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羅忠明 通訊員梁園園 11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 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臺山舉行。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世界文化遺產司)副司長辛瀘江代表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對文化藝術周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臺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驛站,歷史文化史跡點眾多且保存良好,大力推進「海絲」申遺和川島海域水下考古工作,臺山市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落地臺山,再次讓人們看到臺山市委、市政府對文物保護利用、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重視和積極行動。
啟動儀式
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在當時創下了我省文物考古領域的雙第一:是廣東省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是全國第一個包含了建築遺產、考古遺址和水下考古遺蹟的綜合型考古遺址。
第三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承辦地會旗交接儀式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曾穎如在致辭中表示,來自全國各地103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代表參加本屆藝術周活動,這是全國文物考古界同仁的共同節日。以遺址公園為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系列文化藝術及旅遊活動,對充分發揮考古遺址公園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助推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
廣東臺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江門市副市長蔡德威介紹,近年來,江門市委、市政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編制了《僑鄉文化(江門)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2018—2035)》《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史跡點保護規劃綱要》等總綱性規劃,先後出臺了《江門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條例》《江門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條例法規。
蔡德威表示,江門將以活動為契機,全力打造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江門的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平臺,繼續加強與各方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文化文物事業往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共同探索實踐考古遺址公園聯盟未來新方向、公共文化服務新需求、文旅融合新方法、社會力量參與新模式,並充分考慮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真正實現共建共享的目標。
海口埠銀信紀念廣場-銀信柱
中共臺山市委書記李惠文表示,臺山素有「內外兩個臺山」之美譽,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和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
臺山全市現有2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8名傳承人、44處省市級文物;推動建成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並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候選名單;建成廣府人出洋第一港紀念地——海口埠,充分展示世界記憶名錄——銀信;對臺城歷史文化街區修舊如故,入選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名錄。還先後建成臺山博物館、銀信博物館、海絲博物館、華僑文化博物館,努力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臺山歷史文化街區
李惠文指出,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在臺山舉辦,我們將全力以赴辦好預熱日、影像日、文體日、聯盟日、主旨活動日、公園日、全域旅遊日7天30多場活動,全面展示臺山及全國其他聯盟城市在文物考古及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生動詮釋好「海絲系文脈,僑鄉聯五洲」的活動主題。希望諸位聯盟城市與臺山一起,攜手前進、合作共贏,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明交流互鑑、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