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5日,香港證監會已向香港數字資產平臺OSL頒發了首份SFC許可證。OSL在官方網站發文稱:
「OSL率先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頒發牌照(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OSL是BC科技集團(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863)成員,也是亞洲領先的數字資產平臺,目前成為全球首家獲香港證監會發牌、已上市、具備數字資產錢包保險且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專為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服務。」
SFC即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香港證監會,於1989 年成立,是獨立於政府公務員架構外的法定組織,負責監管香港的證券期貨市場的運作。SFC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有效的監管和指引,促進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朝向公平、高效率及有秩序的方向發展,並維持香港金融發展的穩定性。
SFC許可證表明OSL Digital Securities運營的數字資產經紀和自動交易服務正式受到監管,數字資產包括主流加密貨幣比特幣和以太坊以及證券型代幣STO。據悉OSL的業務範圍是大宗經紀服務、數字資產託管服務、電子交易平臺,以及為機構級客戶及專業投資者而設的軟體即服務(SaaS)。此外還提供場外交易、智能詢價系統和電子交易服務,為客戶提供交易平臺和錢包服務等。
值得強調的是,OSL客戶隔離錢包中的數字資產(包括比特幣)將被投保。此外,客戶需遵循嚴格的KYC和AML流程,OSL將通過市場和交易監控以及其他針對數字資產的控制來減輕市場不當行為的風險。
持牌OSL僅面向符合標準的投資者,即機構型和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
知名媒體吳說區塊鏈今日表示:「OSL的牌照無法對散戶提供服務,只能面向專業投資者或機構,個人資產不少於800萬港幣,機構資產不少於4000萬港幣。如果你是一名來自中國內地的投資者,不僅需要滿足上述要求,而且需要有香港銀行帳戶並且只能使用港幣交易。」
合規問題一直是加密貨幣行業的痼疾。除了去中心化的本質,加密貨幣還有著可匿名、可溯源等特點,因涉及到貨幣發行權問題以及其帶來的潛在金融風險,一直無法獲得監管機構的認可或監管。
2017年9月4日,我國央行聯合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加密貨幣的發行融資行為在我國屬非法融資。但全球加密貨幣的交易活動和產業鏈擴張並沒有停止。2019年11月,全球第二大比特幣礦機生產商嘉楠科技在納斯達克上市。2020年12月,新加坡星展銀行正式推出加密貨幣交易平臺。
香港頒發SFC加密貨幣牌照是否將為加密貨幣合規化帶來更多啟示?讓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本文系金色財經原創稿件,版權屬金色財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金色財經",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