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一直都是廣受年輕人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在裡約奧運會上,籃球比賽作為最受關注的球類項目之一,橫貫整個裡約奧運會,正式比賽一直要打到閉幕式開始前。
除了期待中國籃球的精彩表演,更令不少籃球迷為之驕傲的是中國籃球裁判段鑄將在裡約奧運會上執法。鮮為人知的是在慈谿的歷史長河裡,有一位奧運籃球裁判——舒鴻先生,他吹響了奧運籃球第一哨。
舒鴻先生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這是中國代表團參加的第二次奧運會,在這屆奧運會上,籃球運動第一次被列為奧運會的正式項目。
雖然奧運史上籃球運動的第一塊金牌是在美國隊和加拿大隊之間展開爭奪,但在籃球場上吹哨子的卻是一位來自中國的裁判——舒鴻。舒鴻先生(1894-1964年),浙江慈谿人,著名的體育教育家。早年赴美勤工儉學,回國後擔任過多所高校的體育教師。1927年,舒鴻先生考取了國際裁判員資格,成為我國首批國際裁判員。1927年至1934年,他先後在上海、日本東京、菲律賓馬尼拉三次參加遠東運動會,擔任中國隊教練和裁判員工作。
1936年,舒鴻先生作為中國籃球隊的教練隨同中國代表團來到柏林,因為具有國際裁判員資格,大會就多次聘請他擔任籃球裁判員和拳擊賽裁判員,最終舒鴻成為了首場奧運籃球決賽的裁判員。
1936年8月14日下午,雖然下著大雨,紅泥球場泥濘不堪,但這場在露天球場舉行的籃球賽還是吸引了三千餘位觀眾。擔任裁判的舒鴻先生身著白衣白褲,精神抖擻地帶領著兩支參賽隊伍跑步進入球場。哨響後雙方激烈交戰,美國隊憑藉人高馬大控制空中優勢,加拿大隊運動員們雖然身高不佔優勢但勝在靈活快速。而舒鴻在賽場上沉著冷靜,目光銳利,公正嚴明,絲毫未受到大雨的幹擾。比賽結束後,籃球項目創始人奈史密斯教授興奮不已,與舒鴻親切握手並給予高度評價。舒鴻先生也因為他的極佳表現受到與會各國體育界人士和觀眾的讚賞。
此後,舒鴻先生一直奮鬥在體育教育事業的最前線,他參與創辦了浙江體育學院、浙江師範學院,還曾擔任浙江師範學院體育科主任、杭州體育專科學校校長、浙江師院副院長、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分會副主席、省體委副主任、全國籃球協會副主席、省政協第三、第四屆常委等職務。當時在體育界曾有「北馬南舒」一說,即清華大學的馬約翰和浙江大學的舒鴻。誨人不倦的舒鴻先生桃李無數,我市的體育教研員陳桂燦老師就曾經是他的學生,當時舒先生已經67歲了,但還在親自授課。
1964年7月,舒鴻先生病逝於杭州。雖然先生身死,但精神長存,他一生秉持「公平公正」的體育信念,也將激勵更多體育人繼續向前。
網絡圖片
在我市,籃球運動也有著極為廣泛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再加上近年來我市對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高度重視,各地區對公共體育場所的逐步開放和完善,越來越多的市民投入到籃球運動中來。
記者了解到,其實籃球運動在慈谿的發展不算太早,因為當時條件的約束,我市懂得籃球文化喜愛籃球文化的人並不多。1983年,我市為了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開始推廣籃球運動,體委決定在橋頭鎮譚河沿小學和滸山高中兩所學校裡首次試點組隊。
而如今,無論是在學校、機關,還是在企業、社區,籃球已經成為最普及的運動項目之一了。各種大小規模的籃球賽事不斷,許多鄉鎮和企業舉辦各類籃球邀請賽,部分企業的負責人常常帶頭參與比賽,一些單位甚至將籃球文化視為外塑形象內強素質的企業文化一部分。今年暑假,由市體育局和市教育局牽頭,以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開辦的面向全市小學生的籃球免費夏令營,接受免費培訓的孩子多達500名。
借著奧運的東風,每天傍晚,我市各個社區、學校的籃球場更是熱鬧非凡,總能看到不少前來打球的市民,前天傍晚,記者在實驗三小的操場上看到了一大群市民在籃球場奔跑,活躍著一大批的「籃球」迷。
喜愛籃球的各個年齡段的都有。有的正在打比賽,激戰正酣;也有七八歲的孩子在球場裡學著大人們傳球、投籃。休息的間隙,家住附近的劉先生告訴記者,這裡的球場每天都有很多人,特別是臨近奧運,更是每天都上演著一一幕激情的碰撞。「慈谿人對籃球的喜愛,就像這天氣,熱的很!裡約奧運會中國籃球隊比賽的時間表我都記錄下來了,到時候和兒子一起看!」
本報現推出「我與奧運的故事」徵集活動,無論你是奧運會選手或曾參與指導過奧運選手、以不同的方式為奧運會提供體育用品或場館建設,還是將去現場觀看奧運賽事、與奧運產生過千絲萬縷的普通人……只要是與奧運有關的故事,都可以撥打慈谿日報新聞熱線63012345,@慈谿日報微博或在慈谿日報微信後臺留言,來告訴我們。在這個火熱的奧運季,讓我們一起從不同的視角,走進奧運!
詳見明日《慈谿日報》
記者:楊昀
編輯: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