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比2018年減少了58萬人,人口出生率比2018年下降0.46個千分點。從歷史數據來看,2019年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
「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已有四年了,原本以為這一政策的實施,定能大大的提升國內人口出生率,可結果卻是不升反降。引得網絡上時有傳聞說,三胎時代即將來臨。
可是,說實話,現在很多地方,因為彩禮過高,年輕人連結婚都成了難題,更別說後續生娃這一事了。
而且,現在生活成本這麼高,再不是以前,生個娃,只要給他吃飽穿暖就行。現在在孩子身上花費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都已經大大增加。
生了孩子得有人帶,一胎還好,可能還有父母幫忙。但到二胎時,家裡老人年紀漸大,體力精力都大不如前,可能就吃不消幫著帶了。
如果夫妻雙方一方不工作,專門在家照看孩子,除非家中經濟實力雄厚。否則,以現在的物價和日常支出,僅靠一個人拿著份普通薪水養家,那日子可能就難以為繼了。更別說給孩子好的教育、好的生活。
而且孩子多了,可能家中房子太小,不夠住,就得考慮換房了。你想想,現在城裡房價是有多高,可能第一套房還背著大筆房貸呢!換個更大的,談何容易。
總之,不管怎麼說,時間、精力、金錢支出巨增的同時,自己的生活質量也在急速下降。現在的90、00後的年輕人,活得可比他們的父輩通透多了,自己的生活質量是首先要保證的。
還有,以前總是覺得農村人都喜歡多生孩子,一來是多子多福觀念的影響,二來是想要有兒子養老送終,所以很多人都是不生兒子不罷休,即使超生罰款都在所不惜。
但現在農村農輕人一是文化水平整體提升不少,同時與外界聯繫多了,見識和思想都發生了改變,在觀念上和老一輩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二是他們中大多數人常年在外打工,生了孩子自己也沒時間帶,都是留在老家交給老人照看,所以很多也就不考慮生二胎了。
三是他們中很多人深知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也想要像城裡人一樣好好培養孩子,所以在經濟上壓力很大,生二胎可能就承受不了了。
歸根結底,也就是說雖然政策允許,但這孩子也不是自己想生就能生的。畢竟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生了孩子,總要給他一個較好的教育和保障吧,可是養孩成本實在是打敗了很多人生孩子的決心。
而且,如果生個女孩還好,如果是一連兩個兒子,先別說給他一個好的教育和基本保障這件事,光說以後得給他出錢買房買車付彩禮找媳婦這件事,就已經讓很多人絕了念頭了。一個兒子都已經開始發愁了,更別說兩個兒子了。所以頭胎是兒子的,在二胎上往往都比較慎重。
所以,依個人想法,單純放開生育限制,對提高人口出生率,緩解老齡化問題的效果並不是太理想。說實話,不管你是可以生三胎,還是甚至索性就是無限制了,願意生的,大概率還是那些經濟富足的家庭。當然,個別地方還存在越窮越要生的現象。二胎都不考慮的,放開三胎對他們而言有什麼用呢?
關注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