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易日記(或許生命的意義就在過程中)

2020-12-14 悠悠歲月靜好9

2011、10、6

今天,賈伯斯去世了,雖然今天我才知道蘋果公司原來是他建立的,不過他的一生留下了很多,或許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幾乎人手一部蘋果產品。但這就是這個人的神奇之處,為他默哀,但也為他留下的印記欣慰,他是被世人記住了,用他的智慧。

*不要欺騙任何人,因為你能騙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賈伯斯

*那個在無盡道路上追求著的人迷惘了,那個在無人的荒原上尋覓著的人失落了,怪誰呢?誰叫他追求,誰叫他尋覓!——周國平

*我們無論講什麼,也總是在曲折的講自己。

2011、10、7

明天就開學了啊哈(現在的心情十分複雜,原因是,完全木有複習)。月考前放假什麼的對我這種不自覺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好吧,這兩天努力補上一點吧。總是要在學校才有學習的動力,腫麼辦?

月考你快快離去吧,我要實踐活動先生快來!!

2011、10、8

開心就好。

2011、10、9

今天是真的拒絕了程的挽留,我說,你自己錯過了,現在我已經沒feel了。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後知後覺,如果當初他能對我說出那些話,結局不會是這樣。

我失望了太多次了,或許真的無法重來了吧。那個喜歡你的我已經消失了。

原來「喜歡」這種感覺可以這樣忽然出現,又忽然消失……不過16歲,我曾這樣喜歡一個人,那種感覺不會忘記。

2011、10、13

今天曼妮說她下學期可能要轉學,我有種失落的感覺。只是想到如果沒有曼妮,我要怎麼辦?也不是依賴,只是覺得心無處安放了,真心話無處說,說了也無人懂,也就是怕寂寞吧。但若真的到了那時候,又有什麼過不去的呢?早晚都有看開的時候,也會有快樂的事發生,給信心充電。

像哥哥說的,真心的朋友,分別再久,但見面時只要是你,便心滿意足。能遇到,還有什麼需要苛求的呢?即使人會變,時光也不回,但是那個人,還有那段時光,真真正正的在生命中存在過,我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溫暖總能打敗寒冷吧?感謝安慰我的人,讓我哭了又笑,難過了又開心,越走越累,卻越走越堅強。

*生活中交錯失望,越想念就越孤單,若再被寂寞迎頭趕上,多感傷原來只是正常。如果有一天,我們再見面,時間會不會,倒退一點……

PS:昨天月考完之後就是十佳和舞蹈的預賽,舞蹈雖然失誤多多,但也是過了,十佳就……哎,可能有時候,人就是容易敗在自己最自信的東西上。不過曼妮倒是被選進了,於是複賽我們合唱(我只是上去玩玩),希望曼妮能進決賽。最近確實挺累的,考試又不理想,所以接下來要努力,要堅強,要開心。

前幾天因為考試,哥哥就沒叫我起床,今天中午我以為他忘記了,可是1.50手機像以前一樣的響了,我知道這種關懷我不會永遠擁有,但是想知道我可以擁有多久?晚上他可能看了微博,還問我是不是不開心,安慰了我很久……

真心感動,謝謝你,哥哥,很開心能遇見你!

2011、10、15

或許成長是件最為可悲的事吧?

成長的過程中,總是失去著許多後知後覺的快樂呢,快樂便快樂了,再快樂也抵不過時間,有些快樂沒了就沒了,過了就過了……

就像這次表演,因為各種內因、外因,或許成功了,還是會很開心,但就是找不回當時扣扣給我們的感覺了吧。人不一樣了,時間不一樣了。或許每一刻的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一樣,當下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樣。

應該懂得,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所以人是找不到永恆答案的吧?那個能夠永遠存在的東西,真的存在嗎?或許,他只是曾經永恆過。

我們得到的瞬間,也是失去的瞬間呢。想到這裡,我們豈不是什麼也沒得到?那我們有什麼意義再去生活著?可能,正因為未來一直存在著,而我們一直嚮往著,才一直前進著吧?那便前進吧,或許最後,我也得不到意義的答案,但或許意義只是蘊藏在過程之中了?

成長的時候,我們推開未來的門,不再年輕的時候,我們翻閱人生的回憶錄。

有零散有破碎,但我們是不是可能費了千辛萬苦,去從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呢?

成長的可悲之處是不是在於:我們明知會失去,明知一切得到的都不會永恆,但我們仍想繼續,也仍不能停頓和挽留。我們只是在時間的控制下可悲又執著的找尋儘可能多的快樂,並在這可悲上增添一些欣慰,成長不只有可悲。

你想要的,都是你沒有的

PS:月考成績!

數學128(厲害吧)語文90(期中考可要回歸才行)英語70.5(保持的基礎上緩升?!)政治75歷史66地理47分。看來政史地非常需要加強!哈哈加油!這次退步不代表下次還退!

PPS:最近眼睛易疲勞啊,周末補補睡眠。

PPPS:舞蹈什麼的女生們都練得不錯喔。跳兩首曲子,希望表演成功!

待續(有興趣看之前內容可關注作者回看)

相關焦點

  • 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就在於生活的過程中體驗中豐富起來的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追問這樣一個問題,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追求生命的價值,獲得活著的意義,這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在追求的目標。不同階層,不同地位,不同境遇的人,他們的看法儘管不盡相同,但是,活得精彩一點,活得瀟灑一點,活得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男神或者女神,卻都是一樣的。
  • 生命虛無荒謬,但過程本身就是意義
    他的生命也在這樣毫無意義的、推動巨石的過程中被消耗殆盡。這個神話故事放到今天來看依然有很強的隱喻意義。生活中,我們總是追求一個一個的結果,好像只有達到目標的那一刻才是有所滿足和快樂的。可是很快,我們又會產生新的目標,去追逐另一個結果。
  • 從一部電影開始,在享受美妙體驗的過程中,追尋生命的意義
    在看的過程中,作者強調,「開始評寫電影的唯一方法是全神貫注地看電影--甚至是你不喜歡的一部影片」。這很好理解,如果你無法做到專注,那麼你就很容易遺漏或忽視電影中一些情節,而這些情節可能是導演刻意想要展現或者告訴觀眾的。
  • 有了孩子才重新明白了生命的真實意義
    每個人都曾想過生命的意義吧?生是為了什麼,死又是什麼,生命來去又為了什麼?值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慢慢明白其實生命是一個過程,一個體驗的過程,是一個延續的過程,生在於體驗生命!當一個孩子降生在世上,沒有理由,因為生而生,不求結果的一個養育過程!有些人說『養兒防老』生孩子是為了養老,可能是有這因素,但真的有人完全因為這個原因而去創造一個生命的降生嗎?孩子出生那一刻開始所要承擔的一切責任你都想明白了嗎,要做的犧牲都做好了心理準備嗎?
  • 2020上海普陀高三二模作文範文評析:追尋生命意義中的主動與審視
    2020年上海普陀高三二模作文構思詳解例文追尋生命意義中的主動與審視蘇格拉底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發問,以探求生命意義;託爾斯泰對貴族的叛逃,特蕾莎修女的博施濟眾……偉人們對生命意義的探求都是主動而又帶有審視姿態的,而在如今,普通人們的意義尋求僅停留在廉價的自我感動。
  • 在沈從文的《生命》中看到:一個抽象的男人思考具體生命的意義
    所以沈從文首先對於生命概念說出自己的觀點:「傻子的生活千篇一律,有意義的生活要完整。」那麼他所指的生活應該具有促進生命意義的生活。「『哲人』不是生物中的人的本性,與生物本性那點獸性離得太遠了,數目稀少,正見出自然的巧妙與莊嚴。」
  • 原創《生命中的意義——A087》
    原創《獨書一語詩文集87——生命中的意義》外二首《生命中的意義》一《世上活著的恰恰是你生命中的努力與不屈》夢幾回醉幾回人生春意寫幾回有多少愛恨情愁悲歡合離菊花滿地落葉紛飛……人生不用別人為自己高歌一曲也不用自己獨自哀憐不已世上活著的恰恰是你生命中的努力與不屈
  • 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科學家:或許比想像中的複雜得多!
    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科學家:或許比想像中的複雜得多!當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才徹底明白人類只是井底之蛙,觀察到的只是宇宙的皮毛,我們站在地球上看宇宙,就像是一個渺小的螻蟻,根本微不足道。
  •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許不是為了繁殖後代
    即使未來科技不斷發展,在無限的時間中總會有各種意外,真正意義上的永生是無法實現的。既然從一開始就註定要面對死亡,並且失去一切,那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地球上的生物都源自一個共同的祖先,在數十億年的漫長進化史中,逐漸形成了今天複雜的生態圈。
  • 生命的真正意義?
    生命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我有時會這樣問自己。難道我們活著就是為了吃飯、睡覺、上班,有時候真想鼓勵自己,放棄現在的一切,追求自己所喜歡的事。當自己拿起手機看見有的人因病毒飽受折磨,生命好似一剎那就失去,但有些人也會堅強地戰勝疫情,贏回自己的生命時,不禁感嘆生命的脆弱及頑強,在想如果自己失去生命,父母怎麼辦,身後的人兒們怎麼辦,我想做的事還沒做呢。或許生命就是這樣,當你失去的時候才會留戀、才會後悔。在這裡,也感謝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守護者,守護著我們的家園,我們的生命,才可以讓我們在這個遊樂場能快樂地活下去。生命不僅僅是生活,生命還是希望。
  • 概述生命主體的生長過程
    為此,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我會將各樣主體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呈現給各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生命主體的生長過程具有共性和特性。任何植物、動物、人類的生長發育,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歷程。但是植物、動物、人類各自的發育過程又都有自身特性,比如植物基本是靜態發育,動物基本是動態發育,而人類基本是立體發育。
  • 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是核心
    讓生命教育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萌芽「能不能請您談談,從事殯葬行業的真實感受?您會害怕,或者不習慣嗎?您覺得生與死的意義是什麼?」近日,在安徽省生命教育講師團(下稱「講師團」)舉辦的一場生命教育論壇現場,臺下學生向講師團成員、90後殯葬禮儀策劃師張偉發出一連串提問。
  • 分析《強風吹拂》:人生需要競技,在奔跑中尋找生命的意義
    03、奔跑的意義能夠在豆瓣取得9.5的評價也不是毫無理由的,最基本可以證明這部作品的優秀程度,時常在人們的耳邊都會出現「努力吧,跳出你的舒適圈。」這樣的話語,聽起來的可笑的,不過往往就是這些最簡單樸素的話語能夠帶人人們力量,或許這樣的話才算是真理。
  • 珍重人生生命,保重當下健康的身體,探索生命的意義!
    命都說不能改。世界或許是死去的人締造的,但終究屬於活人的世界。一個人在怎麼成功,其實活著和普通人,一樣悲催,生命時間是平等的,沒有人會脫離,生老病死的怪圈,最終為了追求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包袱而死去。保重身體才是正道。
  • 陳劍鍠演講:如何在「疫」境中提升生命的意義
    我們如何能夠走出焦慮;如何在疫情之下找到生命的意義,去提升生命的價值,脫離這種焦慮;我們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依靠……今天在現場我們特別請來的是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他跟我們談一談如何在疫境中提升生命的意義。要特別介紹一下陳教授,在前兩場我們聽過了寬運法師、淨因法師的講座,今天陳陳劍鍠教授要從人間佛教的角度來談一談。
  • 終極問題:生命為什麼存在,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進步。很多人認為生命的意義在於繁衍,生存,如果人活著,沒有進步,繁衍和生存只是一個簡單的生命重複,沒有任何意義。打開任何一部歷史書,記載的都是人們進步的過程。對生活也是這樣,大家都嚮往更美好的生活,這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人們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社會的進步,又推動了歷史的進步,歷史的進步成為了人類生命延續的意義,人類如果沒有了進步,生命的延續將沒有任何意義。2. 關鍵人物的引領。
  • 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生命獲得意義
    史鐵生先生離開我們好些年了,但他的思想食糧卻是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震撼著每一顆對生命充滿熱情的靈魂。《人到四十》中罹患癌症的梁國輝說「生死場上無大小,黃泉路上無老少,生命面前什麼都變得卑微。」史鐵生先生說 「死從來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人是一點一點死去的」)。
  • 生命意義
    日本各縣市政府給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居家療養提供的免費食品和日用品配給,基本上都是一周一次的量。在我看來,傳統儒道思想中的核心與聖經沒有什麼不同。都是教導人們如何成為更完善、內心更強大的的人,從而平和對待世間,積極處理不完美的事物。而各個文化中反覆出現類似於天堂地獄的觀念,則是通過恐嚇方式簡單粗暴地使無法主觀積極面對人生的人在預設規則內抵抗負面事物。我完全不想說教於行善是生命的意義。我只是覺得生命中一切積極的事物才是生命的意義。積極的事物是一切對抗漫長枯燥與磨難的根本。
  • 小易日記(青春萬歲)
    或許我有時候有點太悲觀了,對於離別總是有這樣的一種失落感,至少我也喜歡這樣的聚會,看到他們,也好像看到了我初中時光的輪廓,我的初中,是他們組成的啊!那段時光,他們是伴著我出演的角色。宴席會散,但宴席中的歡聲笑語值得我們紀念。八班三歲生日快樂!
  • 生命的意義,就是完成自己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問題。自有文明開始,人類就開始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可以說,對生命意義的追尋就是文明的象徵。人們在不斷地認識世界,從而也就有了不一樣的世界觀,生命的意義也因為世界觀的改變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