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世界裡,獨立和依賴這兩個極端都是經常能看到的。
有的人獨立,有的人依賴,
有的人既獨立又依賴(該獨立的時候獨立,該依賴的時候依賴),
有的人既不獨立也不依賴(該獨立的時候不獨立,該依賴的時候不依賴)。
有人說:
一個人如果過於被動、依賴或可以被操縱和利用,未必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一個強硬的或者橫行霸道的人,如果在生活中堅持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並且不需要任何一種關心或者愛,那麼他往往會患上一種確定的人格障礙。
不要輕易去依賴一個人,它會成為你的習慣,當分別來臨,你失去的不是某個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
——宮崎駿
我願獨立自主和照自己的意思過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絕不希求。
——車爾尼雪夫斯基
獨立,獨立是通過自身努力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和現實需求。每個人都想獨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全面做到的,比如經濟獨立,精神獨立,思想獨立,情感獨立。
依賴,當你在心裡需求和現實需求無法自我滿足時,需要通過藉助於他人的力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我們每個人都想擺脫依賴,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全面做到,比如擺脫依賴思想,依賴別人,依賴情感。總有的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坐享其成。
但在這時代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歌頌獨立。
有的人認為「為什么女人就不能獨立,反而要依賴男人」
有的人認為「為什麼要結婚就不能自己自己自己的」。
其實如果一個人過分獨立,她獨立到不想跟任何人接觸,不想跟任何人發生親密關係,實際上是她不夠自愛,她內心缺乏愛。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現代人必須依賴。這是社會環境的因素,現代人的工作生活不得不依賴於他人。分工細化,工作上不得不依賴,生活壓力加大,時間被壓榨,日常行為也要依賴機器或者他人的幫助、照顧。
這樣看,
沒有一個真正正確的模式,
也沒有人能真的理解有些人生來就依賴別人,需要別人的指導與幫助。
而有些人則是「被詛咒的」獨立,不太需要別人對他「嬰兒般的照顧」、指導和保護。
我覺得適度的依賴讓人們更加的獨立,因為適度的依賴讓人們心中生出安全的堡壘,人們知道自己背後有人在支持著我們,我們知道自己身後有個溫暖的避風港,它會讓我們生出更多的力量和勇氣去獨立。懂得去傾聽你的另外一半、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他們對於愛的需求,然後給於他們支持,並且你也懂得訴說你對愛的需求,然後邀請他們來支持你,這樣的互惠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應該把獨立和依賴統一起來,這樣才能達到自己未曾打到過的高度。過度地向兩個方向中任何一個偏,都會釀成不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