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區金庭鎮西山島
擁有得天獨厚地理位置和自然稟賦
是蘇州乃至整個長三角和長江流域
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綠色「後花園」
近 日
小吳與數十家媒體共同參與了
一次集中採風活動
在西山島上有哪些新發現?
又有哪些新體驗?
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站
金庭鎮東村村
金庭鎮東村古村建於秦末漢初,因商山四皓之一的東園公隱居於此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村落」「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距離太湖一步之遙的張家灣自然村,自「美麗村莊」建設以來,大力改進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景觀綠化、自來水管網等設施一一完善。
最初,村民們通過自建的柵格化糞池,將生活汙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現在,村裡會通過汙水管網將32戶村民的生活汙水集中處理,達標後才會進行排放。
村民蔣阿婆告訴小吳,臭水溝消失了,太湖水更清澈了,在西山島生活了幾十年,現在的環境是最好的,生活也是最安逸的。
第二站
消 夏 灣
隨後,小吳與媒體記者們
來到了金庭鎮南部
消夏灣溼地生態安全緩衝區項目
正在建設中
消夏灣溼地生態安全緩衝區項目位於農業區和消夏江之間,是蘇州生態涵養發展實驗區重點項目,規劃實施面積18平方公裡。
項目建設期共3年,分為三期:一期南灣村落區、二期萬畝糧田區、三期縹緲汊灣區。各分區將因地制宜建設強化型垂直流溼地、淺灘溼地等淨化型功能溼地210公頃。今年7月,項目一期南灣村落區建設啟動,預計2021年6月完工。
在實地觀察項目建設情況後
以及項目工程師細緻的講解後
消夏灣未來的模樣
宛在眼前、呼之欲出
項目一期採用「控源+生態淨化」實現多功能利用的技術路線,通過強化型垂直流溼地、雨汙水截留溼地、淺灘溼地和清水回用廊道等,形成面源汙染三道攔截體系,治理農村面源汙染,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形成「消夏灣生態淨化溼地」花園。
小吳在現場看到
強化型垂直流溼地基礎框架
已搭建完成
雨汙水截留溼地正在加緊建設
項目完成後,山上作物區、山腰居住區原先直排入江的汙水,須通過三道綠色防線進行生態淨化後才能進行排放。據了解,項目三期完成後,每年將削減入太湖氮102.8噸、磷9.95噸。
未來,在消夏江臨河區域
還將建設碎石步道、木質棧道
在此休憩娛樂
消夏江與太湖景致盡收眼底
雲霧蒸騰的山
清澈可人的水
風景如畫的村
媒體記者們用視頻、圖文記錄下
在「太湖生態島」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尋蘇州好評農家樂民宿包吃住、風景區、採摘、旅遊攻略等,上本地【一起走農家樂平臺】。快樂旅程,我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