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時間讓你和我遇見,而這裡的文章讓你決定是否留下。
我和我的男朋友談了好幾年了!
春節前我倆因為一些事情吵架,我一氣之下說了分手。
我倆都是外地的,他在一家網絡公司上班,一個月五千出頭。
但我總感覺他不怎麼上進,公司很小也沒什麼發展。
這次過年回家,我爸媽說希望我能找一個老家的,經濟條件好一點,以後的生活會比較輕鬆。
他們覺得我如果以後和男友結婚,會吃苦,他家很窮,在青島肯定也買不了房子。
這也是我擔心的。
後來親戚給介紹對象,我就去見了。
對方比我大五歲,在北京工作過三年,後來回了老家,現在有車有房,人看起來也比較成熟。我們處了幾天,加了微信,過完年我就先回青島上班了。
他很關心我,每天都發微信,叮囑我好好吃飯,注意安全什麼的,感覺很體貼。
其實我糾結是因為對之前的男友還有感情,但我又覺得他不夠成熟,總是缺點什麼。
閨蜜說老家男人更適合我,不都說女人就要嫁一個把你當女兒寵的男人嗎?他給我的感覺很暖心很踏實。
「女人就要嫁一個把你當女兒寵的男人」,我不知道這世上有多少女人被這種毒雞湯洗過腦,傻呼呼地奉為聖經。
打開新聞網頁也是,撲面而來的被冠上「人生贏家」女名人、女明星,後面都綴著說明,不是被老公寵成女兒,就是被老公寵成公主。
真搞笑,人生贏家成了用男人的寵來定義,沒嫁給這種老公的女人,再厲害也是loser。
可惜很多女人也願意這樣定義自己——不能把自己當女兒寵的男人,就不值得愛,更不值得嫁,嫁了就是眼瞎。
沒錯,選伴侶,肯定要選一個你愛的、對你好的。這兩個條件都很重要。
但什麼時候找對象都變成找爹了?
更何況,親爹也不能保證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寵著你啊。
不單單是女人,所有不能自立、沒有自我的人,在面對婚姻時,都是男人找媽,女人找爸。
之前有個說法:女人結婚為什麼叫「新娘」?就是要把男人的「老娘」的活兒都接過去,成為他新的娘。
呵呵,快別了,這樣的男人還是留在家裡跟親娘過吧。
女人也一樣,不管在家如何被父母寵成小公舉,戀愛結婚,都是告別原生家庭、真正獨立的開始。
如果沒有獨立意識,只想找個爸來寵你照顧你,那不好意思,天下沒人配得起你。
很多父母也是,兒女一找對象,就是各種託付。
兒子娶媳婦,就要求媳婦當半個媽,洗衣做飯,端茶倒水,滿足兒子喜好口味。
嫁女兒,就一口一個「我們把女兒養這麼大不容易」,好像人家兒子不是爹媽親自養的,是喝風長大的。
關心、照顧、扶助,永遠是相互的,永遠只能發生在兩個獨立的人格之間。
如果其中一方,永遠不想自立,永遠一味依附,永遠讓對方關心照顧自己、都只是消耗,只是要求、只是索取。
「為什麼一談戀愛,一要結婚,就張口要求對方照顧?你自己沒手沒腳嗎?生活不能自理嗎?生活的重任從來都是共同分擔的,沒有誰對誰有天生的義務,我會告訴我的女兒,無論和誰結婚,你都需要照顧好自己,然後彼此支持彼此鼓勵。」
你的前男友,和你同齡,月薪五千,在青島這個地方,不要提買房子,光是結婚生子都困難。而你呢?是否比他強?薪水比他高?比他更有規劃更有發展?
你可以嫌棄他不夠上進,也可以因此跟他分手,但是,如果你自己不上進,只想讓男人上進,你坐享他上進的紅利,以後的日子不會太好。
老家相親這個男人,比你大五歲,又在北京打拼過,物質條件比你前男友更好。一比較,你更加覺得前男友「不成熟,缺點兒什麼」。
缺點兒什麼?缺車缺房唄。
父母心疼你,這個無可厚非。天下沒有父母願意送兒女去受苦。
但你憑著幾句「好好吃飯,注意安全」就覺得他成熟體貼,那未免太淺薄。
要是靠幾句「多喝熱水」就能過好日子,那全世界的女人都幸福死了。
可能你會覺得,中年女人,是因為沒遇上把自己寵成女兒的人,酸葡萄心理而已。
婚姻是一場合作,不是養育。終究要的是平等互利、勢均力敵。
把妻子當成女兒寵的男人,一定那麼完美嗎?
看看87版《紅樓夢》晴雯扮演者安雯的經歷,或許能更明白一些。
2018年蘇越獄中病逝,這個把她當女兒般寵了23年的男人,最終在獄中陰陽兩隔,給了她半生夢幻和甜蜜,也留給她半生債務與坎坷。
蘇越真的做到了把安雯當女兒來寵。
23年裡,她只需要快樂,只需要享受他的愛。
這個男人在債務危機四伏之時仍隱瞞消息,偽裝強大。他不能對女兒般的妻子坦言困境,共同承擔,他打落牙齒和血吞,更像一個死扛的父親。
而最終,蘇越鋌而走險,因偽造5700萬合同,以詐騙罪入獄。
而被寵了23年的安雯,不諳世事,不得不重新進入現實叢林,養家還債,被寵了半輩子的「女兒」,卻與這個時代、市場和規則格格不入,被評價「情商只有6歲」。
命運饋贈的每一份禮物,都暗中標好了價碼。
年輕時我們也羨慕過被寵溺、被呵護的愛情,也羨慕過永遠不需要長大的公主。
但當你嘗過自己野蠻生長、自立為王的滋味,當你嘗過與愛的人比肩而立、共看虹霓、共擔風雨的滋味,你才明白什麼叫——只是被愛,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