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莊勝春
這兩天,有段體育視頻火了,但卻不是發生在仁川亞運上,而是在9月23日的亞洲冰球聯賽中。來自中國的中國龍(China Dragon)和來自韓國的High1隊狹路相逢,中國隊19歲小將張鋮在對手的一次惡意犯規之後選擇了和對手「單挑」,將對手按倒在地一頓暴揍。最終全場比賽China Dragon 4-3戰勝High1。
對於網民們來說,輸贏不重要,這麼打架,裁判還攔著,真是開了眼界,沒看過的小夥伴們,來,看看。
看著中國人打韓國人,叫好的不在少數,當然,大家不過是叫著玩玩兒,如果是日本人、菲律賓人,恐怕大家叫著更歡實。然後我就問我的「小鮮肉」同事陳泰龍(曾經的冰球運動員,十年前參加過這項亞洲冰球聯賽):「你這麼幹過別人嗎?」他答我:「我幹過、也被幹過。」
忍不住一笑。其實,誰幹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咱補了一知識:在冰球場上這樣一對一的「打架」是「合法」的。咋這麼暴力捏?我跟泰龍約了一篇小稿。聽他普及普及、抒懷抒懷。
原來這才是冰球
文/陳泰龍
9月24號,一段「亞洲冰球聯賽中國隊94號張鋮暴揍韓國棒子」的視頻佔據了各大視頻網站、媒體的頭條,朋友圈中也炸開了鍋。一個對於中國人來說很小眾的運動項目,一項在百度百科都很難找到完美詮釋的冰球聯賽,一場全世界冰球運動愛好者都很難關注到的比賽,就這樣,點擊量在25號的凌晨突破了90萬。
我這麼幹過,也這麼被幹過……
細想想,視頻大熱或許和現在的仁川沾點關係,不過於我個人而言,這個聯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2004年,哈爾濱隊也是其中的一隻參賽隊伍,如果不是這段視頻所引發海嘯般的熱潮、如果不是中了同事莊勝春的計謀(事先像聊天似的,毫無預兆,突然擺出那種不忍拒絕的謙虛態度:給我寫篇「說說」吧。美其名曰「採訪式約稿」,記者做成這樣,你真的走火入魔了),甚至我都忘記了自己原來也是其中的一員。
在這段視頻不斷發酵的同時,熟知我的朋友也都像打了雞血一般向我致來「賀電」,其中不乏「以後讓我家孩子也打冰球」、「原來這都可以,早知道幹這個了」、「這個過癮啊」、「你也幹過吧」等等。當然,說來慚愧,我幹過這樣的事兒、也被幹過這樣的事兒,可至於你家孩子玩不玩這個,我說了貌似不算吧……只不過,我想說,真正懂得冰球這項運動的人,簡直少的可貴,就像北京晴朗的天氣一樣。
冰球,不是冰壺!
當身邊的朋友知道我曾經打過冰球,不在少數的人會說,咦,中國男隊和女隊不是挺厲害的嗎,不就是那個在冰上搓搓搓,嘴裡喊著走走走的冬奧會項目嗎?
冰球是奧運項目,不假,也是除了拳擊、跆拳道之外,唯一一個在比賽中拳腳相加不違反體育道德的五環項目;不過,中國冰球隊的成績在世界真的連中檔都算不上,根據IIHF(國際冰聯)2012年的排名來看中國男隊位列37位(當然,這對於國足來說,我們應該能勉強接受吧?),中國女隊相對好些,但也只是限於亞洲。關鍵是,之前親們說的那個貌似「挫冰進行曲」的運動項目叫冰壺吧?
既然寫了這篇說說,我也給大家普及一下這個突然比較火的運動項目吧。冰球,英文名叫ice hockey,也有人叫它「冰上曲棍球」,看過視頻的人都會知道,這絕對是對抗性很強的集體冰上運動項目,也是冬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運動員穿著冰球鞋,手拿冰杆滑行拼搶擊球。球一般用硬橡膠製成,厚2.54釐米,直徑7.62釐米,球重為156-170克。比賽時每隊上場六人,前鋒三人,後衛兩人,守門員一人。運動員用冰杆將球擊入對方球門,以多者為勝。比賽每射中1球得1分,每場比賽60分鐘,分3局進行,每局實際比賽20分鐘,每局中間休息 15 分鐘。比賽進行中可以不通過裁判隨時替換隊員和守門員。IIHF規定護胸、護肘、護襠、護腿、頭盔等護具是比賽必須要佩戴整齊的。因為,血濺冰場事件的發生概率絕對不在少數,就比如這兩天大家看到的那場冰上搏擊,如果不佩戴齊全,後果,你們懂的!
什麼時候能打?什麼時候不能打?
下面,我再說說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冰球打架吧。在冰上打架絕對是考驗一名運動員基本功是否紮實的重要手段,而這樣的打架也絕對是最紳士的比武——雙方球員發生了不愉快會立即脫掉自身的手套、甩下冰球桿進行1到3分鐘的自由搏擊,其它隊員在這一時間會充當觀眾,如果有一方倒地,裁判會立即中止「比武」,兩個人會被判違例或嚴重違例,進入玻璃房關禁閉2到5分鐘。在NHL(美國國家冰上曲棍球聯盟)的比賽中,一些比較激烈的「身體對抗」在裁判那裡是不會制止的。但這種「潛規則」主要盛行於職業冰球聯賽,出於商業目的,以「暴力美學」來提升比賽的觀賞性,球隊中還有專門司職「打架」的場上位置「執行者」(英文名:Enforcer,推薦一部電影《冰球壞小子》就是講這個內容的);在倡導業餘原則、禁止過度商業化的奧運會上,這麼打架卻是嚴格禁止的。
說到這兒,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大家對於冰球這項暴力美學運動的誤解,篇幅有限,我還有很多當運動員時的趣事想和大家分享,只能等到下次春春和我約稿了。
其實,當讓我寫這篇說說的時候,我還是很牴觸的,因為,冰球於我個人來講,是不願揭開的一段往事,因為在那片冰場上,我在收穫了自信、勇氣、驕傲的同時,也有孤獨、落寞和辛苦,但對於一名運動員來講,吃苦就如吃飯一樣平常,錦瑟流年,花開花落,歲月蹉跎匆匆過,而恰如同學少年,在最能吃苦的時候如果我選擇安逸,自是年少,但韶華傾覆,再無少年之時。我已告別冰場好多年了,每一個人都會有曾經的夢想,於我一樣,如果夢想終歸沒照進現實,那我就會把它收藏在心底最安靜的角落,很慶幸,現在,我依然站立在前進的路上,做著原來堅韌上進的自己,這可能就是冰球給我留下的。原來,冰球不只是運動,原來,這也叫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