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有潛力在未來兩年內再次成為羽毛球超級大國之一,這是馬來西亞羽協現任主席諾扎10月23日接受採訪時所說的,他近兩年大幅調整了大馬羽協的教練和團隊架構,對馬來西亞羽毛球的未來充滿信心。
雖然馬來西亞羽壇近年來在走下坡路,但其實馬來西亞在上個世紀50年代曾統治過羽壇。當時馬來西亞知名選手有莊友明(Eddy Choong)、黃秉璇(Wong Peng)。莊友明曾在1953年至1957年間,四次贏得當時被視為非正式世錦賽的全英賽男單冠軍,也是1955年馬來亞贏得湯姆斯杯男團冠軍的代表隊成員。
黃秉璇是老一輩的大馬一哥,他曾贏得7次新加坡男單冠軍及8次馬來西亞男單冠軍,1950年黃秉璇成為第一位獲得全英公開賽冠軍的亞洲人,隨後又在1951年、1952年及1955年奪冠,因而在國際賽場贏得了「偉大的黃(Great Wong)」的稱號。他也是馬來西亞贏得1949及1952年湯姆斯杯冠軍的選手之一。由於在羽毛球運動的卓越貢獻,他獲得了大英帝國員佐勳章。1962年獲得新加坡政府頒發的「榮譽勳章」,成為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以運動員身份獲獎者。
諾扎堅信馬來西亞羽毛球可以重返巔峰,「我堅信馬來西亞可以在未來兩年內再次成為羽球強國,我們已經盡全力做了周密部署,同時加強了薄弱的項目。」
米斯本(左三)
前大馬一哥黃宗翰被任命為成年隊的教練總監,李宗偉的恩師米斯本則被任命為青年隊的總教練,兩人全權負責馬來西亞羽毛球選手的培養工作。
目前大馬羽協擁有一個小型的運動科學中心,6名工作人員為選手們服務,還有一個設備齊全的健身房(26名行政人員),一個禮堂和一個招待所。
諾扎今年1月份接受採訪時曾認為,馬來西亞羽毛球隊將在未來四年內成為一支強隊,如今縮短到兩年就能成為羽球大國。
諾扎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將青年隊、後備隊和國家隊一起放在大馬國家羽球學院訓練,同時任命了美國人羅伯特為該學院的營運長。
「羅伯特現在還沒加入我們,但他很快就會加入的,他曾擔任過體育管理人員,將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價值。我們也將為選手提供最好的照顧,爭取更多的贊助商。我們有信心通過這些投資,讓我們有潛力的球員們出類拔萃。球員們要做的就是努力訓練,取得預期的成績。」
本文系愛羽客羽毛球網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