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 | 中國古代圍棋棋盤大小規格的歷史演變

2021-02-15 西安知理學堂

  先說棋盤的「形」。漢代班固說:「局必方正」,說明古代圍棋盤的標準樣式是正方形的。那麼這正方形的棋盤首先是用來幹什麼的,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如果說「弈」源於「易」,圍棋入門,在原始的符號記事時代,人們劃地為盤,折枝為子,以此推卦演易,那麼「萬物之數,從一而起」(《棋經十三篇》),一生二,二生三,「三」為一爻,由此可推演萬物之變化,三道盤便是棋盤的最基本道數。

  單說以棋盤爭勝負。棋子的生存條件是氣.縱橫三格,正好中間留一「氣」。即所謂有了一個「跟位』?。五格成兩眼,在五道盤上,無爭執的話,雙方均可安然活出一塊棋。但一方先行,往正中心位置一站,正好雄居各方均為「三三」的位子。另一方再下子,絕無生路。七道盤,正中心位置為「四四」,即現在所謂的星位。如先行一方佔「四四」,另一方可從任一角潛入「三三」,所以行棋雙方一般都會各佔兩個「三三」,先自固再求發展。所以,理論上,圍棋盤用來爭勝負,最少應為七道。

  但七路盤變化太少,缺少爭棋的趣味性。而九路盤變化大為增加,先行一方雖絕對有利,但後手方並非毫無機會。前幾手佔三三還是其它位置,也有了選擇餘地。即使實行對角三三的座子制,也並非不可下。直到現在,初學圍棋者,還往往從九路盤開始學起,職業棋手間,還舉辦過帶有實驗性質的九路盤比賽,殺得難解難分。雖無文字和實物佐證,在圍棋的演變過程中,流行過九路盤,應是大有可能的。圍棋入門

  中國最古的圍棋盤大致可以從原始氏族社會的一些彩陶藝術圖案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在原始社會末期的陶器上,一些圖案被考古專家稱為棋盤紋圖案,線條勻稱,格子整齊,頗似現代的圍棋盤。如陝西西安半坡出土的原始社會彩陶罐上,繪有縱橫十至十三道類似圍棋盤的圖案。

  據日本一雜誌報導,古代夏威夷曾有一種棋戲,棋盤縱橫各十一道,在線的交叉點上下子對弈,頗似中國圍棋的著法。

  這種情況也適用於對十七、十九道盤的考察。1954年,在河北望都發掘的東漢古墓中發現一石棋局,高14釐米,邊長69釐米(馬融《圍棋賦》謂「三尺之局兮,為戰鬥場」,漢時一尺約合23.5~24釐米)。上刻有縱橫十七道線。三國時魏邯鄲淳《藝經》說「棋局縱橫各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1975年,山東鄒縣發掘的西晉劉寶墓中,有一付裝在灰色陶盒裡的完整的圍棋,黑白共289子;充分說明十七道盤還是這時的通行制式。劉寶官至侍中,安北大將軍,卒於永康二年(301年)。圍棋入門

  南朝宋時有一首《讀曲歌>:「坐倚無精魂,使我生百慮。方局十七道,期會是何處?」讀曲歌是南朝宋時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歌謠,它說明十七道盤還通行於民間。

  1972年,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娜唐墓中,出土了一幅絹畫,叫「圍棋仕現存有實物發現的道數最少的棋盤是十三道盤。1977年,在蒙古敖漢旗豐收公社白塔子大隊發現一座遼代古墓,墓內供桌下,有一高10釐米,邊長40釐米的圍棋方桌。桌上畫有縱橫十三道的圍棋局。而已知最早的圍棋盤實物出自西漢。陝西鹹陽西漢中晚期甲M6墓葬出土石棋盤一件,長66.4釐米,厚32釐米,四角的鐵足高48釐米。棋盤面磨製光滑,周飾一回H方連續菱形方格紋,其中以黑線畫出棋格15×15共225格;四鐵足呈不規則圓形,位於棋盤面的四角;背面未經打磨,留有鑿痕。

  1971年,在湖南湘陰發現一座唐代古墓,墓內隨葬品中有一青瓷圍棋盤。正方形,邊長55釐米,縱橫十五道,四邊刻有圓弧形裝飾,上敷黃油。十五道棋盤從漢代一直延續到唐代(甚至遼代還有十三道棋盤),而唐代、遼代的十五、十三道盤,早已不是當時的通行的棋局,而可能是漢代或更早流行的制式。這一方面說明當時由於交通的不便,文化交流受到很大限制,在一些邊緣地區仍在流行著「古制」,或人們出於崇古或簡便易學的需要,有意識地保留了古代圍棋的制式;另一方面,則說明任何制式的圍棋,其產生、流傳、演變,都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導致同一時代,可能多種制女圖」,圖中所繪棋盤為十七乘十六道(十六當為十七之誤)。該墓墓主是武則天時安西都護官員,它說明初盛唐時,十七道盤仍在邊遠地區使用。而直到現在,藏棋、錫金圍棋猶流行十七道制。

  那麼,十九道盤起於何時,卻成了一道難題。一說在三國時期已流行,理由是北宋棋特詔李逸民《忘憂清樂集》中,收有「孫策詔呂範弈棋局面」,該圖譜就是十九道的。另外,還有「晉武帝詔王武子弈棋局」,也是19道的。一種觀點認為,《忘憂清樂集》有宋刻本,其發現和流傳經過十分清楚。宋人著書刻書一般比較謹嚴,該書所收圖譜當有所本。另外,有三國邯鄲淳《藝經>所記、有南朝《讀曲歌》所詠的情況下,作為棋待詔的李逸民不可能自己作偽,也不可能不辨不查便掇拾前人偽譜於集中,而取信宋徽宗和世人。從這個情況看,三國兩晉到南北朝時期,17道圍棋和19道圍棋都在流行。三國時期,17道圍棋主要流行於北方,19道圍棋主要流行於南方,特別是吳國的宮廷中。到兩晉時期及其以後,19道圍棋也開始在北方流行開來。

相關焦點

  • [博弈篇]古代圍棋棋盤(組圖)
    中國式的圍棋盤,一般有抽屜放棋子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早圍棋盤實物。參考《望都漢墓壁畫》中國古典薄術出版社1955。,保存完整,是迄今發 現世界上最古老的19道圍棋盤。該圍棋盤,正方形, 高4釐米,邊長各10.2釐米。盤上刻縱 橫17道,加上邊線便成縱橫19 道。這 些縱橫直線交織成許多小方格,共有 361目,與今之圍棋完全相同。為便於 識別棋子位置,每角4×4處和中央, 各有一小孔,形成『星位』。盤之四 側,有類似壺門的裝飾,通過施灰白釉,用特製白瓷圍棋盤隨葬是不多見的。參考《安陽隋張盛墓發掘記》《考古》1959年第10期。
  • 細說中國古代圍棋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古代圍棋的起源與發展史一直為廣大愛好者所感興趣。從古代的繪畫藝術中也可以看出我國棋藝的發展已經歷經了千年之秋,如今依然被後世所世代傳承。一目了然的圍棋發展史與您細說,請您知悉。一、圍棋-基本綜述圍棋,是一種棋類遊戲,中國古代時候又稱之為「弈」。棋屬於四藝、四雅之一,四藝和四雅,即琴、棋、書、畫。二、圍棋-起源之說圍棋,起源於中國。
  • 古代排名第一的遊戲:圍棋
    關於圍棋的文學作品有很多,連許多動漫都與圍棋有關,比如童年回憶《圍棋少年》。能夠成為文學作品中的常客,圍棋不僅有著獨特的個人魅力,還和它悠久的歷史淵源有關。圍棋距今已有千年歷史,關於它的起源一說是黃帝臣子容成公發明的,一說是堯為了教育兒子丹朱發明的,一說是堯的臣子烏曹發明的。唐朝皮日休認為,圍棋在戰國左右出現,只不過託堯的名義而已。
  • 揭秘→圍棋棋盤為什麼是19路?
    最近,有一位小棋童向愛棋道的老師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我在圍棋寶典和手機對弈13路棋盤受讓三子處於負多勝少的水平」「但是換成九路棋盤的話讓三子還是有很大把握取勝的,而再大一些下起來就很難把握」「想知道為什麼圍棋棋盤是19路?」「如果職業棋手下小棋盤會不會覺得施展不開?」
  • 圍棋與藏棋「密芒」的比較研究
    一、圍棋、「秘芒」的起源於演變 (一)圍棋的起源與演變 圍棋是什麼時間產生的?至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在學術界有多種版本的說法,總體來講,有「堯造棋」之說;有古代巫師從佔卜演變而來之說;有「夏人烏曹作賭博圍棋」;有部落首領作戰推演演變而來之說等等。
  • 圍棋下載_圍棋手機版下載_圍棋安卓版官方下載-太平洋下載中心
    圍棋 休閒益智 大小: 16.85 M
  • 如何選購圍棋棋盤
  • 圍棋規則——五種制度
  • 中國圍棋:中國作為圍棋的母國,如今卻逐漸被日本、韓國趕超
    琴棋書畫其中的棋字,指的就是圍棋。在古代,一個人是否會下棋,就代表著你這個人是否優雅、多才。​圍棋的內容圍棋是一種兩人對弈的策略型棋戲,棋盤呈正方形形狀,橫豎縱橫19條線,交匯361個點。圍棋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技藝之一,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圍棋文化合儒、佛、道、法等多派思想為一體,形成一種極具東方特色的精神文明。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追求以和為貴,做人嚮往儒雅風範、謙謙君子,圍棋的對弈正也正是體現出了這份獨有的東方文化韻味。
  • 中國圍棋:中國作為圍棋的母國,如今卻逐漸被日本、韓國趕超
    在中國古代,琴棋書畫四藝,是上流社會的必修技能,文人騷客、名門閨秀通常是經這四門技藝,來展現個人的文化素養。琴棋書畫其中的棋字,指的就是圍棋。在古代,一個人是否會下棋,就代表著你這個人是否優雅、多才。圍棋的內容圍棋是一種兩人對弈的策略型棋戲,棋盤呈正方形形狀,橫豎縱橫19條線,交匯361個點。棋子分黑白兩色,黑子先行,在棋盤的交叉點落子,白子後行,一前一後雙方交替落子。棋子落下不可移動,最終圍地多者為勝。
  • 圍棋行棋規則講解教你圍棋怎麼玩
    圍棋是中國古代比較盛行的棋種,在古代中琴、棋、書、畫中的棋指的就是圍棋,不僅是古代現代很多的家長也讓孩子學習圍棋,因為圍棋可以鍛鍊孩子的腦力和思考能力
  • 你可能不知道的圍棋常識:圍棋盤到底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現在通行的標準的圍棋盤是其實是長方形的,或者說是「近似正方形」的長方形。
  • 【圍棋基礎】圍棋入門——認識棋盤、棋子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棋盤、棋子圍棋棋盤
  • 圍棋——棋具介紹:棋子和棋盤
    相信每一個圍棋人,都希望擁有,一副屬於自己的棋子,棋盤。無論是滿足自己的裝逼心理,還是發自內心對圍棋的熱愛,對於圍棋人來說,棋子棋盤,都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們先來對現代的圍棋棋具做一個初步介紹。圍棋的棋具包括:棋子,棋盤,棋罐。
  • 圍棋之道:縱橫19道線的圍棋盤演化史
    而且據考古人員說,從其質地及線條的粗糲程度看,似乎是在當時的一塊鋪地方磚上臨時刻劃出棋道線條的。所以這塊棋盤雖出土於皇家陵園,但並非皇家之物,很可能是漢陽陵的守陵人為能閒暇時下棋信手刻劃而成的。由此推斷,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圍棋不僅如春秋戰國時那樣是貴族有閒階層的遊戲,而且已流行於類似守陵人這樣的平民百姓之中。
  • 圍棋冷知識:圍棋棋盤真的是正方形嗎?大多數人都錯了
    學了那麼久圍棋,大家對圍棋棋子和棋盤是什麼樣子,心裡應該有點逼數了吧?如果沒有,那就來對了。今天,我們來仔細聊聊圍棋棋盤。1、圍棋棋盤到底有幾路?新人看了《棋魂》,表示:啥也不說,我也要買副圍棋。那就先來看看,都有啥樣的棋盤吧。
  • 圍棋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圍棋,一種策略性兩人棋類遊戲,中國古時稱「弈」,西方名稱「Go」。流行於東亞國家(中、日、韓、朝),屬琴棋書畫四藝之一。圍棋起源於中國,傳為帝堯所作,春秋戰國時期即有記載。隋唐時經朝鮮傳入日本,流傳到歐美各國。圍棋蘊含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的體現。 2008年6月14日,圍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從爛柯棋緣講圍棋
    今天蘭亭不講修仙,單講圍棋,不周之處,還望書友海涵。所謂圍棋者,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稱為「弈」,可以說是棋類之鼻祖,圍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先秦典籍《世本》記載:「堯造圍棋,丹朱善之。」晉張華在《博物志》中繼承並發展了這種說法。
  • 零基礎圍棋圖文講解(01)圍棋棋盤和氣
    今天開始做幾期零基礎圍棋圖文講解,讓想學習圍棋的小朋友快速了解圍棋。1、棋子:棋子的數量以黑白子各180個為宜。棋子呈圓形。中國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則常用兩面凸的棋子。2、棋盤:盤面有縱橫各十九條等距離、
  • 圍棋場上盡顯風採,童學城九星圍棋載譽而歸
    2020年8月21日,童學城九星圍棋在成都市第十四屆城市運動會少兒圍棋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團體金牌1枚,個人男子甲組銅牌1枚,女子乙組第四名,男子乙組第六名。頒獎現場「愛成都·迎大運」成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每四年舉辦一屆,是成都市規模最大、規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