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上)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2020-12-18 與生活交朋友

上回講到關羽設計殺了車冑,劉備佔據徐州,又擔心曹操來抱負。

陳登向劉備獻計說:「曹操最怕的是袁紹。袁紹佔據冀、青、幽、並諸郡,有百萬大軍,文官武將不計其數,為什麼不向他求救呢?」

劉備說:「我跟袁紹沒什麼交情,最近又把他弟弟給滅了,他怎麼會幫我?」

陳登說:「咱們這有個人與袁紹是世交,讓他給袁紹寫封信,袁紹肯定會來幫忙的。」

劉備問是什麼人,陳登說:「這人您平時就特別敬重啊,怎麼就忘了?」

劉備猛然醒悟,說:「難道是鄭康成先生?」陳登笑著說:「就是他。」

鄭玄,字康成,好學多才,曾經是馬融的學生。馬融講課時,會掛紅紗帳,前面教學生,帳後放樂妓,侍女環列左右。鄭玄聽了三年課,目不斜視。到了畢業時,馬融感嘆說:「只有鄭玄學到了精髓。」

鄭玄家中的婢女都懂得《毛詩》。一個婢女違背鄭玄意願,被鄭玄罰跪。另一個婢女對她開玩笑說:「胡為乎泥中?(為什麼跪在地上?)」這個婢女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向他報告事情,正碰上他惱火)」鄭玄家婢女之間的交流都如此風雅。

漢桓帝時,鄭玄官至尚書。後十常侍之亂,鄭玄棄官歸田,住在徐州。劉備在涿郡時就向鄭玄學習過。成了徐州牧後,也經常去拜訪鄭玄,向他請教學問。

歷史上的鄭玄是學者,經學大師,教育家。重名不重官,名氣也確實很大。黃巾軍造反,卻也非常尊敬鄭玄,以禮相待,不攻打鄭玄所待的縣。鄭玄在徐州住了五六年,不過在劉備反曹操時,鄭玄應該已經不在徐州了,劉備與鄭玄也沒什麼交集。演義這裡有點亂攀關係,抬高劉備。

劉備於是同陳登去鄭玄家,求他寫信給袁紹。

鄭玄痛快地答應了,寫了封信交給劉備。劉備派孫乾連夜趕往袁紹處。

袁紹看了信,暗想:「劉備滅了我弟,本不該幫他。但鄭尚書發話了,也不能不去救。」於是召集文武,商議起兵討伐曹操。

謀士田豐說:「咱們連連徵戰,百姓疲弊,糧草匱乏,不能起兵。應該先派人向天子報捷,如果不成功,就上表說曹操斷我言路,然後帶兵駐守黎陽,再在河內準備軍備器械,派精兵駐防邊疆。三年之後,就能輕鬆滅曹了。」

謀士審配說:「不對。明公英明神武,實力強盛,起兵討伐曹賊,易如反掌,哪有必要推遲出兵時間?」

謀士沮授說:「打仗取勝靠的不是強盛。曹操法令嚴明,士卒善戰,不像公孫瓚那樣坐著等死。如今放棄良策,起無名之兵,我覺得不可取。」

謀士郭圖說:「徵討曹操,怎麼會是師出無名呢?主公應當及時早定大業。請聽從鄭尚書的話,與劉備聯合,剿滅曹賊。上合天意,下合民情,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四個謀士在那爭論不休,袁紹猶豫不決。

這時許攸、荀諶從外面進來。袁紹問他們說:「鄭尚書寫信來,要我起兵幫劉備攻打曹操。你們覺得我該不該起兵?」

二人齊聲回答:「明公以多擊少,以強攻弱,討伐漢賊,匡扶王室,正是起兵的時候。」

袁紹說:「你們說的正合我心意。」於是商議起兵。

袁紹手下就是謀士太多,相互勾心鬥角,袁紹也毫無主見,每次跟猜謎一樣去接受手下建議,偏偏就是猜不中,典型的反向指標。

單論袁紹出兵這事,田豐與沮授更加保守,利用自己的優勢,使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再打曹操,這需要冷靜和耐心。袁紹這時出兵討伐曹操其實問題也不大,畢竟實力擺在那。只是這時袁紹和其他幾個謀士的心態不對,太過急功近利,容易露出破綻。

袁紹令孫乾回報鄭玄,並約劉備準備接應。

袁紹令審配、逢紀為統軍,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顏良、文丑為將軍,起騎兵十五萬,步兵十五萬,共三十萬精兵,向黎陽進發。

郭圖對袁紹說:「明公以大義討伐曹操,要先列出曹操的罪行,昭告天下,然後名正言順出兵。」袁紹覺得有理,令書記陳琳起草檄文。陳琳於是寫了非常有名的《為袁紹檄豫州文》

陳琳前面就出現過,本是何進的主簿,多次勸諫何進,但何進不聽忠言,最終身首異處。之後陳琳就跟著袁紹混了。

下面只簡單介紹下檄文內容,不逐句翻譯了。感興趣的可以去專門看看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原文,看看文學家罵人的氣勢。

聖明的君主面臨危局制定策略來平定變亂,忠心的臣子面臨災難尋求對策來確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後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後能立不凡的功勳。

從前秦國國君軟弱,趙高專政,作威作福,大臣受脅迫,不敢直言,最終發生望夷宮之變(趙高在望夷宮殺死秦二世),導致滅族之禍,至今背負罵名。

呂后時期,呂祿、呂產專政,胡作非為,國人寒心,絳侯周勃、朱虛侯劉章起兵平叛,立文帝,所以國家興隆,他們也名流千古。這就是大臣立功的典範。

司空曹操,他爺爺曹騰是中常侍,本就不是個玩意兒。他父親曹嵩,乞丐出身,是曹騰的養子,靠贓銀獲取高位,與奸佞勾結,顛覆皇權。曹操是閹人之後,沒什麼品德,奸詐狡猾,喜歡惹事。

袁紹統領豪傑,剷除奸佞,又遇董卓專權,欺壓百姓。袁紹召集諸侯,不追究他們以前的過錯,與曹操商討討伐董卓。本來以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沒想到他愚昧短見,打了大敗仗,喪失大量兵馬。袁紹幫他重整隊伍,分給他兵力,上表要他擔任兗州刺史,給了他很大的權力,希望他能將功贖罪。

但曹操飛揚跋扈,剝削百姓,殘害賢能,殺九江太守邊讓全家,引起眾怒,所以曹操在徐州被打敗,地盤讓呂布奪走,沒有立足之地。袁紹本著鋤強扶弱的善意,不和善於叛變的呂布為伍,發兵徵討呂布,拯救了曹操,恢復了他的官職。袁紹對兗州百姓沒有恩惠,但對曹操卻有大恩。

後來天子從長安遷都洛陽,群賊亂政,當時冀州正遇外族入侵,所以派從事中郎徐勳為使者,令曹操修洛陽宗廟,保護年幼的皇上。曹操卻趁機遷都專政,玷汙王室,敗壞法紀,獨斷專行,誰對他不爽,他就殺誰全家。公卿們的官職都只是名義上的。

前任太尉楊彪,歷任司馬、司徒、司空,地位極高,曹操因小怨誣告他,將他棒打鞭抽,恣意虐待,不顧法律的約束。

議郎趙彥,忠諫直言,深得朝廷重用。曹操打算篡權,杜絕言路,擅自逮捕並殺害了他,都不跟皇帝打招呼。

梁孝王的陵墓很是尊貴,莊嚴肅穆,而曹操親自率兵發掘他的陵墓,打破棺槨,露出屍體,盜取陪葬寶物。曹操還成立所謂的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極力掩飾自己的所作所為。他的軍隊所過之處,沒有墳墓不被挖掘的。

曹操身處高位,卻做著桀紂那樣的事,禍國殃民,增加苛捐雜稅,兗州、豫州都是無法生活的百姓,京都民怨沸騰,歷觀古今書籍,也找不到曹操這樣殘暴無道的大臣。

袁紹在外徵討叛亂,沒空教育曹操,以為對他寬容,或許他自己有所收斂。但是曹操狼子野心,竟然想謀害國家棟梁,孤立大漢皇帝,成為梟雄。

之前袁紹討伐賊寇公孫瓚,相持一年,曹操趁機暗地裡以皇帝的名義偷襲袁紹,率兵帶了黃河邊,正要過河,公孫瓚被袁紹平定,曹操奸計沒能得逞。

曹操又在敖倉屯兵,以黃河為屏障,準備螳臂當車。袁紹身負漢帝委託,帶雄兵百萬,所向無敵。而曹軍將士,都來自於幽州、冀州。他們的部下,都思念家鄉,無心戰鬥。剩下的兗州、豫州人,以及呂布、張揚的餘黨,都是受到脅迫,屈服在曹操的淫威之下,隨時投降。曹軍就會土崩瓦解。

如今漢室衰弱,綱紀廢弛,朝廷沒有一個賢人輔佐,輔臣中沒有一個有氣魄的。就算有忠義之人,被暴虐的曹操所脅迫,如何如何能施展能力?

曹操又派七百精兵,圍守皇宮,對外說保衛皇上,實際上是拘禁皇上,圖謀篡位。

現在是忠臣肝腦塗地的時候,烈士立功的機會,怎能不把握住!

袁紹四州同時進兵,並發書信到荊州,令劉表聯合張繡整頓義兵,包圍曹操,共同匡扶社稷。這不凡的功勞,就要獲得了。

能獲得曹操人頭的,封為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曹操部下偏將官吏有投降的,都不予追究。廣宣恩信,大加厚賞,布告天下,讓大家都知道皇上有難了。大家要遵守此檄文就像遵守律令一樣!

陳琳從曹操的爺爺開始罵起,把曹操貶得一文不值。如今盜墓題材裡面大名鼎鼎的摸金校尉就是出自這篇檄文,曹操也因此成為盜墓之祖。

袁紹看了檄文,大喜,令人發放各個州郡。檄文傳到許都時,曹操正患頭風病,躺在床上。手下將檄文傳進來,曹操看後,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頭痛一下子就好了,從床上跳了起來,對曹洪說:「這檄文是誰寫的?」

曹洪說:「聽說是陳琳寫的。」

曹操笑著說:「文筆這麼厲害的人,必須有武略相配合。陳琳文筆雖好,但袁紹武略不足啊!」於是召集眾謀士商議迎敵。

陳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漢末文學家,其經歷與演義相似,一篇檄文把曹操給罵好了。陳琳是站在袁紹的立場寫的檄文,文中內容大部分都是瞎編的。曹操盜梁王劉武的墓,八成也是瞎編的。

孔融聽說後來見曹操說:「袁紹太強,只能跟他講和。」

荀彧說:「袁紹無用之人,沒有講和的必要。」

孔融說:「袁紹士廣民強。其部下如許攸、郭圖、審配、逢紀皆智謀之士,田豐、沮授都是忠臣。顏良、文丑勇冠三軍,高覽、張郃、淳于瓊等都是當世名將。怎麼叫袁紹是無用之人?」

荀彧笑著說:「袁紹兵多,卻是烏合之眾。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智,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無用,他們勢如水火,肯定內訌。顏良、文丑,匹夫之勇,分分鐘搞定。其餘都是庸碌之輩,就算有百萬大軍,也不值一提。」孔融無話可說。

曹操大笑說:「都不出荀彧所料。」於是命前軍劉岱、後軍王忠率兵五萬,打著丞相的旗號,去徐州攻打劉備。

劉岱本是兗州刺史,曹操攻取兗州,劉岱投降曹操,曹操任命他為偏將。現在命他與王忠一起帶兵。

曹操親自率二十萬大軍去黎陽,抵抗袁紹。

程昱說:「我擔心劉岱、王忠完不成使命。」

曹操說:「我也知道他們不是劉備的對手,讓他們去虛張聲勢而已。」

曹操吩咐劉岱二人:「不要輕進。等我滅了袁紹,再回兵破劉備。」劉岱、王忠率軍前去。

曹操帶兵到黎陽。兩軍相隔八十裡,各自挖溝築壘,相持不戰。從八月一直耗到十月。

原來許攸不樂意審配帶兵,沮授又抱怨袁紹不用他的計謀,整天內訌,不思進取。袁紹也舉棋不定,沒有進兵。曹操於是命臧霸把守青州、徐州。于禁、李典屯兵河上,曹仁總督大軍,屯於官渡,曹操自己帶著部隊回到許都。

相關焦點

  • 聽書《三國演義》第023回 曹孟德初戰袁公祿
    曹丞相想了一想:「呃,王垕。」「呃在。」「你不能在這左近籌集些糧草嗎?」「哎呀,相爺,哪兒也籌集不著啊。您不知道壽春這一代連連大旱,人民相食啊,赤地千裡。」王垕心說:丞相,您是沒出去看看,那地皮兒都是紅的。一粒糧食沒有我上哪兒籌集去呀?曹丞相是攻城心切呀,他想速戰速決,但是呢這壽春就取不下來,現在這麼緊張,這怎麼辦呢?丞相想了想:「呃?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下)曹阿瞞割須棄袍
    曹操令人砍伐樹木,立起排柵,將大軍分成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淵,曹操居中。第二天,曹操率三寨大小將校,殺奔關隘前去,正遇西涼兵馬。兩邊各布陣勢,曹操出馬在門旗下,見西涼兵人人勇健,個個英雄,又見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手執長槍,立馬陣前,左邊龐德,右邊馬岱。曹操暗暗稱奇,縱馬出來對馬超說:「你是漢朝名將子孫,為什麼要造反?」馬超咬牙切齒,大罵:「曹賊,欺君罔上,罪不容誅!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煮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讀《三國演義》,其樂無窮。其實我已經十多年沒讀過了,讀書時候讀的最多。但那時候經歷的少,可能只是對英雄,戰爭的熱血更加感興趣而已。如今重讀,應該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感悟和認知。過去是囫圇吞棗,這次我選擇慢讀,並記錄一下再讀《三國演義》的想法。東漢天下傳至桓靈二帝時,天下已經動亂不堪。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上)甘寧百騎劫魏營
    上回說到張遼威震逍遙津,大敗孫權。孫權在濡須口收拾兵馬,忽報曹操從漢中率四十萬兵馬前來救合肥。孫權令董襲、徐盛二人率五十隻大船,在濡須口埋伏,令陳武帶一隊人馬,在江岸來回巡哨。張昭說:「曹操遠來,一定要先挫他銳氣。」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上)曹操大宴銅雀臺
    上回說到諸葛亮設伏大敗吳軍,周瑜怒氣衝天,舊傷復發,昏死過去。眾將將周瑜救醒,開船逃去。諸葛亮和劉備回荊州慶祝,賞賜眾將。周瑜回到柴桑後,蔣欽等率人馬回南徐向孫權匯報。孫權大怒,想任命程普為都督,起兵攻打荊州。周瑜也上書,請求起兵雪恨。張昭勸諫說:「不能起兵。曹操一直想報赤壁之恨,因為怕孫劉聯盟,所以不敢起兵。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上)曹操平定漢中地
    上回說到曹操準備西徵漢中張魯。曹操兵分三隊,前部先鋒夏侯淵、張郃,曹操率諸將居中,後部曹仁、夏侯惇負責押運糧草。探子報入漢中,張魯與弟弟張衛商議退敵之策。張衛說:「漢中最險要的地方是陽平關,可以在關隘左右,依山傍林,紮下十幾個寨柵,迎擊曹兵。
  • 《三國演義》有聲朗讀版在線聽書MP3 第020回 失小沛劉備投曹操
    我看呢,咱們上許都,去投曹操得了。曹操是最恨呂布,咱們借曹操的勢力,可以奪回徐州,殺死呂布,您看如何呀?」玄德一聽,「哎~~也只好如此啦。」他們就來到了許都,把人馬扎到城外,然後玄德,帶著關羽、張飛,來拜見曹孟德。曹操一聽非常高興,劉備來投!哈哈,劉備,乃當代之英雄也!是我之兄弟。他吩咐人:「來,大開轅門,鼓樂齊鳴,列隊相迎!」來到外邊兒,把劉備接進廳堂。
  • 《三國志》中只有4位猛將被稱為勇冠三軍,他們是誰,結局如何?
    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你可以說這4人的勇猛都冠絕了三軍。總結一句話就是「太勇猛了,在三軍裡可稱第1」。顏良是河北袁紹手下的王牌主將之一,而且一出場就驚豔曹袁雙方。這位老兄在《三國演義》裡主要在白馬之戰中登場,並且在短暫的閃光後被關二爺一刀秒殺。然而顏良在出場的僅有篇幅中卻表現出了驚人的戰力。
  • 大鼓書《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刧烏巢孟德燒糧┃▎雨楓
    曹陣上門旗開處操出馬,許儲徐晃李典張遼 各執兵器面色沉。操以鞭指袁紹道:你袁紹 何故謀反叛朝廷?一句話說得紹大怒,針鋒相對罵聲聲:你名為漢相實漢賊,要比莽卓甚三分。操大怒 即命張遼披掛戰,袁營裡 紹令張郃躍馬迎。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我上不能報國,下不能保家,怎麼能不憂慮呢?」袁紹說:「我早就想打許都了。現在春天暖和,正好可以起兵。」於是召集眾謀士商議破曹之策。田豐勸諫說:「之前曹操攻打徐州,許都空虛,我們沒有及時出兵。現在徐州已經被攻破,曹兵士氣正盛,不可輕敵。不如與他打持久戰,找到機會再出擊。」
  • 再讀《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上)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上回說到曹操平幽州,徵烏桓,用郭嘉遺計滅二袁後,曹操與荀攸閒聊時,看到金光,命人挖掘。曹操在金光處挖出一隻銅雀,問荀攸這是什麼徵兆。荀攸說:「昔日舜的母親夢見玉雀入懷而生下舜。如今挖出銅雀,這是吉兆啊!」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上)柴桑口臥龍弔喪
    上回說到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舊傷復發,墜落馬下。左右忙將周瑜救回船,士兵傳話說:「玄德、孔明在前山頂上飲酒取樂。」周瑜大怒,咬牙切齒地說:「你說我打不下西川,我發誓一定要打下!」這時吳侯派弟弟孫瑜到來,周瑜將他接入。
  • 再讀《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上)美髯公千裡走單騎
    上回講到曹操封金掛印,帶著二位夫人去河北投劉備,曹操手下將領蔡陽請命去追。曹操手下諸將中,除了張遼,徐晃與關羽的交情也很深,其餘將領也都敬服關羽,只有這個蔡陽不服,要去追關羽。曹操說:「關羽不忘故主,來去清白,是真丈夫。你們都要向他學習。」於是喝退蔡陽,不讓他去追趕。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上)張永年反難楊修
    上回說到張魯想取西川,佔地為王,劉璋找眾官問計,一人出來獻計。獻計的人是益州別駕張松,字永年。張松額钁頭尖,鼻僵齒露,身高不滿五尺,說話如同銅鐘。劉璋問他說:「別駕有什麼高見,可以解張魯之危?」張松笑著說:「我聽說曹丞相文韜不及孔子、孟子,武略比不上孫子、吳起,專靠強霸而居高位,怎麼能教誨您呢?」楊修說:「您待在邊遠地區,哪裡知道丞相的才能?我讓你看看他的作品。」於是叫左右取來一卷書,給張松。張松見標題寫著《孟德新書》,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一共十三篇,都是用兵之法。
  • 【湖南寫作】陳清泉:含謎新編《三國演義》打油詩
    孫定、清道人(謎面為《三國演義》笫29回回目前句。孫策因作戰英勇,時人呼為「小霸王」);b. 策之不以其道。2. 小霸王·為了將來打基礎。3.a. 版權所有(謎面為《三國演義》笫29回回目後句。孫權長相奇特,故可稱其為「碧眼兒、紫髯伯」 ); b. 孫氏、二郎、繼業;c. 小霸王、短命二郎、紫髯伯、孫立。
  • 再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上)馬超大戰葭萌關
    上回說到張魯答應援助劉璋,閻圃極力勸阻。馬超挺身而出說:「感謝主公之恩,無以為報,我願意率一支人馬攻取葭萌關,生擒劉備,一定要劉璋割二十個州給主公。」張魯大喜,先派黃權從小路回去,隨後給馬超二萬人馬。這時龐德病倒,留在漢中。張魯令楊柏監軍,馬超和馬岱擇日啟程。
  • 《三國演義》說曹操姓夏侯,這到底真的嗎?夏侯家和曹家有啥關係
    曹操姓夏侯凡是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曹操雖然叫曹孟德,但是他的本來的姓氏卻是夏侯。因為他爹給大太監曹騰做了養子,所以後來才改姓為曹。《三國演義》中的原文是「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為中常侍曹騰之養子,故冒姓曹。 」。
  • 再讀《三國演義》:第十六回(下)曹孟德敗師淯水
    上回說到劉備在小沛被呂布攻打,逃往許都。劉備到了許都城外,派孫乾去見曹操,說被呂布相逼,特來投奔。曹操說:「劉備跟我是兄弟啊!」便請劉備入城相見。第二天,劉備留關羽、張飛在城外,自己帶著孫乾、糜竺入城見曹操。曹操以上賓之禮款待他們。
  • 潘建華:《三國演義》高考試題集解
    《三國演義》章回小說 以時間為序 擁劉反曹 三打祝家莊(2018年天津卷)《三國演義》又叫《三國志演義》或《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它始於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再現了公元184年到280年之間的歷史畫卷。
  • 蔣幹,被《三國演義》寫壞的名士,有點冤枉
    蔣幹這人,被《三國演義》寫壞了,一句歇後語「蔣幹盜書——上了大當」讓眾人皆知:蔣幹這傢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三國演義》中蔣幹是個蠢貨一下江東曹操是個有眼光的集團老大,凡是他看上的人,都是很拉風的人才,比如劉備、關羽和周瑜。既然曹操對周瑜有心,蔣幹也就起了意,要以口才把周瑜從孫權手裡哄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