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老藝術家 九行
多少人的旅行清單上,會永遠停留有一個斯裡蘭卡?
這裡包攬了「寶石王國」「印度洋上的明珠」「上帝的淚珠」等美譽,在本土語言僧伽羅語中,斯裡蘭卡還有是光明富庶、神聖美好的意思。
△斯裡蘭卡,錫吉裡亞巖/Unsplah當地人用語言中最詩意的部分來誇讚他們腳下的土地,而這個國度用自己的顏值與靈魂,俘獲了兩位重量級的粉頭——
傳說馬可·波羅環遊了世界,說這是他認為最美麗的島嶼。
△最美的島嶼/Pexels沿赤道繞了一圈的馬克·吐溫,登上了一個又一個殖民地,嚴肅記錄並斥責了帝國主義的惡行。但當他來到斯裡蘭卡,這位以辛辣諷刺著稱的作家也難得抒情:
「令人發暈的氣息、不知名的花香、忽然降臨的傾盆大雨、忽而又陽光普照、又喜氣洋洋……」
似乎所有和神秘、美麗有關的詞語,用來形容這個國家,都是貼切的。
但僅此而已了。
△斯裡蘭卡這條鐵路,通向哪裡?/Pixabay當今社會,無論是美人,還是美物、美景,都需要營銷造勢。
沒有文化IP加持,再靚麗的風景都寂寂無名;那些被人為塑造出個性與網紅氣質的酒店和海灘,卻總能吸引全球旅客前往參觀。
斯裡蘭卡顯然更像是前者,眾多旅行網站都將其描述成一個「有許多可能性尚待挖掘」的地方,美則美矣,卻讓人魂不牽夢不繞,欠缺了一些讓to do list成為現實的吸引力。
直到去年——孤獨星球將斯裡蘭卡評為全球最佳旅行國,一場恐怖的爆炸襲擊案打破了這裡的平靜。
無論是出於主動或被動,斯裡蘭卡或許都來到了,要從世界人民的眼中奪回自己存在感的時候了。
「除了雪,這裡擁有一切」馬克·吐溫為斯裡蘭卡創作的「誇誇文」還有後半段:
「在遙遠的叢林深處和群山之中,有古老的廢墟和破敗的廟宇,那都是從前盛極一時的朝代和被徵服的民族殘留下來的遺蹟——如果缺少那種神秘和古老的色彩,這種地方就不能算是十分圓滿的東方了。」
△廟宇裡的佛像/Pixabay△佛牙寺的傍晚/作者供圖斯裡蘭卡的確有一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厲害勁兒。在這片還沒重慶大的土地上,你能找到8處世界遺產——
四座古城。作為斯裡蘭卡歷史上不同王朝的都城,它每一塊斷垣殘壁背後,都有說不盡的輝煌璀璨、腥風血雨的過去。
時間掩埋了國王們的豐功偉績,但這裡「世界上最古老的醫院」、「歷史記載人類最早種植的一棵樹」、「公元5世紀的灌溉水庫」、「花園城市的遺址」都記下了古城文明的證據。
△波隆納魯沃古城的遺蹟/Pixabay一座古堡。由葡萄牙人在1588年修建,後又經過荷蘭、英國殖民者的改造和擴建,複雜的歷史造就了加勒今天多文化融合的景象。
大航海時代重要港口城市的繁忙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歐式小資從容的生活。
繼續遊覽完剩下的一座佛寺、兩大自然保護區,你才算是到這個寶藏國度打了個卡而已。
△日落時分的加勒堡/圖蟲創意和許多島國一樣,斯裡蘭卡呈中央高,四周低的地貌。
駕車沿著雙車道公路前行,不出一周的時間,你能依次穿越生物多樣性保存良好的熱帶雨林、徒步過一望無際的平原、來到細膩的沙灘、大海,還能找到幾棵異域風情的猴麵包樹。
△保護區裡的大象/Pixabay象群在灌木叢中優雅踱步,讓你瞬間穿越到了南非safari現場;酒店服務生專業管家式的服務,復刻了上幾個世紀的英國莊園。
夕陽穿過清潔的空氣,給每位赤著腳,捧著鮮花和油燈來佛牙寺祈禱的人,打上一道虔誠的光;等天再暗一些的時候,陣風驚起烏鴉一片,整個康提便又成了希區柯克片場。
甚至在南部的海灘烏納瓦圖納,你還能嗅到一絲嬉皮士天堂的味道。
上世紀70年代歐美叛逆而又放蕩不羈的青年看上了這片遠離城市的沙灘,千裡迢迢來到這裡扎帳篷,租用漁民的小木屋,從此定居下來。
△嬉皮士天堂/微博直到今天,這個小漁村都顯得和斯裡蘭卡的其他地方不一樣——
沙灘最大的用途是為曬日光浴的人提供舒適的床,身著波西米亞裙的女郎和梳著髒辮的男孩從你身邊快速走過,讓夜晚空氣中的酒精和音樂濃度快速升高。
△烏納瓦圖納的夜晚/圖蟲創意在斯裡蘭卡中部高高聳立的Ambuluwawa塔或許更能體現這個國家氣質的構成經過。
集佛教舍利塔、印度教溼婆神廟、穆斯林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奇妙想法,讓這座修建於13世紀的高塔呈現出一股瘋狂的後現代氣質,備受ins網友追捧。
△Ambuluwawa塔/Instagram確如馬克·吐溫所說,「除了雪,這裡擁有一切」。
來斯裡蘭卡,才發現攻略裡都是騙人的斯裡蘭卡的街道上,除了「微笑國度」特有的友善本地人,你還常常能看到這兩種面孔:
一臉從容,仿佛在這裡生活了許久的西方人;一臉謹慎,緊張切換著手機地圖或攻略的中國人。
首先,其與印度相近的風土人情,便勸退了一大部分國內遊客。再和當地人用咖喱味的英語聊兩句天,看他們一邊說yes,一邊微笑搖頭,大小朋友都會產生很多問號。
△斯裡蘭卡的小孩/Pixababy斯裡蘭卡旅遊,最忌諱的一點便是按照攻略,把一個個項目當成KPI來完成——因為到頭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項都沒做好。
包車環島,懶散慣了的本地司機,遲到是常事。
聽說越走進內陸,越能看到難得一見的原始森林景觀。可事實上你卻會在司機大哥藤原拓海式的漂移爬山車技中,暈得滿眼冒金星。
△山間小路上的tuk tuk/Pixababy你餓得慌,看著單詞嚴重超綱的菜單,胡亂點菜,卻不小心點了一份炒餅+炒飯的碳水炸彈。
霍頓平原傳說中的世界盡頭,巖石上躺滿了徒步6公裡後累壞了的中外大媽,只不過是地球上又一個喧囂不止的角落而已。
△霍頓平原「世界盡頭」的「賣家秀」/圖蟲創意△霍頓平原「世界盡頭」的「買家秀」/作者提供Tissa國家公園safari的「照騙」上是美麗矯健的豹子,可能不能看到全憑運氣,大部分遊客都只能遙遠地觀望水牛和雞。
(此處的雞是斯裡蘭卡的國鳥黑尾原雞,它的確擁有雞中無與倫比的美麗,可是你還是會懷疑人生——一想到跨越大半個亞洲,還凌晨3點起床,連夜趕路,就為了看一隻雞?)
△黑尾原雞/Wikipedia還有斯裡蘭卡那道最著名,作為宮崎駿《千與千尋》取景地的火車。
如果趕上旅遊旺季,它和北上廣高峰期地鐵沒啥區別。總有霸道的旅客搶佔火車門口的黃金位置,你連上車都沒辦法。
△為他猛捏了把汗/Unsplash但後來,遲到的司機感到愧疚,可能會帶你去到一個攻略上不可能出現的私人推薦景點。暈車的時候,看到路邊攤停下來,兩塊錢一大顆黃金椰子能瞬間治好頭昏腦漲。
買完炒餅蓋飯的那天晚上,一抬頭,眼中是你見過最「明媚」的星空。當世界盡頭的雲海散盡,懸崖出現,你也會和命名者突然擁有了共鳴。
△或是遇到有趣的當地人/Unsplash攻略中吹得天花亂墜的都是假的,但斯裡蘭卡會以其獨特的方式補償你。
選擇放下攻略,一人一行囊的西方背包客們,或許更能容易融入當地。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便是因為突然愛上了大海,決定在斯裡蘭卡度過後半生的。
△誰會不愛大海呢/Pixabay至於本地人,他們生活在在得天獨厚的美景之間,也有其必須要背負前行的沉重歷史與命運。
斯裡蘭卡式的精緻,你值得擁有
平靜美麗並不是斯裡蘭卡的全貌,生活從來不止陽春白雪,但水火中的現實,也讓斯裡蘭卡人更懂得打理自己的精緻人生。
來自不同種族,有著不同信仰的人生活在這裡,歷史上英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手段,曾放大了本地族群間的矛盾。
據說20世紀60年代,李光耀曾到訪科倫坡訪問,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新加坡要建成像這樣的城市。
△科倫坡街頭/Pixababy但後來斯裡蘭卡在80年代內戰爆發,2009年才有所緩和,直到去年的爆炸案,亦是歷史問題的重現。
可以說,如今大部分的斯裡蘭卡人都在帶著這部分記憶生活。
內戰讓斯裡蘭卡人民在中付出了慘痛代價,可10年後,據2018年的統計顯示,他們依然創造出南亞第二的人均GDP(4100多美金),是柬埔寨的3倍,印度的2倍,菲律賓的1.5倍,越南的1.8倍。
△斯裡蘭卡的寶石加工者/圖蟲創意許多去過斯裡蘭卡和旁邊印度的遊客都發現,前者比後者要乾淨體面太多了。
斯裡蘭卡GDP的60%都來自於包括旅遊在內的服務業,所以這裡的這裡人們都知道保護環境、植物、動物的重要性。
△斯裡蘭卡愜意的猴子/Pixababy公元前3世紀築建在這片土地上的古國便提了出動物保護區的概念。幾千年後,猴子也是斯裡蘭卡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裡最著名的茶園會像洛杉磯的好萊塢招牌一樣,將雪白亮眼的品牌名樹立在茶叢中。
茶葉的引入,本來只是作為咖啡種植失敗後的一個替代品,卻能先後在英國種植園主和本地專業人士手中,被培養成世界三大紅茶之一。
△斯裡蘭卡茶田/Pixababy以世界知名度來說,斯裡蘭卡的茶葉品牌比同為茶葉大國的中國都更為優異,其國內一些品牌連鎖的茶吧,除了茶飲、外帶,還提供西式簡餐的堂食,不比喜茶差勁。
被稱為「斯裡蘭卡之光」的建築師傑弗裡·巴瓦,富二代出身,本職是律師,卻在30歲的時候轉行改學建築。
巴瓦擅長將當地特有的熱帶環境與現代主義建築美學相結合,將傳統糅近現代生活方式,把風景請入建築。
△巴瓦設計的坎達拉馬遺產酒店/圖蟲創意除了給斯裡蘭卡留下設計別致、口碑良好的酒店,吸引世界各地的建築迷前來打卡,巴瓦還影響了當地民宅的風格。
據說宅院+水池便是「巴瓦標配」,如果你選擇住宿在一間家庭旅館,便能看到每天早晨主人勤勞打掃泳池,維護他們從自然中借來的美麗空間。
△林青霞也住過巴瓦設計的酒店/微博世界範圍內,斯裡蘭卡算不上富裕國家,但當地居民卻享有免費的醫療和教育。
兒童6歲起開始接受13年的小學和中學教育,考上公立大學的學生也能夠免費就讀。由此,斯裡蘭卡在實現了92%的非文盲率。
隨著教育、文化的普及,有一天,戰火會被熄滅,人與自然的精緻生活則會繼續。
△正在讀書的當地女孩/Pixababy參考資料
[1]正義,只是人世間的一個美好謊言,梁文道,2019
[2]傑弗裡·巴瓦,聚焦,2019
[3]被熱捧的斯裡蘭卡小火車:真相是「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差別?, 斯裡蘭卡小妞, 2018
[4]富二代、終身未婚、同性戀、辭職走遍歐美...這位混血錫蘭人,他被稱為「斯裡蘭卡之光」,斯裡蘭卡小妞 , 2017
[5]嬉皮故事:斯裡蘭卡海灘上曾曬滿赤裸美好肉體,就像曬魚乾?, 斯裡蘭卡小妞, 2016
【今日作者】
道喵嘰
每個中國吃貨看到燒麥,都會露餡
編輯 | 二叔公
排版 | Gloria
封面圖來源於unsplash
商務合作請添加:Tortoise_Li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chujanfung
原標題:《去斯裡蘭卡,你們都被攻略徹底騙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