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霸座小男孩」走紅,1個人躺了3個座位,家長卻不當回事
雖孩子玩鬧是天性,但熊孩子絕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當父母對孩子無理的做法熟視無睹時,便註定孩子有朝一日會成為他人嫌棄的對象。
地鐵驚現熊孩子,一人霸佔三個座位
某社交平臺,網友上傳了一則視頻,引起不少人的爭議。視頻中,母親帶著一小男孩乘坐地鐵,小男孩目測6,7歲的樣子,上地鐵之後迅速找到了一排座位,他並沒有安分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反而是穿著鞋趴在了座位上,一下子就霸佔了三個位置。
母親坐在男孩旁邊的座位上,看著他的所有舉動卻沒有出言相勸。這時候有不少乘客上了地鐵,希望母親能夠讓男孩坐回自己的位置,並將多餘的位置讓給需要的人。
而母親不僅沒有叫孩子讓座,卻說位置本就是誰先來就算誰的,你怎麼能夠跟一個小孩子計較呢?聽到母親的這番話後,乘客也就恍然大悟,為何孩子會做出這樣的事來,必然是子不教母之過了,母親都能對這樣的事情熟視無睹,孩子自然不會認為這樣做是錯的。
在我們能看到的公共場合,男孩就能若無其事影響他人在地鐵上正常乘坐,想必生活中也是一個蠻不講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一切都取決於他的母親對他進行的不良教育,所以大部分熊孩子都是在不負責任的父母身邊養成的。
第一,滿口是髒話,卻不思悔改的父母
髒話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已成為了一種口頭禪,不少成年人絲毫不覺得自己講了髒話罵人,早已將此當成了一種語言上的習慣。卻不料,這樣的習慣會在無意之中影響到孩子的言行和正常成長。
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會模仿父母的言語對待他人,他們無法分清父母所講的髒話究竟是好是壞,只是一味的模仿,當孩子在公開場合不顧他人感受,講出髒話來時,距離他們成為熊孩子只有一步之遙。
第二,知錯不改,認為頑皮是孩子天性的父母
不少父母過分遷就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在年幼時活潑好動,貪玩犯錯是常事,也覺得調皮是孩子的天性,無需對其責罵,也不會令其改正。
儘管父母心中知道孩子做錯了事,可過於寬容甚至縱容孩子繼續犯錯,只會讓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所在,將做錯的事情讓當作正確的行為準則,日後也會做出令父母后悔不已的事。
第三,過於袒護自己孩子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保護神,但並不是孩子傷害到他人利益時,父母還要站在孩子的身邊過於袒護他。
這樣會使孩子對父母形成依賴,也讓他們在犯錯時表現得有恃無恐,認為不管闖多大的禍都由父母來承擔,自然無法對孩子帶來良好的影響。
子不教父之過並不是說說而已,孩子會成為別人嫌棄的人,父母需要反思自己對孩子進行的教育是否妥當。若是由於教育問題出現偏差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當家長發現時可能早就為時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