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退縮、缺乏自信心?父母做好3方面,讓孩子自信成長

2021-01-19 涵妮媽媽育兒經1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沒有出現過以下的情況呢?

◆ 孩子明明知道答案,卻不敢舉手回答問題。

◆孩子去遊樂園玩,被別的小孩搶走了玩具,也不敢直接搶回來。

◆ 孩子上臺發言時,只是站在臺上,低著頭,不敢看同學,說話的聲音也很小。

如果孩子生活中遇事退縮,出現以上情況,很可能是缺乏自信。

很多家父母忽略了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其實自信是孩子能力成長的支柱,也是打開孩子潛能的鑰匙。

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成功,父母一定要及時肯定孩子,對孩子表示讚賞,從而讓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正面的強化。

一位著名心理學家曾說: 「撫育孩子沒有其他竅門,只要讚美他們。當他們把飯吃完時,讚美他們;畫了幅畫後,讚美他們。當他們學會騎自行車時,也讚美他們,鼓勵他們。」

父母要相信孩子,在生活中細心觀察,捕捉孩子的閃光點,看到他們的長處和優勢,每當孩子取得一個小小的進步時,就不失時機的給予鼓勵和表揚,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堅信自己能做的更好。父母要做到及時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

父母要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卡耐基說過「使孩子發揮自己最大潛能的方法,就是讚美和鼓勵,尤其來著父母的讚美」。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父母常常會忽略對孩子的讚美,總是很容易發現他們的缺點和不足,而忽視了孩子的長處和閃光點。

當孩子做完作業時,我們可以親自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情況,儘管孩子的作業中可能會有錯誤,但我們應該看到其中的優點,可以說:「今天你的作業寫得很認真,字跡也十分工整。不過,這一道題好像做得不對,你再算一下!」

當孩子寫好一個字,做對一道題,他都有成功的喜悅,會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

其實,在孩子的內心深處,他們非常渴望聽到父母的讚許和鼓勵。所以,父母在平時要多說一些鼓勵的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也不要拿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做比較也是拿孩子的今天去跟昨天比較,這樣才能比較出孩子的進步。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每一個小進步

有一位教育家曾說過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當我們的孩子有了進步,即使是點滴的提升,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及時誇獎他們,鼓勵他們,讚美他們,這樣會給孩子增強自信心,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比如我女兒性格是有點內向的,平時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不太主動回答問題。而在疫情網課期間,因為隔著屏幕,女兒的膽量大了一些,經常積極的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

結果老師就在課堂上表揚了她,而女兒在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之後,上課更加認真和積極了。女兒的這個變化我們也看在眼裡,對於她突破自我,做出努力戰勝曾經不足的自己,給予了她極大的肯定和鼓勵。

孩子只要做得比以前好,哪怕進步了一點點,就值得我們去肯定和鼓勵的。

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

愛因斯坦說,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自信會讓孩子輕鬆展現自己的優點,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父母可以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優勢,增加其自信心,每個孩子個性發展情況是不同的,因此在教育方法上面也會有很大的差異,需要因人而異。

1、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如果孩子不夠自信,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不同類型的活動,通過鍛鍊也能克服自己的缺點,把短處變成長處。而每次成功後的反思更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身上的優點,變得越來越自信。

2、重視孩子每次成功的經驗

父母要重視孩子每一次成功的經驗,這其實也是在肯定孩子的成功之處。孩子成功的經驗積累得越多,他的自信心就會越強。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教導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量力而行,腳踏實地,切不可好高騖遠。

3、對孩子多一些讚美,少一些指責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認可,孩子也不例外。對孩子的讚美可以激勵孩子不斷地取得進步,而指責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訓斥和批評,而忽略了對孩子的讚美。

寄語: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當孩子有值得表揚的行為時,父母要及時表揚,增強孩子的勇氣和自信心。我們要及時發掘孩子的潛能和長處,多多的讚美和鼓勵孩子吧。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多多關注百家號【涵妮媽媽育兒經1】,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

相關焦點

  • 孩子自卑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培養自信心,搞清原因方法才奏效!
    她談到自己小時候練網球很不自信,父母覺得自己表現不如其他人,就會說別的球員比自己出色之類的話,導致自己的自信心備受打擊。由此可見,孩子不自信問題多半出在父母身上,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做錯事」,越俎代庖。家長以自我為中心,寄予孩子過高的期望,代替孩子做選擇,為其無微不至地「打點」學習和生活,如: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麼去處理和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 如何引導自信心嚴重缺乏的孩子?家長不要「管得太寬」
    」我心生疑惑,孩子沒有經歷過社會的壓力和挫折,為什麼會缺乏自信心呢?小時候無論是和較為陌生的親戚交談,還是參加某種團體活動,當我表現出逃避退縮時,媽媽總會在我耳邊輕語:「不要怕,大家都很喜歡你!都等著你呢!」聽到這樣的鼓勵,我也會像壯士出川那般勇敢地邁出嘗試的第一步。
  • 家長請注意:毀掉孩子自信心的五件事,你做了幾件?
    相反,如果在這個時期內,孩子經常被否定,身邊的小朋友也不願意跟他一起玩,孩子心裡就會種下自卑的種子。如果父母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可能缺乏自信心,那首先應該找到孩子沒有自信的原因,然後幫助孩子克服。那麼,導致孩子沒有自信心的原因都有哪些呢?極客君歸納了5個主要因素。孩子沒有自信心的原因是什麼?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很多父母喜歡事事替孩子代勞,卻又常常指責和抱怨孩子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會,時間一長只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孩子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所以父母要多讓孩子發揮自己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及時的給予鼓勵,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
  • 孩子常說「我不行」,可能是缺乏自信心,家長這樣引導給孩子勇氣
    有很多孩子私底下表現非常好,而在人多的時候就不敢表露自己了,孩子的內心會有一些自卑感,甚至在公眾面前的時候還會出現語句不通順,害怕不敢看人的情況,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也說明孩子內心缺乏自信。第三,孩子總是否定自己。
  • 父母在外人面前貶低孩子,希望孩子不會驕傲自滿,孩子會缺乏自信
    1.孩子自信心受挫父母們在外人面前貶低孩子,最大的原因,無非是想表現自己的謙虛,表達孩子尚需努力進步。除此之外,往往也有一種隱藏的含義:很多父母之所以會這樣,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實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當他們聽到父母在貶低自己,說自己不好的時候,不會明白父母其實是在謙虛,更不會明白父母是在誇耀自己,而是會以為自己在父母眼裡真的很差勁。這麻煩就大了。如果孩子經常性地被父母貶低,就會覺得自己是真的很差。長此以往,自尊心就會受到嚴重傷害,變成一個極度缺乏自信的孩子。
  •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父母應積極努力的去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信」是不可或缺的品質,只要擁有了足夠自信,孩子的身上會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對於孩子們未來的事業、學業、感情、社交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所以要給孩子們一定的自信心培養,教給孩子們戰勝挫折,戰勝困難的勇氣,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
  • 孩子抗挫能力差怎麼辦?父母做好這幾點事半功倍
    處在幼兒階段的孩子,儘管對世界的認識有限,但同樣也會遭遇挫折。如果在這個時期,家長就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抗挫折教育,那孩子長大以後遇到挫折時,就會有抗挫的經驗;如果孩子在幼兒時期缺乏這方面的教育和引導,長大後一旦遭遇挫折、打擊就會產生恐懼、退縮心理及行為。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培養要從小抓起。二、 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抗挫折能力的發展?
  • 父母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讓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要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重新建立起自信心,具體該如何做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一、父母首先接納孩子自卑的事實,讓孩子不要因此而緊張和焦慮自卑是一種負面的心理,會產生沮喪的情緒,所以,父母首先接納孩子,會給孩子很大的安慰。
  • 孩子做事缺乏自信心,家長常說這4句話,孩子變得優秀
    講到孩子性格特點方面的問題,我相信家長的興趣肯定是格外濃烈的,比如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一個階段他們都會表現出不一樣的性格變化。對於不自信的孩子,家長要對他們常說這4句話你長大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常對孩子說這句話,目的就是為了孩子會覺得家長尊重他,懂得聽取他的想法,這樣他自己也會感到自己的存在感,以被父母關注而感到開心
  • 孩子膽小不自信?父母別著急指責,學會這四點輕鬆提升孩子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評估,它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就業,人際關係等多方面。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是包括多個方面的。比如學習音樂,體育生活自理的能力。也就是說,他覺得自己整體能力比人家強的越多,他就越自信。
  • 想要擁有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只要做好這四點基本就沒問題了
    但是不少家庭中出來的孩子都極度缺乏自信,有的甚至還特別的內向,孤僻,這使得許多父母都非常的苦惱,明明自己已經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可是孩子的自信心卻沒有得到一點的變化。其實想要擁有一個有自信的孩子,光靠所謂物質上的幫助可遠遠不夠,如果你真的想要自己的孩子變得很有自信,以下這四點可一定要做好哦,只要你將這四點完成,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了。
  • 孩子做事總缺乏信心?家長巧用「歸因理論」,助娃找到自我認同感
    文章/熊二編輯/老花有的父母會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是缺少信心,羨慕其他家庭中的孩子能夠大膽地站在舞臺上、自信地解決問題,認為自己的孩子遇事總是會退縮,一有困難的事情就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忙,很少有能夠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
  • 自信感就像「疫苗」,建議父母看看,10種提高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孩子平時不敢大聲說話,從不參加校園活動,甚至看見熟人會躲起來,看見這樣的孩子,想必無論哪個家長都會感到頭疼。該怎樣讓孩子變得自信呢?孩子的自信感在兒童時期就開始一點點建立了,自信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交往以及生活中更出色。
  • 獨臂自信少年的籃球夢!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得這樣做才靠譜
    就像我們看到生活中一些孩子身上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一種自信,敢闖敢拼,敢於向困難宣戰。而有的孩子遇事唯唯諾諾,總想逃避。而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跟父母的教育和後天環境影響分不開。那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這3點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下!
  • 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成長,打破「刻板效應」,父母別給孩子貼標籤
    父母用「刻板」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1.你肯定有做過,其他人才會這樣說你有些家長會擁有事出必有因的邏輯思維,認為孩子肯定是做過,其他人才會這樣指責孩子。他們從來沒有打心底信任自己的孩子,也沒有想過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沒有考慮過事情的真實性,一下就主觀判定孩子的問題。
  • 樹立自信心對於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人一旦失去了自信,就像是洩了氣的皮球,乾癟下去;也像是沒了油的汽車,徹底的失去了動力。很多父母會教育孩子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自己,不要誤入歧途,會給孩子指出正確的路。但是父母卻沒有教導孩子應該怎麼避免「心路」上的迷失。有時候,「心」迷失了,比走錯人生路影響還大。
  • 孩子暴躁易怒,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要教育孩子有自信、能擔當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開心果,是父母懷中的寶,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衣食無憂,開心健康地成長。父母在養育孩子上,都會捨得大力投入,給孩子以最好的物質條件,卻在很多問題上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傷害,嚴重的,甚至讓孩子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最終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孩子最重要的監護人,父母需要及時掌握孩子的成長信息,判斷孩子的成長方向,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
  • 李娜的育兒觀就是「自信」,父母要鼓勵孩子思考,讓孩子勇敢嘗試
    李娜的育兒觀就是「自信」,父母要鼓勵孩子思考,讓孩子勇敢嘗試 李娜這個名字,相信大多數父母都聽過。
  • 孩子遇事有「我不行」心理?父母巧用「成敗歸因理論」,讓娃成長
    文丨茜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自信的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他們能夠迎難而上,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完成,而不自信的孩子,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性的就退縮了,喜歡把「我不行」掛在嘴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