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均一發,貨車側翻後有毒河豚被村民撿走⋯⋯
10月11日上午10時許,在滬渝高速公路滬渝向的荊州觀音壋鎮路段1075KM處,一輛鄂A牌照的越野車與另一輛鄂A籍的小轎車和一輛陝E籍的大貨車發生刮撞,陝E牌照大貨車方向失控撞到路邊鋼板護欄後翻下高速公路。
碰撞發生後,貨車上用泡沫箱包裝的魚全部散落到高速公路的護坡上。
省高警荊州大隊接到報警後趕到現場,到達現場的民警看到有不少村民圍觀,還有幾個村民在撿拾掉落出來的魚,民警立即對撿拾魚的村民進行了制止,隨後在事故車輛周圍進行了警戒,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
現場民警看到一輛鄂A牌照的小轎車停在超車道上,一輛鄂A牌照的越野車停在應急車道內,車輛受損嚴重,而一輛大貨車側翻在高速公路外的護坡上,民警在現場一面指揮車輛安全通過,一面對事故情況進行調查。
高速交警做好事故現場的安全防護後,對翻下高速公路的大貨車進行清理,貨車上裝載的全是白色泡沫箱,泡沫箱裡面是鮮活的鰱魚、鱖魚、鱸魚,民警在對兩個破損的泡沫箱進行清理時,驚訝地發現箱子裡有毒河豚。
民警在對貨車駕駛員進行詢問後得知,在警方趕到現場前,就有幾個村民將掉落出來的毒河豚撿走了,經清點,大約有10頭河豚失蹤。
河豚有毒,沒有處理的河豚一旦被人食用後,將會帶來嚴重後果。高速交警獲悉這一險情後,馬上意識到問題重大,當即向荊州市政府和荊州市公安局匯報。
接報後,當地政府幹部和派出所民警趕到事故現場,按照部署,當地政府幹部和派出所民警分組到事故發生地周圍村莊進行走訪,進村入戶尋找河豚。
高速交警繼續對現場進行清理,搜尋掉落出來的河豚。隨後,高速交警通過微博、微信、簡訊平臺,緊急通過電視臺、電臺向民眾發出緊急警告:河豚劇毒,不要誤食!
中午12時10分,一名當地村民主動向警方歸還了一條河豚,十幾分鐘後,當地村幹部帶回了從村民家中尋回的兩條河豚。隨後,在派出所民警全力搜尋下,將七條河豚從附近村民家中尋回。
在被尋回河豚的過程中,撿拾河豚的村民大部分都不知道河豚有毒,只是沒有見過這種魚,覺得好看就帶回家中,還沒有來得及食用。在尋回被村民撿拾的河豚後,高警交警對現場進行了清理,發現還有部分河豚。為了消除隱患,民警聯繫了荊州市森林公安,對現場的河豚進行了集中銷毀。
杭州人愛吃的這種菜竟慘遭「染色」,或致癌!
豆腐乾,口感清香、嚼勁十足,又被稱為「香乾」。炒著吃、拌著吃各具滋味,是許多杭州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不過,看了下面這則新聞,你還敢吃這種豆腐乾嗎?
這種豆腐乾通常都有麻辣、五香等多種口味,因為好吃不貴,街邊小攤和大超市均有銷售。本來嘛,遇到不良黑作坊,衛生壞境差是難免的。但如果加入了「焦糖色素」,這性質可就不一樣了!這種「色素」或致癌!
美國消費者組織「公共利益科學中心」日前發布報告表示,實驗室中發現可樂產品中使用的焦糖色素含有致癌物4-甲基咪唑。
據中南醫院腫瘤科陳惠貞教授介紹,4-甲基咪唑是一種存在於焦糖劑中的化學物質,並不是生產廠商直接添加,而是一種化學合成的間接產物。世界衛生組織允許在食物中添加含有4-甲基咪唑的焦糖劑,只是對於4-甲基咪唑的劑量有所界定。若體內4-甲基咪唑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可能對人體神經系統造成損傷,或者導致腫瘤的產生。
這是一家正規的豆製品原料銷售批發店。
在店內可以看到這種藍色塑膠桶,上面標有色素顏色。
老闆表示,像這樣的藍色塑料桶,一桶色素75元,拿的多就70元。
同時,店內還出現了一些白色蓋子的塑膠桶,裡面裝的也是深棕色液體,店主表示這也是焦糖色色素,這些沒有任何標識的「三無」焦糖色色素,銷量更好。但是對於廠家來源等信息,店主就不願意透露了。
店主表示,做豆腐乾的話,這種白蓋罐子的色素,會讓豆腐乾更加好看。
據悉,國家明令禁止豆製品使用「焦糖色素」,專家表示,目前市面上出售的色素很多都是合成色素,如果商販大量添加,長期食用後,會對腎臟肝臟產生傷害。如果是成分不明的三無產品,還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屬,對人體損害更大,甚至會致癌!
網絡上曾流傳過一則視頻,該視頻清晰地記錄了一女魚販在路邊為豆腐魚上色的全過程,只見她每次從地上拿起兩條豆腐魚後,將魚頭放入一個盛有紅色顏料的盆子裡蘸一下,再過水,然後放入「竹篩」,動作非常利索。
路邊魚販這麼做,正是為了讓魚鰓看起來更新鮮,但事實上,辨別水產品是否新鮮,並不一定得看魚鰓。
海鮮檔主說,不新鮮的豆腐魚看起來就很沒吸引力,而且整條豆腐魚非常軟,不會這麼硬韌。新鮮的魚,比較硬韌,也非常豔,摸起來也非常滑。
染過色的橙子,表面看起來特別紅豔,仔細觀察,可發現表皮皮孔有紅色斑點,一些橙表面甚至有紅色殘留物。
用溼巾擦拭橙子表面,如果溼巾變紅,說明橙子可能被染色;沒染色的橙子,溼巾擦拭後只能看到淡淡的黃色。染色嚴重的橙子,橙蒂也會變成紅色;沒染色的橙,橙蒂是白綠相間的。染過色的橙子,表面摸起來黏黏的;沒染色的橙,摸起來比較自然。
一般情況下,真正天然的黑芝麻呈深灰色,不會黑得發亮,清水浸泡也不會掉色,更不會過濾出"墨水"。不過,陳年黑芝麻被水浸泡過一段時間後,水的顏色會變成紫色或者偏黑色,這屬於天然色素,但不會洗出像墨汁一樣的水,也不會出現洗了多次仍嚴重掉色的情況。
此外,黑芝麻的胚芽有一點針尖大小的白色(或黃色),這是鑑別的關鍵。如果是染色的黑芝麻,絕對沒有這一點;可以用指甲掐開一粒黑芝麻,真的黑芝麻,截面是白色的。真的黑芝麻不會掉色,也不會用手抓一把就把手染黑,也不可能浸泡後變成白芝麻。真正黑芝麻浸泡到水裡,絕不會呈現黑色,最多是茶色。
專家介紹,玉米是粗糧,玉米粉製作的食品,外觀、手捏感覺均比較粗糙;吃在嘴裡,有些糙口。而市場上一些「玉米饅頭」手感鬆軟、細膩,吃起來感覺不到玉米的香味,而且顏色黃得不真實。這種「玉米饅頭」裡,極有可能添加了色素等添加劑,而這種色素多以檸檬黃為主。
鑑別方法:檸檬黃是一種合成色素,我國規定在食品加工中最大使用量極微,超量使用對食用者健康有危害。專家建議,鑑別「玉米面食」是否摻入了色素,可取少量樣品加水浸泡,被檸檬黃染色的「玉米面食」濾液呈黃色。
有些不法商販把黃姑魚染色後冒充黃魚,這種著色的染料往往是化學染料,例如玉金黃,人食後有損健康。
鑑別方法:用白衛生紙擦魚身,染色的魚會在紙上留下明顯黃色;而冷凍成塊的染色黃姑魚,冰面有時也會呈現黃色;還可以將魚浸泡在水中約5分鐘,染色的魚水可能變成啤酒色。
螢光漂白劑有強烈的漂白效果。蘑菇浸泡在加有螢光漂白劑的水裡,會變白、變亮,加長蘑菇保鮮時間,保持產品色澤。螢光物質被人體吸收後,不容易被分解,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增加致癌風險。
為此,建議消費者最好挑選沾有泥土、比較乾燥的蘑菇。蘑菇表面很容易被碰傷,傷口處容易被氧化,變成褐色,所以,褐色的蘑菇,才是蘑菇正常的顏色。
鑑別方法:把蘑菇靠近驗鈔機,讓紫外線照,如發出螢光,就是被螢光物質浸泡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