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看開是清淨,退讓是智慧,不生氣才是真正的從容

2020-12-23 墨痕詩風詞韻

人生,看開是清淨,退讓是智慧,不生氣才是真正的從容。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說得正是這個道理。

1.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明朝時,有個開當鋪的尤老翁,性格和藹,生意一直很不錯。

有一年,快過年的時候,尤老翁聽到店鋪裡夥計跟顧客吵了起來,趕緊問明情況。

原來,這個顧客前幾天當了東西,今天空著手就來拿自己當掉的東西,不願出錢就算了,還毫不講理,出口就罵人。這人見尤老翁進來,好像火氣更大了。尤老翁一看,就明白了,這個人就是專門騙錢的。於是,老人家也不生氣,也不計較,讓夥計把他典當的東西拿出來,一共有五件衣服。尤老翁把棉襖給了他,和顏悅色地說,如果不是為了過年,你也不會這麼做,天這麼冷,你先把棉襖和大衣拿回去,餘下的,你也不著急用,先放在這裡吧。

這個人只好走了,夥計們都不理解。尤老翁笑了笑,沒說話。

第二天一大早,傳來消息說,昨天來他們店鋪的那個人死了,死在另外一家店鋪。原來這個騙子欠了一大筆債,覺得尤家有錢,想來行騙,想不到尤老翁慧眼識人,三言兩語就把騙子打發走了。

結果這個騙子不甘心,又去第二家行騙,人家不肯讓步,最後這個騙子死在那一家。

夥計們這才明白老闆有先見之明。尤老翁說,凡是蠻橫無理的人,都是帶著目的來挑釁的,如果在小事上不退讓,就會因小失大,引發禍端。

菜根譚說,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世事無常,人生的道路也是曲折不平,遇到困難、走投無路的時候,要學會退一步。事事順心、一帆風順的時候,也要小心謹慎,凡事謙讓,讓人三分。

我們在生活中,讓別人一步,其實是很明智的做法。一時的讓步,不是妥協,不是膽怯,是為了更好地進步。對待別人寬容是一種福氣,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愛生氣不僅顯得自己小氣,對身體也不好。

2.看開了,得失、榮辱、貧富,無非過眼雲煙

人活著就是一種心情。有了好心情,才有動力做自己喜歡的事。

少一些埋怨,心裡就少了些芥蒂,更能與朋友分享快樂。不再感慨命運不公,更能心平氣和地與現實握手,享受當下的小樂趣。對別人少一些挑剔,更能體諒別人的苦衷,願意分擔朋友的憂慮哀愁,為朋友排憂解難。

有一個打柴的老翁,砍柴累了,坐在樹下乘涼,悠然自得。有人路過,好意勸他,為什麼不去多打些柴,多賣點錢?老翁笑著說,我現在就很開心,多賣了錢也是為了改善生活,讓自己開心,可我現在心情就很好,為什麼不享受這涼爽的風、愜意的心情呢?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一路奔波,沒照顧過自己的心情。想一下,權利和名利只是一時,財產留給後代,多少何必那麼計較?真正屬於自己的,是健康,不如看開點,讓自己身心健康。

我們不妨讓自己糊塗一點,瀟灑一點;忘記過去,忘記年齡,忘記恩恩怨怨。不服老、不焦躁、不生氣,進步有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遇到煩心事順其自然,遇到難事處之泰然,失意時心地坦然。

福不可徽,養喜神以為召福之本。快樂與否由大腦控制,取決於我們自己。世界本來很簡單,是我們自己把它變得複雜化了。我們的痛苦,很多時候我們是在按照別人的要求生活,甚至刻意改變,違背內心,讓自己活得痛苦。

遙控器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隨時可以把心情調整得輕鬆快樂。

3.怒火沸騰,轉念即息

生氣的時候,怒火中燒,想要大發脾氣,這時候冷靜一下,心情就會平靜很多。

唐代名將郭子儀,屢立戰功。皇上很欣賞他的才華,將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

郭曖性格直爽,脾氣有點大,有一次因為一點小事跟公主吵架。吵來吵去,郭曖說了句,你有個當皇上的爹了不起嗎?我爹是因為看不上皇上這個位置才不當的呢?

這要是遇上小心眼的皇上,郭曖的話不止是欺君,還有謀反的嫌疑。公主哭著回宮告狀,唐代宗耐心地聽完公主哭訴,笑著對公主說,要是你夫君的父親當了皇帝,天下不都是你們家的嗎?皇上好好安慰公主,勸她回家。

郭子儀聽說兒子闖禍,把郭曖捆起來,送到代宗面前,等候發落。如果皇上火上澆油,愛女心切責罰郭曖,勢必會讓矛盾升級,郭曖和公主的夫妻感情也會出現裂痕,更壞的結果,郭子儀一家丟失性命,公主也沒了家。

聰明的代宗簡單幾句話就化解了家庭矛盾,也避免了將小夫妻吵架升級為政治問題的悲劇,還替郭曖打圓場,對郭子儀說,兒女們的事情,當家長的就別摻和了。

現實生活裡,很多夫妻吵架,最後都演變成雙方父母吵架,假如過幾天,夫妻和好如初,他們的父母如何相處?所以說,不生氣,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生,學會不生氣,才能自己真正從容。

人生,看開了,煩惱全消,讓自己有個好心情。看淡了,少了煩惱,讓自己更清淨。

知退一步,須讓三分。生意場上、人與人交往,退讓一分,結果雙贏。懂得退讓,不僅是一個人的修養,更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

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好心態對待生活,生活豈不是處處都有詩意?

相關焦點

  • 真正智慧的人,早就學會了不生氣
    人總要學會成長,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試圖徵服或者控制別人,要知道,盛怒之下,最容易失去理智,往往愚蠢的人只會生氣,聰明的人則懂得去心平氣和的爭取。生活中,處處能讓人生氣,事事可以惹人生氣,所以,我們要學會儘量不生氣,尋找另一種人生境界,智慧的生活,從容的面對。
  • 心態決定人生,生氣不如爭氣!
    生氣不如爭氣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註定永遠是個弱者。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然後各自向前,各自修行。
  • 不生氣,不抱怨,是一種人生智慧
    別人生氣,我不氣,才是最好的活法,想要樂活人生,先要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只有心態好了,才能笑對人生。為了能讓自己快樂,所以我們要先寬容別人。俗話說:「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往往那些懂得裝傻的人,才是最聰明的人。03 不抱怨,不生氣人活一輩子,不抱怨,不生氣,才是最好的活法。
  •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氣場決定你的境遇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爛人爛事,怒氣、悶氣...少不了有氣。與其發怒生氣,不如從容面對,心寬了,心態就好了,脾氣自然也就小了。有智慧的人,遇事只會從容不迫;愚鈍的人,遇事只會火冒三丈。俗話說:有容乃大。做人要有一顆豁達的心,要能容人生難容之事。人生,看開是清淨,退讓是智慧,不生氣才是真正的從容。
  • 「古人有癮」王守仁的人生智慧:真正的淡定,源自內心從容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3日電 題:王守仁的人生智慧:真正的淡定,源自內心從容記者 上官雲 製圖 雷宇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常能聽到有人為這樣那樣的瑣事吐槽:戀人不睦、職場不順……再感嘆一聲:為什麼我這麼倒黴?然而,卻只見抱怨,不見解決問題的行動。
  • 《人生處處是修行》: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在那裡,作者挑水、做飯,聽山谷深處空靈的鐘聲,看草木蟲鳥以及春秋更替,生活漸漸歸於平淡簡單。也許拋卻了世俗煩惱,跳脫思維的局限,更能找到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困惑及渴望。當生活返璞歸真,內心也就更為寬闊自在,抵達不一樣的安寧。作者將生動有趣的紅塵故事融入人生的哲思中,當我們煩惱、迷茫、憤怒時,帶來撥雲見霧般的啟迪,時刻安住在當下,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 淡定自若,耐得住煩的3個星座,內心清淨且安寧,人生灑脫且自在
    的確,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耐」字的哲學韻味,做人耐煩,做事淡定自若,耐得住苦,耐得住委屈,也耐得住痛苦,方能經受住考驗,真正做到了內心清淨,安寧生活,將日子過得灑脫且自在。
  • 好好活著,不必生氣,忍一忍,靜一靜,換個角度想一想,人生不易
    人生一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不要去無謂的去生氣,而是要懂得去爭取;人生苦短,要學會過好自己的日子,珍惜當下,做到且行,且珍惜。他人生氣我不氣,做一個智慧的人,不隨便就去生氣的人。生氣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傷害的都是自己的身體。
  • 不解釋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強大
    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快樂是自己給自己的,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聲音,有聲音的地方就有是非,只要人家不閉嘴,就會有各種意見和批評傳到你的耳朵。如果你覺得做不到不去在意他人的言語,那麼你永遠都得不到快樂,也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和個性,更沒有辦法發揮自己的潛能。
  • 8句很現實的人生感悟,盡人事聽天命,是最大的從容
    1、幸福是什麼,真正的幸福不是臉上的虛榮,而是內在的踏實,幸福不在別人的標準裡,而在自己的心間。 2、你永遠也不知道誰會迷上你的笑容,這個世界上燦爛的不只是陽光,還有你的笑容。如果可以,微笑著迎接每一天吧。 你笑的時候,時間會變得溫柔起來,世界會變得和藹起來,微笑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把有利的武器。沒事少生氣,有空多笑笑。
  • 心若清淨,風奈我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障礙。林清玄說:山谷的最低點正是山的起點,許多走進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來,正是他們停住雙腳,蹲在山谷煩惱哭泣的緣故。無論遭遇什麼,都不要一味地蹲在山谷哭泣,先靜下心來,平復心情,給自己微笑,才有勇氣去解決人生中的難題。
  • 心智清淨,擅於隱藏城府的三個星座,獨特的個性,真正的成熟
    他還說,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所以真正的成熟像是積攢了大量的反思和思考,抑或是在遭遇了太多的困難之後的自我重生,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世人千千萬萬,可真正成熟的人卻可能少之又少。而之後,就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星座能夠做到擅於城府隱藏,懂得清淨心靈,可以養成獨特個性的吧。
  • 《菜根譚的智慧》處世篇。退既使進 與就是得
    《菜根譚》不圇於一家之見,而熔儒、釋、道三家思想與一爐,以儒家的入世思想為經,佛家的出世思想與道家清淨無為思想為緯,從提高人的素質和品位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做人、處事、修身、養性的方法體系。其語言精警、文辭雋永、含義深邃、易懂好記。正是因為《菜根譚》中的這種智慧,使其有別於其他消極避世、空疏玄談的勸誡箴言書。
  • 真正的精緻是從容雅致的人生
    淡然於心,從容於表,優雅有致地生活;從容是淡然之美,智慧之美,是靈魂的自我放飛。心有所好,意在其中,撫琴潑墨、品茶聞香、有趣且風雅。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指尖之下,弦之彌音,淡雅溫潤,敦厚綿長,長廊之下,院落悠然,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琴歇,掬一捧月光,起一筆水墨,春觀新芽,夏聽雨;秋聽風鳴,冬賞雪。安之若素,如詩如畫。
  • 凡事看開,人生才坦然
    春夏秋冬,寒來暑往,花開花謝,雲捲雲舒,生命來往,季節變換,凡事看開,人生才坦然。其實,每一秒的時間,都有它的意義;每一個季節,都有它的氣息。蒼穹之下,阡陌縱橫,萬事萬物總以自己不朽的情懷,編織著歲月的春花秋月。
  • 看完此文,人生如此簡單!(人生大悟)
    寬心人活著,多一份寬心,多一份輕鬆,沒必要什麼事情都爭到底,有時候糊塗一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穿不拆穿,也許生活就多了幾分熱鬧。有詩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人與人之間學懂得包容和理解,不要為一點小事情就吵得不可開交,大家都退讓一步,生活就多了許多和睦。02. 貧富懂得知足的人,不在乎人生有多少錢,就算窮一點,也不會抱怨,依然會活得很開心。懂得知足的人,就算自己是千萬富翁,也會心存感恩,回報社會,為人低調不囂張。
  • 佛教:當你生氣的時候,默念這三句話,就會心平氣和
    我們的老話說:生氣是惹禍的根苗,一個人如果生氣失去理智,就會做出後悔的事,甚至會為自己帶來災禍,所以有一句話說:衝動是魔鬼,能夠不生氣,學會忍讓和退步 ,才會: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能夠心平氣和地去解決問題,才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
  • 放寬心態不生氣的句子,句句充滿智慧,領悟透了受益匪淺!
    四、人們煩惱時,只看到是誰惹了自己,總是怨天尤人,怨這怨那,從不抱怨自己看不破,想不通,看不透,從不從自身找原因,只知道,煩惱天天有,撿來自己惱,卻忘了:本是平常事,不揀自然無。五、不必過於在意人與人之間表面的情緒;摯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著。情緒這東西,你不在乎,它就傷不到你。六、世界上沒有什麼過不去,只有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 一半一半的人生,才是智慧的人生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想萬事順心,心想事成,可人活一世,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又怎麼可能事事順心呢?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所以說,從此學會凡事只求「一半」的稱心,就應該知足。只要你用心去思考,就會發現生活處處充滿「半」的智慧。結合文章,談談自己的分享心得。友誼,一半牽掛,一半忘記。這一點是深有同感,在此特別要提醒學生的就是這個道理。
  • 淨空法師:真正學佛,就是用戒定慧的手段,達到清淨平等覺的境界
    世尊當年在世,一切時、一切處,讓人見到的都能夠感到他的清淨光明,就是我們經題上的五個字「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非常重要,這五個字是形容我們的真心,清淨是離染汙,平等是離波動,不動就平等。所以清淨是戒德,持戒所感的;平等是定,是三昧;後面這個慧就是放光,智慧,戒定慧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