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巢湖發布微信消息,為激勵先進,傳播正能量,重點從基層幹部群眾、志願者和社會愛心人士等群體中選出一批在扶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點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經基層推薦、資料審核、專家評審、媒體公示等環節,市文明委決定授予以下13位同志第十八期「巢湖好人」稱號。
第十八期「巢湖好人」表彰名單
見義勇為好人
周得洋(市衛健委)
誠實守信好人
洪學松(黃麓鎮)
趙玉文(市婦聯)
助人為樂好人
張欣晨(市社會治理調度中心)
李允輝(亞父街道)
夏明和(蘇灣鎮)
孝老愛親好人
席華梅(戰鷹突擊隊)
敬業奉獻好人
朱堂宗(市公安局)
張自學(市衛健委)
張仁志(中廟街道)
鄭基純(散兵鎮)
高克鳳(市交通運輸局)
賈春豔(益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以下為他們的感人事跡:
見義勇為類「巢湖好人」
周得洋
8月20日晚上6時左右,巢湖市區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實習生周得洋路過合肥市骨科醫院的施工地時,發現附近學校的一名高中生被狂風掀翻的施工圍欄砸傷,周得洋立馬前去施救並第一時間將該學生送至急診科。一路上周得洋不停地鼓勵該同學,為他加油打氣,全然不顧自己已經被暴雨淋溼了全身。由於事發突然,周得洋在未知患者身份信息的情況下,只簡單地詢問了他的姓名就幫其掛號並墊付檢查費用。直到一系列檢查結束,患者的親人來到醫院急診科,周得洋才悄然離開。隨後,患者父母通過急診科找到周得洋的聯繫信息,他們對周得洋同學的救人行為表示十分感激並贈送錦旗以表最真誠的謝意。
誠實守信類「巢湖好人」
洪學松
洪學松事業上有了成就之後,他不忘反哺之心,時常回家鄉看望紮根農村的年邁父母及鄰裡鄉親,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村裡的集體事。多年來一直支持村裡的各項建設工作,關愛村裡的老人和困難群眾,在村裡起到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蔚然成風。
趙玉文
2017年,40剛出頭的趙玉文放棄城市裡不錯的發展機會,攜帶多年積蓄回到家鄉,流轉土地試種瓜蔞,隨後不斷拓展規模,發展了300畝瓜蔞、100畝藥用花卉,並不斷探索,向深加工、品牌化延伸,做長產業鏈。目前,周邊很多群眾在種植基地務工,日均用工18人,年工資支出30萬。如今,趙玉文創新銷路渠道,開始直播帶貨,通過直播平臺向網友展示瓜蔞種植情況,介紹瓜蔞的功效,引發眾多網友對欄杆瓜蔞的關注。
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她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為推動家鄉發展、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貢獻著力量。善水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租種農戶土地,帶來了土地租金收入,種植園帶動周邊21名村民長期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人,貧困婦女群眾10名,合作社成立之初,她還帶著4名農戶入股,佔股權的40%,每年收取分紅收入。
助人為樂類「巢湖好人」
張欣晨
2019年度工作態度認真,表現良好,獲得優秀員工獎勵。2020年申請加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行列。
李允輝
李允輝同志一直是位熱心公益的青年。自大學時期,他便熱心公益活動,多次無償獻血;工作後,他更是從熱心公益活動的參與者變成組織者,積極組織開展「積分圓夢 建行音樂教室」系列公益活動,並積極開展深入皖南山區捐助貧困小學生等活動。
2014年,他擼起袖子,積極報名成為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經過4年的等待,2018年底,當他被告知與一名重症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時,他絲毫沒有猶豫,儼然答應進行造血幹細胞捐贈。這樣的義舉對於常人來說是何其艱難,而他卻通過自己的愛心之舉點燃他人重生的希望,讓生命延續。
夏明和
夏明和,一位樂於助人、樸實無華、甘於奉獻的普通人,即使身處困境卻依舊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一次又一次地溫暖了身邊的人,令人動容。
孝老愛親類「巢湖好人」
席華梅
席華梅,女,50歲,正直、善良、熱心公益、小小的個子透露著堅強。工作上,她兢兢業業,處處盡責盡能;生活中,她滿懷深情、無私奉獻,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席華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主動照顧高齡的婆婆數年,每天的三餐及日常照料,生病時的大小便失禁,她幹得任勞任怨,無怨無悔;2013年8月,愛人蘇解學不幸車禍,全身骨折,只有一個胳膊能動,心臟大動脈破裂,臥床一年,她一直負責她愛人艱難而又漫長的康復之路。她熱心公益,堅守抗洪搶險一線,把小家之愛,分享給了更多的人。
敬業奉獻類「巢湖好人」
朱堂宗
朱堂宗是一名警察,也是一名教授警察技能的教官。他勤奮好學,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庫;他嚴抓管理,努力提升公安民警輔警的自身能力素質;他堅守崗位,為防洪、文明創建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自學
張自學是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精神科的主治醫師,也是有著11年黨齡的中共黨員。他多年從事精神疾病診治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篩查和救助工作,常年奔赴在巢湖市各個社區、鄉鎮基層一線,致力於健康脫貧工作。他擔任「重性精神病人治療救助和管理項目」負責人期間,每年都會到巢湖市的18個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親自授課和指導,他的足跡踏遍巢湖市所有的177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2019年7月,張自學積極響應省衛健委的號召,來到安徽涇縣桃花潭鎮龍潭村參與健康脫貧「百醫駐村」幫扶工作,被駐地桃花潭鎮龍潭村村委會評為「龍潭村好人」。
張仁志
7月21日,巢湖水位持續上漲,中廟站水位突破1991年最高值。河西村是中廟境內最大的沿湖村莊,這讓張仁志壓力陡增。就在當天,他巡堤時發現一處管湧,「如果不及時處置,堤壩可能會坍塌,洪水湧進來,直接威脅村民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撲通一聲,張仁志率先跳入水中。隨後,街村幹部及村民十幾人紛紛下水,一起尋找湧水口。用了近5個小時,終於找到湧水口,又花了1個多小時將其堵上。
洪水不退,張仁志的心一直懸著。他和村幹部們24小時不間斷守堤、巡堤,處置隨時可能出現的險情。
鄭基純
2020年的夏季,連續強降雨導致散兵鎮部分沿湖村莊被洪水圍困,散兵鎮黨委及時安排了散兵小學、散兵中學、高林小學、馬廠小學、謝王小學等作為臨時安置點,切實做好受災群眾的安置工作。汛期集中轉移安置群眾以來,高林小學校長鄭基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實招」、想「妙招」,一人「分飾多角」,與安置點工作人員一起,構建「連心橋」,讓受災轉移群眾感受到「家」的溫暖。
高克鳳
作為巢湖市交通運輸管理局巢城交通管理站分管負責人,多年來一貫堅持原則,恪守信念,認真履職,不徇私情。積極協助站長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各項任務。分管負責巢城交管站考勤考核和後勤保障工作期間,一直按時考勤、積極安排站裡的後勤保障,確保一線稽查人員的生活供給,受到廣大員工的一致好評。尤其是在行政服務窗口工作期間,能主動積極幫助運輸戶辦理各項事務,往往為方便群眾,經常延遲下班,被行政服務中心評為優秀先進個人,交通窗口多次被評為紅旗窗口。
賈春豔
2017年入職於巢湖市益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致力於一線社會工作。先後參加了「溫情滿屋」為老志願服務項目、「流動的剃頭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疫情防控、防汛搶險等志願服務。
這些好人用善心照亮社會、用義舉溫暖人心、用精神感召世人,讓巢湖處處流動著脈脈溫情,凝聚起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