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下午,第二十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八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影展在北京師範大學學生活動中心隆重召開。曾獲2015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的影片《百日告別》成為開幕影片,並在放映後收穫盛讚。
參加開幕式的有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張丕民,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光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欒國志,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張宏,中影集團黨委書記焦宏奮,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許柏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主任扎西頓珠等組織領導;中國電影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閻曉明,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會長韓曉黎,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中國港臺電影研究會副會長吳冠平,中國夏衍電影協會會長張建勇,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等電影業界、學界代表,影視企業、相關媒體代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主任委員、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周星,表演藝術家王曉棠,導演陳國星、高群書、管虎等嘉賓亦出席了開幕式。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著名導演李行,臺灣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著名導演朱延平,宅男女神郭書瑤,臺灣演員張翰,青年導演林書宇以及其他參展電影的部分主創來到現場。眾多嘉賓和高校大學生共聚一堂,共同感受臺灣電影的魅力。
為促進海峽兩岸電影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繁榮中華傳統文化。由中國電影基金會和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聯合舉辦的「兩岸電影展」今年已經是第八個年頭。每屆「兩岸電影展」由在臺灣舉辦的「大陸電影展」與在大陸舉辦的「臺灣電影展」兩部分構成,旨在通過影片展映與交流論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兩岸同胞相互了解、增加認同,為兩岸電影產業的交流和合作搭建平臺。經過多年的努力,「兩岸電影展」的規模與影響力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影展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支持與指導下,參映影片類型多樣,活動精彩紛呈,影響力頗廣,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本次開幕式上,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電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致辭,他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電影代表團,感謝大影節為本次影展提供平臺支持,以推動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
臺灣電影代表團團長李行導演致辭,年過八旬的他連續八年親力親為參與到兩岸電影展。李老先生特別鼓勵本土電影青年創作者,認為青年是中國電影的希望所在,他在臺上高聲道:「中國電影加油」,贏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歡呼和掌聲。
此外,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陳光巨、大陸電影藝術家代表陳國星導演分別上臺致辭。陳光巨校長表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與兩岸電影展是北京師範大學舉辦的重要活動,是推動電影藝術交流的重要事件。陳國星導演表示臺灣電影為改革開放初期的大陸電影提供了發展經驗,即面對全球化市場如何進行本土電影發展。
隨後,七部臺灣參展影片主創與觀眾進行互動,他們表示非常感謝「臺灣電影展」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這樣良好的平臺,很高興帶著作品來到大陸,希望促進兩岸電影藝術領域更多交流共進的機會。
在青年歌手邱嫣獻唱一曲動聽悠揚的《小城故事》之後,李行導演以及其他臺灣電影代表上臺共同見證本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影展正式開幕。李老先生在臺上情不自禁地吟唱起《小城故事》曲調,稱很懷念那段時光,現場氣氛溫馨感人。
此後,開幕影片《百日告別》進行了放映。《百日告別》是2015年由林書宇執導,林嘉欣、石錦航(石頭)、李千娜等人主演的愛情片,於2015年10月8日上映。本片講述了一個由意外引發的故事。無預警一臺迎面翻覆的卡車,讓閃避不及的育偉(石錦航飾)和心敏(林嘉欣飾)在同一場連環車禍的意外之中,失去了他們的另一半。冰冷空洞,在死亡之後緊接而來。育偉以酒精填補著悲傷空洞,短暫的高潮只是註定徒勞的麻藥。心敏日日料理著未婚夫留下的食譜,來不及走完的衝繩蜜月旅行,也只是流不幹的淚。育偉偶爾會在山上的法會上看到心敏;心敏想起了這個在醫院、殯儀館見過的熟悉臉孔。悲傷、孤寂、自責、憤怒,在這些混亂的日子裡交替上演。林嘉欣憑藉此片摘得第5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殊榮,她細膩精湛的演技贏得觀眾的認可。而此片也是2015年第17屆臺北電影節的閉幕片,深受大家的喜愛。
《百日告別》導演林書宇、監製兼編劇劉蔚然分享了影片拍攝的理念和經歷,與現場觀眾真情互動。林書宇表示感人來自於真實,並盛讚金馬獎影后林嘉欣的自然演技,也講述了和片中男主角五月天石頭的友情故事。劉蔚然透露了本片成本約為700萬,她很感謝劇組所有幕後人員的傾情付出。
第二十三屆大學生電影節第八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影展隨後還將舉辦朱延平和李行兩位大師的「面對面」交流活動,讓電影大師走進高校,與高校師生共同享受光影的盛宴、與千萬大學生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