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今天下午,「臺灣2016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公布,「苦」字在51個候選字中拔得頭籌,獲選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016年,地震、颱風不斷,兩岸關係急凍打擊觀光業,地價、房屋稅雙漲。「一例一休」勞基法砍假讓低薪社會勞工處境雪上加霜,連蔡英文都說:「這是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情」。
除了「苦」以外,另外第2到10名的年度代表字依序為:變、悶、彎、狂、滯、勞、裂、革、轉。臺媒報導稱,其中4字「苦、悶、滯、勞」呈現苦悶勞累的黑暗情緒,5字「變、彎、裂、革、轉」期待大破大立的改革、轉變。10個字排起來,彷佛暗喻「生活苦悶、民心思變」。
「苦」字的推薦者是藝人楊丞琳。她的推薦理由為:「因為這一年很多天災人禍,颱風一個接著一個,大家重建家園很苦、救難人員也很辛苦,是辛苦的一年。希望大家能時刻提醒,珍惜資源、愛護地球,這樣即使有天災,也不至于越來越嚴重。」。
但對民眾們來說,臺灣2016的苦主要可不是因為天災……
聯合報總編輯蕭衡倩表示,選出「苦」字代表臺灣民眾過去一年感受,但也希望把這個字送給在臺灣或是在世界上有影響力人物,如果心中有這個字,可以苦民所苦,說不定明年就能苦盡甘來,也希望藉這個字互相勉勵,希望用正面態度面對。
自2008年起,臺灣每年都會評選「代表字大選」。邀民眾票選最能代表這一年的漢字。從2008年的「亂」、2009年的「盼」、2010年的「淡」、2011年的「贊」、2012年的「憂」、2013年的「假」、2014年的「黑」到2015年的「換」,每個字都刻畫了當年的社會意向與民眾想法。
另據中新社報導,今天上午,由兩岸媒體共同舉辦的2016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在臺北揭曉答案,「變」字從40個入圍字中脫穎而出,被兩岸民眾選為2016年代表字。從今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兩岸民眾共投出735萬多票,「變」字獲得39.5萬票高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