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座談會在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的21位專家匯聚一堂,為辦好大運會獻計獻策。專家們對成都的籌備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寶貴建議。
原國家體育總局電子信息中心主任、原北京大運組委技術部部長戴維鏞
成都創造了一個奇蹟,相當了不起!
戴維鏞表示,成都籌備大運會的時間非常緊張,能在短短兩年多時間內新建、改建這麼多體育場館,「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奇蹟,相當了不起!」同時他認為,成都大運會「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提得非常好,反應出成都古文化的沉澱和年輕的活力。戴維鏞對成都感情很深,他曾在西昌工作了16年,也經常來成都,這次加入專家諮詢委員會,也是帶著感恩之心希望回報成都,他堅信成都大運會一定會辦得非常成功。他提出,成都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有兩個,一是辦好開幕式,二是實現場館智能化。「成都辦的是綜合性、世界性的運動會,需要運用到最先進的技術,比如雲計算、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還要建立數據中心、通訊中心、指揮中心、新聞中心,把它們融合成一個綜合性的公共服務中心。場館建設要以賽事為主,兼顧賽後運營。」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劉清早
要以場館建設為重點,逐漸向賽事運行轉變
劉清早表示,成都的籌備工作進行得有條不紊,各項工作進度都在按計劃進行,而成都籌備工作最大的特點,是把城市營銷與惠及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和打造世界賽事名城相結合,做出了新的特色。他認為,成都下一步的籌備工作應該以場館建設為重點,並逐漸向賽事運行轉變,與國際大體聯充分對接使所有工作實現閉環,做到全流程、全方位、無死角,辦出成都特色,為將來進一步發展體育產業,促進市民身體健康、讓市民真正享受一屆國際體育盛會帶來的實惠做出特色。
原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北京奧組委法律事務部原副部長劉巖
希望成都大運會辦成一屆法制大運會
劉巖提出,自己是法律工作者,希望成都大運會能在法制建設方面做出成績,辦成一屆法制大運會。
首都體育學院校長、國際大體聯教委會委員、中國大體協副主席鍾秉樞
成都大運會疫情防控等工作很出色
鍾秉樞表示,成都大運會的籌備進展以及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進行得都很出色,希望大運會在宣傳口號上能進一步體現出防疫抗疫的內容。「比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就說,東京奧運會將是人類黑暗隧道盡頭的一盞明燈,突出了奧運會在對抗疫情方面的意義。成都大運會是人類戰勝疫情之後,世界各國大學生的首次相聚,成就的是全世界大學生的夢想,所以最好能在宣傳口號上更凸顯出抗疫色彩。」
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票務運行服務總指揮霍建明
運營模式和賽事服務模式,成都大運會有創新
霍建明說:「現在因為疫情還沒結束,成都大運會的票務運行,可能會與傳統的票務運行發生一些變化,但具體怎麼變,可能還得看今後疫情的發展,還得看政府方面的具體想法。但在票務運營方面,成都大運會還是有所準備。比如新的運營模式和今後賽事的服務模式,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成都大運會方面也有一定的創新。」
深圳大運會執行局大運村抵離服務中心原主任楊琦
成都大運會大運村整體不錯
楊琦去過成都大運會大運村,她表示整體還是不錯的。「明年可能抵離這一塊重點的難度是在機場這邊,實際上我們做抵離的就是兩個地方,一是大運村,另外一個就是機場,這兩個都是非競賽場館。因為疫情的影響,可能機場會比較麻煩一點,需要做得更細一點。因為之前我們抵離主要是幫助運動員順利通關,在海關、邊檢這一塊,但是今年和明年因為疫情影響,可能還涉及到要做更多的應急預案。」
深圳市體育局原副局長、深圳大運會執行局原專職副局長柯剛明
「在成都成就夢想」非常好!
柯剛明表示:我覺得成都大運會籌備工作啟動很早,從組織機構人員的配備都非常及時,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這個運動會會開得非常成功。我覺得深圳大運會和成都的大運會都一樣,是一個年輕人的盛會,所以我們辦大運會要牢牢抓住這個青年這個主題,要符合青年的特點,開成一個青春、釋放激情和夢想圓滿的一個大運會。成都的口號是,在成都成就夢想,我覺得非常好,我們也祝願這些大學生們在成都能夠圓他們的夢。
北京冬奧申委醫療組組長、北京市衛計委原副主任毛羽
醫療工作也是大運會籌備的重要一環
毛羽認為,成都大運會組委會在醫療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而且都是基礎性工作,對下一步的工作的細化和規範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將現有的東西進一步細分和規範化。因此,還有大量的工作,比如說醫療救治,傳染病的防控,還有後備醫院網點的建設和能力的提高。因為雖然大運會是個運動會,但實際上醫療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離不開其他部門的協作和支持。因此醫療工作要想做得好,除了我們醫療衛生部門的努力之外,也需要其他系統和部門的大力的支持和協助才行。所以我想,我們下一步可能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紅星新聞記者 何鵬楠 歐鵬
首席編輯 楊方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