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門塔、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均在這片土地上默默佇立千年。濟南,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醫扁鵲、名將秦瓊、名相房玄齡……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黃庭堅,詞人李清照、辛棄疾,著名小說家劉鶚,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濟南生活工作遊歷,故有「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之佳譽。
濟南,不僅人傑輩出,更有天賦地靈,風景秀麗,泉水眾多,城內72名泉爭湧,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千佛山峰巒秀麗,守護南界;大明湖潤物無聲,滋潤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為濟南的獨特風光。
濟南,在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裡,留下諸多古老建築、千年大樹、特色名吃、名家橋段、奇人軼事、雋永典故。
濟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書畫卷。即日起,大眾網濟南站推出人文地理類新聞欄目——《城·事》,在現實中勾勒濟南背影,在往事中講述濟南印象,在歷史、現在、未來的穿越交錯之間,記錄濟南,愛上濟南。
文/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穎男
2月6日,全省3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山東省第四批馳援湖北醫療隊乘坐高鐵奔赴湖北,支援抗擊疫情一線。出發前,周祥朋再一次囑咐準備上車的妻子馬騰:「做好個人防護,別去了幫不了忙反而添亂,家裡有我們,在那裡好好幹活,秘密我幫你守著,你放心就行。」看著送站的大巴車離開,周祥朋在醫院門口又站了許久才不舍的離開。
85後小夫妻,在疫情面前默契100分
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身為歷下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師的馬騰就產生了想去武漢支援的想法,可每次回家看到自己4歲半的兒子和2歲半的女兒張開雙臂求抱抱的時候,這種念頭又被一次次被藏進了心裡。
隨著武漢疫情的發展,馬騰終於忍不住,向周祥朋吐露了自己想報名去一線的念頭,沒成想,這次夫妻倆默契十足,周祥朋一秒鐘都沒有猶豫,完全支持妻子的決定。
「我在電視上看到鍾南山院士這麼大歲數了都堅守在一線,我們85後更應該主動擔當。所以當她給我說的時候,什麼都沒考慮,我就覺得應該去!」回憶起那次談話,周祥朋依舊熱血沸騰。「我妻子其實日常中是個挺靦腆的人,當她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真是由衷地佩服她!」
「我帶著倆孩子一起,高舉拳頭,一起對我妻子說『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媽媽加油!』」6號一早出門前,周祥朋還給妻子搞了一個小型的送行儀式,「其實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他倆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這麼久,但給孩子解釋媽媽要出差去照顧病人的時候,他倆很聽話的點了點頭還抱了我妻子。」馬騰拖著行李箱離開家時,倆孩子也沒有哭鬧,反而懂事的說「媽媽再見」。
她給我下了命令,堅決不能走漏風聲!
身為丈夫雖然全力支持,但要不要告訴家裡父母,周祥朋猶豫了。
「我嶽母心臟一直不好,連續兩年做過手術,我實在不敢再讓她擔驚受怕。」周祥朋跟妻子考慮再三,最終決定瞞著嶽父嶽母。「她害怕我在她走後忍不住洩密,走之前嚴肅地給我下了命令,堅決不能走漏風聲!」而為了讓妻子能安心在前線工作,周祥朋至今也沒有對嶽父嶽母透露半點,每當遠在泰安的老人問起時,周祥朋總是拿醫院太忙,一直在加班搪塞過去。
在疫情面前,有千千萬萬像馬騰這樣毅然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又或是正奔赴在抗疫路上的「戰士」。而在他們的身後又有一個個像周祥朋這樣默默支持、默默陪伴的守秘人。他們守的不僅僅是一個秘密,更是守護著小家的周全,守衛著抗疫戰士必勝的決心。
推薦閱讀
自2月12日17時起,濟南對所有經鐵路到達濟南火車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大明湖站的旅客,由區縣政府(含功能區管委會)統一接站、組織乘車送達目的地。[詳細]
濟南接連開工及籤約的兩個項目,一個體量大一個高精尖,都十分契合新舊動能轉換的要求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思科(濟南)智創孵化中心項目落戶濟南,將實現三個「有利於」:一是有利於引導思科體系有序落地濟南。[詳細]
社區黨員志願者自發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線。泉城義工疫情防控駕駛員志願者準備出發。疫情防控期間,「外賣小哥」們仍奔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人口罩遮面,保持著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重重包裹之下,隔離的是病毒,隔不斷的是血濃於水的關切牽掛、溫情與希望的薪火相傳[詳細]
[詳細]
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根據濟南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的安排,自2月12日17時起,對所有經鐵路到達濟南火車站、濟南西站、濟南東站、大明湖站的旅客,由區縣政府(含功能區管委會)統一接站、組織乘車送達目的地。14日,記者從[詳細]
濟南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服務大廳作為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窗口單位,是服務全濟南市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的重要平臺和載體,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減少辦理業務人員集中集聚可能導致的疫情傳播風險,保證疫情期間退役軍人各項業務的正常辦理,市退役軍人服務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