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四川省文化館、成都市書法家協會主辦,成都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開明印社承辦的《心經·陳明德篆刻作品展》於2020年6月25日上午在四川省文化館展覽廳開展。此次展覽雖未舉行熱烈而隆重的開幕儀式,但來自川內各地的書畫篆刻家、愛好者、收藏家以及陳明德先生的親朋好友、媒體朋友使整個展覽氣氛熱烈,不失隆重。
陳明德先生是四川省第一位加入天下名社——西泠印社的篆刻家,是四川篆刻界的領軍人物。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主題,以篆刻專業為形式的專題展覽,在四川還尚屬首個。此展旨在展示陳明德先生近年來對篆刻藝術、對宗教經典《心經》的思考和探索。他把自己多年來對《心經》的理解和感悟與篆刻藝術相結合,所刻54方印,歷時一年,既是他的嘔心之作,也是他的經典力作,處處呈現出一種空靈之美。陳明德先生以《心經》為載體,用篆刻作為表現形式,讓人們在欣賞古老篆刻藝術的同時,領悟佛法的真諦,增加智慧和福報,從而宏揚佛法,以利眾生。在當前全民抗疫之時,《心經·陳明德篆刻作品展》也給人們送上了最真誠的祈福。
據悉,展覽將展至7月8日。
佛光普照,陽光燦爛。
十點正,準備入場。
出乎意料的低調、簡潔,亦莊亦諧的三言兩語,請大家入場看展!
入場見喜
記者採訪陳明德先生
這個話筒好像冰淇淋!
記者採訪郭強先生
明德老師還給大家講解。
只有260字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法教義之總綱,屬六百部般若之一卷。其宗教地位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它是世界上篇幅最短、含義最深的宗教經典。全文濃縮600卷《大般若經》精華,破解人生真相,可謂一字千金,字字珠璣。
陳明德先生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曾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及《大悲咒》數十萬字。四、五年前發願創作《心經》篆刻作品,歷時一年得以完成。全套54方印皆以大篆文字入印,邊款以常見的單刀行楷方式為主,兼有篆隸書體陰陽款識。
太多人喜歡《心經》。
《心經》的美不僅在於其佛性蘊藉、佛理森然,而且其音韻節律也是大美,吟誦之時朗朗上口。品讀明德先生《心經》印文,在感慨明德先生現在的篆刻藝術,已然擺脫什麼直追秦漢、什麼衝切並用、什麼單雙運刀,什麼分朱布白,完全是以他自己的審美趣向和審美取向,情之所至、率性而為的同時,令人特別驚喜的是時時會有音樂節律的感覺,甚至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庖丁解牛》中「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的文字。他的這些作品,已經不在一般意義的圖式美、形式美層面,而是一超直入如來地,上升到了節奏、節律和藝術韻味的層面。一切藝術形式,只有進入到了節奏、節律和藝術韻味的層面,才能說進入到了藝術世界的自由王國,才能法無定法,無拘無束,解衣般礴,意趣瞭然。
明德先生篆刻作品的藝術境界究竟如何,且拿他的作品說事。
譬如作品集中首枚朱文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二字斜線的律動變化;「波」字水的四個點,與左邊「經」的三個點相呼相應;以及「羅」字結構中的「糹」,其狀不僅與左下、右下的點成三角形引勢關聯,而且其份量有如定音鼓的一記強音,敲在了整個作品節律的黃金分割點位。由此也鋪開了《心經》全套54方印的序曲——宏大、溫婉、多變、生生不息。
再如白文印「無色聲香味觸法」。「無」字佔一行,其餘六字佔兩行,品讀此印時,「無」字的讀音自然拖長,接著才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字。這個節奏,無一不是「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再看朱文印「空即是色」。明德先生似乎已經深諳物質的形相及其虛幻的本性和一切事物因緣所生,虛幻不實的佛性觀照。以致他在此印的「空」字上做足了文章,「空」與「即是色」左右逢源,「空」字下面去邊留白與左「即是色」三字的敲邊擊殘和借邊,皆為大妙!特別是「空」字下面去邊後,仿佛進入浩瀚星空,空無邊際,了猶未了。空間和時間的瀰漫,宇宙其中。由此,「空即是色」四字況味無窮,心生歡喜,足夠咀嚼。
總之,明德先生《心經》篆刻作品的54方印,亮點太多,既是他的嘔心之作,又是他的經典力作。其中奧妙有待朋友們各自揣摩,仁智之見,那是我們所期待的。
善哉善哉,阿彌陀佛……
劉德揚
庚子四月於個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