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哥」蜜獾的天敵有哪些?

2021-01-11 動物志

「平頭哥」蜜獾是出了名的網紅動物,其勇猛無畏的個性早已深入人心,一些野生動物攝影作品顯示,它們敢和花豹甚至獅群硬碰硬。這種動物雖然非常兇猛善戰,但受限於其體型,能殺死並吃掉它的猛獸還是不少的。那麼,「平頭哥」的天敵有哪些呢?

胡狼和蜜獾是一對冤家

在卡拉哈迪跨界公園(位於南非和波札那交界處的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蜜獾專家貝格等人對蜜獾和該地其他食肉目的關係進行了調查研究,他們把公園的20種食肉動物按照體重分成三個級別:小於1千克是小型,1-12千克為中型,大於12千克的屬於大型。

這樣的話,蜜獾(雌性平均6.2千克,雄性平均9.2千克)就被歸類到中型食肉動物,而和蜜獾差不多大的黑背胡狼也屬於中型這個級別。

大型食肉動物中除了棕鬣狗和獵豹之外,都捕食過成年蜜獾和小蜜獾。而中型的黑背胡狼雖然沒有捕食成年蜜獾的記錄,但會捕殺小蜜獾。

專家發現小型食肉目只能作為蜜獾的獵物,而中型食肉目中,唯有黑背胡狼能對蜜獾造成威脅,有三次捕食小蜜獾的記錄。黑背胡狼對蜜獾幼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威脅,有四次,母蜜獾(窩裡有不到一個月大的幼崽)被觀察到氣勢洶洶地把胡狼驅趕到離窩80-100米遠的地方。

母蜜獾的激動並非沒有緣由,四次事件中有兩次,胡狼趁著母蜜獾在離窩10米處覓食的時候,把頭和肩探入蜜獾的窩中,試圖把裡面的幼年蜜獾掏出來吃掉。

其他地區的胡狼也捕食過小蜜獾,學者約菲1993年指出,尼日北部兩隻金背胡狼殺了一隻蜜獾幼崽。

大型食肉獸是蜜獾最主要的捕食者

大型食肉目中,獅子和豹子都捕殺過蜜獾,斑鬣狗可能也捕殺過。在被殺的七隻成年公蜜獾中,其中三隻根據現場獅子的腳印和蜜獾頭骨上的穿刺傷來看,顯然是獅子幹的。被殺的母蜜獾中,一隻確認被豹子所殺,兩隻根據足跡和咬痕判斷是死於大型掠食者。三隻幼崽被大型掠食者殺死,其中兩次是母蜜獾和幼崽都被殺掉。

卡拉哈迪獵豹和蜜獾之間沒有什麼互動,不過在南非的林波波省,瑞託拉克2005年報導過一個獵豹嘗試捕食亞成年蜜獾的例子。

上圖中母獅咬著小蜜獾,一般的動物此時必定無力回天,但蜜獾不同,實際上小蜜獾之後掙脫了母獅的控制,繼續為自己的生存和獅群戰鬥著。

和給大眾留下的印象不同,蜜獾並非天不怕地不怕的愣頭青,它們會儘可能避免和大型掠食者遭遇。專家發現,蜜獾在七次猛嗅草地上的新鮮足跡氣味後(四次為獅子,一次豹子以及兩次斑鬣狗),都無一例外地改變了行進方向。其中有一次,一隻公蜜獾在聞過獅子的腳印後,受驚似的飛快跑進附近的一個洞穴,躲到第二天才出來。

學者Enhle Kheswa等人2018年的文章指出,在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溼地公園,豹子的存在對蜜獾的出現率產生了負面影響,表明蜜獾在積極避開與豹的遭遇。Enhle分析,這可能是種間捕食或競爭的結果,即蜜獾通過減少在豹子出沒之地活動,以避免與這種潛在捕食者發生遭遇。

蜜獾為什麼敢和大型食肉獸「橫」?

很多影像資料證明了,當避無可避時,蜜獾面對大型掠食者的反應傾向於戰鬥而非逃走,專家在卡拉哈迪的科考也印證了這點。蜜獾在近距離下防禦掠食者的手段主要包括:發出威脅性的尖厲叫聲,豎起毛髮,從肛門的臭腺釋放出刺激性氣味以及向掠食者急速猛衝。這種防禦被觀察到兩次成功地阻止了豹子,對獅子和斑鬣狗各成功一次。

在與斑鬣狗的互動中,蜜獾一開始是一動不動地平躺在草地上,同時嗅著三隻鬣狗的氣味,當斑鬣狗離它只有2-3米時,蜜獾起身衝向鬣狗並尖叫著釋放氣味,接著就跑掉了,鬣狗並沒有嘗試追捕蜜獾。其他學者也在蜜獾與斑鬣狗、棕鬣狗的互動中觀察到類似的情況。

對於為何蜜獾能這麼「橫」,專家也在身體結構上給出了解釋:蜜獾那厚而鬆散的皮膚往往令掠食者難以結結實實地咬住,這使得它在被咬的同時能夠扭過身子反咬攻擊者。

在專家的科考調查中,有一個例子足以支持這種說法,一隻母豹在和一隻6千克重的蜜獾搏鬥時,花了長達52分鐘才最終鎖住蜜獾的喉嚨並殺死了它。此外,學者勞滕巴赫和沃斯特在2003年也報導過,六隻獅子花了15分鐘才殺了一隻蜜獾。由此可見,蜜獾的皮膚賦予了它極強的防禦力,要是換做一般的動物,早被獅子豹子鎖喉殺了。

母豹想捕食小蜜獾,被聞訊趕來的母蜜獾趕跑

大型爬蟲和狒狒偶爾擊殺蜜獾

古人云:善泳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這句話在蜜獾身上也應驗過,我們知道,蜜獾喜歡捕食各種無毒和有毒的蛇,甚至有時體型龐大的非洲巖蟒也難免淪為它的盤中餐,擅長捕捉蛇類可以說是蜜獾的標籤之一了。但有這麼一次,蜜獾在和蟒蛇戰鬥時出了岔子。

據普利托利烏斯1989年報導,一隻蜜獾在和一條巨蟒鏖戰超過6小時後,最終戰敗被殺。所以儘管蛇類在科考資料和新聞中頻繁被蜜獾捕食,但巖蟒好歹也為蛇類挽回了一次顏面,成為記載中為數不多的殺過蜜獾的幾種動物之一。

非洲另一種巨型爬行類,同時也是非洲最大的爬行類、河流中的霸主——尼羅鱷,可一點不給我們平頭哥面子。根據圖片新聞,尼羅鱷捕殺過兩次蜜獾。其中一次為去年,攝影師希拉格羅貝拉爾在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拍到了一條尼羅鱷,令人驚奇的是,鱷魚的嘴裡叼著一隻蜜獾屍體,考慮到屍體比較新鮮,很可能是鱷魚捕殺了這隻蜜獾。

只見鱷魚不停地擺頭甩動蜜獾,此舉是想撕裂蜜獾的身體以便吞下。可是在長達一個小時的嘗試過後,鱷魚仍未能如願撕碎獵物,無奈之下,鱷魚把蜜獾帶到岸上,可能是想試試在陸地上撕開蜜獾。這個例子又一次證明了蜜獾毛皮的堅韌異常,要知道,一般的有蹄類或是小河馬,鱷魚靠這招甩頭是能夠撕裂的。

作為一種機會主義掠食者,蜜獾有時也朝幼年狒狒下手,但狒狒絕對算得上最不容小覷的獵物之一。早期靈長類動物學家路易基·弗薩蒂曾經記錄過這樣一次事件:蜜獾在試圖捕食小狒狒時,被一隻成年雄性阿拉伯狒狒殺死了。

蜜獾絕不是狒狒刀下的唯一亡魂,據學者Cowlishaw1994年總結,狒狒在11次針對豹子的反擊中4次殺死了豹子,這樣一看蜜獾死的也不算冤了。

蜜獾沒有嚴重的敵害

儘管擁有獅子豹子這樣的大型食肉目毫無疑問具備殺死蜜獾的能力,但它們捕食蜜獾的事例總的來說是非常罕見的。學者艾洛夫於1984年發文指出,根據他在1970年7月-1983年1月期間對卡拉哈迪大羚羊國家公園獅子食譜的調查,獅子在研究期間只殺過一隻蜜獾,僅佔全部獵物的1%,而且並沒有吃掉蜜獾。

8隻亞成年獅子花了20分鐘殺死一隻未成年蜜獾

根據學者皮納爾的學術報告,研究者分別在1936-46年和1954-66年兩段時期對南非克魯格國家公園各種掠食者的食性進行了調查。皮納爾指出,在獅子全部25846隻獵物中只有2個是蜜獾,而在非洲野犬4133隻獵物中蜜獾僅出現一次,考慮到蜜獾在該地區並不少見,這個捕食比例可以說是極低了。

2005年,學者海沃德等人總結了來自13個國家25個保護區的豹子食性資料,結果顯示,豹子對蜜獾的雅各布斯指數為﹣1。雅各布斯指數很大程度上能體現掠食者對某種獵物的選擇傾向,﹢1表示對該種獵物存在最大偏好,即非常喜歡這種獵物,﹣1則意味著對該動物是最大負選擇,可以說幾乎不會選擇捕食它。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豹子是極少把蜜獾當做獵物的。

蜜獾力戰非洲野犬

實際上,由於掠食者很少對蜜獾下手,有的大型掠食者甚至演化出了一種提高幼崽存活率的策略——模擬蜜獾的皮毛顏色。1976年,獵豹行為和生態學專家蘭德爾·伊頓提出了一種現象,從獵豹出生直到兩個半月大,一直在模仿蜜獾的毛色,即像蜜獾那樣軀幹上部呈銀灰色或近乎白色,下部分則為黑色,他認為這是小獵豹對蜜獾的擬態。

獵豹幼崽主要的捕食者獅、豹和鬣狗都是靠視覺定位獵物,因此從遠距離來看,捕食者很容易把幼年獵豹誤認為蜜獾,這很可能會增加這一階段獵豹幼崽的存活率。

蘭德爾發現,當小獵豹超過兩個半月大時,它就失去了這種保護色,漸漸轉為成年獵豹的外觀。對此,蘭德爾認為,隨著幼年獵豹慢慢長大,它的體型也許不再適合繼續模仿蜜獾,有可能被掠食者察覺兩者體型的差異,就起不到混淆視聽的作用了。蘭德爾還指出,當小獵豹超過兩個半月大,它已經具備一定的速度逃過掠食者的攻擊,其他學者也記錄過一些三到六個月大的幼崽成功逃過捕食的例子。

幼年獵豹對蜜獾的擬態

最後總結一下,蜜獾因其厚實堅韌的鬆散皮膚、鋒利的爪牙、能分泌臭氣的臭腺以及兇猛的作戰風格,對大型掠食者來說算是比較棘手的目標了。再加上蜜獾本身個頭很小,沒有多少肉可言,即便捕食成功也得不到多少益處,即便是它們最主要的捕食者——獅子和豹子也不會視其為常規獵物。

至於其他幾種殺掉過蜜獾的動物——胡狼、野犬、鱷魚、蟒蛇和狒狒,胡狼和野犬只是偶爾捕捉小蜜獾,鱷魚和蜜獾的遭遇機會很低,蟒蛇和狒狒屬於被蜜獾攻擊後的反殺。所以蜜獾除了人類之外是沒什麼嚴重的敵害的。

了解動物知識,關注動物志。

相關焦點

  • 「平頭哥」蜜獾最可怕的天敵是它們,然並......
    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蜜獾白天也覓食,善於挖洞,蜜獾有力的武器是它的爪子和牙齒,是它的兇猛,幾乎什麼都不怕,非洲豹捉到它要用1小時才能將它制服,因為它的皮毛光滑韌性強,很難傷到體內,蜜獾同類有自殘現象,尤其對幼崽,只有一半幼崽能長到成年。「「平頭哥」蜜獾素以勇猛無畏著稱,但受限於體型,能捕殺它們的動物還是不少的。
  • 「平頭哥」蜜獾有哪些有特點的同類?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蜜獾沒有同類。蜜獾雖然沒有同類,但是好歹也有幾個近親,下面我們盤點幾種平頭哥的近親。迷你「平頭哥」理論上說,同科成員都是近親,下級分類越接近的基因相似度越高。因此,整個鼬科成員都是平頭哥的近親,但是,與平頭哥最像也是關係最近的動物就是白頸鼬了。
  • 平頭哥蜜獾如果有獅子一般大,是否沒有任何天敵了?
    蜜獾的性格大家雖然沒有見過,但是多少都會有聽說過吧?現在的蜜獾只有二三十斤,如果蜜獾有獅子老虎那種體型,是不是就能稱霸草原,世間再無敵手了呢?可以肯定的說,平頭哥即便和老虎獅子一樣大,也沒有辦法稱霸非洲大草原。原因是平頭哥太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 「平頭哥」蜜獾:人類,你對我的脾氣一無所知
    「平頭哥」蜜獾,以「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入駐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脾氣火爆,有仇必報,而且是當場就報。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蜜獾,一言不合敢打獅子,咬豪豬,打遍非洲草原不帶怕的!但是它長這樣:蜜獾「平頭哥」的稱號可真是自己憑本事掙來的,平平的頭頂上長著白毛,像不像放浪不羈的江湖老大?既然像那也不能讓大家失望,誰惹我我就幹誰!這性格,可不就是「江湖一哥」。
  • 狼獾與「平頭哥」蜜獾究竟誰更厲害?為什麼?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平頭哥」蜜獾如果單純地說蜜獾,許多小夥伴可能會感到有些陌生,但是一提到「平頭哥」,這個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網上,關於蜜獾的「格言」更是數不勝數,例如「平頭白髮銀披風,非洲大陸我最兇」、「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等等。總的來說,平頭哥的「格言」都透著一股「無敵、無畏」的意思。
  • 「平頭哥」的死對頭,能輕鬆咬碎蜜獾頭骨,當地人稱為「惡魔」!
    「平頭哥」的死對頭,能輕鬆咬碎蜜獾頭骨,當地人稱為「惡魔」!平頭哥可以說在草原上是一個霸道蠻橫的角色。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不是正在和動物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那大家知道平頭哥的死對頭嗎?「平頭哥」的死對頭,能輕鬆咬碎蜜獾頭骨,當地人稱為「惡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平頭哥的對手是一種叫袋獾的動物。袋獾的個頭長得並不是很大,看著就像一條巨型的老鼠一樣,同時也具有老鼠的一些習性。在外出尋找食物的時候,通常會不停地嗅地面。它們的臉又長得特別像一條小狗。
  • 「平頭哥」蜜獾的剋星是什麼動物?為什麼?
    「平頭哥」的大名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在網上,關於「平頭哥」的「格言」也是非常的多,比如「平頭白髮銀披風、非洲大陸我最兇」、「不是在戰鬥,就是在去戰鬥的路上」等等。雖然平頭哥確實兇猛強悍,但是由於被過度地吹噓,它現在已經成為了「無敵」的代名詞了。那麼,平頭哥真實是無敵的存在嗎?在原生環境中,它有哪些剋星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平頭哥蜜獾是什麼?
    平頭哥蜜獾是什麼?時間:2018-09-21 23:35   來源:廠商投稿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平頭哥蜜獾是什麼? 非洲亂不亂,平頭說了算,平頭哥常年上榜世界吉尼斯記錄,被譽為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現在小編就來給大夥說說它。
  • 蜜罐為何又被稱為平頭哥呢
    平頭哥,是指的是非洲草原上的蜜獾,因為長相平頭,吃五毒,記仇,不顧一切的性格而得名。平頭哥對蜜獾是尊稱,因為這種動物實在是太難纏了。身體堅硬部分和刺蝟才不多,難以下口。又不怕毒,被侵犯之後,非常記仇,而且不顧一切。導致像獅子之類的霸主都不想惹它而它的天敵是什麼呢?
  • 平頭哥(蜜獾)——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蜜獾 中國網友給它取了另外一個名字—平頭哥,在網友眼中它就是幹架高手中的高手,在他們當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平頭哥,不是幹架,就是去幹架的路上。
  • 「平頭哥」蜜獾與貓咪大戰,誰更厲害?為什麼?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平頭哥蜜獾蜜獾是鼬科的代表動物之一,在整個鼬科家族中,體型最大的狼獾,體長也不過1米左右,體重平均也僅有16公斤左右,更不用說其他的鼬科成員了。因此,總的來說,鼬科動物的體型只能算是小型動物。
  • 哪種動物與「平頭哥」蜜獾長得最像?
    蜜獾是非洲大草原上的「明星」動物,它被網友戲稱為「平頭哥」。蜜獾的外觀與個性用一句話就可以總結:平頭銀髮白披風、非洲大陸我最兇。那麼,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動物與平頭哥長得非常的像呢?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白頸鼬。下面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兩種動物究竟有多像。
  • 如果踢平頭哥一腳,會發生什麼?平頭哥:你可以試試
    平頭哥提到復仇欲最強的動物,平頭哥蜜獾絕對要名列前茅,就連獅子惹了它們都只能自認倒黴,畢竟跟這種不要命的生物糾纏在一起,只會白白浪費能量,即使捕獲成功,它們身上的肉質還不夠塞牙縫的。平頭哥蜜獾體型相當於中小型狗,雄性體重大約有9-14千克,雌性體重大約是5-10千克,性情非常兇猛,以「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被收錄在金氏世界紀錄之中。蜜獾之所以稱之為「蜜獾」,是因為它們特別喜歡蜂蜜,蜜獾的毛髮非常粗糙厚密,能夠抵擋蜂群的攻擊。
  • 蜜獾「平頭哥」一個可怕的物種,不服就開幹,網友看完服了
    而上文所說的"平頭哥到底是何方神聖呢?接下來讓小編為大家一一道來。 前面鋪墊了那麼多,接下來就揭曉答案。"平頭哥"其實就是非洲蜜獾。蜜獾就是它的學名。而"平頭哥"這個霸氣的稱號就是好事的網友們給它起的愛稱。
  • 為什麼動物園不飼養「平頭哥」蜜獾?
    「平頭哥」的學名叫蜜獾,因為它們的頭上生長著一片白色的毛髮,遠遠看上去既像戴了一頂白色的帽子,有時也會產生頭部是扁平的錯覺,再加上蜜獾的性格桀驁不馴,就像「社會大哥」一樣,因此得名「平頭哥」。密獾近年來在網絡上非常紅,網友們調侃它們是「人狠話不多,社會平頭哥」,既然這麼出名,那麼為何不將它們飼養在動物園裡呢,去觀看的人肯定趨之若鶩呀。蜜獾在生物學分類上,隸屬於哺乳綱食肉目鼬科蜜獾亞科蜜獾屬,主要生活在非洲中南部的熱帶雨林、大草原以及沙漠的邊緣地帶,另外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也有少量分布。其體型大約1米左右,雄性略比雌性大一些。
  • 平頭哥什麼都不怕,只怕得罪它,聽說是蜜獾的老相好
    說到蜜獾這個動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蜜獾被稱為平頭哥。成天一幅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樣子。所以有人說平頭哥不是正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不過平頭哥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唯獨害怕得罪這個傢伙,據說它還是蜜獾唯一的老相好呢。
  • 平頭哥蜜獾的7種死法
    作為一種明星動物,平頭哥蜜獾(huān)的光榮事跡大家早已熟知,什麼趕走群獅、幹倒水牛、嚇退豹子、眼鏡蛇當零食……在此不再贅述。雖然蜜獾膽子很大,天不怕地不怕天天想幹架,但也有不少栽跟頭的時候。一起來看看平頭哥蜜獾的7種死法吧!
  • 「平頭哥」究竟是什麼動物?自然界中有幾種「平頭哥」?
    平頭哥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野生動物,它就是蜜獾。從體型上看,成年蜜獾僅有不足一米的身長、25公分左右的肩高以及平均10公斤左右的體重,從這個數據看,它也就比我們的家貓大一點。那麼為什麼如此小體型的蜜獾會被稱為「平頭哥」呢?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蜜獾。
  • 「平頭哥」蜜獾在非洲大草原上,真的是無敵的存在嗎?
    老規矩,還是先說答案:平頭哥蜜獾當然不是無敵的。在非洲,一頭普通的花豹分分鐘就能教它做「獾」。那麼,為什麼有許多的小夥伴會認為平頭哥蜜獾是無敵的存在呢?下面我們就詳細的說下蜜獾的「過人之處」以及真實的「平頭哥」。
  • 蜜獾把毒蛇當辣條無所畏懼的平頭哥,有什麼技能讓它連獅子也不怕
    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平頭哥就再合適不過了,具體的大家可以看一部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上帝也瘋狂》中男主人公和蜜罐的搞笑劇情。《上帝也瘋狂》中就有這麼一個鏡頭,男主人公在搭帳篷的過程中不小心踩到了平頭哥,平頭哥怒了,一直執著追尋男主人公報仇,即使前面是沙漠也一如既往的跟隨,最後平頭哥因為脫水實在走不動了,在好心的男主人公幫助下,活著出了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