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混」得最慘的袋鼠

2021-01-14 新華網客戶端

    「鼠袋鼠」以松露為食,對散播松露孢子和維持生態平衡非常重要。因此,相關動物保護組織正在加緊研究,希望能夠保護這一關鍵物種。

《環球》雜誌記者/宋聃

  在遍布澳大利亞國土的袋鼠家族中,存在著體型大小不等、生活在不同區域的種群。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一種以松露為食的小型袋鼠,在過去30年中數量銳減了70%,目前最多只剩下2500隻,陷入絕種危機。

  這種小型袋鼠被稱為「鼠袋鼠」,對散播松露孢子和維持生態平衡非常重要。因此,相關動物保護組織正在加緊研究,希望能夠保護這一關鍵物種。

何以陷絕境

  鼠袋鼠是一種小型有袋動物,體型如兔子般大小,身長平均30多釐米,體重平均約1.2公斤,全身皮毛主要呈淺灰色,腹部的皮毛髮白。雖然名義上屬於袋鼠家族,但鼠袋鼠與其他袋鼠在顱骨、泌尿生殖解剖結構、頜骨肌肉組織等方面存在差異,它們在母袋鼠的育兒袋裡發育得也比其他袋鼠快。

  研究人員觀察發現,生活在昆士蘭州的鼠袋鼠似乎一年四季都在繁殖,但它們的平均壽命只有6年左右。跟其他袋鼠親戚一樣,鼠袋鼠的幼崽被放在育兒袋裡,直至其長到可以像母袋鼠一樣蹦來蹦去。

  除了麝香鼠袋鼠,絕大多數的鼠袋鼠喜歡在夜間出沒。它們把前爪緊緊貼在胸前,以一種緩慢的跳躍動作在它們棲息的熱帶雨林中移動。它們的尾巴可以抓握樹枝等物體,將草、樹葉和樹皮等材料運輸到它們居住的窩裡築巢。它們通常會在樹下、草叢中或在地面收集的其他垃圾中築起隱蔽的巢穴。

  鼠袋鼠以名貴的松露為食,能憑藉靈敏的嗅覺從樹根所在的土壤中把這種分布不均的珍饈挖掘出來。而找不到松露時,它們也會吃草根和塊莖。

  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生活在昆士蘭東北部的鼠袋鼠被列為瀕危物種。它們只生活在昆士蘭州的三個區域內,這三個區域彼此相距不到80英裡。

  鼠袋鼠曾經一度在澳大利亞境內廣泛分布,如今卻面臨生存威脅,主要源於兩大因素。

  第一,土地開墾導致這些小袋鼠的棲息地大面積喪失,農業的大規模擴張對鼠袋鼠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造成了重大威脅。

  第二,這種行動相對緩慢的小動物,還面臨著自然界內狐狸、野貓等天敵以及叢林大火的威脅。由於近年來日益加劇的氣候變化,山火災害在昆士蘭州愈發頻繁和猛烈。山火燒毀了鼠袋鼠賴以生存的以桉樹為主的森林,取而代之的是熱帶雨林植被、低矮灌木和雜草。

  目前剩餘的鼠袋鼠種群規模非常小,這意味著它們很容易滅絕。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負責澳大利亞物種保護的工作人員蒂姆·克羅寧說:「當一個物種群體處於隔離狀態,並且這是野外環境中唯一的一個群體時,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就非常高。」

  克羅寧說,當務之急是在鼠袋鼠的棲息地內,確立一個「保險群體」,保護這一群體不受天敵和火災侵害,並應考慮將該物種的地位從「瀕危」提高到「極度瀕危」狀態。他說:「(現在採取行動)對鼠袋鼠來說還不算太晚,但是我們採取行動的機會窗口正在迅速關閉。」

松露真菌散布者

  雖然鼠袋鼠微小而脆弱,但它在整個生物體系中卻有著非同尋常的地位和意義。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的蘇珊·喬伊·納斯克等研究人員發現,作為松露和其他外生根真菌(生長在樹根上的真菌)的散布者,鼠袋鼠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顯示,鼠袋鼠、松露和樹木三者構成的生態關係對真菌和樹木都有好處。在潮溼開闊的森林中,特別是在土壤貧瘠的地方,大量的外生根真菌生長在普通林地樹木的根部,包括桉樹、黃花菜和千層樹等。真菌能使樹木獲得更多營養,提高樹木的抗旱性,並幫助防止食草動物的攻擊。

  由於松露等塊菌完全生長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只能依靠以真菌為食的哺乳動物來「開枝散葉」。這些動物能嗅出松露,把它們挖出來吃掉,松露的孢子也就隨著這些動物的糞便散播開來。

  在鼠袋鼠的飲食結構中,松露佔據著主要地位,比例高達70%,因此鼠袋鼠被認為是重要的松露真菌散布者。

  研究人員採集了該地區的鼠袋鼠和其他9種哺乳動物的糞便,在鼠袋鼠的糞便中發現了135種不同的松露,而其他所有哺乳動物加起來只有73種。這意味著從生態系統中失去鼠袋鼠可能會對松露等真菌的多樣性產生巨大影響,進而會影響到這些棲息地的樹木健康和營養循環。

如何保護?

  瀕危的鼠袋鼠在其活動範圍內的幾個地區均在持續減少甚至消失。這些區域的生態系統可能面臨松露多樣性下降的危險,從而危及對樹木健康至關重要的真菌群落。

  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正在與其他保護組織、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合作,研究如何保護這一關鍵物種。

  該機構已在當地山區劃定了鼠袋鼠保護區,專門派出護林員在保護區內採取措施,著力限制熱帶雨林植被、大蕉樹苗和大蕉對溼硬葉林領地的取代及佔領。

  該機構還為相關領域的研究項目提供資金,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利用現代科技追蹤和監控手段,對保護區內的植被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直接生成指導性方案,修復監控區的樹木。

  與此同時,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與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當地護林員一起,在帕魯瑪山脈及周邊相關山脈範圍內架設了100多臺相機,以追蹤鼠袋鼠及其捕食者的行蹤,便於研究人員動態掌握鼠袋鼠與其天敵間的互動情況。

  此外,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還計劃在昆士蘭州建立一個鼠袋鼠圈養繁殖區,未來將圈養的倖存者們遷移到合適的棲息地。

來源:2019年3月6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5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相關焦點

  • 澳洲袋鼠,混的最慘的國寶!
    記得小時候看書,書上都說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現在怎麼混的這麼慘了?先不說國寶不國寶,就說最近幾年,出名的袋鼠也不少。2018年這隻袋鼠自然死亡,雖然走紅網絡只有短短3年的時間,但這隻最出名袋鼠,絕對給澳大利亞的旅遊業帶來了不少遊客。在澳洲,人們是很關心袋鼠的。
  • 澳大利亞袋鼠欺負小朋友,孩子爸爸暴捶肌肉袋鼠大哥
    據英國LADbible網12月29日報導,聖誕節那天,家住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米切爾·羅賓遜(Mitchell Robinson)一家,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那天,來了一隻肌肉發達的袋鼠站在他們家門外,這隻袋鼠之前就在羅賓遜家前院遊蕩、挖洞。
  • 澳大利亞遭遇「袋鼠風暴」,坎培拉要被袋鼠攻陷了
    酷暑七月,北半球的許多國家正在與熱浪、洪澇、森林火災做鬥爭,南半球的澳大利亞人民卻正經歷嚴寒。據《太陽先驅報》,澳大利亞正經歷近年來最冷的冬天,東海岸地區氣溫達數十年來最低。對此,澳大利亞人民尚且還好,但他們的「國寶」——袋鼠卻有點受不了了。
  • 【記者觀察】憨萌袋鼠泛濫成災,澳大利亞人又愛又恨
    袋鼠形象可愛且沒有明顯異味,小袋鼠進出媽媽口袋時的樣子、氣定神閒覓食撒歡的形象,更是萌化人類。     然而,自7月5日起,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又開始了持續5天的年度獵殺袋鼠行動,今年的目標數是1958隻。袋鼠不是號稱「國寶」嗎?怎麼還要獵殺它們?
  • 澳大利亞的袋鼠為什麼喜歡打架?
    袋鼠的Crural指數(即(小腿長/大腿長)×100指數,或(脛骨長/股骨長)×100指數)達到172,而人類平均只有80多,時速最快可達50KM/H以上,最高可跳3-4米,最遠可跳至13米。而且,澳大利亞,袋鼠比人還多,所以根據「佔山為王」的心裡,打個架什麼的也就不奇怪了。
  • 最沒尊嚴的國家象徵「袋鼠」,竟然被澳大利亞當成禍害
    現在這些吃貨們又多了一個旅遊目的地——澳大利亞,因為澳大利亞可以吃到澳大利亞的袋鼠,還是光明正大的吃,不是那種偷偷摸摸的吃。想想就激動,澳大利亞的袋鼠啊,再想想我們中國的大熊貓,就是想要摸一摸都辦不到,只能隔著柵欄看看。現在卻可以在澳大利亞吃到他們的袋鼠。所以就有大批的遊客打包出發去澳大利亞,準備嘗一嘗澳大利亞的袋鼠是啥滋味。
  • 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在本土約有4500萬隻袋鼠,而截止到2018年,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為2499.24萬,也就是說袋鼠的數量已經快達到了人口數量的2倍了。而且袋鼠在澳大利亞佔據了主要的生態位,它們經常出沒人類的住所,破壞人的財物,甚至是攻擊人,因此,無論是出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還是對人威脅的因素,都應該控制袋鼠的數量。
  • 澳大利亞真的是袋鼠遍地,都可以當寵物?
    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它善良活潑為人喜愛據說澳大利亞的袋鼠很多,多到你有可能開車都會撞倒。它活潑聰慧,特別喜歡過馬路,經常會有司機來不及剎車而受傷。澳大利亞把袋鼠看作幸運的象徵,參加奧運會之類比較重要的活動總會戴著有袋滑鼠志的物品。甚至他們有一個袋鼠島,島上四分之一的地方被劃為袋鼠保護區。
  • 袋鼠大戰黑色比特犬,比特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太慘了!
    袋鼠大戰黑色比特犬,比特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太慘了!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不過它還有另外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就是動物界有名的拳擊冠軍,擁有粗壯的尾巴以及強有力的前肢,再加上暴躁的性格,哪怕是不好惹的山羊也不是袋鼠的對手,遇到袋鼠,山羊也只有被挨揍的份兒。
  • 澳大利亞袋鼠能否打過科莫多巨蜥?
    科莫多巨蜥基本不是澳大利亞袋鼠的對手拳擊袋鼠秀肌肉最近,一隻澳大利亞拳擊袋鼠走紅。這隻名叫羅格(Roger)的拳擊袋鼠高達2米,體重95公斤,比成年男性更強壯。拳擊袋鼠的主人表示,拳擊袋鼠最喜歡的活動就是與主人一起進行拳擊鍛鍊,而且喜歡不斷地追逐主人。拳擊袋鼠踢碎鐵桶這隻拳擊袋鼠是一頭紅袋鼠,當它直立時身高有2.07米高,體重則達到了95公斤。除此之外,拳擊袋鼠還擁有非常強壯的肌肉和超強拳擊手的實力。它的主人克裡斯·博格拉(ChrisBrogla)說,拳擊袋鼠如今僅有9歲,而一般紅袋鼠的生命可以維持至22歲。
  • 袋鼠,澳大利亞的象徵,一場前所未有的山火正在吞噬著它們
    袋鼠作為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之一,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歷來是當地人的驕傲,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荒野中狂奔,憑著對它的熱愛與人類共同生活,然而,一場史無前例的山火正在吞噬這些動物,從2019年到2020年,山火已經持續了4個月,大火過後,5億動物和無數植物消失了,據介紹,近期澳大利亞發生山火,
  • 澳大利亞的袋鼠之謎
    導語:澳大利亞的袋鼠之謎其實蠻期待去澳大利亞玩的,之前因為英語不熟練,就不敢去啊,人生地不熟的。萬一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不過誘惑還是太大,我想等我英語熟練大概只有我做夢的日子,於是鼓起勇氣還是去了。澳大利亞在我印象中,算是汙染較少的國家了,感覺人也比較友好,至於真的是不是這回事,我就不知道了,所以這回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子。
  • 澳大利亞國寶袋鼠,因泛濫成災被做成掛件,淡淡的憂傷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們中國的國寶,而國寶的待遇也是非常豐厚的,看大熊貓每天被伺候得多舒服就知道。但並不是每個國寶都有大熊貓這樣的待遇,可能都是國寶,但是境遇卻大不相同,比如澳大利亞的袋鼠。作為國寶的袋鼠,待遇卻是一言難盡。
  • 深度閱讀:被踩了尾巴的袋鼠——澳大利亞
    第三,在南海上,澳大利亞並非南海當事方,但是卻跳得最厲害,不僅多次巡航南海,而且總是在中國領海邊緣試探,囂張程度以為自己還是百年前的列強。但是澳大利亞這隻愚蠢的袋鼠,非要上杆子——他需要賣命的表演給美國看,給自己加戲!要明白澳大利亞這麼做的原因,需要翻看歷史澳大利亞是英國的殖民地,後來英帝國衰落後,只能緊緊抱住美國的大腿。
  • 澳大利亞袋鼠太囂張,竟向中國吃貨求救,吃袋鼠肉?
    說到澳大利亞,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袋鼠,但是如今的袋鼠卻給很多澳大利亞人帶來了困擾。袋鼠繁殖能力超強,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一個多月就能出生,導致袋鼠數量遞增。澳大利亞環境十分適合袋鼠的生長,在這裡幾乎沒有天敵。
  • 阿德萊德山上的澳大利亞袋鼠太萌了
    曾經和朋友到阿德萊德山(Adelaide Hill)遊玩,途中路過克萊蘭德野生動物園(Cleland Wildlife Park),真的是旅程中的一次意外驚喜,在那裡享受到了自帶萌點的澳大利亞袋鼠與考拉們的「撒嬌時刻」。翻開往日相冊,為大家奉上隱藏在阿德萊德山的小可愛們吧!
  • 你知道在澳大利亞,袋鼠是能吃的嗎?——南澳大利亞之旅(下)
    上期給大家介紹了為什麼要去澳大利亞旅遊的原因和部分景點介紹,本篇繼續介紹剩餘的特色景點!4. 夜空美得令人難以置信日落之後,澳大利亞的夜空會讓你更加驚奇。你能想像在寧靜的環境中凝視星星,月光將天空的美麗放大嗎?這就是你在澳大利亞露營的方式。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地方能看到這麼多星星。這一點很難解釋,所以就讓照片和你自己的經歷來解釋吧。
  • 澳大利亞一隻袋鼠進入賽馬場險撞賽馬釀慘劇
    大陸賽馬網訊 近日,一隻袋鼠在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在無人的賽馬場跳來跳去,最後跑入賽馬跑道,差點點撞向一匹賽馬。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澳大利亞一共有超過4500萬隻袋鼠,而澳大利亞的人口只有2400多萬。
  • 袋鼠數量太多 澳大利亞人提倡用「吃」解決
    據外媒12日報導,由於野生袋鼠數量越來越多,影響環境可持續發展,澳大利亞一些土地持有人及生態學家呼籲,應考慮多吃袋鼠。  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澳大利亞共有4500萬隻袋鼠,數量幾乎是該國人口的兩倍。分析指出,袋鼠數量激增,與當地雨量增多導致食物產量同步增長有關。
  • 澳大利亞「國寶」泛濫成災:袋鼠數量已是澳人口兩倍!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 西媒稱,袋鼠在澳大利亞已經泛濫成災,目前這一「國寶」的數量已經是澳大利亞人口的兩倍。因此,澳政府呼籲多多捕獵袋鼠,將它們的皮肉利用起來。不過,由於當地人對於吃袋鼠肉一直頗為抗拒,操作起來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