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
話說,自1931年到1945年這長達14年之久的全民族抗戰,這段用全中華民族鮮血所書寫的國殤史,對於咱們每一個合格的中國人,絕對都會銘記於心。
身為罄竹難書的入侵者日本鬼子,他們使用了各種的殘忍手段,屠戮了無數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奸淫擄掠無惡不作,僅僅在幾年時間,就使得咱們中華民族遭受極為慘痛的創傷。最後,憑藉著無數革命先烈的頑強鬥爭以及默默奉獻的老百姓們,才將天殺的小日本趕出了中國的大門。
平心而論,在史實上的抗日戰爭並不像某影視劇所描繪的那樣,小鬼子到中國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在當時,舊中國是非常貧窮軟弱的,所謂的正規軍國民革命軍的綜合戰力也不能同早期的日軍相提並論。
不僅在武器裝備上完全被日軍碾壓,甚至就連在冬天作戰時候所穿的棉衣,很多戰士都不能保障,至於鞋子,那就更是短缺資源了。
喜歡去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朋友們,一定會看到展館中擺放著的八路軍曾經穿的「軍服」,那些放在展櫃的軍服,大多數都是渾身補丁,哪個地方破了,就在破的地方補上一塊補丁,在那些軍服中,幾乎都看不到新衣服。
而且,尤其是在八路軍的隊伍中,戰士們所穿的鞋更是五花八門,即使是布鞋,在上面也是布滿了各種的補丁,要說戰士們所穿得最多的謝,那就要數草鞋了。
再來說日軍,他們所穿的鞋,幾乎都是大皮靴,強度與舒適性,全都比草鞋好。在抗戰時期,我軍打勝仗時,肯定會有一定的繳獲的,可是,為何在普通部隊中,幾乎很少看到有戰士穿著大皮靴呢?
在抗日戰爭初期,因為武器與綜合實力方面的差距,我們經常挨打。但隨著戰況的不斷發展,日軍開始出現疲軟的態勢,我們也就慢慢地與日軍進入了僵持的狀態,直到二戰後期,我們轉被動挨打為主動進攻。
即使到了戰爭的後期,中日雙方在軍服上依然差距很大,我們接著說軍鞋,那時候所有日軍士兵都是穿著皮靴,而鬼子軍官則穿的是長靴。日軍制式短皮靴,其做工在當時絕對屬於一流的,使用的材料都是純牛皮的,而且,鞋底子的設計都是使用的「柳丁」。
日軍所配發的鞋子非常耐穿,而且在寒冷的冬天裡其保暖性也是非常好的,對比咱們八路軍的「制式草鞋」,那可真是強得太多了。
當初八路軍繳獲的日軍裝備,除了一些槍炮子彈外,當然也有不少的皮靴。這些「戰利品」,會統一做一個規劃,並下發到各個需要的連隊中。
可是,為何我們在那些抗戰的老照片中,所看到的八路軍,他們所穿的鞋依然是草鞋或者布鞋呢?在那些老照片中,幾乎就沒看到有穿皮靴的,那麼,那些皮靴會去哪裡呢?
其實,八路軍戰士們沒穿那些繳獲來的日軍皮靴,是因為在部隊中有明確的規定。凡是在戰場上所繳獲的那些物資,任何人必須無條件的上交,而且,還規定,戰士個人是不能夠支配所繳獲的「戰利品」的,即使是敵人的一針一線也不可以。
所以,即使是你穿的衣物再破再爛,草鞋早已不能再穿,只要你在戰場上繳獲任何敵人的東西,都屬於「公家的」,敵人所穿戴的衣物皮靴,那也屬於公家的,就必須得上交。
戰利品的上交,在我軍中也不是專門讓高級領導們獨享的,而是將這些物資集中起來,然後再分發到主力部隊,讓那些前線最吃緊的戰士們優先使用。
最後,再來說一點,那些從小日本那裡繳獲來的皮靴,我軍的大多數戰士都還真穿不了,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中國人為什麼稱日本人為「小日本」,就是因為日本人是「矮子」,他們的體型普遍較矮,不像咱們中國人高高大大的。因此,日軍士兵的腳普遍都比咱們中國士兵的小得多,他們的鞋雖然是好,但咱們的戰士很多人都穿不上。
就這樣,一線的戰士們還是普遍傾向於由大後方的婦女們親手做的布鞋,穿得既舒服,心裡也暖和。就是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我軍用著「小米加步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所以,我們後人一定要銘記歷史,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的生活。
本文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1931——1945》,《國殤》,《二戰全史》,《知網相關文獻——八路軍是如何通過「小米加步槍」打跑日本人的等相關文獻》,《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八路軍的後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