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2020-12-23 瀟湘晨報

一、什麼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部署,被定位為養老、醫保、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後的「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通過評估認定符合失能標準的參保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二、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的背景和意義?

本市人口老齡化形勢嚴重,據統計,本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246萬人,佔全市戶籍人口的23.4%。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醫療、護理等層面問題越發凸顯,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根據《國家醫保局 財政部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37號),本市出臺了《方案》,主要目的通過試點工作,建立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解決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問題,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培育和規範養老服務市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三、本市長期護理保險參保對象是哪些?

按照國家要求,試點階段,在本市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同步參加長期護理保險,覆蓋約610萬人,其中,在職職工(含靈活就業人員)390萬人,退休職工約220萬人。下一步,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資金籌集能力和保障需要等因素,適時將參保對象擴大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實現全覆蓋。

四、本市長期護理保險如何參保繳費?

已辦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的單位和個人,視為辦理長期護理保險參保登記,無需專門辦理長期護理保險參保登記手續。單位和個人繳費標準原則上分別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上年度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0.16%確定。試點階段,單位繳費每人每年120元,個人繳費每人每年120元,其中,單位繳費從其繳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中按月劃出,不增加單位負擔;個人繳費從其繳納的城鎮職工大額醫療救助費中按月劃出,不增加個人負擔。

五、如何進行失能評定?

按照國家文件要求,長期護理保險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護理保障問題。經醫療機構或康復機構規範診療、失能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經申請通過評估認定符合重度失能標準的,可以按規定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方案》實施後,為穩妥推進試點工作,按照分批錯峰原則,將分批次啟動失能評定受理和失能評定工作,失能評定每人每次200元。評定未通過的,需在6個月後才可以重新申請。

六、長期護理保險都可以享受哪些報銷待遇?

參保人員發生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範圍。其中,入住定點護理機構護理床位接受規範的機構護理服務的,按照每人每天7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0%,全年人均支付約1.8萬元;接受定點護理機構規範的居家護理服務的,按照每人每月210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5%,全年人均支付約1.9萬元。

七、如何申請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機構?

試點階段,本市養老機構、醫療機構,以及與民政、街道(鄉鎮)等政府部門籤訂運營本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合同(比如,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的其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可申請納入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管理。具體辦法由市醫療保障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另行制定。

八、哪些人作為長期護理保險護理服務人員?

試點初期,我市護理服務人員相對不足。堅持服務需求導向和適度管理規範要求,護理服務人員應是與定點護理機構籤訂勞動(勞務)合同的醫師、助理醫師、護士,以及經本市民政、人社或衛生健康部門及其認定(或委託)的培訓機構培訓合格並頒髮結業證書的養老服務相關人員(比如,養老護理員、病患護理員、健康照護員、醫療護理員等)。鼓勵參保人員的親屬、鄰居等提供護理服務。

九、參保人員如何進行長期護理保險待遇結算?

參保人員憑電子醫保憑證或社會保障卡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其中,應由個人承擔的費用,由參保人員個人支付給定點護理機構;應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由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護理機構按月結算。

十、長期護理保險如何經辦管理?

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質量,影響政策實施效果。堅持獨立運行,立足建立獨立險種,獨立設計、獨立推進思路,市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負責提供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將部分經辦業務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辦理。同時,建立商業保險機構績效評價、考核激勵等機制,促進管理服務提質增效,更好服務參保人員。

十一、如何防範長期護理保險領域欺詐騙保行為?

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方式和待遇享受形式,決定其相較於其他險種存在更大的欺詐騙保風險。一方面,將建立健全基金監管機制,創新基金監管手段,完善舉報投訴、信息披露、內部控制、欺詐防範等風險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加大檢查巡查力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屬於協議規定內容的,按照協議約定進行處理;屬於法律、法規和規章行政處罰規定範疇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市醫療保障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湘潭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解讀
    《湘潭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解讀:重度失能人員護理費用最高可報銷80%湘潭在線12月1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鄭鐿慧子)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長期照護問題日益凸顯12月16日,湘潭市正式發布《湘潭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以長期處於失能狀態的參保人群為保障對象,重點解決重度失能人員護理保障需求,預計2021年1月開始,湘潭市就可以進行參保繳費。為何出臺試點方案?截至2019年底,湘潭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61.1萬人,佔常住人口21.2%。
  • 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天津將初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方案明確,籌資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為主,單位和個人繳費原則上分別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上年度天津市職工平均工資的0.16%確定。試點階段,天津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同步參加長期護理保險。
  • 《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政策解讀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37號,以下簡稱《意見》),現對有關內容解讀如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2016年起國家組織部分地方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試點整體進展順利,在制度框架、政策標準、運行機制、管理辦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減輕了失能群體經濟和事務性負擔,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推進了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社會各方對試點總體評價良好,要求全面建立制度、推開試點的呼聲很高。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 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經濟負擔,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天津將初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
  • 福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啟動
    24日,福州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在2020年底啟動實施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 繼「五險一金」之後的「第六險」 天津試點增加長期護理保險
    內容提要:繼「五險一金」之後,天津將試點增加「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入住定點護理機構護理床位接受規範的機構護理服務的,實行按日定額支付,按照每人每天7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0%;接受定點護理機構規範的居家護理服務的,實行按月定額支付,按照每人每月210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5%天津北方網訊:繼「五險一金」之後,天津將試點增加「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 張瑾: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成效、問題和建議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為了滿足失能人口養老照護的巨大需求,化解未來長期護理負擔過重引發的社會性風險,部分地方自發啟動試點。2016年6月27日,人社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確定承德等15個試點城市和山東、吉林2個重點聯繫省份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擴大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 ...制度試點工作培訓會在漢中舉辦 探索解決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
    漢中市是今年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新增試點城市今年9月,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新增14個試點城市,我省漢中市名列其中。試點在今年啟動實施,試點期限為2年。
  • 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福利要素評析及優化策略
    結果發現,失能認定評估工具較為簡單、服務供給的精準度較低、非正式照護缺乏政策支持以及對醫療保險基金的過度依賴,是目前中國試點城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基於此,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完善失能認定評估工具,為福利對象提供自主表達需求與自主選擇福利供給內容的途徑,構建正式照護與非正式照護相結合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建立多層次的長期護理保險體系。
  • 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範圍擴大,保障對象由城鎮職工擴至城鄉居民
    「長期護理保險」年底前將開始擴大試點範圍;符合條件的養老驛站將可以分期分批建設護理站;津冀養老機構中符合條件的醫療服務設施將納入北京市醫保範疇,方便京籍老年人醫療報銷。今天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加快長期護理保障制度建設工作暨「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健全長期護理保障體系」議案辦理情況的報告及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的意見和建議。
  •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如何定?昆明市醫保局公開徵意見啦
    掌上春城訊 近日,昆明市正式成為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新增試點城市,令很多市民對新政策的落地充滿期待。9月25日,昆明市醫療保障局發布了關於公開徵求《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的通告,邀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在今年10月10日前,對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提出寶貴的修改意見和建議。
  • 關注重度失能人員 補足民生保障短板|石景山區擴大長期護理保險...
    除學生和兒童外石景山區參加本市基本醫保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個人僅需承擔每年90元的費用就可上長期護理保險……日前 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印發《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明確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率先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相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經過3年多的試點工作,上海、廣州構建起了怎樣的政策體系、服務體系以及評估體系,和已經實施20年的日本長護險制度相比,又有哪些異同?
  • 2020年委辦局長年終訪談:集中帶量採購讓百姓得實惠 長期護理保險...
    李國田表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部署,被定位於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後的「第六險」,是重要的民生工作、民心工程。9月10日,國家正式印發文件,將天津納入14個擴大試點城市範圍,正式打響「發令槍」。目前,本市已經完成了國家和先行試點城市政策梳理、本市養老服務能力情況調研、長期護理保險相關課題研究等工作,並起草了本市試點實施方案。
  • 深圳申請成為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原標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深圳市已向國家申請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以更好破解「老有所護」的難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市政府關於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了這一好消息。
  • 2019年全國14家險企參與35個城市長期護理保險項目 覆蓋人群超過...
    12月16日,國新辦舉行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陳映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了目前保險公司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的情況。   陳映東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14家保險公司參與了全國15個省35個城市的長期護理保險項目,覆蓋人群超過5000萬。
  • 南通市長期照護保險試點五周年新聞發布會
    5年前的9月,南通市在全國率先「破題」,將長期照護保險作為獨立的社會保險「第六險」,列入社會保障制度體系。2016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探索實踐,同年6月,南通被列入國家建立長期照護保險制度試點城市。
  • 銀保監會陳映東:全國長期護理保險項目覆蓋人群超過5000萬 為35.8...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周菡怡)12月16日,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陳映東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了目前保險公司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的情況
  • 長護險試點擴至49個城 失能人員合規護理費用總體報銷水平達70%
    近日,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意見,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增至49個。據國家醫保局官網政策解讀材料,2016年起,國家組織部分地方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試點整體進展順利,在制度框架、政策標準、運行機制、管理辦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減輕了失能群體經濟和事務性負擔,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推進了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社會各方對試點總體評價良好,要求全面建立制度、推開試點的呼聲很高。
  • 對我國建立長期護理險的思考
    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了《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在全國15個試點地區,「探索建立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