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湖南,域內河湖交織,水流縱橫,但資源性缺水和結構性缺水長期並存。解決水短缺問題,節水是根本出路。2014年開始,湖南開展全省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將「節水的刀刃」轉向自己,突出「政府主導」的重要作用,為全社會節水樹立一個標杆。日前,湖南省水利廳聯合紅網推出《湖南公共機構節水在行動》系列報導,宣傳典型、總結經驗,帶動全社會形成節水、愛水、護水的氛圍,進一步推進建設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
相關新聞:
吹響「節水號」——湖南公共機構在行動
省水利廳:「管水者先節水」
湖南農業大學: 「辦學規模擴大了,用水量卻下降了」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省一滴水 就是添一分綠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從「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
湖南省應急廳:節水如「安全」 天天抓日日講
湖南省人防辦:護「綠」開源更「節流」
小區水景使用人工幹預的循環補水方式。
紅網時刻記者 盧欣 長沙報導
節約水資源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企業、公共機構、居民小區帶頭抓好資源節約工作,不僅對控制和降低資源消費增長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對引導和推進建設節約型社會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近期,記者探訪湖南數小區,看他們在建設節約型小區中採取的措施。
長沙融科東南海:給水龍頭「裝鎖」
5月30日,記者走進長沙融科東南海小區。走在樓棟之間,只見一個噴水龍頭正搖著「腦袋」澆灌草坪。順著噴水龍頭的「尾巴」尋覓,記者發現,水是從附近的積水井內裡抽取上來的。一打聽,為保障小區的綠化正常生長,需要定期定量對植被進行灌溉,使用自來水會造成很大的水資源浪費,「廢水利用」是解決這一狀況的最好方式。
「小區通過同邊的集水溝,將雨水集中回流至積水井內,通過兩臺抽水泵將雨水壓入預設的園區管道內,採用自動旋轉噴水口,分散噴出霧狀水滴進行草地灌溉,大大地節約了飲用水資源,更好地利用大自然的水資源。這一套雨水收集設備成本低,使用年限高,廢水能夠二次使用,是一套很好的節水設施。」長沙融科東南海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
在小區逛一圈,水龍頭同時安裝鐵鎖的情景成為一道獨特奇觀。「自來水管在街上的公開場所,不光自己家可以使用,連路人都可以輕鬆擰開,既容易出現糾紛也可能造成浪費。」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共區域的用水是為了保潔員更好地維護環境而設置的取水點,以防外來人員浪費水源,小區對公共區域的取水設施進行了控制性的改造,全部安裝了鎖匙型的水龍頭,防止水資源的流失。
株洲湘水灣:洗一臺車只需0.2 立方水
湖南省株洲市星合·湘水灣項目由晉合置業(湖南)有限責任公司開發,項目位於株洲市天元區珠江南路 1 號。為響應《天元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組織開展創建節水型企業、公共機構、居民小區活動的通知》,小區成立了創建節水型小區工作小組,力爭達到節水型小區居住標準。
「其實,剛開始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做。」物業工作人員說,拿到節水型居民小區評價標準時很迷惑,「特別是節水技術指標,比如居民人均月用水量、家庭用水計量、家庭節水器具普及率等計算方法,我們不太了解。」
最終,小區決定發動居民,開始一次浩大的節水「總動員」。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治汙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堅持把節約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設節水型城市……這些標語小區內隨處可見。日常生活中,工作人員給居民發放了節水倡議書和節水手冊,向居民宣傳講解當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節約用水的意義、家庭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的小竅門,鼓勵居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用水,好好保護水資源,養成合理用水的好習慣。逐漸地,「節水光榮,浪費可恥」的氛圍初成。
同時,小區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嚴禁「跑、冒、滴、漏」,避免「長流水」現象,大力推廣使用節水龍頭和節水器具。加強用水設施檢修,除日常檢修和巡查外,重點檢查供水管網和預埋管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所有綠化澆灌龍頭均裝配取水閥設備以微噴形式,使水的滲漏和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避免水源流失。小區水景使用人工幹預的循環補水方式,並加大頻率檢查水景是否正常工作。
小區還規定,綠地用水儘量使用雨水或者再生水、中水。在室外樓棟間綠化帶、樓棟與地下車庫保潔拖把池的用水龍頭,均採用帶鎖裝置;專人專用,防止無關人員隨意取水,造成用水浪費。
洗車需要大量的清水,一度讓小區工作人員頭疼不已,儘管小區洗車房使用環保節水型洗車技術,平常洗淨一臺車仍需要用 0.3-0.5 立方水。後來,小區利用霧化狀噴灑洗車技術,洗淨一臺車只需要用最多 0.2 立方水,大大降低了用水量。
在不斷宣傳下,小區居民人均月用水量低於省級居民用水定額標準,家庭用水計量率為 100%,且便器系統、淋浴器、洗衣機等家庭用水器具普及率為 100%......該小區也在創建節水型小區的路上越走越順。
郴州東田金灣:節水載體創模範
2019年十月末,省水利廳公布了全省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市、區)名單,蘇仙區為郴州市第一個、湖南省第一批通過省級技術評估和行政驗收的5個縣市區之一。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建設節水型社會,郴州蘇仙區很「認真」,蘇仙區的居民感受最深。走進省級節水型小區蘇仙區東田金灣,迎面看到噴湧不倦的噴泉;往裡走,一個小型人工蓄水池出現在眼前;小區內還有一灣活水環繞,不時能看到遊得歡快的紅色觀賞魚。但你可能不知道,小區內公共區城的水龍頭全部更換成了節水型水龍頭,景觀用水、綠化用水水源,都是雨水和小區對面山河水廠排放的中水(生活汙水經過處理後,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範圍內重複使用的非飲用水)。
為了做好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工作,東田金灣小區物業成立了節水工作小組,制定了節水崗位工作責任制。除了在綠化、景觀用水上節水,小區居民還常在一起交流節水經驗,創新實用的節水方法,各家庭的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了100%。這些都是節水的大頭,通過節水措施,不僅降低了公司的運營成本,節省下來的是更多寶貴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