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宏遠新賽季當中,關於易建聯缺陣的話題上,杜鋒指導和朱芳雨明確表示,沒有特殊情況的局勢下,基本上不會考慮籤約第三外援,這就意味著蘇偉,曾繁日,周鵬,任駿飛等人,除了需要打原來的位置之外,還需要分擔大哥的重任,需要參與更多的護框,衝搶籃板球壓力,所以廣東宏遠儘管內線沒有太大的優勢,但是依靠團隊的力量,能把防守籃板球排在聯賽的第六位,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表現。
但是56輪常規賽,僅僅依靠老將去解決所有問題,顯然也不是杜鋒的執教風格,對此休賽期新上調的前鋒張昊成為重點培養球員,這名18歲,身高2米05的小將,過去的17場比賽,全部進入到主力輪換的角色,場均得到17分鐘的出場時間,交出6分2.9籃板1.0封蓋的數據,整體投籃命中率為58%,達到管理層和教練組目標。
張昊的身體條件,站在一個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角度,只能說是屬於未來的潛力股,跑能能力出色,敢打敢拼,具備很高的上限。
至於為什麼新賽季能獲得大量的機會,實際上正是內線缺人存在直接關係,蘇偉斷斷續續傷病,阿日犯規困擾,以及任駿飛和周鵬的控制出場時間,一些差距較大的比賽,肯定是需要張昊承擔重任,有望成為周鵬級別的防守大閘和鋒線悍將,所以對比其他兩名上調的年輕球員趙綿洋和馬力克則是需要回歸到發展聯盟,進一步去提升自己。
趙綿洋的第一階段獲得一定的機會,但是身體條件和經驗確實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作為一名身高1米96後衛,擁有比趙睿更好的球性,只是能否增加體重和對抗能力,這才是困擾他上升到比較高行列的重要因素。
馬力克本應該是起點最高的小前鋒,入選過國字號梯隊,只是廣東宏遠的2-3號位搖擺人,實在太多人能勝任,尤其是馬尚和威姆斯坐鎮,這讓他得到的機會和出場時間寥寥無幾,回歸到發展聯盟打比賽,顯然是比枯坐板凳更加具有提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