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
1.在如圖所示的爬杆比賽中,體重相同的小明和小亮分別以不同的速度勻速往上爬,小明獲勝。則小明做功_________小亮,小明做功功率_________小亮。(均選填「大於」、「小於」或「等於」)
參考答案:等於;大於
解析:爬杆者受力情況如圖所示——老師們若講此類題必須要畫圖(功莫大焉!)
勻速——f=G;同樣的杆——s相同;小明獲勝——t小。對比功和功率的定義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2.如圖所示,小汽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運動,其動能越來越______;到斜坡底端時,小汽車關閉發動機(沒有牽引力),小汽車衝上斜坡後停在坡頂。小汽車在斜坡上運動的過程中,動能_________,重力勢能_________,其機械能總和_________。
參考答案:大;減小;增加;減小
解析:小汽車在水平地面上加速運動——速度越來越大,短時間內質量可視為不變——形成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習慣,所以小汽車的動能越來越大。小汽車在斜坡上運動是由於慣性,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應該沒有問題,問題是其機械能總和怎麼變化。
假設推理——如果斜面光滑,小汽車機械能不變。斜面有摩擦,情況怎樣?
類比——水平面上滾(滑)動的足球(物體)受摩擦力作用會停下來——動能減小。
結論:小汽車機械能減小。
3.如圖所示,跳水運動員為獲得足夠長的空間滯留時間,都會在跳水前先用力下壓跳板,以便利用跳板的______力讓自己上升的更高。忽略空氣阻力,在跳板恢復到水平位置的過程中,跳板的_________轉化為運動員的機械能。從離開跳板到入水的過程中,_______時(選填「離開跳板」、「最高點」或「入水」),運動員的動能最大。
參考答案:彈;彈性勢能;入水
解析:通過運動員的受力分析,不難發現改變運動員運動狀態的是跳板對運動員的彈力。在跳板恢復到水平位置的過程中,類比拉弓射箭,易知是跳板的彈性勢能轉化為運動員的機械能。從離開跳板到入水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機械能守恆,最高點動能最小(為零),最低點(入水)動能最大。
4.如圖所示,原長為L的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豎直牆面上,另一端與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相連。推動小球壓縮彈簧,其左端至A點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為25J;鬆手後,小球在彈簧的作用下往復運動,運動最遠處在C位置。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具有的最大動能是______J。當小球處於C位置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為______J。
參考答案:25;25
解析:彈簧恢復原長(B位置)時,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全部釋放——轉化為小球的動能;小球處於C位置時動能為零——全部轉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認為這道題簡單的老師注意了,這道題的難度超乎想像。雖然學生可能很容易就確定答案,但是這種確定價值不大。本題機械能守恆是彈簧和小球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守恆,而學生學的是單個物體的機械能守恆。用單個物體的機械能守恆規律解決系統的機械能守恆問題,這,真——的——很——難!
5.,我國的航天技術位於世界前列,如圖所示是火箭發射時的情景。燃料燃燒並噴出,對火箭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使火箭加速上升。在火箭上升過程中(不計質量變化),火箭的重力勢能________,動能_________,重力勢能和動能的總和_________。(均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參考答案:增大;增大;增大
解析:火箭加速上升——重力勢能、動能均增大。重力勢能和動能的總和怎樣變化,不是要考查學生對「動能定理」的理解,是考查學生的方法意識形成沒有。
法1:與第2題比較、推理得出結論。
水平面上滾(滑)動的足球(物體)受摩擦力阻力作用會停下來——動能減小,反之,若是受「動力」作用,動能將增大。
法2:與平衡狀態(第1題)進行比較、推理得出結論。
若物體處於二力平衡狀態,物體靜止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若其中一力大於另一力(F>G),物體的運動狀態將改變——加速,其動能將增大。
6.蹦極是一項極限體育運動,如圖所示,A點是最高點、B點為彈性繩自然伸長的位置,運動員在C點受彈性繩的彈力與自身重力相等,D點是運動員能下落到的最低點。在運動員從A點下落到D點的過程中,_____(選填「B」「C」或「D」)點動能最大,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計空氣阻力)
參考答案:C;BC過程重力大於彈力,運動員加速下落,CD過程重力小於彈力,運動員減速下落。
解析:有了第2、5題的經驗,學生應該能做出正確判斷,但要把分析推理的要點——力的分析、運動狀態的改變,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對學生來說尚有一定困難。這就是本題設置的目的: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選擇題
7.小彤同學進行了實心球測試。對實心球運動的幾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 )A.小彤撿起實心球並舉高的過程中,小彤對球做功,球的重力勢能增加
B.小彤將實心球用力投出後,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小彤對球做功,球的機械能增加
C.小彤將實心球用力投出後,球在空中最高點時動能為零
D.實心球落地後在水平地面滾動時,球的機械能不變
參考答案:A
解析:
A.小彤撿起實心球並舉高的過程——重力勢能增加;有力、有力的方向上的距離——做功
B.小彤將實心球用力投出後,小彤對球不再有力的作用——不做功
C.小球若在空中最高點時動能(速度)為零,立即下落而不是「向前」——假設推理
D.實心球落地後在水平地面滾動時終會停下——機械能減少
8. 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水平力F勻速推動重為G的箱子,經過一段時間移動了距離S;第二次用水平力2F從靜止開始推動同樣的的箱子,經過相同的時間也移動了距離S。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次做功多
B.第一次做功慢
C.重力做功大小為Gs
D.第二次做功功率小於第一次
參考答案:B
解析:
A.第一次做功:W1=Fs;第二次做功:W2=2Fs
B.第一次做功功率:P1=W1/t=Fs/t ——P:做功快慢的量度
C.重力做功為零——「勞而無功」
D.第二次做功功率:P2=W2/t=2Fs/t ——P:做功快慢的量度
9. 如圖所示,在不光滑的斜面上,物塊從A點靜止釋放後,在下滑過程中經過B點。對物塊的下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塊可能勻速下滑,動能不一定增加
B.物塊在A、B兩點的機械能相等
C.AB過程物塊重力做功為零
D.物塊的重力勢能減少量不等於動能的增加量
參考答案:D
解析:
A.物塊從A點靜止釋放後能下滑,物塊的速度將越來越大——情景分析
B.斜面不光滑,物塊的機械能不守恆——因果分析
C.下滑過程中,在重力的方向上有距離——幾何分析
D.由於摩擦,物塊的重力勢能減少量大於動能的增加量——深度解析(不強求量化)
10.如圖所示,甲、乙兩個質量不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同時從靜止釋放,甲小球下落過程中經過P、Q兩點,忽略空氣阻力,兩球同時落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著地瞬間兩球的動能相等
B.甲球在P點和Q點的機械能相等
C.釋放瞬間兩球的重力勢能相等
D.從釋放到著地,兩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參考答案:B
解析:
A.質量大者動能大——「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結論
B.滿足機械能守恆的條件
C.質量大者重力勢能大——課本結論、「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反觀
D.W=Fs=Gh=mgh ——m不同,W不同
11. 如圖所示,一輛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的灑水車正在灑水作業,關於該工作著的灑水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機械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
B. 機械能變小,重力勢能、動能變小
C. 機械能不變,動能變小
D. 機械能變小,動能不變
參考答案:B
解析:勻速行駛的灑水車速度不變,但隨著灑水其質量在減少(1m3水的重量是1t),所以其動能減少。重力勢能減少的原因有二,一是質量減少,二是整體重心下降。——動態分析、分析的全面性
12.(雙選)跳繩是大家喜愛的運動之一,小明的質量為 50 kg,每次跳起的高度約為 6 cm(人整體上升的高度,如圖所示),一分鐘跳 100 次,若g取10m/s2,繩重不能忽略,忽略空氣阻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離地後的上升過程中,小明的動能減小
B.在整個跳繩過程中小明的機械能守恆
C.小明每跳一次只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D.小明在這一分鐘內跳繩的功率大於 50W
參考答案:AD
解析:
A.離地瞬間速度最大動能最大,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釐清蹬地、騰空兩個上升過程
B.小明停在地面的瞬間機械能最小,離地瞬間機械能最大——「特殊值」分析
C.繩重不能忽略——小明還對繩子做功
D.一分鐘內,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為:
W1=nGh=nmgh=100×50kg×10m/s2×0.06m=3000J;
相應的功率為:P1=W1/t=3000J/60s= 50W。
小明同時還對繩子做功,所以總功率大於50W。——理解題意,全面分析
三、實驗探究題
13. 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1)該實驗的研究對象是_______。(選填「小球」或「物塊」)
(2)鋼球從斜面上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只與小球起點位置的高度有關。起點位置越高,該速度越_______。
(3)小球從斜面上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在水平木板上撞擊物塊,物塊運動的距離越長,說明小球具有的動能越_______。
(4)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跟質量的關係時,應控制_______不變。
(5)實驗用物塊運動的距離長短顯示小球動能的大小,下列實驗中也應用了這種方法的是______。
A.用海綿的凹陷程度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B.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C.用覆杯(管)實驗顯示大氣壓的存在
D.用託裡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強參考答案:(1)小球(2)大(3)大(4)起點位置的高度(5)AC
解析:(1)實驗目的: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研究對象:小球——形成確定研究對象意識。
(2)由實驗現象、機械能守恆均可得出答案——機械能守恆的近似應用
(3)用物塊運動距離的長短顯示小球動能的大小——轉換法的應用
(4)起點位置的高度決定小球在底端的速度,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跟質量的關係時,應當控制起點位置的高度不變——控制變量法
(5)把不可觀測的「量」轉化為可觀測的「量」進行研究,這就是轉換法。B、D是間接測量,雖有轉換、等效的思想,但思想不是方法。
四、綜合應用題
14. 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無人機送貨就是其中一例。假如一輕型無人機的質量是20kg,運送的貨物質量是2kg,以1m/s的速度從地面勻速豎直上升,20s後保持高度不變。則:(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
(1)無人機在上升過程中機械能_________。
(2)如果無人機輸出的功率全部用於提升無人機上升,在上升過程中,無人機對貨物做功多少?輸出功率多大?
參考答案:(1)增大(2)400J;220W
解析:(1)勻速上升,動能不變;升高,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逐項分析
(2)W貨=F拉s=G貨Vt=m貨gVt=2kg×10N/kg×1m/s×20s=400J——逐次遞進
P輸=W總/t =F牽s/t =G總V =m總gV =22kg×10N/kg×1m/s =220W——確定研究對象
祝師生們愉快!
(本文系葉老師物理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於百家號葉老師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