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界為反種族歧視發聲、巴塞爾藝術展取消、國內展覽熱度持續

2020-12-12 澎湃新聞

原創 scopenews scope藝術客

6月由高溫的一周開啟,國內展覽熱度繼續保持。北京再次下調疫情應急等級,上海則舉辦「夜遊美術館」豐富市民的夜生活。

國外「藝」情轉好,影響持續。鑑於全球疫情增速的放緩,歐洲和澳洲的博物館、美術館不斷傳出開館的好消息,雖然看展方式因預約和限流等原因有所改變,許多觀眾仍表示此時觀展是不錯的體驗。

而此時舉辦全球性的藝術集會顯然需要更多的考量,上周,巴塞爾和影像上海分別宣布取消。

要聞

巴塞爾藝術展取消

6月7日,巴塞爾藝術展官方宣布,原定延遲至9月舉辦的2020年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取消。舉辦方表示,儘管個別國家已有望擺脫封鎖,但全球局勢仍然不穩定,舉辦這次博覽會的不確定性太多。大型聚會帶來的健康風險、國際活動的局限性以及瑞士對巴塞爾藝術展規模的監管環境不夠明確都會成為問題。鑑於此,舉辦方認為目前的最佳選擇是著眼於明年再提供藝術界期望的國際水準的博覽會。下屆巴塞爾博覽會將於2021年6月17日至20日舉行。而巴塞爾線上展覽會將不受影響繼續舉辦,第二個巴塞爾藝術展網上展廳會於6月19日至26日推出。(圖片來源:Art Basel)

歐洲多地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

隨著歐洲新冠疫情節奏放緩,封閉三個月之久的歐洲博物館和美術館迎來曙光,上周又有部分機構宣布開館,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接待參觀者。

自6月2日起,法國的博物館和歷史古蹟陸續重新開放;6月3日,位於朗斯市的羅浮宮朗斯分館恢復開放。而巴黎羅浮宮計劃在7月6日部分重開,屆時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將成為唯一入口;此外,巴黎小皇宮計劃6月16日開放。

義大利方面,位於佛羅倫斯的烏菲齊美術館和羅馬的奎裡納萊宮均於6月2日恢復開放。包括古羅馬鬥獸場在內的多個著名的旅遊景點也在近日陸續重新開放。從6月3日起,義大利國內跨區旅行也得到恢復,邊境向歐盟及英國遊客開放,無需隔離。

荷蘭當地時間6月1日,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梵·高博物館正式恢復開放。日接待遊客數量將被嚴格限制。

6月2日,位於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館重新開放第一天,迎來80位遊客。

藝術界聲援反種族歧視運動

美國警察涉嫌暴力執法導致非裔美國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事件持續發酵。6月2日,全球民眾在Instagram發起#BlackOutTuesday#活動,發布黑屏圖片反對種族歧視,藝術界也參與其中,名單包括蘇富比、佳士得、邦瀚斯等拍賣行。隨後,各個藝術機構以自己的方式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支援,除了紐約現代藝術中心、大都會博物館、蓬皮杜藝術中心等美術館,卓納畫廊、高古軒、豪瑟沃斯等畫廊也紛紛發聲。另有包括達明·赫斯特(Damien Hirst) KAWS、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在內的一眾知名藝術家也參與了此活動。

地處事件中心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沃克藝術中心(Walker Art Center)在6月2日表示,美術館的活動將停止再聘用當地警察,並切斷與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的關係。而不久前,藝術界被指責對此事件反應冷漠,令公眾失望。

北京

郭鳳怡的「也是郭鳳怡」

金杜藝術中心宣布於6月3日呈現藝術家郭鳳怡的個展「也是郭鳳怡」。展覽分為兩個部分:主展廳展出藝術家的14件紙上作品和一組早期繪畫及筆記;報告廳呈現來自長徵計劃的關於郭鳳怡的檔案記錄、寫作者賈勤的實驗文本以及藝術家徐坦在2007年採訪郭鳳怡的記錄。此次展覽旨在將郭鳳怡的創作實踐重新引入到大眾的視野,循著她的畫筆感知她獨特地繪畫行為和圖像的奧秘。

中間美術館群展「忍不住轉身」

中間美術館的夏季新展「忍不住轉身」於6月6日開幕。展覽包含兩場不同藝術家與展覽策展人之間的對談。在加速去歷史化的當下,呈現了當代藝術與文化創作者對歷史遺蹟的反覆閱讀與演繹。展覽同時關注中國語境下藝術創作向歷史回頭的持續嘗試,呈現「轉向」對歷史敘述帶來的創造性及開放性轉化,供觀眾思考它給現實帶來的諸多可能。

「中間實踐」第七期開幕

中間美術館梳理了王璜生長久以來所推動的出版工作,於6月6日呈現展覽「王璜生:出版讓思想『發聲』」。王璜生與藝術出版有長久的不解之緣,他創辦《會刊》倡導思想啟蒙,並以此發出青年思想之聲;他認為編輯出版物是為歷史負責的工作,也因此以編輯的要求來制約策展,把策展轉化為更嚴肅和學術性的工作。展覽是中間美術館的特別項目「中間實踐」的第七期,旨在不定期地呈現藝術家創作以外的多種實踐形態。

朱金石的「木·字」

合藝術中心宣布於6月6日呈現前衛藝術家朱金石的展覽「木·字:朱金石個展」。朱金石從20世紀70年代加入中國前衛藝術家行列,先後參與了1979年的星星畫展、80年代的抽象探索和「公寓藝術」活動、90年代的裝置藝術試驗、以及2000年以後興起的中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和大型裝置藝術實踐。為了充分敘述朱金石40餘年的藝術實踐,合藝術中心展出了藝術家的30餘件作品,大多數是厚塗繪畫作品。觀眾可以通過這些作品清晰地看出朱金石的探索軌跡。

上海

寶龍美術館推出「感官實驗室」

上海寶龍美術館聯合新媒體藝術團隊分號C於6月5日首次推出「聲音稜鏡+:感官實驗室」特別藝術項目。這是一場新媒體互動藝術裝置展:在佔地1000平米的展廳裡呈現總面積200+的LED屏,這些屏幕以中心作為一個視覺點放置,構成一個多層次的整體;未來感的圖像配合著燈光、聲音在屏幕上律動。在先進的數位技術助力下,通過視覺與聽覺的交錯變化,創造出沉浸式的藝術體驗,帶領觀眾步入藝術與科技創造的「感官」實驗,讓「感官」遊走在「聲音稜鏡」中。

藝倉美術館開啟「安娜蘇的藝想世界」

起源於倫敦的Anna Sui時尚藝術展「安娜蘇的藝想世界」在倫敦、東京、紐約這三大國際之都受到熱情追捧。今年年初順利完成了紐約站之後,6月6日由藝倉美術館在中國呈現。四十年來,Anna Sui因其大膽奇妙的設計、妖豔震撼的色彩被時尚界稱為「紐約魔法師」,她締造了一個屬於她的時尚帝國。本次展覽用六大板塊呈現五大潮流看點,帶領觀眾欣賞Anna Sui的設計和她創造的紫色世界,體會通往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

宋元元的「PARK」

Vanguard畫廊於6月6日呈現宋元元個展「The Park」。作為在Vanguard畫廊的首次個展,宋元元用比以往更為成熟的語言詮釋了這一新的系列。展覽以公園為半徑,探討在同一個物理空間中形式上的解放和集體主義行為方式的延續產生的自相矛盾。藝術家則跟隨著這種宏觀的矛盾,利用平庸通俗的環境和事物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為線索,逐步展開他對個體精神自由和自我主義的追求和聯想。

周超偉的「一切迷惑」

藝術外灘浦西館宣布於6月6日推出「一切迷惑——周超偉個展」。這是藝術家周超偉首次於上海外灘舉辦展覽,呈現了其近五年的藝術創作歷程。世界各式各樣的迷惑,如萬米高空的雲層虛幻而又真實,我們默默探索著未知,與時空共存。一切迷惑,在迷惑中消解,在迷惑中存在。周超偉的迷惑,與其來說源於藝術,不如說源於生活,因為沒有誰可以真正地逃離生活——緊貼著面龐,仿佛不用呼吸就可以感受著一切。

HALF IMAGE與庫伯美術館聯合推出「離相」

HALF IMAGE與上海庫伯美術館於6月6日推出2020年首度展覽「離相」,這是疫情過後第一場藝術家集體亮相的展覽。展覽由柳力、趙朔策展,展出蔡廣斌、蒼鑫、陳彧凡等17位藝術家的作品。「離相」取自佛經,原意是指不受對象的形相約束而進行無為的布施,泛指對導致實踐方法與本來目的相悖的那些原因的反思。在這裡,策展人將它作為一種內在機制:根據當下的時代情境,以一種新的角度來理解並重構亞洲文化。這種機制將可能喚醒沉睡在歷史中的那些真正的傳統美學基因。

李振華「荒島」系列延續

6月6日,閬風藝術迎來今年首展「但願月亮落下之後,明天的荒島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本次展覽是獨立策展人李振華的長期寫作項目「一個人在荒島」系列的延續。展覽由張翀策展,展出青年藝術家董師各時期的版畫作品43件,以及青年藝術家張翀為此次展覽最新製作的7件裝置作品。展覽的牆面上還以手寫的形式向大家呈現李振華與董師創作的詩和畫。此外,開幕式當天亦同步推出了董師為本次展覽特別製作的「微信表情包」以及部分相關衍生品。

2020年影像上海藝博會取消

鑑於全球疫情考慮,影像上海主辦方近期宣布,正式取消2020年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取代線下博覽會的是,影像上海將在博覽會的微信公號、官方微博及其他社交媒體,推出一系列線上內容、活動和在地項目,持續助力影像藝術的發展。預計將於接下去幾周內陸續公布。

今年3月,影像上海總監Georgia在接受藝博會調查時表示,2020/2021年將努力通過擴展的微信平臺,在線視頻及數字展覽來開發和完善線上服務。

第13屆上海雙年展發布主題:水體

6月2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發布第13屆上海雙年展主題:水體(Bodies of Water),旨在探索作為生命的源泉的水如何超越地域,將個體相連,並探討不同群體如何在交融中形成,同時,召集藝術家超越個體,超越國界地思考互聯協作的新形式。展覽由主策展人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以及三位策展組成員瑪麗娜·奧特羅·韋爾齊耶(Marina Otero Verzier)、露西婭·彼得羅尤斯蒂(Lucia Pietroiusti)、由宓共同策劃。菲利帕·拉莫斯(Filipa Ramos)擔任研究與出版總監。

第13屆上海雙年展的時間調整為2020年11月10日至2021年6月27日,這將是該雙年展歷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一次。在跨度8個月的展期內,策展團隊為觀眾打造環環相扣、漸趨增強的三段式體驗:段落一:溼運行(2020年11月10日至14日);段落二:生態聯盟 (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4月9日);段落三:一個展覽(2021年4月10日至6月27日)。(圖片來源: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上海開啟「夜遊美術館」

6月6日,深受市民喜愛的「博物館奇妙夜」「夜遊美術館」回歸,上海博物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39家博物館,以及上海藝倉美術館、上海明珠美術館等7家美術館月底前都將延長開放時間。市民們不僅能觀看最新的藝術大展,還能享受各館推出的文化藝術66主題優惠,更有機會參與到繽紛主題特色活動中。

香港

袁遠的「歪扭珍珠」

藝術家袁遠個展「歪扭珍珠」於6月2日在馬凌畫廊香港開幕。成千上萬塊細小的馬賽克各自反射出不同的藍色;懸掛於枯枝的防曬網相互糾纏形成錯綜重疊的網格;被經年的油汙和灰塵蒙蔽的不再通透卻「絲絲」可見的紗窗,在對細節近乎瘋狂和偏執的雕琢中,藝術家袁遠以極大的耐心和理性,描繪了一個奇幻時空。這個時空融合了錯位的景觀、基於現實的幻想、藝術家的個人經驗及內在趣味。這也是袁遠在柏林建立自己的藝術工作室後,開啟其「柏林時期」的首展。

澳門

李曉巧的「旅途–記憶–碎片」

香港浸會大學博士在讀的藝術家李曉巧的個展「旅途–記憶–碎片」於6月2日在澳門牛房倉庫開幕。作為「藝術–城市–人」專題系列的首個展覽,展覽展出藝術家近期創作的一系列包括影像、攝影、遊戲及3D列印在內的跨媒介作品。多年來,李曉巧一直嘗試打破二維圖像的單一性,或者透過數碼編程進一步向多維空間延伸來探討圖像的時間與空間表達,試圖解釋和討論物理性勞作過程和表層、空間以及記憶的方法論。

廣州

廣東美術館展現「青年力量」

6月2日,群展「青年力量」在廣東美術館開幕。此系列展覽將是廣東美術館對當下青年藝術生態更廣泛、更深入的考察。本次展覽,廣東美術館推出第一批26位近年來具有特色的藝術家的代表作,他們在當今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展現出各自不同的觀察視角並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表達方式,他們的創作面貌豐富且多樣,關注的話題也各有特點。展覽呈現的藝術家的不同風格和主題,為探討未來社會發展和文化藝術的走向提供了一些可以比對的第一手資料。

深圳

鄭孟梅的「物相」

深圳美術館於6月3日呈現藝術家鄭孟梅個展「物相」。展覽展出鄭孟梅近年創作的69件作品。她的作品以繪畫為基礎,同時置入裝置、雕塑等多種形式製造一種真假莫辨的錯覺,以此探討感知與真實之間的差異。藝術家對藍色與深灰色調的偏好以及有序排列的幾何形體,給人以靜謐且理性的形式感,但進入作品的真實語境,會發現形式的表象之下隱藏著激烈的情感世界。藝術家給作品的命名亦包含著生活與情感的隱喻。

秦琦與羅德爾·塔帕雅的聯展開幕

「日月星辰在南國——秦琦與羅德爾·塔帕雅聯展」於6月6日在何香凝美術館開幕,展示了藝術家秦琦和羅德爾·塔帕雅包括繪畫、雕塑、綜合材料及影像在內的近50件作品。秦琦在「新歷史風情畫」系列中,用奇特的故事和自然的旋律描繪「人類文明中的英雄主義」和「歷史上的偉大力量」,以此構成了他對壯美的追尋和全新的審美基調。而羅德爾·塔帕雅作為菲律賓80後藝術家的代表人物,通過將菲律賓特有的神話歷史和自然風情與最新社會時事融合,創造出一個多種風格和元素共存的畫布空間。

南山博物館呈現日本浮世繪

6月5日,「浮世繪:最日本的表情——日本江戶至明治時期浮世繪藝術展」在南山博物館開幕。展覽呈現的作品是李可染先生和李氏家族多年收藏的189餘件/套精品。展覽分五個章節,基本涵蓋了自江戶時代浮世繪興起以來至明治時期走向衰落的各種風格流派和題材類型,是浮世繪美術史和日本社會發展史的一個重要囊括和縮影。透過展覽,可增進大眾對日本民族歷史、風情、藝術的了解,也可以直接看到全球化時代藝術的跨文化傳播所帶來的改變世界的奇妙效應。

蘇州

金雞湖美術館展出「聯合構築」

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聯合構築」展覽於6月6日正式開展。展覽主題是基於世界景觀的複雜變化及不確定的狀態——協作與衝突、無界與有限、真實與虛擬。參展的14位藝術家們有相當開放的視野,在裝置、錄像、繪畫、攝影、定格動畫、行為表演等綜合多元的能量劇場中,各自推進著獨創性的工作,不謀而合的聯合構築著敞開的視界,指向更具活力的未來。本次展覽既是呼應對前瞻性思想和美學的追求,也期待多元文化在激發和培育中構築起新視野的暢想,希望能為公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和藝術浸潤。

湯南南的「黃河青山」

6月5日,寒山美術館呈現藝術家湯南南個展「黃河青山」,這也是湯南南在寒山美術館的首次大型個展。從上海雙年展,到M.T青年電影季,再到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湯南南一直在持續找尋「自己的主題」,通過當代水墨、綜合裝置、影像紀攝、多屏錄像等等多種藝術方式的融通互鑑,為每一件作品賦以多元的表達與闡述。湯南南總試圖以藝術擅長的意象去因應與維護這一厚重宏大的主題,不以智度而以神遇,他獨特的、跳躍的、甚至玩世的目光,觸及自然、人、歷史愈發緊張的關係。

霓美術館呈現「佛洛拉的客廳」

6月7日,霓美術館呈現群展覽「佛洛拉的客廳」。在近些年來,不少藝術家將去人類中心化的觀念帶入到了展覽中。植物藝術也是被興起的一種新的跨界語言。本次展覽是一場摸索一種新的知識領域跨界方式的展覽,尋找植物自然秩序和當代藝術表達之間的共同觀念。展覽以神話裡花神佛洛拉的居所為虛擬想像對象,展開一場花卉和藝術之間的美妙討論。展覽從蘇州在地自然植物為內容出發,將這些植物素材交給當代藝術家們,通過他們的研究、感知和討論,以平等視角中關於自然生命美妙內涵敘述形成空間的展示。

合肥

可以畫廊推出宋兮與楊欣嘉雙個展

可以畫廊於6月6日推出新空間重新開放後的首次展覽:「宋兮–三眼屏幕」、「楊欣嘉–異地狩獵」雙個展,完整呈現兩位藝術家近5年來的四十餘件重要作品。「三眼屏幕」帶來藝術家宋兮包括裝置、影像、繪畫在內的創作脈絡,注重身體與觀念的傳達和對人在社會中建立的標準化規則與概念提出質疑,並通過作品將事件傳達至不同語境。「異地狩獵」則梳理了藝術家楊欣嘉近年來的不同實踐線索:藝術項目、圖像、繪畫等方式多路徑交叉前行,豐富的創作肌理滲透著藝術家近期的探索和思考。

杭州

人可藝術中心思考「後疫時代」

人可藝術中心宣布,於6月6日至8月20日期間呈現群展「後疫時代——西方經典 東方當代」。展覽由何勇淼擔任策展人,雲集17位西方大師以及15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覽思考面對大的災難和不確定的世界,藝術和藝術家能做些什麼。展覽更創新地將主動權交由所有思考者,並在展覽現場設立一面未曾塗抹的「學術牆」,每一位在場的思考者都可以在白牆之上留下個人思索的痕跡。人可藝術中心相信,這場歷時76天的藝術行為作品或許便是對本次展覽之意義的最佳詮釋。

烏魯木齊

高臺藝術中心呈現「脫韁世界2020」

6月2日在高臺藝術中心開幕的群展「脫韁世界2020」由獨立策展人韓弘正策展,主題是關於十位華人藝術家的世界性思考。他們看到邊界,跨越邊界,消弭邊界,運用多元文化符號的並置瓦解了空間與時間,呈現歸屬感和自然力的衝撞。藝術家們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講述一個又一個的全球故事,這些故事發生在北京、臺北、紐約、孟菲斯、芝加哥、烏魯木齊、東京、柏林,卻不屬於任何既定空間。

南京

賀天琪的「靜電」延續

Banana Art Space 2020年首展邀請藝術家賀天琪帶來他近年的力作。展覽由張雨卓策展,於6月6日開幕。藝術家賀天琪在不斷的探索中,結合著學院派的訓練和亞文化的薰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2016年,更是將他個人最重要的塗鴉項目「三才圖繪」帶進了OCAT西安館的展廳,表達了他多來對歷史、當下以及世間物像的現實追問。本次展覽延用藝術家2018年於北京的個展名「靜電」,試圖繼續探索藝術家近年在創作中所展現出的厚積薄發的生命力以及作品中猶如「靜電」般的驚喜和能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或超連結文章中所用圖片。

- end -

掃碼購買《Scope藝術客》第30期!

付曉東,一個唯物主義者的跨學科聯盟 | 藝術客 ·2020春夏刊

草長鶯飛的五月,行走中的藝術之旅| 藝術客·星期六

泰康空間展「自然觀」、蘇富比線上發布夏拍、著名大地藝術家去世。。。| 藝術客 · 一周

《藝術客》雜誌「雲」傳播矩陣

主編 郭靜

執行主編 顧博

編輯 張酉浠/徐偉/李珺

設計總監 曲嫣

廣告總監 劉怡

顧問:範迪安/尹吉男/徐冰/張子康/吳洪亮/趙力/邵亦揚/王春辰/黃篤/徐累/方振寧/李振華/朱朱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22號

合生匯寫字樓四層凱撒旅遊

郵編:100024

官方微信:scopeart

郵箱:scopearts@126.com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1-7740

國內統一刊號 CN23-1508/G

原標題:《藝術界為反種族歧視發聲、巴塞爾藝術展取消、國內展覽熱度持續、全球部分重要藝術機構重啟 | 藝術客 · 一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長洲搶包山取消、珍寶海鮮舫停業,連巴塞爾藝術展也改網上舉辦了…
    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推網上展室圖:timable除了長洲太平清醮活動取消之外,3月本來是香港藝術文化界最熱鬧的月份,大大小小的藝文活動、展覽都在這個月舉行。Art Basel巴塞爾藝術展是展示亞洲及其他地區頂尖藝廊所代表作品的大型舞臺,作品兼備藝術歷史題材和前衛構想,包羅萬有。
  • 2020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03月21日 周六 11:00-18:00地點: 中國香港 香港島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費用: 350元(待定)類型: 展覽活動須知來自31個國家的242間藝廊將參與到第八屆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
  • 第二屆巴塞爾藝術展開啟線上展覽
    6月17日,第二屆巴塞爾藝術展網上展廳正式上線。幾個月之前藝術行業依然還在使用郵件和PDF文件來銷售作品。但是轉眼,各大線上藝博會讓我們看到了數字媒體的復興。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Marc Spiegler談到:「如果最終的結果是我們每個人能在這種新型模式下溝通,那麼這將是疫情帶給我們最積極的轉變。」正如Marc Spiegler所談到的,數字媒體已經越來越成為人們購買藝術品的日常。第二屆巴塞爾線上展廳的成功舉辦,是最好的說明。
  • 經典,現代,協作和時尚:亞洲美術與巴塞爾藝術展合影
    亞洲領先的藝術博覽會和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是兩個領先的展覽會,凝聚了力量,創造了一場私密的個人展覽,同時釋放了新的協同效應,為新的形式鋪平了道路。亞洲美術展的規模約為以前的一半,巴塞爾藝術展的「香港聚光燈」只有22家本地畫廊,因此我們的期望並不高。但是第一天的結果是理想的。實際上,這可以與我們典型的首日出勤記錄相提並論。」 Fine Art Asia創始人兼總監Andy Hei說。
  • 多家畫廊籲取消3月的香港巴塞爾,疫情下主辦方承受壓力
    2020年,巴塞爾藝術展即將迎來50周年,最先開啟的是2020年3月的第8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澎湃新聞獲悉,在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持續蔓延危機下,第8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是否會如期舉辦將打上問號,參展畫廊要求藝博會組織方提供一個確切的答覆,也有不少畫廊呼籲取消展會。
  • 巴塞爾藝術展延期:這個秋天會是史上最擁擠的展會季嗎?
    記者 | 趙蘊嫻編輯 | 朱潔樹1據巴塞爾藝術展官方消息,考慮到新冠疫情全球爆發造成的影響,原定6月於瑞士巴塞爾開幕的第50屆巴塞爾藝術展將會延期,於9月17日-20日舉行,預展則將於9月15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現當代藝術博覽會之一,巴塞爾藝術展每年在香港、巴塞爾、邁阿密舉辦三場展會,分別於春天、夏天和冬天舉行,這也構成了國際藝術圈的一條重要動線,而新冠疫情的發展完全打亂了巴塞爾藝術展今年的展會計劃。今年2月,原定於3月舉辦的香港展會宣布取消,展會組織者向參展畫廊退還75%的展位費。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次舉辦線上展覽,訪客量增加三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地重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都選擇了閉館,一些展覽等線下活動也停滯不前。於是,線上的展示與銷售成了許多畫廊與展會主辦方的新方向。作為香港乃至全亞洲的頭號藝術盛事,原本宣布取消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也改為線上展覽。首屆線上展廳於3月底亮相,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235間頂尖國際藝廊呈獻超過2000件藝術品,總價值約為2.7億美元。往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一票難求,門票三百港幣起步,現場人山人海。
  • 巴塞爾藝術展延期 原定6月瑞士展會調整至9月舉辦
    由於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以及對全球造成的嚴重影響,巴塞爾藝術展因此將今年6月於瑞士巴塞爾舉辦的巴塞爾展會延期舉辦。2020年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將延期至2020年9月17至20日於巴塞爾展覽中心(Messe Basel)舉行,貴賓預展將於9月15日與16日開放。  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廣泛且難以預計,巴塞爾藝術展此項決定也是考慮到巴塞爾藝術展的合作夥伴以及工作人員的健康與安全。
  • 2020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線上展覽免費看!
    2019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畫廊巨頭高古軒就特意為一名藝術家——阿爾伯特·厄倫(Albert Oehlen)舉辦「線上展廳」,不僅戰績絕佳,還再次將「線上展廳」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無論如何,2020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我們再也不用步行30000+步,不用從清早趕到天黑,我們還挑選了一些畫廊和展會作品,讓你一次性看個夠!-卓納畫廊本次展覽標題取自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理論家萊昂·巴蒂斯塔·阿爾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的專著《論繪畫》(On Painting)。
  • 基特:反種族歧視是全人類的大事 我為弗洛伊德之死而悲傷憤慨
    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是一場悲劇,許多體育界、演藝界的名人都為他發聲。北京時間周二,馬林魚小老闆,前揚基隊長,全票入選名人堂的遊擊手德裡克-基特對此事發表了自己言論。他敦促所有人都要儘自己所能,為反種族歧視做貢獻。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屆網上展廳開幕
    新華社香港3月20日電(記者丁梓懿)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首屆網上展廳20日亮相,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235間頂尖國際藝廊呈獻超過2000件藝術品。這些全新數碼項目於20日至25日對公眾免費開放。與以往現場親身體驗不同,本屆觀眾只需登入巴塞爾藝術展官網,便可瀏覽眾多類型的作品,包括油畫、雕塑、繪畫、攝影、錄像及裝置藝術等種類。這些作品都列出確定價格或價格區間,方便藏家選購。據主辦方介紹,網上展廳的所有作品總價值約為2.7億美元。
  • 2020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免費看!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嚴重爆發和擴散,2020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已被取消。為此,巴塞爾藝術展首次推出了線上展廳,將有來自31個國家及地區的231間頂尖國際藝廊參與,呈現超過2000件原本打算於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展出的頂級藝術品,這些作品總價值約為2.5億美元。
  • 美國聯邦機構受命將取消「反種族歧視」培訓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白宮4日說,總統唐納·川普已經下令取消聯邦政府反種族歧視系列培訓,理由是這類培訓在美國社會「製造分裂」。依據川普的指示,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拉塞爾·沃特4日晚向聯邦政府行政分支機構發送文件,要求這些機構確認,如果它們開展「種族批判理論」等種族議題方面的培訓,這些培訓是否包含特定內容,會讓人認為美國或美國特定人群是種族主義者;如果有上述內容,這些機構應上報在這類培訓上的具體花費。
  • 春節好去處&2020年國內值得關注的展覽推薦
    春節好去處&2020年國內值得關注的展覽推薦大家鼠年吉祥!每年年初,藝術中國都會對這一年全球藝術界即將舉行的重要藝術展覽或盛事做一個盤點,為大家全年的觀展計劃提供參考。本期《周末去哪兒》,我們首先梳理並遴選了2020年國內藝術界最值得期待的展覽,帶您提前一睹:
  • 比伯力挺黑人平權運動 將持續為種族歧視問題發聲
    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 6月7日,賈斯汀·比伯在個人社交網站上發文為黑人平權發聲。同時,他保證以後將在社交網絡平臺上發聲對抗種族歧視問題。
  • 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持續 激烈衝突不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已經持續數月,各類衝突也不斷發生。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又發生了多起警察與抗議者衝突的事件。抗議者們喊著「不要警察、不要白人至上主義、不要種族歧視的美國」等口號行進。期間,紐約警方派出警察驅趕這些抗議者,雙方發生肢體衝突。據當地媒體報導,紐約警方至少逮捕了3名抗議者。 此外,當地時間10月31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雷厄姆也發生了警察與抗議者衝突的事件。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當地警方在一個法院外與抗議人群對峙。之後,警方向抗議人群噴灑胡椒噴霧。
  • 2020年巴塞爾藝術展會取消
    北京商報訊(記者 隋永剛)6月6日,巴塞爾藝術展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宣布取消2020年巴塞爾展會。公告指出,雖然有跡象顯示一些國家展望可脫離封鎖狀態,但全球仍處於不穩定中,不少未知之數令舉行展會的選擇寸步難移,專注於明年舉辦國際卓越的巴塞爾展會是目前最佳的決定。
  • 巴塞爾藝術展 | 超級VIP收藏家們6小時創造的10億戰績
    這其實應該說是巴塞爾藝術展VIP日的常態,2019年巴塞爾藝術展迎來第50個年頭,作為當代藝術範圍內最頂級的藝博會,也許是為了迎接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時間點,各大參展畫廊帶來了精品力作,造就了今年尤其火爆的銷售戰績。早已經成為巴塞爾藝術展VVIP的收藏家喬志兵在和藝術頭條連線時也表示,現場的買氣很旺,很多都是高價作品!
  • 畫家薛海濤作品登陸瑞士巴塞爾全球藝術展
    薛海濤和他的油畫作品在瑞士巴塞爾全球藝術展上,有來自全世界37個國家的著名畫家、雕塑家作品展出。薛海濤油畫作品這屆全球藝術展上,展覽中亮相的不僅有世界聞名的老藝術家,也有獨顯藝術風採的新秀。來自中國的畫家薛海濤所創作的作品登陸展覽,獨具藝術特色。
  • 詹姆斯再為種族歧視現象發聲,但他曾也被扣過種族歧視的帽子
    老評不是玩政治自媒體的,所以不予置評,老評主要說的還是詹姆斯站出來為種族歧視發聲這事。在這場純粹的種族主義暴行發生之後,詹姆斯第一時間發聲,&34;,然後發文配圖,是NBA裡為此次事件發聲最早的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