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本賽季聯賽,可以明顯看出江蘇女排的改變,該隊也是整個聯賽中,讓球迷感到最驚喜的隊伍。
2016-2017賽季,擁有三位奧運會冠軍(惠若琪、張常寧與龔翔宇)的江蘇女排歷史上第一次拿到聯賽冠軍,並在2017年全運會中折桂。
惠若琪退役後,江蘇女排一直盡力彌補缺失,之後三屆聯賽都沒能打進決賽,甚至在上個賽季都未能進入四強。
痛定思痛,江蘇女排決定加速隊伍的新整編。
本賽季聯賽,江蘇女排一改此前重點依靠張常寧與龔翔宇兩邊高拉開進攻的特點,壓低弧度、追求速度,形成了新的戰術體系,此舉很奏效。
在常規賽中,江蘇女排於第二階段戰勝了上海女排,終結了聯賽對對手9連敗的頹勢。
半決賽,蘇滬兩隊再次狹路相逢,江蘇隊直落兩場,將對手斬落馬下,躋身決賽。
對陣擁有朱婷、李盈瑩這兩門國家隊大炮的天津隊,江蘇女排也絲毫不落下風。
第一階段蘇津之戰,龔翔宇神勇的表現,幫助母隊以3比2險勝;第二階段,兩隊在提前晉級四強的情況下都保存實力,沒有派出主力陣容,天津女排勝出。
決賽第一場,江蘇女排張常寧體現了隊長價值,竟然砍下了34分,冠絕全場。其進攻得分率更是高達44%,令人驚嘆。
哪怕是變陣後的第三場,在缺少副攻的掩護下,張常寧暴露性的強攻,依舊拿到了29分,並在發球環節中得到了1分。
隊伍另一名核心隊員龔翔宇也經歷蛻變,其進攻在加速後威力猛增,幫助張常寧撐起了進攻的另一角。
在刁琳宇受傷後,龔翔宇主動請求擔任二傳。雖然「小宇宙」在青年隊是打二傳位置,但最後一次以二傳身份參賽,已經要追溯到8年前了。
決賽第三回合中,龔翔宇無懼新的挑戰,發揮了蔡斌口中的「外援」級能力,調動隊伍以變陣後的最強攻擊力,衝擊天津隊,值得讚揚。
曾帶隊拿到聯賽冠軍的某著名教練表示:「今年刁琳宇、張常寧和龔翔宇都是巔峰狀態,江蘇隊的打法也是合理的、先進的。」
此番在有利的形勢下突生變故,影響了江蘇隊的整體實力,無緣冠軍,令人惋惜。但她們的表現讓諸多球迷感動,也讓人們對未來將要參加奧運會的中國女排,充滿了遐想。
雖然鐵帥王寶泉在此前的聯賽中,曾多次率領天津女排實現逆轉一幕;但客觀而言,天津隊除了朱婷表現穩定外,其他隊員都曾出現起伏,該隊在攻傳配合與攻傳節奏等環節中,暴露出了不少問題。
此外,到底是選擇攻防能力都有、但不出色的於鋆煒,還是從主攻位置上改打接應二傳位置的王藝竹,或者是保障型球員楊藝。用誰打接應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王寶泉。
好在,王寶泉在決賽後兩場比賽中,下定決心用了年輕人陳博雅,收到了效果。
這位小將第一次參加聯賽決賽,絲毫不怯場,體現了在進攻環節中的實力,是可塑之才。
天津隊最終能夠拿到冠軍,有運氣成分在,當然也不能忽略該隊的實力與底蘊,要不進決賽的怎麼不是別的球隊呢。
相比之下,本賽季其他隊伍的表現皆乏善可陳。
連續四個賽季躋身聯賽四強的上海女排,依舊沒能觸碰到冠軍獎盃。雖然兩位外援拉爾森與立普曼順利到隊,增強了該隊的邊攻實力,但該隊在半決賽中的臨場應變暴露出問題。
主教練王之騰如何在張軼嬋、楊婕等本土隊員年齡老化時挖掘有潛力的隊員,是他需要思考的問題。
後備人員的匱乏,一直是王之騰的痛。
廣東恆大女排在老帥方巖的帶領下,接連兩次晉級聯賽四強。外援拉巴德捷耶娃與羅賓遜表現搶眼,是廣東恆大女排能夠躋身半決賽的主要原因。
與王之騰面臨的問題相同,如何培養本土選手,也是方巖需要給出的答案。
遼寧女排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能夠名列第六,表現不俗。
丁霞和顏妮體現了自己在隊中的價值,遼寧隊也在本次比賽中挖掘出了石冰彤與孫曉軒。
山東女排名列第五,讓球迷稍感意外,畢竟該隊在今年的全錦賽中表現出色,拿到了亞軍。也許主力隊員孫杰的狀態受傷病困擾,影響了全隊的整體實力。
名列第7的北京女排此番運勢不佳,本已屬意的外援或沒成行,或推遲到隊;兩名鎮山老將劉曉彤與曾春蕾,一個因為手術,不在最佳狀態,另一人則在聯賽後半段基本上沒有出場。
此外,主力隊員金燁在比賽進行中因為跑動慶祝,與隊友相撞崴腳,不得不缺戰休養,也是該隊此番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
浙江隊在主教練王賀兵的帶領下並無太多起色,還是依靠老將王娜與李靜在苦苦支撐。
浙江女排明顯在調整期,要重新進入強隊行列,還需要幾年的時間。
本賽季的女排聯賽已經落幕,接下來我們期待的,就是何時能重新看到久違的中國女排在賽場上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