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有2位歷史名人被改寫命運,英雄成罪人,罪人卻成了英雄

2020-12-26 騰訊網

歷史是嚴肅的,如果是一本正經說歷史的人自然需要以最客觀的角度來陳述歷史事實,而對於文學創作者而言,對於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做出一定程度上戲劇化的改動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就並非正史,卻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三國時期的歷史典故,所以得到了人們的認可,而金庸的故事也同樣有不少歷史典故和歷史人物,至於是否處理得當則見仁見智。

在金庸筆下的確是有一些極具爭議的改動,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兩位,一個明明是英雄人物,到了金庸武俠故事中卻成了奸賊,而另一個角色明明是奸賊,卻被塑造成了英雄人物。

一、金庸改寫命運之人

金庸筆下的歷史人物可不少,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就是有歷史原型的,金庸是根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大理皇帝段和譽(段正嚴)來創作的段譽這個角色,不過很明顯,這個人物和金庸別的他區別非常之大。

(段譽劇照)

金庸筆下的段譽集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六脈神劍於一身,到了故事後期基本是世間最頂尖的高手了,除了虛竹和掃地僧之外,只怕少有人能夠與他過招,而且他的設定是段延慶的孩子,而非段正淳。

歷史上真實的段和譽是怎樣呢?固然後來也當了皇帝,但他的日子不會太好過,因為大理國的大權掌握在高升泰家族手中,段和譽只是個傀儡而已,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他可實實在在是段正淳的兒子,所以金庸對於段譽這個角色的改動是比較大的。

但要論改動最大的歷史人物,還得數下文要提到的這兩位。

二、被寫成奸賊的英雄

《射鵰英雄傳》的主線劇情可以分為兩條線,一條是主角郭靖在武林中的成長之路,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少年成為武功蓋世的頂尖高手,這是故事武俠的部分,而另一條線則是大宋群雄抗金的故事,這也是故事中升華主題的一個部分,讓原本小家子氣的武俠拔高到了天下大義的高度,所以其中湧現了不少抗金英雄。

(郭靖劇照)

比如說嶽飛,世人皆敬仰嶽飛,他傳下的《武穆遺書》更是成為書中武林人士爭奪的重點,金庸筆下的他和歷史上真實的他沒有太多的區別。

還有全真教掌教王重陽,前任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等人都是抗金英雄,主角郭靖也可以說是抗金英雄,但有一位英雄卻被污衊成的奸賊,那人就是韓侂胄。

歷史上的韓侂胄其實是大宋一方的主戰派,他的立場是抗金的,但金庸筆下的他卻被郭嘯天給說成了奸賊,原著道:「郭嘯天道:『什麼難說?這裡是鄉下地方,盡說無妨,又不比臨安城裡,怕給人聽了去惹禍。韓侂胄這賊宰相,哪一個不說他是大大的奸臣?說到禍國殃民的本事,跟秦檜是拜把子的兄弟。』」

不知為何金老會如此處理這個歷史人物,著實是有些不應該,韓侂胄這人固然存在爭議,但不至於被說成賊相。

三、被寫成英雄的奸賊

和韓侂胄一樣被反轉了人設的還有一位,那人就是《鹿鼎記》一書中登場的吳六奇,金庸筆下的吳六奇是被塑造成了一個英雄人物,與韋小寶還有些交情。

(韋小寶劇照)

他原本是丐幫的人,後來四處流浪遇上了查伊璜,得到查伊璜接濟的他決定參軍,之後又加入了天地會,最終被吳三桂殺死,所以他在金庸筆下的定位是反清義士。

而現實歷史中的他則並非如此,歷史上真實的他是個嗜酒好賭之人,曾經是明朝將領,後來卻投了大慶,還殺了不少無辜的百姓,因此得到順治帝封賞,得了個總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晉少傅兼太子太傅,根本就沒有參與過反清,等於說是個為了榮華富貴而投敵的惡人,金庸筆下的他是被美化了太多。

(金庸)

當然,就如文章開篇所述,歷史本身是嚴肅的,但在武俠故事中去要求每一個歷史細節都一模一樣就顯得過於苛刻了,畢竟武俠本來就不是歷史,讀的是它的趣味性而已,所以其中的人物與歷史有存在出入的部分也不足為奇,其中真假還需讀者自行斟酌。

相關焦點

  • 金庸筆下最大義凜然的一位悲情英雄,也是金庸小說男主角唯一死亡的...
    ——張仲素金庸筆下的所有主角,三餘認為只有蕭峰和郭靖稱得上是大英雄,但其實更願意把郭靖稱為是大俠,而把大英雄獨自留給蕭峰,畢竟郭靖顯得太過憨直。他有著男性特有的魅力,對朋友有情有義,對愛情堅貞不渝。即便是知道自己的身世,也從未迷失過本性。這樣一個人本該活得肆意瀟灑,卻終究逃不過有心之人的算計。
  • 金庸筆下最憋屈的3位主角,個個武功蓋世,卻輸給武藝低微之人
    (蕭峰、段譽劇照)若將蕭峰視為金庸筆下最慘的主角的話,那麼另外還有3位主角的命運就只能用憋屈來形容了,和蕭峰一樣,他們也有著蓋世的神功,甚至幾乎當世的天下第一高手,然而他們卻都輸給了武藝低微之人,而原因卻很簡單。
  • 金庸很討厭的一個姓,他筆下這個姓氏的人,不是壞人就是命運悽慘
    比如著名的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他因為厭惡表哥徐志摩的生活作風,所以他筆下的表哥幾乎都成了「渣男」,且結局悽慘。而除此之外,金庸還因為自己的喜好,將一個姓氏塑造成了自己小說中壞人常用的姓氏。這個姓氏就是丁姓。
  • 都是失敗,為什麼拿破崙成了民族英雄,而希特勒卻成了歷史罪人
    歐洲近現代歷史上,拿破崙和希特勒兩個風雲人物總是被人們經常拿來對位對比。他們兩個人具有許多的相似之處。他們都曾經佔據了西歐的大部分地區,差一點就統一了西歐;他們的海軍都被英國擊敗;他們的命運都在俄國發生了轉折點。但是,人們對於拿破崙和希特勒的評價卻截然不同。
  • 張紀中:金庸武俠最打動我的是英雄情長
    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對我來講,連環畫太簡單,太省略,已經不夠過癮。那時看的武俠小說,同樣還是《七俠五義》《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這些舊武俠小說。新武俠還未誕生,但舊武俠已經讓我如痴如醉。後來有了新武俠小說,我也看了很多。首先看的是古龍,只看過一部《多情劍客無情劍》;梁羽聲的只是翻看過,但我都不是很喜歡,他們的小說不是那麼吸引我。《笑傲江湖》是我看的第一部金庸先生的小說,書一打開,就合不上了!
  • 金庸筆下誰的武功最高?掃地僧比不過他,實至名歸
    金庸筆下人物眾多,武功門派更是五花八門,在此就不一一點名了。對於每一位金庸迷來說,可能心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英雄豪傑,都能如數家珍地點出數位甚至數十位蓋世大俠。那麼,在如此眾多的蓋世英雄中,究竟誰的武功最高呢?
  • 金庸筆下的這個姓氏
    我們也都知道金庸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代表著他的價值觀和追求,無論是郭靖還是楊過,都體現著金庸先生的正直與敢愛敢恨,傳遞著正義的價值觀和熱血忠誠等正能量。既然金庸塑造的有正面的人物形象,那自然也會有著反面的人物出現,比如說《天龍八部》中的頭號大反派丁春秋,他可謂是逍遙派出了名的叛徒。
  • 金庸的書要翻譯成英文為什麼這麼難?
    英文版《雪山飛狐》、《鹿鼎記》、以及《書劍恩仇錄》2018年2月,英國學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的誕生》出版,此後她將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完成整個十二卷小說的翻譯。郝玉青(Anna Holmwood)這首先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其次,要將金庸原汁原味介紹到英文世界,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 盤點金庸筆下的歷代丐幫幫主,回歸金庸諸作品,丐幫竟從未消失
    前言:「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一生十四部作品,部部被世人捧為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之作。更讓人感到有趣的是,金庸十四部作品之間卻是彼此連接,有著共同之處。這些作品金庸皆是以古代歷史作為背景框架,這才擁有這種有趣的共同點。
  • 金庸筆下最坑的宗師,自創蓋世神功,弟子學其神功卻幾乎成了廢人
    有人說讀金庸筆下的武俠故事仿佛是在讀一部另類史詩,原因很簡單,金庸在故事中加入了歷史背景的設定,也偶爾會直接將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融入故事中,比如《越女劍》中就將「三千越甲可吞吳」和「西子捧心」的典故以武俠的角度來重新詮釋,別有一番風味。
  • 歷史上張無忌和趙敏的結局如何?並非金庸的雙宿雙棲,其實都很慘
    張無忌和趙敏結局是什麼,金庸沒說出的答案,但歷史卻有記載《倚天屠龍記》因為讀者意願的不同,以及原著改編成影視劇等多種原因,產生了多元結局。但是總體來看並不是大團圓的傳統結局,就像郭靖大俠無法守護襄陽城一樣,張無忌即便有蓋世的武功,也無法將朱元璋奪位的事實扭轉。《倚天屠龍記》還有大多數金庸先生筆下的作品,結局都沒有詳細描述,如同水墨畫的留白部分,每部小說都留下了足夠的空間,讓讀者能夠自行體會其中玄妙。
  • 金庸筆下四大巔峰高手,東方不敗落選,王重陽勉強入流
    在金庸老爺子筆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俠義柔情英雄輩出的武俠世界,在這個世界裡面有許多的武林絕技,也有忠肝義膽的英雄豪傑。我們難免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在金庸老爺子的筆下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關於這個問題的探討有很大的爭議,但是經過網友們的總結,大概可以評出四位絕頂高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第四位,王重陽。王重陽是射鵰英雄傳裡面一開場就已經死去的人物,不過他對於整本書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一直到最後面,整本書都在評價王重陽是那個時代最為強大的人。王重陽他是全真教的創始人,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學正宗的美譽。
  • 他們本是古代一弱小家族,金庸筆下成員都成高手,稱霸武林數百年
    金老的故事中有不少歷史人物登場,現實中的他們也許沒有一身神功,甚至只能被人欺壓,而在武俠的世界中,他們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本文就聊一聊金庸筆下那些在武俠故事中實現逆襲的歷史人物。
  • 郭靖的傳人不全是草包,有位歷史名人得其真傳,有實力橫掃武林
    大部分的武俠作者能夠將一個獨立的故事完整的說出來就已經算是成功了,而金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武俠體系,他筆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以及《越女劍》這十五部作品之間是存在細微關聯的,尤其是「射鵰三部曲」的關聯最為緊密,而正是因為這種肉眼可見的武林傳承,金庸故事才會如此精彩。
  • 終結了麥哲倫的拉普拉普,是英雄還是罪人?
    文/阿波『高中歷史知識點解讀之「麥哲倫環球航行的兩面性」』1521年,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完成了一大半,他們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再走完相對較小的印度洋,就可以回家了,可是他們卡在了菲律賓的馬克坦島上其餘人逃走後,繼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終於在1522年9月6日回到西班牙老家,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結束。在這個故事裡,拉普拉普這個人物很顯然是個主角,最少也是個男二號吧,可是,後世之人都知道麥哲倫,卻很少有人知道殺死麥哲倫的拉普拉普。即使知道拉普拉普的,也大多認為他是個「罪人」。
  • 歐聯杯決賽再現離奇烏龍,國米英雄瞬間變罪人
    萬眾矚目的歐聯杯決賽剛剛落下帷幕,塞維亞無愧歐聯之王的名號,他們在先丟球的情況下完成逆轉,最終3:2戰勝國際米蘭,捧起了隊史第六座歐聯杯冠軍獎盃,「歐聯杯」似乎真的可以更名「塞維亞杯」了。而國米則痛失好局,開場先進球的英雄還因為打進烏龍成了輸球的罪人。
  • 金庸先生筆下的女主你認為要如何排名呢?
    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中的宗師,在他的筆下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子,那麼如果要將這些人排名一下,該如何排名呢? 美貌第一:西施
  • 從嘎達梅林到陶克陶胡,是英雄還是罪人?
    在蒙古草原上還有一位與嘎達梅林同時代的英雄人物,無論名氣、戰功、影響,都遠比嘎達梅林大,當今主流卻很少提及,此人就頗具爭議的陶克陶胡。第一次知道這個人是在一本《外蒙古獨立內幕》的書裡,書中把他介紹成一個分裂國家、殘害漢族百姓的的蒙匪,外蒙獨立後還擔任了陸軍大臣,參與過攻打科布多等軍事行動,號稱蒙古第一匪。
  • 金庸筆下最霸氣的八大姓名,它們都有什麼寓意?
    金庸筆下的人物取名大有考究,絕非閒言廢語,幾乎所有的姓名都有出處,所有的名字都有寓意。金庸筆下的人物命名是其思想的結晶,他把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入到姓名之中,又把名字與人物的性格、命運、時代背景緊密關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比如郭靖楊康之名便取自歷史靖康之恥,嶽不群、楊不悔、卓不凡充分表現了人物的性格命運。
  • 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金庸筆下的這些武林招式用英語怎麼說...
    【環球網綜合報導】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中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式,用英文怎麼說?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25日給出了答案——可以去問瑞典姑娘郝玉青(Anna Holmwood)。郝玉青花五年時間為《射鵰英雄傳》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並找到一位香港姑娘張菁接著翻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