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6月30日上午,由市人社局、市工信局指導,華為主辦,國科科技協辦的「政企校產業轉型升級人才培養與院校合作座談會」在軟體園三期華為廈門DevCloud創新中心展廳舉辦,有關領導出席會議。
現場邀請金牌櫥櫃、盈趣科技、奧佳華等行業企業參加;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廈門華廈學院等近十所本地院校領導參加座談會。
會後,國科科技積極響應座談會的指導思想,探索產業服務新模式,就產業轉型升級人才培養與廈門華廈學院展開深度合作。
7月16日上午,由市人社局、市工信局指導,廈門華廈學院與國科科技聯合承辦的「產業轉型升級人才培養與院校合作--廈門華廈學院&福建國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籤約儀式」隆重舉行。市工信局副局長鄧建華、市人社局副局長蔣嬌容等領導出席會議。廈門華廈學院校長楊芃原、副校長陳民偉、校長助理王寧、信息與智能機電學院院長雷蘊奇、常務副院長陳明明等校方領導出席會議。
參觀智能製造創新工場
會議開始前,與會領導與嘉賓們共同參觀廈門華廈學院智能製造創新工場。
嘉賓致辭
「數位化的第一個環節,是人才的數位化。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個環節,是人才的轉型升級。」市工信局副局長鄧建華認為,真正的產教融合,是把產業端的深度需求,跟教育端做無縫的連結,將兩端無障礙打通,獲取更多的聯繫。
楊芃原校長表示,廈門華廈學院作為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服務地方發展、服務生產力。學校新工科布局規劃跟國家政策、地方經濟建設相關,對新工業、新工科建設方面非常重視,期待此次合作能為學校智能化領域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
如何研發出同時適合高校教學與產業適配的課程方案?國科科技不斷探索廈門產業轉型升級人才培養新模式。
國科科技的核心是軟體信息服務,與包括華為、能源、銀行、金融等多個軟體信息行業領域的領軍企業展開合作。「我們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將項目的標準化技術抽離出來,聯合高校研發出行業人才需求高度匹配的專業課程,達到真正的產教融合。」
「軟體信息服務有助於助推智能製造,下一步,我們將專注於建立智能製造領域的人才畫像,將課程設置跟學習路徑向畫像上靠攏。」韋浩陽表示,「通過邀請院校的教師和頭部企業的核心工程師,合作開發符合廈門產業需求的課程體系,將工業和智能製造領域數據平臺化,建立數據模型,以此服務產業發展。接下來也會與學校從課程、平臺、運營、產業服務等多個維度進行合作。」
籤約儀式
會上,廈門華廈學院校長楊芃原與國科科技董事長韋浩陽正式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就聯合培養「智能製造、鯤鵬生態、大數據」領域的人才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嘉賓座談
座談會上,與會領導與嘉賓們紛紛表達在當前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社會背景下,對校企合作的期望及智能製造業人才培養新方向的思考與見解。
嘉賓合影
會後,與會領導與嘉賓們集體合影,並一同參觀華為廈門 DevCloud 創新中心展廳。
此次合作,有助於大力推進智能製造專業人才培養,加快實現產業和教育深度融合,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為社會、產業服務的機能。通過產業、教育兩端聯合,為學生實訓、就業提供更大空間,為本地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多優秀的匹配型技能人才,共同打通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