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我,是程式設計師大軍中普普通通的一員,普通的本科學歷,普通的工作進階軌跡,6年的編程生涯一步步腳踏實地實現了一個個從 0 到 1 的突破。這篇《編程與籃球》我醞釀了很久,現在寫下來給自己看,同時也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和有共同經歷的人產生共鳴。
籃球和編程,這兩樣一個陪伴了我 13 年,一個陪伴了我 6 年。
2006 年初中畢業的暑假,我第一次在 CCTV5 上看到了 NBA 的轉播,恰逢總決賽,那年韋德帶領的熱火戰勝了司機的小牛隊,帥炸的過人,熱血的比賽,讓我徹底愛上了這項運動,一不小心這份熱血堅持了 13 年。
2013 年大學畢業前夕,機械設計專業的我鬼使神差撞入了編程行業,借著自己殘餘下來的一絲邏輯思維能力和打籃球練就的不認輸精神,堅持自學入門了編程,幸運的沒有「入門到放棄」,也沒有被人事說服去市場部賣軟體。現在回頭想想,很感激當時的自己堅持了下來。
籃球技能與編程技能
籃球技能和編程技能是那麼的相似,它們都需要熟能生巧,需要不停的實戰和實踐。紙上學來的籃球過人技巧脫離訓練和實戰顯然沒有任何意義,同樣的,紙上學來的編程技巧,沒有自己動手敲一遍,也顯然不會真正的掌握。
拿我自己來說,我 181cm 的身高,95kg 的體重卻偏愛運球和投籃,純因為 2006 年剛接觸籃球被韋德的打法影響,記得大學那會有了電腦,自己下載了韋德的各種教學視頻放在自己的 MP4 裡面,一遍又一遍的看,看完之後下課就會跑去操場一個人在那一遍又一遍的模仿,歐洲步,頭上繞球過人,交叉步,拋投。。。經常練到天黑,力竭。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我的打法有很多這些技巧的影子,雖然胖,常年的打法堅持,我依舊很靈活,簡稱「靈活死胖子」吧,哈哈。。每每一通花哨的背後交叉運球之後命中的跳投,或者一記運動拋投,都能使我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
同樣的,6 年的編程生涯,從 java 到 Android,再到 Web 前端,Nodejs,Python。。。每一個新的編程知識點,我都默默堅持學完,常年的打球生涯讓我知道沒有什麼技巧是一蹴而就,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訓練和總結,學習訓練的回報曲線總是很長,但是堅持下去,你將會超越很多人。記得 16 年那會我嗅到了Android 客戶端開發的行業危機,一個 Android 技能已經使我沒有十足的安全感,我也沒法從中獲得太多的成就感,和老婆商量之後,我決定報一個快速學習班,系統的學習大前端的知識框架,為自己的技能加分,並完善自己的職業技能藍圖。記得那是一個小班的線上教學,整個班上有十幾個學生,最終我是那個班上第一個克服懶惰,藉口。。。拿到畢業證書的,很感激打籃球練就的韌性幫助自己堅持了下來。
籃球組隊與項目團隊合作
打籃球離不開組隊正如編程的項目離不開一個完整的項目團隊,都離不開團隊的默契配合。
籃球的團隊作戰分為兩大塊:防守與進攻。防守需要隊伍齊心協力,協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每次在打籃球的時候會在心裡有個尺子,這個尺子是多年打球總結出來的:打球的時候不能太獨,也不能太無私。
我擅長一些空位投籃,傳導球的能力也還不錯,所以每次我加入一個陌生的隊伍,我總會選擇先觀察其他夥伴的擅長點,如果隊伍裡面有高大壯的,我持球後會全力為他創造打籃下的攻筐機會;如果隊伍中有一個控球厲害的哥們,我會選擇完全交出球權,去做定點投手和籃板手。。事實證明我這樣的尺子讓我加入任何陌生的隊伍都不會顯得突兀,可以快速和他們融為一片,並且我們的戰績一般不會差。認清自己之後很重要,同樣的熟悉整支隊伍也很重要。
工作這 6 年,因為個人發展我更換了好幾個項目團隊,到每支團隊,我都會給自己定位好角色,並觀察每個團隊成員,發現他們的擅長的技能點,然後在項目進行的時候找到配合的平衡點,使團隊在和諧的氛圍中擰成一股繩為同一個目標奮鬥。
總結
籃球和編程會繼續陪伴我很長的時間,我現在仍然堅持訓練自己的投籃能力,就在前幾天第一次完成了罰球 20 中 19 的「壯舉」,請允許我小小得瑟一下,因為我為此真的訓練總結了太久太久,之前投籃總是不穩,我特定花了半年時間徹底推翻了自己的投籃姿勢,現在終於小有「成果」了。
同樣的最近公司的項目也有不少小的挑戰,我第一次封裝了 SDK,也第一次為自己寫的 SDK 編寫完善的說明文檔,過程中我做了兩次大的版本改進,不滿足現狀,朝著 「最簡單,最易用」 目標努力。另外公司的產品對交互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最近我在細究 Android 交互動畫模塊,堅持著文檔的總結輸出和 Demo Code 嘗試。
籃球和編程是屬於我的勞逸結合,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最後,堅持當下所做的,此刻的每一份付出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給你驚喜,樂觀積極的人生總不會太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