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今年經濟增速為正唯一主要經濟體

2020-12-16 人民網

  本報記者 趙語涵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了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值得一提的是,「雙11」購物狂歡帶來消費回暖。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1至11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 元 ,同 比 增 長11.5%。付凌暉表示,從前11個月數據來看,中國有望成為全球今年經濟增速為正的唯一主要經濟體。

  三大產業發展形勢較好

  隨著深入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我國三大產業都呈現出較好發展形勢。第一產業方面,根據最新出爐的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第二、第三產業也在加速回暖。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03%。1至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比1至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服務業方面,11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0%,比10月份上升0.6個百分點。1至11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7%,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9個百分點。從行業情況看,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電信廣播電視衛星傳輸服務、金融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於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付凌暉分析,從前11個月經濟復甦情況看,中國經濟四季度增速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由此,中國有望成為今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

  「雙11」拉動消費持續回暖

  剛剛過去的11月,持續半個月的「雙11」購物狂歡讓不少市民在線上線下盡情消費。市民消費「戰績」也反映到了11月的消費數據上。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比上個月加快0.6個百分點。從主要商品結構來看,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速較快,多數增幅在20%以上。

  在「雙11」推動下,網上購物繼續保持高增長勢頭,前11個月,全國網上零售額105374億元,同比增長11.5%。令人欣喜的是,與此同時,線下實體店的銷售也在恢復。前11個月,實體店零售額降幅比前10個月收窄1.5個百分點。

  付凌暉表示,下一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還有很多有利條件。隨著經濟的恢復,就業在擴大,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同時,企業效益在改善。再加上近期出臺了一些促進消費增長的政策,比如推進新一輪的新能源汽車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等。

  除消費外,投資也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1至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比1至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11月份環比增長2.8%。值得一提的是,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豬肉降價致11年來CPI首降

  隨著經濟復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從年初「破5」一路漲幅下降,甚至在11月出現了近11年來首次下降情況。對此,付凌暉表示,11月CPI下降主要是食品價格下降導致。而食品價格下降的主因是自去年起價格突然上漲的豬肉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降,11月環比降幅達12.5%。豬肉價格下降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豬肉產能恢復,二是去年同期價格較高。

  付凌暉表示,應該看到,扣除能源和食品價格,核心CPI漲幅為0.5%,已連續多月處於較為穩定區間。未來,物價保持穩定也有不少有利條件,包括消費端復甦回暖,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保持穩定,全年糧食實現豐收,生豬產能恢復,各地持續推行保價穩供措施等,相信物價將會持續保持在合理水平。

  此外,就業也是民生熱點問題。1至11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2.1%。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下降;其中25至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7%,下降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10月份下降0.1個百分點。11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9小時。

  相關新聞

  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連續8個月同比增長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王雨蕭 於佳欣)商務部15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11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分行業看,1至1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704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16.1%,佔全國實際使用外資78.3%。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1.6%,其中電子商務服務、專業技術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同比分別增長43.9%、35.1%、93.6%、53%。

  生豬存欄恢復到常年水平90%以上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黃垚 於文靜)記者15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截至11月底,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年底前生豬生產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任務提前完成。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魏宏陽在15日表示,截至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4個月增長,生豬存欄已連續10個月增長。

  根據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環比數據推算,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11月,規模豬場新生仔豬超過3100萬頭,比年初增長94.1%。全國規模豬場比年初增加1.6萬家,散養戶比年初增加228萬戶。

  「照此趨勢,預計明年上半年產能可完全恢復。」魏宏陽說,按照6個月的育肥周期,明年下半年生豬出欄有可能達到正常年份水平,生豬供應將大幅改善。

  據了解,全國生豬出欄已連續9個月增長,11月環比增長16%、同比增長66.1%,是去年四季度生豬產能觸底回升以來出欄最多的一個月。隨著前期新增產能陸續釋放,豬肉價格已連續3個月下降。11月全國集貿市場豬肉價格回落至每公斤46.3元。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相關焦點

  • ...答一財: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經濟體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17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高峰說:「明年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中國經濟運行有挑戰,同時也有不少有利因素,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 國家統計局:中國有望成為202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發布會上表示,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從下階段來看,中國有望成為2020年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付凌暉介紹,從生產來看,生產的恢復面在擴展,平衡性在改善。從工業來看,41個大類行業當中,超過七成行業都實現了增長,其中前期裝備製造業對工業增長的支撐比較明顯,近期消費品製造業也在穩步回升。
  • 非凡2020系列報導之五中國: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加班趕工、消費回暖、出口增長……中國經濟今年率先按下「重啟鍵」,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速達4.9%,前三季度實現轉正,四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加快。12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
  • 國新辦發布|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1月14日,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2020年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 全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經濟有望唯一實現正增長
    消費市場銷售繼續恢復,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個月加快0.7個百分點。1-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11月份進出口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個月加快3.2個百分點。放管服改革成效繼續顯現,市場主體快速增加。
  • 統計局: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
    中新網12月15日電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5日表示,從下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國新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國家統計局:中國有望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分析表示,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因為無論從生產還是需求,都是在穩步回升的。從下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從生產來看,生產的恢復面在擴展,平衡性在改善。
  • 中國經濟最新成績單出爐: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 主要指標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三季度經濟增速穩定回升,特別是9月份主要指標得到明顯改善,究其原因,劉愛華表示,今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和國內外複雜嚴峻的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地推動了生產生活恢復。總體上,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降轉升,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主要的特點可以從三方面來看:第一,主要指標的增速由負轉正。
  • 統計局: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超過三季度 消費仍是重要引擎
    原標題:統計局: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超過三季度 消費仍是重要引擎   12月15日,國新辦舉行了11月份
  • 最新報告上調今年世界經濟預期:中國將推動全球復甦
    這一切都表明,到2021年底全球經濟可能至少恢復到2019年大流行暴發前的狀態。然而,該機構周二在巴黎總部發表的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警告稱,這是一個脆弱的願景。更重要的是,這一願景並不平衡。經合組織指出,如果新冠病毒得到控制,並且到2021年底普及疫苗,那麼經濟或將在未來兩年逐步復甦,但經濟復甦過程並不平衡。
  • 世界銀行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回升至7.9%
    世界銀行23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簡報》預測中國經濟2020年將增長2.0%,2021年的經濟增速將回升至7.9%。報告認為,中國經濟在經歷今年一季度的急劇下滑之後,得益於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和強有力的政策措施,以及旺盛的出口,以快於預期的速度實現恢復。
  • 連續14年成全球最大經濟引擎!中國再傳捷報:明年GDP增速或達9%
    來源:金十數據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自2020年以來,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經濟情況都不容樂觀。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更是因為疫情嚴重,二季度GDP環比折年率暴跌了32.9%,創下自1947年美國政府開始跟蹤該數據以來的最大跌幅。相比之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的中國,無疑正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最大希望。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因此,2020年內RCEP協定的籤署以及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無論對於中國還是其他成員國來說,都有著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
  • 中國經濟下半場:「復甦」仍是關鍵詞 GDP增速有望大幅反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中國經濟下半場:「復甦」仍是關鍵詞 GDP增速有望大幅反彈⊙記者 梁敏 ○編輯 林堅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將加速修復,增速有望回到疫前水平。內需改善為經濟穩步上行提供動力源,預計下半年投資和消費將協同發力。
  • 我國經濟指標「轉正」,GDP有望超越美方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前言:今年,全人類都在面臨著一項重要的考驗,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社會發展頓時停滯不前。在許多國家還在同新冠疫情抗爭時,中國的社會生產生活最早恢復正常,在中國社會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各項經濟指標紛紛「由負轉正」。
  • 外媒關注年末中國多項經濟數據再創新高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均為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中國,這個唯一經濟正增長,對世界意義重大!
    苑立偉攝(新華社發)今年以來,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面對極其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迎難而上、眾志成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不平凡的成就。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壓力測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顯示了中國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
  •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國際論道)
    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0.7%,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3%,增速均為年內首次由負轉正。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 中國,這個唯一經濟正增長對世界意義重大
    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壓力測試,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顯示了中國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值得關注的是,在經濟復甦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運行新意十足、亮點頻現,折射出中國經濟蘊含的潛力和底氣。
  • IMF專家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達13%,那麼GDP總量呢?
    來源:BOSS說財經今年在全球爆發的這場衛生事件,給各國的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衝擊,我國也無例外。在衛生事件的影響下,我國的經濟在今年的第一季度當中受損嚴重。然而得益於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及人民群眾的高度自覺性,我國很快地從衛生事件的影響當中恢復了過來,並實現了經濟復甦的進程。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很可能是今年全球範圍內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無疑將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而為各國經濟提供復甦動力的同時,我國經濟無疑也能夠已更快地速度發展前進。
  • 為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力量
    經合組織最新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2021年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8%。從長時段和世界範圍來看,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僅彰顯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更重要的是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創造了戰略時機和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