,不是很在狀態。每次跑步我都會給自己定個目標,這次跑多少公裡,跑到目標公裡數就會停下來了,當然如果跑得很舒服,我會多跑一些。
  • 跑步5年,跑5600公裡,堅持的理由
    小胖堅持跑步5年,跑了5600公裡,經常跑10公裡,半馬跑過10幾次。整體跑下來,自己認為跑速、跑量真不是那麼重要,也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就是堅持跑步?大家怎麼看?有朋友看我每天跑10公裡,有的替我加油,有的問我:「怎麼不見你瘦?」還有的朋友說「你這跑量還好意思拿出來秀?」說什麼的都有,小胖真不以為然,怎麼形容我的想法呢?
  • 跑步跑的好好的,怎麼就骨折了?
    跑步跑得好好的,怎麼就骨折了?這是近日一位女性門診患者就診時的疑問,今天小編就結合當時看診情況,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患者跑3公裡時突然感覺到小腿疼痛,休息2天後絲毫沒有緩解,來我院治療,查體壓痛明顯,結合x射線檢查結果,診斷為應力性骨折。
  • 骨折缺席!離CBA開始不到2天!拳擊手幾次骨折就離譜
    球員就應該在賽場上受傷,這個才正常,訓練中出現小傷也正常,但是骨折這麼大的傷病就沒法接受了。而回顧一下賀天舉職業生涯的幾次骨折,真的是非常離譜,很少是在賽場上受傷的,你能想像嗎?而且都是骨折!,在與這將隊的比賽中,賀天舉在一次起跳中失去了平衡,是手腕骨折。
  • 跑15公裡是完成半程馬拉松的關鍵?
    在跑步的過程中,很多人對跑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比如5KM、10KM、15KM和半程馬拉松。比如絕大多數人的極限跑量是30KM,超過30KM的人是比較少的。因此,很多人就選擇了半程馬拉松,這樣跑下來也似乎比30KM輕鬆不少。小編也有跑過幾次半馬,也聽過了各種跑半馬的說法。
  • 跑步:一公裡接著一公裡跑,不著急!
    有些人跑步比較急,熱身很隨意,胡球弄兩下,然後倉促開跑,個人建議,情願少跑一公裡,也要多熱身五分鐘,不熱身,身體緊繃,跑不開,輕則拉傷,重則骨折,所以不熱身不跑步,尤其這種炎熱的季節裡,熱身一定要充分,不能用慢跑代替,10分鐘熱身動作+2公裡慢跑預熱,咕咚運動界面就有,簡便、流暢、自然,讓身體慢慢處於放鬆狀態,然後開局3~5公裡,儘量穩節奏,壓心率,慢跑開局,心率一般都不是很高,除非你熬夜,沒有休息好,或者跑得過於頻繁,讓身體處於疲勞狀態,即便速度很慢,心率也很高,這個時候要麼慢跑調節恢復
  • 5公裡、10公裡、21公裡,大型公益跑「跑」進遂昌
    9月5日晚上7點,隨著遂昌縣凱興廣場上一陣響亮的口號聲響起,第五屆百日百馬大型公益跑遂昌站正式拉開帷幕,來自遂昌路跑毅行協會的60多名跑友一起邁開了步伐。  迎著涼爽的晚風,跑友們從凱興廣場出發,沿著最美跑道經過遂昌中學、古院公園、縣民族中學等地,在奔跑中感受遂昌的別樣夜間風情。
  • 中國特種兵將小腿跑成疲勞性骨折 又將骨折跑好
    可不成想,第一次進行5000米跑訓練,就拖了「後腿」,墊了底兒。許多老兵負重都能跑到18分以內。醫生一看,大吃一驚:左小腿骨外側疲勞性骨折!「不過,基本上已經自己長好了,雖然新骨的位置有點外偏,但也不需要特別的治療……」
  • 今天晨跑21.0975公裡
    早晨5:00起床,習貫性去晨跑。2019年5月份開始隔天跑,每次跑15公裡,逢周末慢跑個半程,這樣的跑量已堅持一年零兩個月,就是疫情期間也沒有間斷,從家到卡點約9公裡,當時公交車一個鐘頭一班車,特殊時期從心理上也不想選擇其他交通方式,於是便更好的發揮了跑步的優勢,去卡點的途中經常用&34;為自己加油。
  • 每天堅持跑步十公裡,參加幾次馬拉松,一年完成5000公裡並不難!
    五千公裡乍一看很多,其實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並不多,一年365天,平均到每天也只是13.7公裡而已,對於那些每天堅持跑步十公裡,周末來個20公裡慢跑,再參加幾次全程馬拉松完成5000公裡並不難。而對於稍微低一點級別的跑者來說完成5000公裡也僅需兩年,兩年的時間來計算的話,那麼平均到每天的跑步距離是6.8公裡。如果再降低一點要求,那就是平均每天4.56公裡也能在三年內完成5000公裡的跑步計劃。那麼,跑完5000公裡會有什麼感覺呢?我們一起聽聽跑過5000的人是怎麼說的。
  • 跑步:一公裡接著一公裡地跑,不著急!
    有些人跑步比較急,熱身很隨意,胡球弄兩下,然後倉促開跑,個人建議,情願少跑一公裡,也要多熱身五分鐘,不熱身,身體緊繃,跑不開,輕則拉傷,重則骨折,所以不熱身不跑步,尤其這種炎熱的季節裡,熱身一定要充分,不能用慢跑代替,10分鐘熱身動作+2公裡慢跑預熱,咕咚運動界面就有,簡便、流暢、
  • 戒菸過後,減肥也開始了,每天堅持跑5公裡
    中間有過幾次偷著抽了幾次,回來被發現了,我沒有承認,妻子也沒再提起,她沒再提了,後來我也再沒吸過煙了。也許真是男人就都怕軟的吧,那會兒的我自個都覺得慚愧,妻子是信任我了,我也應該讓她信任,她比我都知道的,我能戒了這煙,為了所有人,也包括我自己!也是結婚過後,體重連漲了二十斤。
  • 戒菸過後,減肥也開始了,每天堅持跑5公裡
    中間有過幾次偷著抽了幾次,回來被發現了,我沒有承認,妻子也沒再提起,她沒再提了,後來我也再沒吸過煙了。每次5公裡的跑程現在看來也是不夠了。我每次跑5公裡並不是身體素質不允許,而是想把時間儘量壓縮下,爭取更多天馬行空的思考的時間。每次想到這裡就忍不住地想去跑步,「想」這個行為真是讓人著迷,無處不在,無時不可!
  • 跑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5公裡和10公裡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們的訓練卻可以很相似。事實上,參加一些5公裡比賽有助於提高10公裡比賽的表現,而10公裡比賽又使得5公裡比賽顯得很短。5公裡和10公裡都是以有氧為主的項目,大部分5公裡比賽都會達到O2max(最大攝氧量)的95%~98%,10公裡比賽會達到O2max的90%~94%。要長時間維持這樣的強度可不是開玩笑的,跑完這些距離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
  • 跑5公裡和10公裡,應該如何科學訓練?
    事實上,參加一些5公裡比賽有助於提高10公裡比賽的表現,而10公裡比賽又使得5公裡比賽顯得很短。5公裡和10公裡都是以有氧為主的項目,大部分5公裡比賽都會達到O2max(最大攝氧量)的95%~98%,10公裡比賽會達到O2max的90%~94%。要長時間維持這樣的強度可不是開玩笑的,跑完這些距離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
  • 為什麼5公裡才是跑步的關鍵距離?5公裡跑,你在哪個級別?
    直到去年才重新開始跑步,恢復跑步後的第一個五公裡也跑了30分鐘。所以,假期結束後恢復跑步的跑友們也無需過於追求速度,循序漸進,慢慢提升起來。大家觀察身邊朋友圈跑步打卡記錄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日常跑步鍛鍊的距離以5公裡、10公裡為主,對於剛入門跑或者恢復跑的朋友來說,5公裡的打卡記錄更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