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商業綜合體遇上藝術,也許是城市旅遊的下一個爆點

2020-12-14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隨著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電商市場的火熱發展以及市場消費理念及習慣的悄然改變給商場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和挑戰。商業空間所承載的功能也不再僅僅是一個購物場所,而是一種新的生活社交方式。消費者們也希望到達商場後,除了購物之外,還能獲得一種全新的心境與體驗。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商業綜合體開始朝景區化、文旅化轉型,以求突破。

一個成功的商業綜合體不僅能給自身帶來可觀的人流量和經濟效益,還能帶動周邊街區商業的發展。最為重要的是,成為城市地標的商業綜合體,同樣有著很為旅遊目的地的潛力。

商業綜合體成了「打卡地」

商業綜合體,在空間領域可謂炙手可熱。商業綜合體,雖源自「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但是兩者有著明顯區別。商業綜合體,是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功能進行組合,並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動關係,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複雜而統一的綜合體。

近年來,商業綜合體以漣漪蔓延的姿態,吸收並影響到周邊的建築與商業模式。譬如太古裡、SKP、嘉裡中心等商業綜合體,他們在保持原有的零售業態優勢前提下,還吸引到了新勢力品牌與新型生活方式首店,使整片區域擁有讓人流連的底氣,這樣既收割了人氣,也使其成為了城市地標,網羅消費力大漲的新一代年輕人到此打卡。

畢竟「買買買」早已不是他們進入商業綜合體的唯一目的,在很多城市旅遊的攻略上,拜訪當地人流量最大的商業綜合體,赫然在目。

商業綜合體之所以能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打開地」,首要原因是其滿足了年輕人的新消費需求。與網際網路一同長大的年輕一代,對於商業綜合體的需求絕非與往日相同的購物模式,他們更加看重消費體驗和場景營造,「夠潮、夠有趣、夠好看」才能吸引到他們,從而為商品買單。

此外,強大的流量和傳播力將商業綜合體的亮點和特色以最快的速度在大眾面前呈現,尤其是「網紅經濟」的熱度,實現了與商業綜合體的相互成就。

商業綜合體成為「打卡地」的幸運之處在於,趕上了新經濟與新傳媒的時代,但若只滿足於「打卡」,那就只是美麗的空中樓閣,終究難以持續。

商業綜合體+藝術

有些商業綜合體藉由藝術,打造了全新的藝術類綜合體,他們深諳Z世代的心理和審美,弱化了商業,將藝術凸顯,滿足了年輕一代消費中所追求的標籤化、個性化、潮流趨向話與顛覆精神。

對於年輕遊客而言,這裡除了「到此一遊」外,更是城市傳統景點外值得專程拜訪的新目的地。

案例一:北京僑福芳草地

芳草地應該是國內較早將商業與藝術結合的商業綜合體了,被譽為北京最具藝術範的商業空間,是一個有著當代畫廊和美術館的購物中心。與北京主打藝術的「798」不同的是,芳草地將藝術融入了商業,通過提升商業空間品質來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在留住了消費者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生活的文化品質。

芳草地於2012年正式開業,以超前的建築設計理念和豐富多元的藝術氛圍吸引了海內外人士的目光,芳草地有著金字塔的外形,商場的內部就像一個藝術展廳或博物館,是一個有著上千藝術品的商業空間,而且全都是真跡,可以走到哪看到哪,真正做到了藝術零距離。

芳草地做到了將商業與藝術完美融合,代表著藝術對於空間的另一種詮釋。在這裡隨處可以邂逅不同國家、民族風格各異的文藝精品,陽光從透明的房頂射入,空氣中特有的香氛伴著音樂,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

案例二:杭州天目裡

天目裡位於西湖和西溪溼地之間,整體規劃設計由普利茲克得住倫佐·皮亞諾操刀,有人說它是一個不能被完全定義的多元空間,它是集寫字樓、美術館、藝術中心、秀場、書店、影院、酒店、設計師品牌買手店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園區。開業不到一個月,就廣積人氣,得到一致好評。

1號樓美術館、6號樓多功能廳以及17號樓的藝術中心,都大面積地使用了清水混凝土材質。帶著裸露、半成品感的清水混凝土在陽光的照射下,線條分明、明麗極簡,吸引了很多人拍照,將這一刻永久記錄。

世界級設計團隊的規劃設計,以藝術為主題的業態組合以及不輸於任何一個頂流商業的品牌合集,使天目裡成為一個藝術商業旅遊空間,成為了杭州的藝術文化地標,隨著天目裡的火爆,還成為了當地微度假旅遊目的地。

成功經驗

1. 空間的多樣性

無論是芳草地還是天目裡,它們有著一個共性特徵——多元混合空間的打造,除了建築外形極富設計感外,在建築內部還有著豐富的業態,容納了美術館、買手店、辦公場所、書店等等,這些業態都未刻意隱藏,而是大方地展現在公眾視野面前,營造了更多元、活潑的商業環境。

2. 營造「藝術輕度假」氛圍

對於熟悉網購的年輕人而言,傳統購物商場的吸引力在逐漸下降,相較於購物消費,他們更願意為了場景消費,更在意精神層面的觸動,因此夠好看才是王道。藝術氣息濃厚的商業綜合體對年輕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在這裡,藝術被日常化,曾經要感受藝術得去圖書館、美術館、公園等地方,而在這個綜合體裡,這些場景都被聚攏起來,給大家帶來一種度假式的藝術體驗。

3. 引入話題度高的品牌

天目裡第一個出圈的話題便是有著「全球最美書店」和「森林圖書館」標籤的蔦屋書店開業了,這是它在大陸開業的首家門店。除了蔦屋書店外,天目裡還有許多與園區格調一致的「藝術首店」,吸引了一大批藝術家和追逐潮流的年輕人,強大的流量和傳播力讓天目裡迅速走紅,引起廣泛關注。

有著藝術加持的商業綜合體,給年輕人提供了符合其審美的餐飲、住宿、娛樂和體驗場景,為城市旅遊提供了足夠的社交空間。未來,藝術商業綜合體能否持續為城市旅遊注入強勁動力?能吸引多少年輕人為藝術買單?這些答案只能由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書寫,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編輯整理 |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素材來源 | 空間探秘、北京規劃自然資源、房地產觀察家

圖片來源 | Piqsels、Unsplash、攝圖網、天目裡公眾號

聲明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焦點

  • 萊山的下一個爆點,在商業綜合體,瞧好吧
    而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更需要這樣的動力。今天話題的主角-商業綜合體,就是這樣一個存在。而全新的商業綜合體的打造,就是在吸引人流的同時,滿足遷入人流的需求。於是,大量的新片區在逐步的轉變為繁華區,被城市生長逐步包住。這種趨勢下,能夠帶來新片區價值的極大提升。
  • 用「藝術」撬動城市商業綜合體
    藝術商業是商業的下一個階段。 ——美國藝術家沃霍爾 中國商業地產在經歷了黃金十年的爆炸式發展之後,迎來了精耕細作時代。
  • 虧多賺少的文創商業綜合體如何理順商業邏輯
    近年來,在城市更新和文旅產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湧現出一批地標性文創商業綜合體。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旅遊與規劃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文化和旅遊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鍾櫟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何突出特色吸引消費,是重點也是難點。  究竟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才能讓文創商業綜合體在城市中真正立足,實現「長紅」?
  • 成都鏡像 | 城市藝術區啟示錄,商業·建築與藝術
    實際上,無論是三井美術館,還是蓬皮杜藝術中心,無數城市藝術區的成型都在向世人昭示,藝術場館的落地可能深刻影響一個城市的個性風貌,甚至改寫城市文化地位。  如果將「建築、商業、藝術」作為城市藝術區成型的三大要素,一一對應在國內,成都是繞不開的重要城市。
  • 超級門戶×超級地標,灣區下一個「爆點」?
    一場球賽如果滿座,將帶來10萬的穩定客流,這樣的一個超級地標,對於大灣區乃至全國,都是一個矚目的「爆點」!,正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廣州恆大足球場與灣區超級門戶廣州南站在此相遇,形成聯動協同作用,將帶來非同凡響的「引爆」力量,大灣區下一個「爆點」一觸即發!
  • 城市綜合體是什麼?
    近幾年,很多地產企業把目標轉向城市綜合體的開發項目。對城市綜合體的投資,是跟隨國情發展的低風險高收益的舉動,緣由有以下兩點: 城市綜合體在國內的概念是HOPSCA,即酒店(Hotel)、辦公樓(Office)、公園(Park)、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會議中心(Convention)、公寓(Apartmengt)等單詞組合起來的縮寫,是集商業辦公、商業零售、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於一體的「城中城」。
  • 深圳灣萬象城商業綜合體設計:融合城市精華,創造多維情感連結
    在商業綜合體設計實戰中,天霸設計有著深刻體會,商業綜合體設計需要考慮時下消費者在場景、氛圍、文化藝術、情懷等各方面的訴求,創造與消費者的多維情感連結。正如深圳灣萬象城,通過體驗式、開放式室內外設計,將城市精華要素、藝術、景觀和文化要素進行融合,構築一個具有商業活力的文化藝術空間,讓藝術成為都市生活的活力之源。【建築設計:「開放式盒子」】建築設計靈感源自「開放式盒子」概念。摒棄傳統的「封閉式盒子」設計思路,轉而開創性的使用開放式盒子設計理念,從而營造出生動且充滿朝氣的視覺形象。
  • 日照又要多兩個商業綜合體!
    日照又多一個城市綜合體! 魯商銀座時代廣場 9月25日上午,魯商銀座時代廣場籤約儀式在日照市中央活力區規劃展示中心舉行。 魯商銀座時代廣場項目位於日照中央活力區淄博路與文登路交匯處,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計劃2021年5月開業運營,包含體驗式情景商業、文化藝術酒店、中小企業辦公、創客公寓等產品
  • 廣元城市煥新的下一個爆點!
    ▲成都高新區   在產業規劃、政策扶持和現有產業基礎優勢下   區域勢必會吸引更多產業及人口   為下西經濟發展「引擎」注入更多的燃料   未來形成產城一體化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廣元市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   根據城市發展「一心兩翼」的規劃布局   實施東擴西進的方向發展   在現有城市商業供地緊缺的情況下   下西必將成為新的投資發展熱土
  • 泉州18年超60座綜合體!今年又添12座商業綜合體!
    自開園以來,每一個萬聖節、每一個聖誕夜、每一個跨年,很多人都在這裡度過,這裡就是泉州的中心,泉州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盛況是任何一個現代城市綜合體都無法比擬的。 洛江區 洛江區商業體目前僅有居然之家一個,但大型綜合體卻遲遲未見。今年6月初,洛江發布優質招商項目信息,其中包含陽江新城城市綜合體、十八坎山綜合體兩個項目,總投資150億,佔地約4000畝。9月8日的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洛江區陽江商住綜合體項目正式籤約。
  • 城市版圖革新下 蘭州安寧區商業蓄勢待發
    伴有2019年6月23日蘭州地鐵的開通,不僅將城市各大分片區域緊密相連,也在帶動蘭州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基於此,蘭州城市城市擴張迎來新的機遇,開始邁向新的發展軌道。   早在2012年,蘭州市政府就提出了「東擴西進南伸北拓」的城市戰略,在此背景下,城市規模迅速擴展,城市中心西移步伐也隨之加快。
  • 凱奇分享|「商業+」模式下,有哪些火遍全球的體育綜合體?
    從新加坡體育城的建成,到後續的許多體育與社區項目,看到的不僅是體育類開發的未來,也看到了城市綜合體的未來。近年來,隨著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和商業形態的不斷創新,體育綜合體這一實體類型已悄然成為熱門。活動屋頂在需要時也可「變身」為一個運動場;室外 LED 屏幕主要用作賽事轉播,室內屏幕除了可服務於賽事之外,亦可用作藝術裝置。
  • 融合藝術與科技的商業綜合體上德中心初露全貌
    民國時期北京南城就已經慢慢地形成了一個繁榮興旺的集商業、娛樂、文化為一體的獨特城區。近年來,南城的商業更是持續性爆發,體量大、品類多,讓很多專業人士把南城看做是未來的「商務潛力區和人口生活潛力區」。就在穿越南城的千年古道——京開高速的東側,東至廣茂大街,南至金星路,西至金輔路,北至規劃橫四路,一個佔地38024平米的商業綜合體正在悄然崛起。駕車從京開高速上駛過,毗鄰高速的顯著位置上,三棟擁有獨特玻璃外立面的大樓正在拔地而起。
  • 淮安新建一個商業綜合體,就在……
    家住深圳路附近的小夥伴們速看你們期待已久的商業綜合體項目這次真的要來了!東湖銀座項目由一個4F商業綜合體和一棟21F的商務辦公組成。商務辦公的1F為商業,2-21F為辦公寫字樓。將打造成開發區城市地標,東湖銀座(商業辦公項目),塑造區域商務中心。主要功能:體驗式商業廣場兼寫字辦公樓。
  • 智庫|如何認識網際網路經濟下的城市商業空間?
    智庫|如何認識網際網路經濟下的城市商業空間?街區經濟依然存在,從百貨大樓到購物中心再到商業綜合體時代,城市的商業空間開始從平面的街區經濟向立體化的空間發展,一座大樓可以集中容納商業經濟的各種要素,甚至變成了立體街區,所有與商業經濟有關的消費形式,在商業綜合體都可以集中地展現出來。近一二十年在全國蓬勃興起的商業綜合體加地產模式就是立體商業空間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 從綜合體元年到TOD時代,盤點濟南商業綜合體十年之變
    這是特殊的2020年度內濟南開業的唯一真正意義上的綜合體。10萬㎡的體量不算大,卻因其與地鐵3號線的無縫接駁,成為濟南首個TOD項目(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開發項目),濟南商業從此增添了地鐵時代的基因。商業的更新迭代,折射著時代變遷、城市發展和消費升級,更是人們生活方式的鏡子。
  • 城市綜合體_城市綜合體設計案例_城市綜合體成功案例_城市綜合體...
    日本城市綜合體分析篇日本城市綜合體的五大典型特徵超大空間尺度 城市綜合體是與城市規模相匹配,與現代化城市幹道相聯繫的,因此室外空間尺度巨大。由於建築規模和尺度的擴張,建築的室內空間也相對較大,一方面與室外的巨形空間和尺度協調,另一方面則與功能的多樣相匹配,成為多功能的聚集焦點。
  • 項目落地即成爆點,鄉村民宿綜合體如何破局鄉村旅遊?
    不同於城市民宿,鄉村民宿產品不再受地域空間和以住宿為主要使命的傳統限制,而開始從內容和表現形式著手,並以運營加以賦能,在打造鄉村民宿IP的同時,以點帶面促進當地旅遊資源的整合發展,從而助推鄉村民宿綜合體的形成。
  • 金華竟然有十大全新綜合體,未來城市商業核芯將落何處?
    編者按城市區塊的發展,離不開各種商業配套的支持。很多時候,一座商業綜合體的出現就能帶動起一個區塊的發展。隨著近幾年金華樓市的蓬勃發展,各大熱門板塊相繼湧現,購房者對於區塊內部商業配套的需求度日漸增大。在近幾年中,金華各板塊中也出現了很多綜合性商業綜合體,細數之下,目前已開業或在建的新商業體已有十個之多,它們分布於金東、婺城、江南、城北、湖海塘等熱門區塊。在這十大新商業綜合體中,你最看好的是哪一個呢?
  • 宜昌城市旅遊客廳
    自2013年步入武漢,匠築華發未來薈、華發·中城薈、華發外灘薈、華發外灘首府等一個個標杆之作。無論是匹配塔尖圈層的豪宅作品、還是領築武漢城市中心的生活方式,千億國企華發,不斷刷新著城市人居的理想高度。華發未來薈,位於武漢三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四新生態新城腹地,總建築面積達40萬方,是集居住、商業、商務、教育、住宅等齊備業態為一體的大型超配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