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刀直入、不避難題……11組問答看李克強總理記者會
2020年5月28日 18:44:55
導語
5月28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記者會採用網絡視頻形式進行。記者會有哪些要點和乾貨?東東為您梳理。
今年沒有確定GDP增長量化指標是實事求是的
路透社記者:未來幾個月,中方是否會出臺更大規模的刺激措施?從更長遠看,中方是否有足夠的政策工具來應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和不斷緊張的中美關係?
李克強: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嚴重衝擊,世上罕見。主要國際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3%,甚至更多。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不可能置身事外。中國沒有增長量化指標,這是實事求是。但是我們確定了六保的任務,和GDP、經濟增長有比較直接的關係。我們這樣做,也是讓人民群眾對經濟增長有更直接的感受,有更高的質量。實現了「六保」任務,我們就有能力實現今年中國經濟的正增長。
中國加快研發疫苗 願意與世界共享
彭博社記者:本月舉行的世衛大會已同意就新冠病毒源頭展開調查。中方對調查持何立場?您認為這樣的調查應該達到什麼目的?應該避免什麼問題?
李克強:中國和許多國家主張對病毒進行溯源,世衛組織大會通過了有關決議,中國也參與了。科學溯源可以更好防控疫情,也是為了各國人民生命健康。這次疫情突如其來,到現在還是未知大於已知,病毒是沒有國界的,它是全世界人類的敵人,各國抗疫還在探索中前進。
我們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的發展,加快研發疫苗、有效藥物、檢測試劑,這將是人類戰勝這個病毒的強有力武器。中國和許多國家都在進行投入,我們也願意開展國際合作。這些產品是全球公共產品,我們願意共享,最終讓人類能夠共同戰勝病毒這個敵人。
中央轉移支付金建立實名制 決不允許偷梁換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闡述了今年中國經濟政策和救助規模。政府會採取哪些措施來保證這些資金真正地惠及企業?避免空轉?也能讓普通老百姓切切實實地感受到。
李克強:規模性政策資金直達地方、直達基層、直達民生,新增赤字和抗疫國債,全部轉給地方。到達基層,有人問基層能把這筆錢用好嗎?我們採用的是特殊的轉移支付機制,錢要全部落到中小微企業、社保低保失業養老和特困人員身上,要建立實名制,有帳可查,決不允許做假帳,也不允許偷梁換柱,瞪大眼睛,歡迎社會監督。最終效果讓市場主體、人民群眾認可。
臺灣是中國內政 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在「5·20」之後,在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下,請問未來大陸對臺政策的總體考量是什麼?未來將如何繼續推進兩岸關係發展?
李克強:我們對臺灣的大政方針是一貫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願意和臺灣就兩岸關係對話協商,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臺灣是中國內政,我們向來反對外來幹涉,中華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決好屬於自己的問題。我們視臺灣同胞為手足,血濃於水,始終重視臺灣同胞福祉。疫情發生後,不少臺灣同胞在大陸,但是經過共同努力,沒有在大陸的臺灣同胞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生命。我們也祈福兩岸同胞都平安健康。
有了就業 9億勞動力就是9億雙創造財富的手
中國日報記者:今年政府將如何遏制失業潮?如何幫助大學生和農民工找到工作?
李克強: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是天大的事情。中國有9億勞動力,沒有就業那就只是9億張吃飯的口,有了就業就是9億雙可以創造巨大財富的手。
要創造更多的新就業崗位。現在新業態蓬勃發展,大概能容納1億人就業,我們的流動經濟大概能夠容納2億人的就業,這就需要採取更多的、不僅是扶持的、而是要打破不合理條條框框的政策,讓更多的就業崗位成長起來。
今年大學畢業生創新高,達到874萬人,要讓他們成為不斷線的風箏,今明兩年都要持續提供就業服務。對農民工,不論是在常住地還是返鄉,都要給他們創造就業的服務平臺。對退役軍人,要切實把安置政策落實好。
涉港決定是要使「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鳳凰衛視記者:這次全國人大會議期間作出了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就此制定專門的法律。這是否表明中央調整了對香港的政策,是否放棄了「一國兩制」,對於當下各方的反應您又如何看待?
李克強:「一國兩制」是國家的基本國策,中央政府始終強調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支持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這是一貫的。你提到全國人大剛通過的有關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定,也是為了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中美「脫鉤」對誰都沒好處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考慮到中國自身經濟遇到的困難,中國的經濟改革和讓步是否足以解決美方關切呢?如果合作努力失敗,中國經濟能否抵禦「新冷戰」和脫鉤的威脅?
李克強:當前中美關係的確出現一些新問題新挑戰。中美兩國和則兩立,鬥則俱傷,它不僅關係兩國人民的利益,而且關係到世界。所以也在一些問題發生以後引起世界的擔憂。我們從來都是摒棄冷戰思維,關於所謂「脫鉤」,可以說兩個主要經濟體「脫鉤」對誰都沒有好處,也會傷害世界。我們還是應該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推動建立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中美兩國經濟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來很不容易,但雙方都從中獲益。就在幾天前,一家美國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國武漢實質性投資項目開工。我不是做商業廣告,但是我對它的行為是贊成的,所以發了賀信。這個例子表明,中美商貿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實現合作共贏的。
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註冊企業2萬戶左右
新華社記者:今年的經濟工作我們聽到頻率最高的詞就是「穩」和「保」,這和市場化改革之間是什麼關係?政府在這方面的重點是什麼?
李克強: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表明,越是困難越要堅持改革。真金白銀要確保落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身上。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使它們公平競爭。再有就是要讓新的市場主體更多地長出來。我們已經有經驗,就應該把這些經驗推廣開,促使新動能、新的市場主體更多地成長。今年我們還是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註冊企業2萬戶左右,這是觀察中國經濟活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對於參加CPTPP 中方持積極開放態度
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國已控制住疫情,今後是否有同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各國開展經濟合作的計劃?中國今後在中日韓自貿協定(FTA)和自由貿易體系建立方面計劃如何推進?中國打算參加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嗎?
李克強:在去年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上,十五國領導人共同作出承諾,今年要如期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我希望並相信這個承諾不會落空。我們也在積極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建設。中日韓都是近鄰,我們願意在經濟大循環中建立中日韓小循環,比如說最近中國和韓國就開闢了快捷通道,讓商務、技術等人員能夠順利往來,這有利於復工復產,可以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至於剛才你提到TPP,我理解可能指的是全面與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對於參加CPTPP,中方持積極開放態度。
社保結存和儲備足以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人民日報社記者: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但是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家庭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還面臨著返貧,在這種情況下今年的脫貧攻堅任務還能順利完成嗎?以及政府將如何保障基本的民生?
李克強:按原本的帳,今年還有500多萬貧困人口,這次疫情發生了新的衝擊,可能有人返貧了,扶貧任務更重了。要多措並舉,特別是採取措施,把脫貧當成底線兜住,有把握完成今年脫貧攻堅任務。今年年我們在應對疫情衝擊過程中,要特別認真細緻地考慮把各方面困難人群保障起來,擴大低保和失業保障的範圍。我們也要求一定要把帳算細,把錢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實保障。我們還有近3億領養老金的人員,今年我們提高了養老金的標準,說到就要做到。我們現在社保的結存和儲備是足以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
應對疫情更需要開放 關起門來搞發展行不通的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您對目前中國面對的外部形勢有怎樣的判斷?中國將如何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另外,對於全球應對公共衛生的挑戰和經濟嚴重衰退的挑戰,中國將發揮什麼作用?
李克強:在應對疫情過程中更需要開放,關起門來搞發展是行不通的,那就要回到農耕時代了。要合作共贏,獨贏是不會長久的,吃獨食也是行不通的。中國堅定開放不會改變也不可能改變。企業供應鏈調整要按市場規律辦事,不能人為或者憑空做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