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看開是清淨,退讓是智慧,不生氣才是真正的從容。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說得正是這個道理。
1.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明朝時,有個開當鋪的尤老翁,性格和藹,生意一直很不錯。
有一年,快過年的時候,尤老翁聽到店鋪裡夥計跟顧客吵了起來,趕緊問明情況。
原來,這個顧客前幾天當了東西,今天空著手就來拿自己當掉的東西,不願出錢就算了,還毫不講理,出口就罵人。這人見尤老翁進來,好像火氣更大了。尤老翁一看,就明白了,這個人就是專門騙錢的。於是,老人家也不生氣,也不計較,讓夥計把他典當的東西拿出來,一共有五件衣服。尤老翁把棉襖給了他,和顏悅色地說,如果不是為了過年,你也不會這麼做,天這麼冷,你先把棉襖和大衣拿回去,餘下的,你也不著急用,先放在這裡吧。
這個人只好走了,夥計們都不理解。尤老翁笑了笑,沒說話。
第二天一大早,傳來消息說,昨天來他們店鋪的那個人死了,死在另外一家店鋪。原來這個騙子欠了一大筆債,覺得尤家有錢,想來行騙,想不到尤老翁慧眼識人,三言兩語就把騙子打發走了。
結果這個騙子不甘心,又去第二家行騙,人家不肯讓步,最後這個騙子死在那一家。
夥計們這才明白老闆有先見之明。尤老翁說,凡是蠻橫無理的人,都是帶著目的來挑釁的,如果在小事上不退讓,就會因小失大,引發禍端。
菜根譚說,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世事無常,人生的道路也是曲折不平,遇到困難、走投無路的時候,要學會退一步。事事順心、一帆風順的時候,也要小心謹慎,凡事謙讓,讓人三分。
我們在生活中,讓別人一步,其實是很明智的做法。一時的讓步,不是妥協,不是膽怯,是為了更好地進步。對待別人寬容是一種福氣,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愛生氣不僅顯得自己小氣,對身體也不好。
2.看開了,得失、榮辱、貧富,無非過眼雲煙
人活著就是一種心情。有了好心情,才有動力做自己喜歡的事。
少一些埋怨,心裡就少了些芥蒂,更能與朋友分享快樂。不再感慨命運不公,更能心平氣和地與現實握手,享受當下的小樂趣。對別人少一些挑剔,更能體諒別人的苦衷,願意分擔朋友的憂慮哀愁,為朋友排憂解難。
有一個打柴的老翁,砍柴累了,坐在樹下乘涼,悠然自得。有人路過,好意勸他,為什麼不去多打些柴,多賣點錢?老翁笑著說,我現在就很開心,多賣了錢也是為了改善生活,讓自己開心,可我現在心情就很好,為什麼不享受這涼爽的風、愜意的心情呢?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一路奔波,沒照顧過自己的心情。想一下,權利和名利只是一時,財產留給後代,多少何必那麼計較?真正屬於自己的,是健康,不如看開點,讓自己身心健康。
我們不妨讓自己糊塗一點,瀟灑一點;忘記過去,忘記年齡,忘記恩恩怨怨。不服老、不焦躁、不生氣,進步有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遇到煩心事順其自然,遇到難事處之泰然,失意時心地坦然。
福不可徽,養喜神以為召福之本。快樂與否由大腦控制,取決於我們自己。世界本來很簡單,是我們自己把它變得複雜化了。我們的痛苦,很多時候我們是在按照別人的要求生活,甚至刻意改變,違背內心,讓自己活得痛苦。
遙控器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隨時可以把心情調整得輕鬆快樂。
3.怒火沸騰,轉念即息
生氣的時候,怒火中燒,想要大發脾氣,這時候冷靜一下,心情就會平靜很多。
唐代名將郭子儀,屢立戰功。皇上很欣賞他的才華,將公主嫁給郭子儀的兒子郭曖。
郭曖性格直爽,脾氣有點大,有一次因為一點小事跟公主吵架。吵來吵去,郭曖說了句,你有個當皇上的爹了不起嗎?我爹是因為看不上皇上這個位置才不當的呢?
這要是遇上小心眼的皇上,郭曖的話不止是欺君,還有謀反的嫌疑。公主哭著回宮告狀,唐代宗耐心地聽完公主哭訴,笑著對公主說,要是你夫君的父親當了皇帝,天下不都是你們家的嗎?皇上好好安慰公主,勸她回家。
郭子儀聽說兒子闖禍,把郭曖捆起來,送到代宗面前,等候發落。如果皇上火上澆油,愛女心切責罰郭曖,勢必會讓矛盾升級,郭曖和公主的夫妻感情也會出現裂痕,更壞的結果,郭子儀一家丟失性命,公主也沒了家。
聰明的代宗簡單幾句話就化解了家庭矛盾,也避免了將小夫妻吵架升級為政治問題的悲劇,還替郭曖打圓場,對郭子儀說,兒女們的事情,當家長的就別摻和了。
現實生活裡,很多夫妻吵架,最後都演變成雙方父母吵架,假如過幾天,夫妻和好如初,他們的父母如何相處?所以說,不生氣,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生,學會不生氣,才能自己真正從容。
人生,看開了,煩惱全消,讓自己有個好心情。看淡了,少了煩惱,讓自己更清淨。
知退一步,須讓三分。生意場上、人與人交往,退讓一分,結果雙贏。懂得退讓,不僅是一個人的修養,更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
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好心態對待生活,生活豈不是處處都有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