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烏鎮的最初印象,源於很早之前看過的那部由黃磊、劉若英主演的電視劇《似水年華》,小橋流水,煙籠人家,青磚碧瓦,舟楫往來,它幾乎滿足了我對夢裡江南的所有期待,從那之後,心中的烏鎮情結便就此開始萌芽,傾心如故......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素來就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美譽。此行來到烏鎮,對於我來說,並不是為了走馬觀花的旅遊打卡,更多的是想要圓了自己多年來對這裡的那份情結。水,永遠是烏鎮最靈動的靈魂,最不變的主旋律,就像是魯迅先生《社戲》中所描寫的那樣:「戶戶親河聞櫓唱,家家枕水望橋橫」。我們此次烏鎮的旅程,自然也就從一艘水鄉的搖櫓船開始了......
船隻在河道中緩緩前行,悠悠的河水蕩開漣漪又恢復平靜,船工一邊不緊不慢的來回搖著櫓柄,一邊用本地方言和我們隨意的聊著天。我拿著相機站在船頭,想要將眼前的一切全都定格成一瞬間的美好,依水而建的民居,古樸素雅的拱橋,風情依依的楊柳,一切都如此的井然有序、祥和美好,隨手一拍都是一幅絕美的水鄉畫,我們在船上看風景,橋上倚欄看風景的人也在看著我們,原來,我們都是對方眼中風景的一部分。
來烏鎮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烏鎮景區還真不小,有東柵和西柵,東柵還是原來的老街,西柵是重新打造的。都說「東柵的清晨,西柵的夜景」是遊烏鎮的必背口訣,所以我們決定現在先到東柵,晚上再去西柵。不得不說,東柵真的是很接地氣了,裡面居住著好些當地的人家,有好幾次我都差點逛到人家院子裡去了,水鄉小鎮質樸的煙火氣息在東柵可以說是盡然體現。
對於烏鎮,對於東柵,有人說它是遠離塵世的世外桃源,有人說它是生活氣息濃厚的夢裡水鄉,但我對他感受極深的,更是這裡濃濃的書香氣息,江南民俗館、江南木雕陣列館、古戲臺,還有一個極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這裡的茅盾故居。
這是一座四開間兩進兩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聽他們介紹說,茅盾故居其實本不是他的祖居,當年的祖居在烏鎮的鄉下,這處房屋是茅盾成名後用稿費自行建造的一個住所。如今斯人已去,獨留老屋舊貌,家具布置還是先生當年居住時的樣子,木門窗,木屋架,青磚黛瓦,典型的清代江南古老建築。歷史文化氣息透過秀麗的水鄉景致,處處昭示著這裡積澱沉久的文化底蘊,也讓我們沉醉其中。
在東柵逛了半天之後,到了晚上五六點時我們開始慢慢向西柵方向行去,天色漸黑未黑時,河畔邊的燈火陸陸續續的亮起來了,華燈初上的烏鎮也就此開始變幻出了它的另一副模樣,在橘黃色暖光的籠罩下,沿河的房屋輪廓若隱若現,屋簷下的紅燈籠甚是顯眼,河面微波粼粼,將岸上的這一切全都倒映其中,攬盡無限柔情。
在西柵,與這裡的水鄉夜色相連相契、相應而生且最受推崇的,那定是當屬這裡的民宿了,西柵景區的「烏鎮民宿」聞名四方,它們是由烏鎮具有百年歷史的民居改建而成的,客房或面水,或臨街,推窗可賞江南水鄉秀麗風光,出門便可跨入綿延的西柵大街。最開始看到這些外表頗具明清古宅氣息的民宿時,我以為它的裡面也是復古的,但進去之後才發現,這裡面的現代化設備可是應有盡有,配套設施也都很完善,而且熱情的民宿主人還為我們提供了一些關於在烏鎮上吃喝玩樂的旅遊攻略,就像是對待好久不見的老友般,也讓遠道而來的我們有了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在烏鎮的這兩天逛下來之後,除了小橋、流水、人家和一些名人故居文化館之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這裡的茶館了。喝茶是滲透到江南水鄉人骨子裡的一種享受,這裡的茶館跟老舍筆下的那些北京茶館不一樣,它是帶著很濃鬱的江南風味的,窗梁柱都沉澱著烏鎮老時光的味道,在這裡,你可以隨意點上一杯喜歡的茶,找個臨窗的位置坐下來,流水從眼前划過,船槳聲在耳邊漸行漸遠,對面橋上的行人或來或往,停留即短暫,轉身便是永遠。
此行來到烏鎮,其實對於我來說可以算得上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來之前沒有做什麼遊玩攻略與太多準備,只是帶著心中對這裡多年以來的嚮往,就這樣邂逅了一場枕水人家的烏鎮,不來夢在,來了夢還在。真想趕上個下雨天,再來一次烏鎮,在木窗前,將浮華的世事擱置,將清風細雨攬於懷中,靜靜的凝視著細雨濛濛的小巷,那又是何等的自在啊!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