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教養,叫不抱怨

2021-01-14 騰訊網

情感美文 首發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

現代人似乎什麼都不缺,表面上看好像人人都有一個光鮮亮麗的外表,並且生活得很好的樣子,但如果在公共場合發生碰撞,或者一些通常的接觸中,很容易發現誰內心世界豐富,而誰又缺乏應有的教養和良好的心態。

因為被激怒,忍無可忍,屬於正常反應,但如果和人接觸不多,或者並無甚了,卻喜歡抱怨,則也是一種教養不夠的表現。

對別人客氣、有禮貌,這屬於基本的禮儀和教養,而不給人帶來麻煩,不打擾別人的正常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教養和風度。有些人似乎覺得自己就是那種心直口快,藏不住話的人,什麼都願意和別人分享,什麼都願意和別人說,但有些話,說出來不一定好,也許會給別人帶來壞心情,影響別人,比如抱怨。

有一種教養,叫不抱怨!

01、抱怨,只能傳遞負能量

人與人相處、共事都有一定的目的,但目的基本都會從滿足自身的利益出發,只是這種利益又有不同的種類,但面對一個只會抱怨、喜歡抱怨的人,幾乎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人接觸,更不用說還要相處、朝夕相對。

遇到不如意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決、如何把壞事變好事,而是一味的抱怨和發牢騷,這樣的人就像一個有害無益的疾病,誰都不願接受,能躲開最好,於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東西,人都會選擇避之唯恐不及。

喜歡抱怨、習慣抱怨的人其實思想深處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他總是覺得一定要把自己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情緒抒發出來,才會覺得舒服,但他從來就未曾留意,這種「直抒胸臆」的表露,會讓人遠離,因為這是一張負能量,會給別人帶來不適和反感。

一個喜歡抱怨的人,就是一個傳遞負能量的途徑,而這種消極的心情、低落的情緒,是社交和日常相處都較為忌諱的。

02、抱怨,不能解決問題

當悲劇已經發生,再去評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當大錯已經鑄成,再去追悔,哪怕把腸子悔青了、用感動天地的懺悔去表示遺憾,都毫無意義。

事情已經發生了,不管帶來怎樣的傷害,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抱怨都無濟於事,於事無補。

一個錯過最後一班末班車的人,抱怨車開得太準時,為什麼不反省自己來得太慢?一個在機會來臨時無法捕捉的人,在別人已經達到一定成就時,抱怨自己沒有看懂機會的價值,就算再遺憾,也不能挽回什麼。

抱怨不能解決問題,與人接觸的抱怨,只會增加別人的反感和看低,而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好感,與其拿時間來抱怨,不如重新把注意力投入到下一次的機會中,這才是明智之舉。

03、抱怨,會惡性循環

一個人初到一個新的環境,因為對周圍的人和事不熟悉,無意中得罪了一些人,或者給別人帶來了不好的印象,這個人如果拿自己的實力和行動證明,或許還有一線反轉的可能,但如果因為別人的不認可、誤判而抱怨,產生了厭煩和逆反的心理,不斷的抱怨,那麼,事情的發展只會更糟,不會有任何變好的跡象。

對某一些人沒有好感,就會在語言上和行動上排斥,而這些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敬,彼此會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很難再和好,這就是抱怨產生的連鎖反應。

04、不抱怨,是一種教養,傳遞正能量

很多人都知道,教養的最高形式就是不會讓人覺得尷尬,而尷尬的前提就是大家說的話題在一個頻道上,思想認知至少不會太懸殊。

如果一個樂觀的人和一個悲觀的人一起談論某個話題,樂觀的人看到的都是積極的一面,而悲觀的人看到的卻是不利的一面,兩個人的談話肯定是不愉快的。

在社交場合,說話得體、舉止優雅,是一種基本的禮儀,而不抱怨,不給其他人帶來不適,破壞和諧的氣氛,這是一種教養。只有與人交往時傳遞正能量,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結語:

抱怨的人其實都是心理素質較弱、渴望被理解、被重視的人,只是表達方式有所欠缺,而不抱怨的人,內心修養已經日臻完善。

兩者相比,不抱怨的人顯得很會尊重別人,在社交和日常相處中很受歡迎,這恐怕是最大的教養和自我約束。不抱怨,不給別人帶來煩惱,這才是最大的教養。

——END

你有故事嗎?你有煩惱嗎?歡迎私信給我,我在這裡等你

我是妮夏情感,11年情感分析經驗,幫你揭開故事背後的真相

相關焦點

  • 【Qing聽鐵力】《有一種教養,叫熟不逾矩》(音頻)
    【Qing聽鐵力】《有一種教養,叫熟不逾矩》(音頻) 2019-07-30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一種教養,叫「熟不逾矩」
    室友也不是故意的,小學妹也不是小氣的人;只是這個室友不懂好的修養是熟不逾矩。三毛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你要保持一種陌生感,要考慮別人的感受。不要把自己當成大熟人,很多時候你以為真的只是你自己以為。反感從不只是突然出現,而是日積月累。
  • 不麻煩別人是一種教養
    記住,不麻煩別人也是一種功德,是一個修行者最重要的功德!」每個人都不能做到「萬事不求人」,但可以做到儘可能的少求人。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是善良的人,不麻煩人是一種美德,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古語有云:「己之事,自完成;毋煩人,大事成。」任弼時也說過一句話:「人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錢多,三怕麻煩人。」
  • 不生氣,不抱怨,是一種人生智慧
    有一首打油詩叫《莫生氣》:人生就像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有一句話叫吃虧是福。當你學會吃虧,你就不會有那麼多煩惱。永遠不要做那種愛佔小便宜的人。《阿甘正傳》你的主人公,阿甘是我們都值得學習的榜樣。阿甘雖然不聰明,但是我們很多人都比不了。我們每個人都不是阿甘,但是我們要像阿甘一樣活著。
  • 社評「陳小春被嘲沒教養」:如果可以,你真的不需要有教養
    01教養,不是你說有就有最近有一則不起眼的新聞:說起來也有趣,有人評論:沒教養就對了,有教養,那還叫「山雞哥」?在我們現實中,就有這麼一部分人:對電影裡像「山雞哥」這樣滿嘴粗口的角色喜愛不已,在生活中卻鄙夷、斥責這種行為叫「沒教養」。
  • 有種「教養」叫郭麒麟,刻在骨子裡裝不出來的,再次被央視點讚
    01有種「教養」叫郭麒麟,刻在骨子裡裝不出來的郭麒麟就是這麼一位努力的星二代,德雲社在他父親郭德綱的帶領之下,這幾年風頭極盛。這德雲社也出了幾位知名度國民度都很高的演員,像是嶽雲鵬等人。郭麒麟年紀輕輕就能得到如此資源,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名氣,更是因為他骨子裡面的教養。郭麒麟曾在一檔綜藝中與其他明星一同登臺亮相,只見他在上臺之前對那位明星有禮貌地做出「您先請」的手勢,教養十足。沒有一點星二代的虛張聲勢,散發的是滿滿的禮儀呀。郭麒麟的教養體現在很多小細節,在一次活動現場,一位粉絲激動喊出少班主。
  • 我有不傷害別人的教養,卻少了不被人傷害的力量
    此生不悔入地獄,來世再為天上星,我是來自地獄的星星。關注我,我願成為一道光,伴你前行。說起來有些可笑,這些年的經歷就像是一場夢一樣,讓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他們說,「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只是真的有些記憶過不去。若是輕易過去了,怎麼對得起曾經那麼狼狽,那麼無助的自己。我擁有的和我失去的都太可惜了,我有不主動傷害別人的教養,可惜的是少了不被人傷害的力量。
  • 有種「教養」叫易烊千璽,刻在骨子裡是裝不出來的,央視點讚
    好消息好消息,易烊千璽有一次被央視點讚啦。雖然已經不止一次,但是這個小夥子真的很厲害。剛出道的時候是團隊裡面最不被看好、年齡最小的, 首次當演員就成為大眾焦點,當代年輕正能量演員代表,他就是易烊千璽。他用自己的實力精彩演繹,沒有一種成功是輕易得到的。再次被央視點讚!
  • 有一種修養叫「都是我的錯」
    他們愛找藉口、愛抱怨、愛埋怨,有很多的憎恨心。即便自己做錯了事也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會找無數理由為自己做錯的事去辯解,這樣的人在企業裡面是很不受歡迎的。他們狂妄自大,喜歡自己誇自己,甚至有些人在自吹自擂的時候,還喜歡貶低別人的價值,這些人是非常不受歡迎的。
  • 有一種命中注定,叫無可奈何。
    世間,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結果。不管,你多麼全力以赴地愛一個人,命中注定不是你的,還是要離開,每個要走的人,是非走不可。不必,抱怨老天不公,不要抱怨別人絕情,不要遺憾自己的付出。你所承受的,一切艱難,終會變成福氣降臨到你的身邊。
  • 尊重他人的職業也是一種教養
    尊重他人的職業也是一種教養時間:2020-08-05 11:1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網曝深圳地鐵一男子狂罵列車安保員你就是一條狗,狗都不如。   每一份職位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就好比如:為了我們家園更加的環保,起早貪黑幹活兒的環衛工人每天都勤工打掃,為了不餓肚子能夠用上電吃上熱騰騰的飯菜,電工及時趕到沒電的地方進行修理;在寒冷的冬天為了讓遠方的家人團聚,交警堅守在道路上保衛每一個人的平安……     職業都有應付出的汗水,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尊嚴做出選擇,勞動換取的成果是我們之間的尊重,而不是唾棄。
  • 穩定的情緒,是最好的教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住情緒。每天,我們從情緒中醒來,伴著情緒入睡,時時刻刻被情緒包圍著。
  • 真正的教養,是不輕易拆穿別人的難堪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著名旅行作家凱魯亞克說:「教養是一種不用說出來的美好。」所謂教養,就是不讓別人難堪,就是要用心體察別人難言的心思,而後真誠地化解對方的難堪。用智慧去了解他人心意,用真誠與善良之心與他人交往。
  • Jasper叫周延「GAI哥」,被網友吐槽沒教養?應採兒反應亮了
    周延被小小春叫「GAI哥」,網友吐槽沒教養?應採兒舉動亮了在最近一段時間,說唱歌手周延(GAI)與陳小春一起參加某個節目的錄製,從建立了友誼的小船,應採兒在探班的時候,還帶著古靈精怪的小小春(jasper)。
  • 孩子有教養才會受歡迎,這些關於教養的誤區,很多家長都中過招
    然而,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教養問題上卻存在著很多誤區,比如以下幾個:誤區一:有教養會壓抑孩子性格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矛盾,既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教養,又在內心深處覺得這樣可能不符合當今社會的複雜環境,還有可能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壓抑甚至吃虧。
  • 一言一行足見教養
    文/雨棉讀詩01 身份地位高也要有教養通常有教養的人,都會有以下特質:一是為他人著想的善根、二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三是無需提醒的自覺、四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有一次,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丈夫吵了架。丈夫獨自回臥室,閉門不出。女王回臥室時,只好敲門。丈夫在裡邊問:「誰」?女王傲然回答:「女王」。
  • 什麼是教養?
    教養是一個人的天性,教養是一個人的素質。教養是為人的準則,教養是處世的規矩。有教養的人,不一定是達官貴胄,有教養的人,不一定是資本雄厚。教養,與金錢沒有必然關係,與身份沒有丁點聯繫。教養,是一個人後天的修煉,一個人堅定的信念!
  • 真正有教養的人(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蔡瀾老先生在《教養》一文中寫道:「教養這一回事,人家都以為是出自名門才能得到,其實是一種普通常識,只要稍微注意,都可學到,和你的出身沒有關係。」深以為然!
  • 孩子的教養從「坐姿」就能看出來,有教養的坐姿,對孩子好處多多
    與此同時,得體的坐姿也是社交中的一種禮貌,更是孩子身上有教養的外在表達。所以說,孩子的家世如何,不在於他的穿戴,單純地從坐姿上就已然可以看出一二了。地鐵上孩子的坐姿有不同,乖孩子和熊孩子差別大,差異背後是教養小傢伙們的活潑好動是天性使然,但是如果在公共場合也「站沒站樣,坐沒坐樣」的話,即便孩子再優秀也難免會招來他人的鄙夷。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對於男孩的行為,朋友圈的網友紛紛為其點讚,還留言表示為人父母就要養出這麼有教養的孩子。有教養的孩子和缺教養的孩子差別到底有多大?兩個男孩天差地別的表現,給出了我們答案。02有教養的人,不僅能贏得他人的歡迎與青睞,還能幫助自己拓寬社交圈,從而更容易取得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反之缺教養的人,不僅讓人心生厭煩,還會讓人質疑其父母的品行,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你的孩子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沒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