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4月3日電 3日下午,德國西部北威州城市杜伊斯堡兩輛地鐵在隧道內發生相撞事故,當地軌道交通中斷,所幸傷者均無性命之虞。據當地警方發言人公布的消息,屬於杜伊斯堡市地鐵903號線的兩輛列車當天下午15時20分左右在該市邁德裡希區一地鐵站隧道內發生相撞。事故發生時,一輛行駛中的列車撞上了另一輛停靠在站內的列車。事故發生後,當地消防部門緊急出動80人組成的救援團隊展開施救。事故共造成至少2人重傷、21人輕傷,所幸傷者均無生命危險。
發生事故的地鐵線路運營當天白天暫時被雙向中斷,受影響的地鐵站亦暫時封閉。從晚間開始,當地交通部門將該線路轉至未受影響的其它站臺恢復運營。警方和專業評估人員當晚前往事發現場對事故原因展開調查。
地鐵為什麼會發生相撞?
地鐵追尾和相撞,這都是已經發生過很多次的。但地鐵不是有信號保護嗎,為什麼會追尾/相撞?
是的,在信號保護正常生效的情況下,地鐵是不會追尾的。所以,如果地鐵追尾相撞了那就是信號沒有在保護咯,這不是廢話嗎,不是的。你能百度到的地鐵相撞和追尾事件,都是信號保護失效的情況下發生的。
在科技已經發展到21世紀的時候,地鐵的安全肯定已經很高級了。不可能像地面交通那樣,看到紅燈了才停,看到前面有車了司機就踩下剎車減速保持距離,防止追尾;更不可能打個轉向燈變個道超個車。
現在的軌道交通大多都是由移動閉塞(自動閉塞)信號系統保護,可以實現自動駕駛,在信號系統正常的情況下可以確保不會發生任何追尾和相撞的事件。
那在講為什麼會追尾之前,我們還是應該先普及下信號保護。信號保護,又稱軌道信號系統,裡面涉及到信號閉塞的概念。這些比較枯燥乏味的東西一般學軌道交通的人都知道,什麼固定閉塞、人工閉塞、半移動閉塞、移動閉塞這些blablabla的,聽起來很屌的,但我今天就講講現在用的最多的也是最先進的:移動閉塞。
既然信號系統有保護功能,就是防追尾的功能,那為什麼還是發生了列車追尾的事件。答案當然是信號系統保護失效(或者說出現故障了)了唄。
地鐵會發生追尾或者相撞事故嗎?答案是肯定的。但也有個前提條件,仔細分析下國內外地鐵發生追尾,包括7.23高鐵追尾的事件等等,其實原因都是大同小異,即:信號系統故障/失效——採用降級或人工調度模式——人為出現失誤(調度失誤/司機超速或者沒確認信號機紅燈/車站沒確認本站無列車佔用等)——導致追尾/相撞。
那你說能完全避免發生嗎?答案也不是可以的,只要滿足2個條件:
1.信號系統不要故障
2.信號系統故障了就停運
可是現實麼?不怎麼現實,信號系統可能不發生故障麼?當然不可能。那發生信號故障了地鐵乾脆別開了直接停運不行嗎?聰明,有故障停運是最安全了,從業者也希望如此,可是老百姓會答應嗎?當然不答應。
所以,你說以後還會發生地鐵追尾的事件麼,我也不知道。因為信號系統不可能一直不故障,故障也不可能直接停運,想要保持行車就要人工介入,人工介入就存在有失誤的可能,所以就需要制定很多措施、組織很多培訓和演練去降低這個失誤發生的概率,這也是地鐵安全管理的工作內容之一。
盤點以前發生的地鐵相撞事件
2017年伊朗德黑蘭地鐵列車追尾事故
伊朗首都德黑蘭6日發生地鐵列車追尾事故,造成至少25人受傷。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6日下午,一列地鐵列車因技術故障在德黑蘭西部一地鐵站停靠站臺,車門還沒打開就被另一列同向進站的列車猛烈追尾。報導說,追尾造成兩列列車部分車窗玻璃破碎,至少25名乘客受傷。救援人員趕到現場後,將7名傷勢較重的乘客送往醫院治療。
2015年義大利羅馬地鐵相撞事件
當地時間5日,羅馬南部一個地鐵站發生列車相撞事故,導致十餘名乘客受傷。羅馬交通局長因普羅塔稱,此次事故導致12人受傷,其中2人有骨折等嚴重傷勢。據報導,相撞的是開往同一方向的地鐵,當時的時速不超過30公裡。因普羅塔稱,後車顯然沒有注意需要遵守的標誌和速度指示。他表示,必須調查清楚事故是如何發生的,事故「必然是人為失誤」。事故發生在羅馬地鐵B線的EUR Palasport站。
2005年曼谷地鐵相撞事件
在星期一早晨繁忙時間,曼谷一列地鐵與停在車站的另一列地鐵相撞,造成二百多人受傷。據香港媒體援引外電報導,曼谷當地醫院報告說,事件中至少有二百一十二人受傷,大多數是輕傷。約二十餘人重傷。事故發生於上午九時半左右,正是早晨繁忙時間。當時,一列火車正要從文化中心站駛向主火車站。當該列擠滿七百名乘客的火車仍在月臺上的時候,一列失控空車向它撞來。
2014年韓國首爾地鐵追撞事件
韓國首爾2014年5月2日下午發生兩列地鐵列車相撞事故,導致170餘名乘客受傷。韓國當地時間2014年5月2日下午3時32分許,韓國首爾2號線地鐵去往蠶室方向的兩班列車在上往十裡站發生追尾事故,造成170餘名乘客受傷,部分傷者被送往附近的漢陽大學醫院。乘客們緊急逃離車廂並前往安全地方。消防災難本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事發後約有10輛救護車前往事故現場。據了解,被撞列車有兩節車廂脫軌。
第 4 頁 盤點以前發生的地鐵相撞事件(2)
2011年中國上海地鐵10號線列車追尾事故
2011年9月27日14:10分,上海地鐵10號線新天地站設備故障,交通大學至南京東路上下行採用電話閉塞方式,列車限速運行。期間14:51分列車豫園至老西門下行區間兩列車不慎發生追尾,14點51分,虹橋路站至天潼路站9站路段實施臨時封站措施,其餘兩端採取小交路方式保持運營,啟動公交配套應急預案,公安、武警等趕赴現場協助疏散。截至2011年9月27日20:38分,兩列事故列車內500多名乘客已經全部撤離車站,經初步統計,約有傷員40餘名,大部分為輕微傷乘客,未發現重傷。受傷乘客已受到及時的醫護處理。
2009年中國上海地鐵1號線事故
09年12月22日5時50分,上海地鐵1號線陝西南路至人民廣場區間突發供電觸網跳閘故障,造成該區列車停駛。地鐵運營管理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派出搶修隊伍到現場排除故障並啟動地面公交配套預案,調集80輛公交車到該區間短駁乘客。為確保運營不中斷,地鐵方面採取1號線非故障段(富錦路至火車站,徐家匯至莘莊分段運營)兩頭小交路運行。7時06分,跳閘故障基本排除,運營逐步恢復。
2009年美國華盛頓地鐵列車追撞事故
美國華盛頓的兩列地鐵在周一下午尖峰時間相撞。據最新報導,至少有9人死亡,70多人受傷。這起事故是當地近33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地鐵事故。兩輛地鐵相撞部位嚴重損毀,相互擠壓在一起。為了及時就出被困人員,救援隊員不得不將車皮切割。參加救援的哥倫比亞區消防隊發言人艾特稱這是一場重大傷亡事故。
兩輛地鐵相互交錯,上下堆積。救援隊員只能用梯子將位於上方的車廂內乘客救出。地鐵上的座椅被撞飛出車廂。消防局局長說一共有70多人受傷,消防隊員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治療。傷勢比較嚴重的乘客被送到了醫院。目前有兩名乘客的生命面臨危險。地鐵官員稱死亡人員中包括了地鐵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