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聯賽球隊當年是怎麼改名的?K聯賽球隊為何還有企業名稱?

2020-12-27 東方體育

J聯賽球隊當年是怎麼改名的?K聯賽球隊為何還有企業名稱?

而這一點,中國足球也沒有做到。中國足球如今推行中性名,表面上是為了日後的足球文化和傳統,但其實,中國足協已經對球隊不得異地搬遷的禁令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前就有消息傳說,足協對「異地轉讓」的政策開始鬆動,四川的一直球隊就有可能遷往深圳。

而且,中國球隊的投資方大多都是民營企業,這兩年國企都已經開始從足球圈退潮,而地方政府單位更是幾乎就沒有涉獵過足球圈。中國足球根本談不上「地域密著」,既然談不上「地域密著」,自然中性名也就沒有意義。不然,以山東泰山為例,如果中性名起了個泰山,過兩年球隊搬家到了四川,難道要叫「成都泰山」嗎?

第三,J聯賽球隊更名是在職業聯賽初期,各隊本身就還沒有形成職業球隊文化,他們對於原有的企業名稱並不在乎,球迷也沒有對原有的企業球隊產生過渡的歸屬感和依賴感。

但中國足球不一樣。不管1994年以來至今的是企業聯賽還是職業聯賽,反正中國足協自己對外聲稱是職業聯賽,既然是職業聯賽,俱樂部就按照職業聯賽的標準的打造球隊文化。像國安、泰達、建業、亞泰、綠城、魯能等球隊,已經有了深厚的足球文化內涵。

如果中國足協的中性化命名在1994年的時候一刀切,相信沒有任何俱樂部有反對意見,哪怕拖延到1995年1996年都可以,甚至說哪怕拖延到中超創辦的時候,也還好說。現在一拖拖了20多年,原有的球迷文化已經養成,再一刀切就不合適了。

|北京的球迷文化早已形成

國安早已不是一個企業名詞

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個字是傳承,是信仰

反過來,有一些球迷問,那為何韓國聯賽就允許有企業名稱的球隊呢?其實這個跟韓國聯賽球隊的構成性質有關係。

韓國聯賽以前也是企業聯賽,現代、三星、大宇等企業控制的球隊。這一點其實K聯賽跟中國聯賽很像,都是拿企業聯賽當成職業聯賽,但問題是,無論企業聯賽還是職業聯賽,韓國聯賽成立的很早,他們在1983年就創辦了,比日本早了10年,比中國早了11年。

韓國聯賽當時創辦的時候,其實跟當時的日本聯賽差不多,都是無法完全脫離大企業,所以現代、大宇、三星這些大公司的名字就一直都在球隊的名稱中。不過,隨著近年來的發展,韓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市民球隊。

所謂市民球隊,就是非企業球隊,其最大的特點是,控股方為市政府,俱樂部主席往往就是市長。這樣的球隊,如大邱、濟州等都是如此。他們的名字也一般就是大邱FC、濟州聯。

|大邱FC、濟州聯

相關焦點

  • 相比較J聯賽和K聯賽,中超球隊中性名真的並不是想改就能改
    目前距離中超球隊中性名申報截止日期已經過了兩周的時間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球隊的新名稱還沒有敲定下來呢?這其中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你能想像一些傳統中超球隊改名後的情況嗎?或者你能想像這些傳統球隊能改成什麼新名稱嗎?
  • 中超球隊改名可借鑑J聯賽,俱樂部改名要有文化,要帶俱樂部特色和...
    近日,足協擬出臺規範俱樂部名稱的相關規定,要求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對此,《新快報》表示中超俱樂部改名需要有文化,不能一刀切地模仿歐美,可以借鑑J聯賽球隊隊名。 對其他球隊來說,如果要改名,那麼最好取一個帶有俱樂部特色和本土氣息東亞式隊名,而不是隨便仿照美式或者歐式粗暴改名,倒不如可以借鑑一下J聯賽球隊
  • 中超球隊改名惹爭議,J聯賽體現中國文化,一招可不讓贊助商吃虧
    中國足協提出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最近炒得很熱,看來改名勢在必行,只要名字跟贊助商掛鈎的都的改掉,目前只有大連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就是大連的俱樂部,當然如果他們的贊助商就叫大連人,這樣的情況不知道允不允許名字保留下來,像國安、申花、泰達、建業、這些俱樂部已經存在很久了,突然之間改掉有點不適應。
  • 職業聯賽球隊更名 中性化是大勢所趨
    有球迷建議其改名為「河北子龍隊」,也有球迷建議更名為「河北燕山隊」……與永昌更名一樣,眾說紛紜。永昌和華夏幸福為什麼要改名?而且改名如此之難?這要從中國足協的職業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說起。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的提法由來已久,但在今年11月25日召開的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上,中國足協正式確定了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要求,各級職業聯賽球隊必須在2021賽季前完成名稱中性化改革。
  • 為什麼各支中超球隊改球隊名稱如此之難?
    對於球隊名稱要改了,讓很多俱樂部和球迷不高興,俱樂部不高興當然投資人花了巨資搞足球,本來想打廣告,現在不能以投資企業名字命名球隊,這不是打擊那些投資人嗎?本來在中國搞足球是不賺錢,他們主要還是想提升企業影響力,現在好了,一年投資幾十億,還不能打廣告,試問哪個老闆願意投資搞足球?
  • 中超球隊改名惹爭議,5支球隊不用改,恆大最難,球迷:公平呢?
    中超球隊距離足協改名的最後期限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可是目前卻只有大連人這一支球隊完成了改名,其他俱樂部好像還沒有準備好改名的意思。畢竟這麼多年,大家都習慣了球隊的名稱,更為重要的是球隊年年的投入都是虧錢,如今卻連廣告都不能打了,這對於球隊來說自然有所不甘,難保會因為名字而逼迫一些球隊退出足球圈。
  • 【日本足球】J聯賽球隊隊徽由來
    所以J1聯賽中還有支勁旅浦和紅鑽也是例屬崎玉。 隊名由來:OMIYA ARDIJA,ARDIJA,是西班牙語單詞arudirya(松鼠),用日文羅馬拼音寫法表達的形式組成。 隊徽由來:橙色是大宮的「區の色」,據說隊徽中的條紋代表的是城市中的高速公路,松鼠是大宮市(現崎玉市)的最喜愛的寶貝的象徵,隊徽中的松鼠做出格鬥中的標準站姿,據說這是表示球隊追求攻守平衡的理念。
  • 亞冠總結:K聯賽獨步東亞,J聯賽笑傲江湖,中超則收穫了這些!
    K聯賽逼搶已統治東亞足球,J聯賽傳控笑傲江湖,中超收穫了這些引領足球潮流?K聯賽逼搶、J聯賽傳控似曾相識,中超聯賽需要重拾傳統2020年12月10日晚,亞冠聯賽東亞區半決賽,兩支K聯賽球隊PK中超北京國安和J聯賽球隊神戶勝利船。
  • 歐洲5大聯賽到底有多少支球隊?中超要求改隊名,為何不擴軍了?
    查閱了歐洲五大聯賽資料後,我們發現西甲聯賽擁有20支球隊;英超聯賽也是擁有20支球隊;意甲聯賽同樣擁有20支球隊;法甲聯賽還是一樣也擁著20支球隊;五大聯賽只有德甲聯賽擁有著18支球隊。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爭議依舊發酵:北京國安堅持不改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體壇聯播|北京國安堅持不改名,易建聯仍需22周康復時間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的爭議,依舊在發酵。北京時間12月15日,據國內媒體爆料,北京國安俱樂部準備堅持向足協申報「北京國安」四個字為俱樂部名稱。在改名方面,「御林軍」的態度是抗爭到底。而在國內籃壇,雖然CBA聯賽休戰一天,不過聯盟近日更新了傷員報告。
  • 中超球隊起新名,怎麼改才能皆大歡喜?
    不過有些球迷就不認同,恆大新隊名有廣州老大之意,這讓同城球隊富力情何以堪。總之,球隊改名這事就是個燙手山芋,怎麼處理似乎都會惹怒眾人。1.改名為了擺脫企業束縛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為什麼足協強力要求更改隊名。
  • 中超球隊名稱中性化,足球改革必要的陣痛之舉
    最近,中國足協出臺了兩項政策:一個是球隊的頂薪制;一個是球隊名稱的中性化。兩項政策的實施,都引起大家的爭議,甚至還有不少的謾罵聲。另一項政策,就是俱樂部球隊名稱中性化,這方面爭議非常大。足協的初衷是將職業球隊改中性名稱,是迎合了足球發展的潮流,也算是與國際接軌了。
  • 中國足協提出球隊名稱中性化是否有利於國足發展?
    足協這個規定,不是有利於國足發展,而是有利於自己的工作開展,雖然話很難聽,但的確是實事,足協只要文件一下,俱樂部如果不改名,就無法進行註冊,世界上還有比這個更簡單的工作嗎?不可否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是世界足球俱樂部的慣例,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問題存在:俱樂部的運作模式必須是自產自銷,只有這樣,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才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無論俱樂部背後的投資商是誰,俱樂部都能通過市場運營,從而達到收支平衡,這才是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的基礎和根本!
  • 一石激起千層浪,足球是圓的,中超球隊名稱回到起點
    北京國安隊的隊徽1994年首屆職業聯賽之前,頂級聯賽甲A、次級聯賽甲B和乙級聯賽的球隊,除了八一隊和火車頭隊外,基本都是以省市名稱命名。職業聯賽的開啟,最大的變化就是企業和資金的注入,還有就是球隊名稱的改變。北京隊變成了「北京國安隊」,上海隊變成了「上海申花隊」,山東隊變成了「山東魯能隊」等等。
  • 《韓職攻略》:橫豎都得降級,K聯賽的特殊球隊,這就是尚州尚武
    沒有拿過項級聯賽冠軍,沒有參加過亞冠聯賽,這支球隊現在還叫尚州尚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韓國陸軍先後成立各兵種的足球隊。1969年以後,將特種兵、諜報隊、憲兵團、兵參團、工兵團等等足球隊統一成陸軍隊。1972年成立空軍足球隊,1973年將海軍陸戰隊足球隊移交給海軍足球隊,從而改編為陸軍雄飛、海軍海龍、空軍聖武三支軍種足球隊,將這種體制延續到八十年代初。
  • 中超僅兩支球隊不用改名,多家老牌球隊必須要改!
    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從下賽季開始,對於名稱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中國足協將不予註冊。而上海申花也是唯一一支不用改名的老牌球隊,而其他老牌豪門全部需要更改名字,所以下賽季我們也將看到不一樣的中超聯賽。
  • 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 廣州恆大最終選定「廣州隊」?
    為何要改名?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足壇又是如何做的? 最近有消息稱,中國足協準備推進中國各級別足球俱樂部改為「中性隊名」,什麼是「中性隊名」?為何要改名?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足壇又是如何做的?
  • 中超球隊改「中性隊名」,利弊幾何?
    為何要改名?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足壇又是如何做的?「中性化」這次是硬性規定趙亮晨(以下簡稱趙):足協推進球隊改中性隊名,現在進展如何,實行的機率大嗎?雖然這些球隊名稱也有企業名字,但對於中國球迷來講,這些名字都叫了已經快30年了,早已成為俱樂部的無形資產。趙:尤其是,這些名稱已經不只是為作為投資方的企業的品牌服務的了,它們已經和球隊融為一體,成為球隊歷史文化的一部分。球迷在感情上很難接受這種變化。
  • 陳戌源談中超球隊改名!少幾個「FC」多一些有文化的名字!
    昨天(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4日)足協在上海召開了「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在會上,足協主席陳戌源對於現在的中超球隊改名亂象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對於球隊為什麼一定要改中性名字給出了三個原因一是:球隊頻繁改名不利於球隊長期傳承二是:球迷喜歡的是球隊不是企業,企業不該強行把企業名字強行灌輸給球迷三是:球隊加上某個企業名字不利於股份多樣化,打擊其他資本入股職業球隊的積極性,球隊不是投資人的自我市場
  • 中超球隊改名火熱,山東魯能很淡定,球隊已經心中有數!
    最近一段時間,中超聯賽可以說發生了不少的變化,其中最受大家關心的應該就是足協的專項整治大會了。在足協召開的會議中,有兩項內容備受球迷們關注,首先就是限薪,其次就是中超各支球隊的更名了。按照足協的要求,接下來各支球隊的名稱都不能包含任何的商業元素,必須是絕對的中性化名稱。而在足協發布相關的標準之後,各支球隊都開始了緊張地改名工作,其中也包括一些老牌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