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作為一個時代的羽壇統治者,實力不必多說,巔峰期水平肯定在李宗偉和諶龍之上。他是世界唯一一個蟬聯奧運冠軍的羽毛球男單選手,同一時期的李宗偉雖然也很厲害,但是生不逢時,面對林丹的時候鮮有勝績,國內小將諶龍雖然也很努力,但從天賦和實力來說差林丹不是一點半點,不然今年的全英賽中國隊也不會顆粒無收,在金牌榜上掛零。
林丹的實力肯定是要超過李宗偉和諶龍的,但是在積分榜上的峰值卻沒有他們兩個高,李宗偉和諶龍的積分都曾超過10萬分,而林丹卻沒有,這能說明林丹技不如人嗎?顯然不能,不是林丹實力不強,而是林丹不願意在一些二級比賽中刷積分,所以有很多比賽林丹是沒有參加的,自然就沒有積分。對比李宗偉和諶龍參加大大小小無數的比賽,林丹在積分方面並不佔優勢。
根據國際羽聯積分規則(2007-2017)來說,第一級別的賽事比如奧運會和世錦賽,冠軍積12000分,亞軍10200分;第二級別的賽事分六個等級,前兩個等級冠軍11000分,亞軍9350分,其他的等級積分就比較低了,當然還有第三等級的賽事,積分更少。第二級別的前兩個等級賽事包括年度總決賽、全英公開賽、尤尼克斯公開賽和中國公開賽等。林丹成名後參加的主要是這些高水平知名賽事,其他較低水平的比賽很少參加。
李宗偉雖然是馬來西亞國寶級運動員,但是他所擁有的資源和林丹比差得很遠,他不僅沒有林丹那樣的訓練資源,也沒有過多的廣告贊助,大部分收入是靠參加比賽的獎金,所以他參加很多國際二三等級的賽事,比賽多了,積分也就上來了。還有就是李宗偉需要參加比賽來保持競技狀態,不想林丹那樣在國家隊有著頂級的陪練團隊,同理,國羽小將諶龍也是這樣。這就不難解釋林丹的積分為什麼沒有他們兩個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