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美國、以色列對伊朗的切香腸戰略相當成功,不僅僅一步步瓦解伊朗的實力、信心和民族尊嚴,更一步步激發伊朗民眾對伊政府的不滿
伊朗跟美國互懟了幾十年,在打嘴炮方面,幾乎沒輸過,這份毅力和韌勁讓人不得不佩服
然而過去7年中以色列空軍對敘利亞的伊朗目標發動了數百次空襲,銷毀大量彈藥庫、指揮中心,並有針對性地清除關鍵人物,伊朗核炸彈之父,伊朗核武器負責人法克裡·扎德被以色列情報機構暗殺,伊朗德黑蘭大學的國家寶藏級核物理學家馬蘇德在他家門前的摩託車炸彈襲擊中喪生,沙希德大學教授在裡亞裡爆炸案中喪生,伊朗核科學家穆斯塔法·艾哈邁迪·羅山在德黑蘭的一次汽車炸彈爆炸中死亡
而面對這樣種種挑釁,伊朗為什麼沒有反擊?
伊朗內部的矛盾很複雜,有很多勾結外部勢力的「奸細」
伊朗暴露出最大的問題是其目前國內很不穩定和團結,維穩已經讓伊朗捉襟見肘了,面對外部挑戰時,國內很難擰成一股繩,底盤不穩,硬氣話說出來自己都不信。
面對一次次重要人物被暗殺,重要基地發生爆炸,說明伊朗內部問題很大,這麼重要的人都這麼輕易的被暗殺,可想而知伊朗內部防範意識有多差,如果防範意識好的話,這麼精準的暗殺只能說明內部有奸細通風報信
蘇萊曼尼的車隊在巴格達國際機場外遭到美國無人機轟炸,抗議者甚至呼籲驅逐監督伊朗核項目的國際核查人員,因為他們認為,正是這些核查人員,洩露了法赫裡扎德的信息,讓他被暗殺死亡。
伊朗內功不夠,有點外強中乾
常言道,打鐵還需自身硬。蘇萊曼尼遭襲殺之後,伊朗軍方竟然把烏克蘭客機錯認為敵機擊落,暴露出伊朗內部諸多漏洞,一旦開戰,以色列特工和特種部隊進入伊朗執行,毫無底線的暗殺行動,也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因此伊朗也不敢輕易開戰,如果開戰很可能遭來更大的挫敗。
哈梅內伊老去,但接班人不定
哈梅內伊通過軍權和忠心一度成為掌控伊朗最長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利用戰爭抓住了槍桿子,為成為最高領袖奠定基礎,他明白權利的重要性,因此如果伊朗輕易開啟戰端,那麼未知因素就變大了。一旦出現戰敗,或者其他因素,軍隊大權就可能旁落。哈梅內伊家族不會如此冒險。
簡而言之,伊朗現在處於內憂外患的危機,以色列也正是看準了伊朗現階段的處境,就可著勁折騰,很多時候搞得伊朗有苦說不出,只能通過放狠話來轉移輿論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