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貧困戶脫貧,要因地制宜,要精準施策,更要長效穩定。「根據潮州的地理條件和產業發展特點,在潮州一帶的山區,種茶的脫貧效果是比較好的。氣候、土質、水質都合適,茶樹又比較容易種,只要種活了,就能持續有收入,達到長效脫貧。」跟茶打了幾十年交道的全國政協委員、廣東宏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偉忠,長期紮根基層,熟悉茶葉,更熟悉茶農,被譽為「種茶種出來的全國政協委員」。
就在前往北京參加全國兩會前,陳偉忠還很「潮」地走進了直播間,為潮州單叢「直播帶貨」,助力脫貧增收。而此舉,正契合了他準備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的《關於打通「農產品進城」全產業鏈的提案》,經過深入調研,他認識到農產品銷售難是產業鏈難延伸及資源未有效整合,農村電商還未能形成發展合力,未得到健康、規範發展。
■新快報記者 楊升華 通訊員 許瑞貞
【談扶貧】
種茶,易學好種長效脫貧
截至2020年4月30日,潮州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706戶、45160人,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45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作為潮州的全國政協委員,陳偉忠對這組數據有自己的解讀:「潮州的扶貧做得好,一方面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另一方面就是茶葉、水果、養殖等等扶貧產業發展得好。」
陳偉忠認為,潮州的扶貧工作,得益于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落地落實,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市委「1+5+2」中5項重點工作之首,舉全市之力強力推進,堅持「系統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土地同權化、產業特色化、發展區域化」的總體思路,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促進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他談到,潮州圍繞產業、就業、消費扶貧「三個重點」精準發力,精準扶貧,推動各項舉措取得紮實成效。其中有創新的「三項舉措」,一是落實「萬企幫萬村」,組織260家企業與93個村進行對接,建成一批扶貧項目;二是充分發揮「扶貧促進會」作用,有效幫助困難群眾落實了政策層面上無法解決的一些住房、教育等問題;三是集中開展三關懷活動。「這些方面做得比較的到位,全面提高了脫貧質量。」陳偉忠說。
在當地,陳偉忠有著「潮州茶王」的美稱。在他看來,潮州脫貧質量、效果這麼好,貧困戶種植茶葉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產業選擇。據統計,目前潮州市茶葉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年產量2.4萬噸,產值約32億元,茶農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潮州適合種茶,茶樹種活了就能有收入,茶樹種下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能持續增收,達到長期、長效的脫貧。」陳偉忠告訴記者,種茶很容易學,貧困戶只要願意,想種就能學會。相比而言,茶葉的加工技術比較高,可以慢慢學。茶農若自己不會制茶的可以賣茶青。如果自己會制茶,收入就會更高點。「把茶種好了的貧困戶,就不會出現脫貧之後再返貧的情況。我過去提過很多次,呼籲潮州適合發展茶葉種植的貧困山區,儘量種茶,這是解決貧困問題有效的一個途徑。」
陳偉忠的茶業企業向農民送種苗、送技術,「幫助貧困戶,教他們怎麼種,推廣種茶的知識和技術,進行制茶技術指導,還收購他們的茶葉」,帶動潮州當地增加茶園種植面積5萬多畝,讓農民嘗到了種茶的甜頭。「過去三四十年我們在山裡都是這樣做的,和貧困山區的脫貧致富連接在一起。」陳偉忠說。
【提建議】
實現農村與城市間「雙向物流」 打通「農產品進城」全產業鏈
多年來,陳偉忠一直關注農產品產銷問題。多年基層工作的實踐積累,加上近期的深入調研,陳偉忠認識到,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是產業鏈難延伸及資源未有效整合的問題。未能形成農村電商發展合力,使農村電商還沒得到健康、規範發展,農村還沒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村電商大數據中心,未形成科學合理的生產計劃制訂的體制和局面。因此,要實現農村與城市間「雙向物流」, 必須打通「農產品進城」全產業鏈,讓「農產品進城」。
陳偉忠告訴記者,今年他準備在全國兩會上提交《關於打通「農產品進城」全產業鏈的提案》。他建議,要加大政策扶持,圍繞農村電商做好文章,健全流通領域法規標準體系,利用「網際網路+」打通農業現代化鏈條,建立線上線下品牌農產品營銷推廣體系,暢通農產品「上行」通道,為廣大農戶提高發展水平實現增產增收提供強力保障。
他提到,應該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鼓勵發展「電商+龍頭企業/合作社+產業+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新模式,提升農產品的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加大農產品品牌培育力度,積極打造特色產品品牌。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開發農村電商人才培訓課程,為返鄉青年、貧困大學生及當地農民提供電商知識、實務操作技能培訓。
記者了解到,潮州目前正在加快推進農村冷庫冷鏈物流建設,著力加強流通平臺建設,推進電商物流服務網點在農村地區優化布局,打通農村物流「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同時,建立扶貧產品認定機制,設立益農電商服務站、扶貧產品展銷專櫃等,推動各方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銷關係。
作為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的全國政協委員,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陳偉忠作為第一提案人,準備提交8個提案,其中包括《關於發揮鄉賢在促進鄉村振興工作中作用的提案》《關於要求梅州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連接瑞梅鐵路項目的規劃,打通原中央蘇區進出海通道的提案》等。
【新進展】
把市場建在茶山上
在採訪最後,陳偉忠對記者透露,他的茶業企業規劃在潮州鳳凰山建一個茶葉產地市場,提供給茶農,讓茶農今後在自己家門口就能把茶葉銷往全國各地。
據陳偉忠介紹,這個投資幾億元的項目,就是要把茶葉市場建到茶農家門口去。目前項目已經報建,正在辦理相關手續,將在今年6月份動工,計劃今年國慶或者明年元旦開業。
「有茶商願意這麼遠的去山裡嗎?」面對記者拋出的問題,陳偉忠的回答非常輕鬆:「這個沒問題,外地客商、採購商都由企業去引進,讓全國的銷售商來我們市場落戶,來收購茶葉,農民就不用到外面去賣茶了,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銷售。」
除了方便茶農銷售,陳偉忠告訴記者,就近的集中銷售,對茶農來說「價格會比較合理,能讓茶農們的茶葉賣出一個好的價錢。不用通過多層的中間商,農民直接到銷售商,等於增加了茶農收入」。
連結
陳偉忠今年提交的8個提案
《關於打通「農產品進城」全產業鏈的提案》
《關於實行我國種業對外適度開放政策的提案》
《關於發揮鄉賢在促進鄉村振興工作中作用的提案》
《關於「攜號轉網」實行以來的幾點建議的提案》
《關於完善消防建設審查和驗收工作提案》
《關於要求梅州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連接瑞梅鐵路項目的規劃,打通原中央蘇區進出海通道的提案》
《關於鼓勵生育,建議取消超生處罰的提案》
《關於要求汕頭至樟州高鐵按設置潮州東站的方案進行規劃的提案》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