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紙】皮紙魅力

2021-02-23 中和匯

皮紙製作技藝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手工藝。皮紙是中國古代圖書典籍的重要用紙,隋唐五代時期就已開始流行。宋代以後,皮紙成為圖書典籍最常用的紙類之一。如今,貴州丹寨縣石橋的皮紙生產技藝十分高超,是皮紙製作技藝的代表。2006年,皮紙製作技藝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皮紙概說

東漢時期,蔡倫發現了紙張,造紙術由此發明,並成為人們重要的書寫工具,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隨後,紙的製作和運用不斷推廣。到了明代,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天工開物》第一次以圖畫的形式記載了中國古代造紙工藝。由此,這項古老的偉大技藝被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天工開物-造紙

紙的種類繁多,包括文化用紙、生活用紙、包裝用紙、印刷用紙、工業用紙等。不同的紙張製作方法不同,所需的原料也各有差異。紙張的原材料非常多,包括植物纖維和非植物纖維。我國的古法造紙術都是用植物纖維,包括樹皮、竹子、蘆葦、苞米稈、稻草、亞麻、棉花等。

皮紙製作則是選用構樹皮。構樹是一種落葉喬木,樹皮平滑,呈淺灰色或灰褐色。構樹易繁殖、生產迅速,適應性強,在中國平原、丘陵、山地都能生長,尤其是南方地區十分常見。在雲南丹寨縣,構樹隨處可見。構樹葉是農家豬飼料的絕佳選擇,構樹皮則是製造皮紙的高級原料。

構樹皮

構樹,樹皮含有豐富的纖維,皮紙製作的基本原料。將構樹皮剝下,刮去表面褐色部分,便得到造紙所需的原料。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海人以苔、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楮,即構樹皮。可見,明代以前,以構樹皮造紙已經成為楚人的專利。

皮紙製作

皮紙製作的工藝複雜,一般包括選料、浸泡、碓舂、袋洗、蒸煮、打槽、抄紙、壓紙、焙紙、揭紙等十幾道複雜的步驟,且所有工序都必須徒手操作,耗時費力。

皮紙製作

在制白皮紙的過程中,需要一種重要的輔助材料,稱為「滑藥」。做滑藥的植物種類很多,其中有巖杉樹根、野棉花根、彌猴桃藤、滑樹、糯葉等,但主要使用的還是巖杉樹根。在白皮紙的製作過程中,將棉絮狀紙漿兌水加入「滑藥」攪勻,經抄、壓、曬、揭,包裝而成品,紙質綿韌、光潤,耐水性好。

滑藥

製作皮紙的過程十分漫長,單從選材到煮成紙漿這個備料過程,一張紙需要的最低周期就是20天。在備料過程中,為了保證皮紙的質量,構樹皮需要放到活水裡浸泡七天。在蒸煮時,對於溫度的把握也十分重要,避免把材料蒸熟。這些傳統的製作方法幾乎依靠家族成員的口傳心授,只有不斷地積累經驗,才能熟練掌握這項技藝。在製作過程中,手藝人完全憑個人眼力和手感來判斷紙張的厚度與質感。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想要成功地製作出令人滿意的紙,所下功夫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這似乎是一門沒有盡頭的學問,只有不斷鑽研,沒有止步不前。

浸泡

皮紙技藝傳承

石橋苗寨位於貴州丹寨縣北部,地處深山,土地稀少,數百年來,苗族人幾乎只有依靠祖輩傳下來的造紙工藝維持生計。然而,隨著工業化的衝擊,新型替代品的出現,傳統皮紙的價格下降,而製作皮紙的成本卻非常高。對於皮紙生產者來說,這項曾經能夠解決生計問題的傳統手工藝如今已成為一種廉價勞動力的代名詞。

實際上,古法造紙術製作的皮紙是純天然的環保產品,韌性好,不易折斷。因其原材料都是純天然,製作都是純手工,傳統皮紙的保存時間十分持久,歷經幾百上千年都不會變質生蟲。雖然手工皮紙製作費時費工,但是它蘊含的時間厚重感和深深的文化積澱是現代機械紙永遠無法替代的。從這個層面看來,手工皮紙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紙張,還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其價值應得到進一步地發掘和傳播。

相關焦點

  • 一張皮紙的誕生
    而枸樹的皮,則是一種非常好的造紙材料,它是當地人做皮紙的主要原料。   提到皮紙,這是一種韌性非常好的紙。在昔時,人們用來做包裝紙,還用它來糊窗戶,做棉衣的裡襯,文人墨客會將它用來寫字畫畫,在喪事中會將它作為墊棺紙。
  • 書法紙作品欣賞
    二、古代書法用紙——皮紙繼麻紙之後,我國又發明了皮紙。雖然據《後漢書·蔡倫傳》說,早在東漢已發明了皮紙,但漢代皮紙一直未見。皮紙大約在晉、南北朝時才定型,隋唐以後始見發展。我們所看到的早期實物也都屬於這個時期。以下這些古代字畫,便是用皮紙創作的,也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皮紙的範本。
  • 木芙蓉皮成紙可行性研究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天工開物》是唯一記錄有用木芙蓉皮造紙的古代文獻,除此以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迄今為止,人們也從未從傳世或出土紙張中發現任何木芙蓉皮紙實物。因此,《天工開物》中的記錄只是木芙蓉皮造紙的孤證。木芙蓉皮真可被用於造紙嗎?
  • 這張紙,傳承了800多年,卻沒有汙染一寸土地
    母樹樹皮造出的皮紙較優,公樹樹皮造出的皮紙稍次。2、木炭灰造紙用鹼傣族一直用的是櫟柴火灰,而不是生石灰。火灰呈鹼性,而且是上好的鉀肥,在造紙工程中對環境無汙染,十分環保。1、採料所需造紙原料為構樹皮,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料,但每年七八月間採料比較適宜,太嫩或太老的構樹都會影響紙的質量。太嫩則纖維韌性不夠,太老則纖維比較粗糙。
  • 【展訊】和紙之美——美濃和紙及其衍生品展
    古代中國所發明的「紙」通過高麗傳到了日本後,以日本獨特的原料和製作方法產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紙張——和紙。日本古都奈良佛教盛行,平安京設立了官方造紙工場,於是日本的紙在關西地區得以迅速發展。有名的和紙產地有美濃、伊勢、三河等。和紙經歷了1200年漫長的歷史,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許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即使在西洋紙普及的今天,和紙仍是人們的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紙之源流:魏晉南北朝紙逐漸取代了簡帛
    1957年陝西西安東郊灞橋出土了時間更早的西漢紙,經潘吉星先生的檢測分析,灞橋紙的主要原料含大量大麻和少量苧麻,而不是絲質原料,這表明灞橋紙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當然也有人認為,灞橋紙的纖維肌理還不夠「紙」的比例成分,某種程度上像埃及的紙莎草一樣,只是纖維的堆砌粘合,還達不到紙的標準。
  • 苗族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花草紙
    苗家的古法造紙作坊生產白皮紙和彩色皮紙兩種,其生產工藝流程,與漢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圖解基本一致。這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專家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它的碓、碓杆、水輪、曲柄軸等形式和構造,與《天工開物》上水碓圖如出一轍。生產白皮紙所用的原料是構皮麻和杉根。與《後漢書•蔡倫傳》云:「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以為紙」很相似。認定是漢代到唐代這一時期的造紙工藝。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歷史。
  • 中國紙文化與宣紙工藝
    中國紙的文化源遠流長,歷代名紙很多,早期的紙如絮紙、灞橋紙、居延紙、中紙、羅布淖爾紙、旱灘坡紙、蔡侯紙等,有的見於著錄,有的是現代考古的實物發現。由於歷史久遠和當時生產的數量有限,這些紙已均無傳世。唐朝寫經的硬黃紙,五代北宋的澄心堂紙都是熟宣紙。半生不熟宣即半熟宣,是用生宣浸以各種植物汁液而成,具有微弱的抗水力,用以寫字或作畫,墨色洇,散較緩,適用於書寫小幅屏條,冊頁或用作兼工帶寫的繪畫。宣紙又按用皮料的不同比重分為棉料,淨皮,特種淨皮三大類;按尺寸分為二尺,三尺,四尺,五尺,六尺,七尺,八尺,丈二,丈六,尺四,尺六,尺八等規格;按厚度分有單宣,夾宣,二層,三層,四層幾種。
  • 中國手工紙| 東巴蕘花皮紙
    中國手工紙| 東巴蕘花皮紙(右)  東巴構樹皮紙  原紙中國手工紙| 東巴構樹皮紙時珍曰∶「去四肢風痺、赤白下痢中國手工紙| 東巴構樹皮紙流沙箋中國手工紙| 東巴構樹皮紙流沙箋中國手工紙| 東巴構樹皮紙  原紙
  • 以紙為媒,傳遞中國手工造紙的技與藝 | 原博攜紙原展亮相蒙彼利埃
    孔院的資深學員在試用宣紙書寫漢字紙原展此行更邀請了中國手工造紙聯盟成員之一的貴州丹寨石橋的造紙傳承人潘玉華,帶觀眾體驗手工花草紙的製作,讓貴州皮紙第一次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造紙技藝。蒙彼利埃的小學生們拿著親手刷印的雙吉圖合影紙品部分展出了紙原在日用手工紙產品研發的成果,包括「家書紅包」、「萬代紅包」、「常在卡包」、「一日一字」、「皮紙信封」、「手工紙線裝本」等。
  • 學書法,選出好紙張,讓你更能寫出好字,這種紙很難得
    吳老師:各位書友大家好,今天我要為大家推薦一種紙張——構樹皮紙。構樹在我國北方居多,目前生產原地在寧夏甘肅一帶,產量較低,純手工生產製作的,價格較貴。我最開始了解到這種紙是通過一些書友的書法作品了解到的,書友用構樹皮紙寫了顏真卿的作品,裝裱以後呈現出的那種古樸的質感非常好,於是我開始嘗試使用這種紙張。因為構樹皮紙價格較貴,所以各位書友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但是構樹皮紙用於楷書、草書、行書的書寫效果是非常值得推薦的。
  • 劉仁慶:論澄心堂紙
    澄心紙出新安郡,臘月敲冰滑有餘。」依照這兩首詩句所表述的意思,可以獲知:第一,它的原料是楮皮(即構皮)。第二,產地在新安郡。唐宋時的新安郡,即徽州,位於今安徽省南部、新安江上遊一帶。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新安郡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第三,這種紙的價錢很貴,一幅值百金。
  • 百廿浙圖 那人那事 | 汪帆:欣逢華誕說紙庫
    剛入修復一行的我把紙櫃裡的一種種紙拿出來請潘老師帶著我辨 別。她抬眼就能說出:「這是玉扣紙啦,福建產的;諾,那個也是福建那邊的,是機粉連。你要注意辨清,這個機粉連,紙質不太好,修復的時候要注意啊……這一疊紙要省著用,是老紙了,收點不容易。」 潘老師還手把手地帶著我,從館藏的紙張中分別取樣,製作了一冊線裝的紙樣本。
  • 雲捲雲舒凝聚東方神韻 「現代中國美術展·紙」日本開幕
    展覽以「紙」作為展覽主題,展覽名為「雲捲雲舒」,在藝術總監北川富朗看來,「中國象形文字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文明,也與紙有著緊密的關係。語言與材料是文化與文明的重要成果,我想重點傳達這部分的觀點。中國與日本的藝術家都各自努力著,用藝術語言傳達著這些人類的文明。」 而「雲捲雲舒」這個題目,是將雲比作紙,形容藝術家對於紙的創作和思考在紙的一舒一展之間打開。
  • 魔術的魅力:合掌來硬幣、火柴變彩綢、紙魚變金魚
    紙魚變金魚魔術演出開始前,觀眾看到桌子上扣放著兩摞四隻茶碗,一條手絹,一把剪刀和一張彩紙。演員出場了。他站在桌前先把每一個扣著的碗拿起來,用手絹擦乾淨,還讓觀眾看下,再放回原處。然後拿起剪刀和彩紙,剪了三條魚。又把手絹平放在左手上,把三條紙魚放在手絹上,再扣上一個茶碗,接著兩手上下一翻,把茶碗正過來,使手絹蓋在茶碗上,手絹上的紙魚就翻入到茶碗裡。
  • 設計師必讀史上最全的設計紙張—特種紙
    特種紙的種類繁多,名稱也繁多,用途十分寬泛,我們翻遍全網,整理了大部分的特種紙,不用多說,直接上乾貨。珠光紙表面十分光滑,厚度較厚,反光較強,有珍珠光澤。以PP為主要原料的合成紙,比一般合成紙比重低、剛性佳、遮蔽性良好,最有可能取代天然紙的合成紙,並註冊商品名為「珠光紙」。布紋紙屬於精品紙名片的入門級選擇。布紋紙主要通過紋路來體現名片的質感,有細布紋,麻布紋,白水紋,細條紋,萊尼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