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得《中國有嘻哈》已經過去三年之餘,參賽選手都發生了天翻復地的變化,GAI也成了第四季新說唱的導師。
各大參賽選手也早已成為主流節目的嘉賓、導師等等,但粉絲們卻沒那麼好過,被節目前說唱粉絲統稱為「三年嘻哈粉」,關於說唱不好的言論指定會問你一句是不是「三年嘻哈粉」,並被稱為跟風粉絲,費黑怕。
在知乎回答問題時,也似乎要標註自己真不是「三年嘻哈粉」才能顯示得出自己是real hiphop粉絲,說的話才不會被質疑。
但三年過去了,節目粉真有他們說的那麼不堪嗎?節目粉三年後又變成什麼樣了?
其實不管是第一季的紅花會還是第三季的活死人都逃不過「飯圈」兩個字,前段時間甚至Freeout都在被說粉絲飯圈。
很多rapper也在被這兩個字困擾,飯圈對於說唱圈來說我想就是喜歡rapper這個人大於他的歌,以及對rapper一口一個老公。
不管第一年第二年還是第三年只要說唱節目播出就會有一大批飯圈的粉絲被吸引過來,從此以後變成嘻哈粉絲真正去了解這個文化的的其實少之又少,據我的觀察,一部分的粉絲是一邊喜歡著愛豆,一邊喜歡著rapper。
還有一部分是節目的跟風粉絲,播出的幾個月內天天在朋友圈說著愛哪個rapper,幾個月後朋友圈再也看不到關於說唱的東西,徹底回歸飯圈,回到蔡徐坤、王一博身邊。
也有通過節目了解到了說唱,但並沒有很深的去了解正兒八經說唱的「摸魚粉絲」。
這裡面一部分的人說唱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他們的全部,他們只是會聽說唱,可能偶爾看看演出去消遣一下自己的時光,雖然不了解說唱怎麼來的但他們也不會肆意評價,聽著自己喜歡的rapper的歌就行。
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對說唱的了解並不深也沒興趣了解,他們只知道說唱是酷的,用著自己淺薄的見解去肆意評論詆毀rapper以及一些歌曲,讓他說說說唱他也說不明白,即使三年過去了他們也沒有任何成長。
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有些節目後的觀眾也早已成為「資深粉絲」。
這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經把國內的說唱發展史以及經典人物了解透徹,對國外的rapper也知道個大概,這類人已經把說唱放到了自己興趣的第一位,不再跟風喜歡rapper。有了自己喜歡的曲風以及見解,也並不會被節目的瞎剪輯還隨意的對一位rapper去亂評價。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有著資深的「優越感」,他們用著自己對說唱的理解去捧高自己喜歡的rapper,覺得自己喜歡的是小眾文化中的小眾,可能他們只聽著純正old school覺得new wave這些都是啥玩意,只有old school才是最經典。
也可能他們聽著trap、new wave覺得old school都是老東西,早過時了。
還有一類人已經從「粉絲」轉變成了「同行」,很多從有嘻哈知道說唱的粉絲已經可以做出成熟的音樂作品,甚至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參與以及主辦了不少的演出。
也有的在拼命的練習freestyle,遊走於各大線上線下battle比賽,這兩類人中也有不少人已經去參加了說唱綜藝,從一個觀眾變成了參與者。
這其中也有不少來拉低說唱門檻的,掛了一個說唱歌手的名字,整天不知道怎麼鑽研作品,光想著如何讓別人知道自己也是網易雲音樂人,想著一些歪門邪道的事,讓人十分唾棄。
其實聊了這麼多我們逃不過現在總說的「三年嘻哈粉」,很多人把「三年嘻哈粉」當做一個恥辱,而我對「三年嘻哈粉」的理解則是那些什麼也不懂只會跟風以及發表自己並不很專業嘴裡還說著評價冰箱不需要學會製冷的人。
不管是說唱粉絲最討厭的飯圈粉絲還是已經從粉絲變成rapper的,其實任何東西都有兩面性,既然人都有兩面性那節目也有兩面性,他帶給rapper們高收入也讓他們的歌下架了幾十首。
節目讓說唱收穫到了很多熱愛說唱文化的人同時也帶來了讓這個文化變畸形的人。我覺得「三年嘻哈粉」並不丟人,丟人的是那些自帶優越感的聽眾以及讓這個文化變畸形的人。
如果你正兒八經喜歡這個東西就尊重她熱愛她,最後,你對「三年嘻哈粉"這個詞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