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個做事的人

2020-12-18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Penn先生,ID:impen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什麼叫「做事的人」呢?不是置身事外,指點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進去,把自己變成解決問題的關鍵變量。

曾文正公的例子:農村裡,有個人出門,看到一條很窄的田梗上,倆人頂上了,誰也不讓誰,誰也過不去。為什麼不讓呢?因為倆人都挑著很沉的擔子,路太窄了,誰要先讓,就得從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裡,沾一腳泥。你作為一個旁觀者,這時會怎麼做?

過去勸嗎?怎麼勸呢?估計誰也不服誰。在曾國藩的故事裡,這個旁觀者並不是直接上去勸一方讓步,而是說,來來來,我下到田裡,你把擔子給我,我替你挑會兒,你側下身不就過去了嗎?

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置身其中的人,轉換自己身份,這麼個無解的問題,是不是就找到了答案?曾國藩管這種方法叫:躬身入局。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每天都好像在做事,都被無窮無盡的事情包圍著,這算是成為了一個做事的人了嗎?當然不是。

有的人做事是在瞎忙,一年到頭也沒什麼進步,有的人做事是在抓關鍵因素推動自我成長。見微知著,多年後,發展亦是大有不同。

到底什麼是做事的人?「他們不是在解決一個個想像中的問題,而是在回應一個個真實世界的挑戰。」這是羅胖在跨年中給的概述。

回到職場,問題太多,我們在想像中自己會如何如何解決,然而,具體到實踐中,大部分人都會偃旗息鼓,不知道該如何行動。

記得之前帶的一個實習生,會說我真的有很多想法,但是每次的活動都難以落地。要麼最終活動效果不理想,要麼是半途而廢,始終不能做成一件比較不錯的活動。

這便是在現實的挑戰中,難以做事。面對在活動中遇見的未知問題,選擇退縮,而不是迎難而上解決問題。

這個時代並不缺少才華橫溢的人,真正缺少的是做事的人。個人對這一點頗為認同。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誰還沒有點才華呢?我們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厭惡,有自己的個性自我。但唯獨沒有一顆做事的心。

甚至,我會發現,很多人會把做事和做小事聯繫起來。我要做大事,不願意做工作中的小事情,是很多職場新人的通病。說實話,那些真正在職場中成長起來的,都是從小事做起來的,如何做一個表格?如何寫好一個報銷單?如何做一次工作匯報?

之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做小事,是因為覺得繁瑣或者是重複無聊。殊不知,所有的後期的容易都是前期的繁瑣工作梳理出來的,很多人總想著簡單容易,卻不願意下功夫做一些基礎的繁瑣的工作,以至於不斷抱怨問題越來越多。你看,不做事的人,永遠無法解決問題,只會不斷製造更多的問題。

對於真正做事的人來說,事情無大小。我們實際上都是在解決現實中的問題,更何況要親自躬身入局,如果是帶著牴觸心理,終究是難以做到入局,身臨其境地解決問題。

那麼,如何成為做事的人?

需要極致的心態。

古語:臻於至善,登峰造極。把工作做到極致是一種什麼體驗?不是所謂的996或者007,而是對職業的深度掌控感,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和嚮往,是一種人生自由。

網際網路世界的產品,經常會說,一款產品如何做到極致,才能讓用戶痴迷喜愛。做事也是一樣,一件事情,就是一個產品,是否擁有極致的心態,決定了我們能不能打造出令人痴迷的結果。

什麼是極致的心態?就是對事情的高度專注。《專注——把事情做到極致的藝術》中曾說:工作時想旅行,旅行時想工作;學習時想遊戲,遊戲時想學習;打工時想創業,創業時想打工;你不是懶,只是不夠專注。

專注於手裡的事情,思考她的前世今生,而不是眼前的片刻,思考她要面對的所有問題,並一一提前想出解決方案。你會真正的扎入這件事中,思考一點一滴,思考和她相關的一切。因為你知道,這是你創造的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極致的心態,簡言之,做事的人已經把自己融入了事情本身當中。不允許瑕疵,追求極致的完美,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做事的快樂和愉悅。

永遠在一線也是必須。

企業所有的問題都是管理問題,而所有的管理問題都是一線問題。什麼是一線?最接近企業用戶的地方。

無論你是在做什麼類型的工作,想像自己的用戶是誰?在哪裡?他們有什麼問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才是本職工作最重要的事情。

這裡的一線是需要我們能夠親自走到用戶群體中,做事的人,本質上,是在自己的用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成為做事人的關鍵。

之前看到朋友圈有人說,營銷最大的阻礙不是營銷本身,而是管理決策的人不專業。真的是不專業嗎?或許在很多年前,這個人非常專業,以至於因為專業的成就獲得了職業的發展。在我看來,根本原因是因為遠離一線太久了。

離一線遠了,也就離用戶遠了,慢慢的,我們就進入了自己的信息繭房。不能通達明亮,亦不能有所作為。

一個做事的人,首要的任務是要解決現實的問題,你的用戶在哪裡,哪裡就有最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永遠在一線,是一個做事之人的日常狀態。

相關焦點

  • 做人和做事是一體的,相輔相成,才能構成一個大寫的「人」
    說做事,就不能不說做人。可以說,做人和做事是一體的。現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情況:有的人不能把做事與做人很好地統一起來,做人缺少做事的本領,做事又缺少做人的品質,使人生之路上留下一些大大小小的缺憾。因此,做人做事,看似簡單,卻不可不仔細思量。
  • 做事滴水不漏的三個星座,一個聰明,一個狡猾,一個精明
    做事滴水不漏的三個星座,一個聰明,一個狡猾,一個精明你有沒有注意到幾乎每個人都喜歡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因為這不會太困難,太複雜,聰明的人在一起做事時更容易溝通,更成功,在十二星座中,就有這麼一群人,一個聰明,一個狡猾,一個精明,他們的存在是很可怕的
  • 職場上需要敬而遠之的三類人,只能成為「共同做事」的點頭之交
    一個公司其實就是一個濃縮的社會,一個小小的江湖。哪裡有江湖,哪裡就有紛爭,各種明爭暗鬥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正常的事情。要想在職場上遊刃有餘,出人頭地,除了達到智商、能力超群、性格堅強的標準外,還必須有頂級的情商和良好的心態。
  • 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
    一般來說,性格偏內向的人,做事都比較沉穩,外向開朗的人,做事比較容易衝動,意氣用事,經常會給人一種不穩重的感覺。這些都是性格所導致的,但性格方面也是可以通過後天改變的。以前的我是一個極其內向的人,經常碰到熟人不敢打招呼,遇到不懂的問題也不敢向,也因此錯過了很多人。後來因為一個契機愛上了閱讀,我開始慢慢的變了,那麼我們該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呢?
  • 敢於擔當的人,大多在踏踏實實做事
    擔當不是承認錯誤,也不是認領責任,敢於擔當的人,都在踏踏實實做事。擔當不是承認錯誤,也不是認領責任某一年,中國籃球在大賽中失利,有記者問姚明,誰該為這次失敗承擔責任。姚明說:「我。」這件事也成為業界的一段經典訪談。
  • 為什麼中等智商的人做事能力更強?
    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會發現,那些真正能做成事的人,或者做事能力很強的人,往往並不是最聰明的人,他們在學校的成績可能也就是個中上水平,但做事能力很強。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其實非常非常的簡單,簡單的讓你難以置信。
  • 是否由於踏實做事的效果比不上投機取巧,踏實做事的人已經不多了
    是否由於踏實做事的效果比不上投機取巧,導致職場上踏實做事的人越來越少了?2. 什麼原因讓我們覺得天生性格內向(不愛表現)的人職場發展成就低於投機取巧愛表現的人?3. 踏踏實實內斂的人如何把性格變得外向,以至於對職業發展有幫助?
  •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先成為一個很厲害的自己
    對於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我想這應該要從懂事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規劃,但是那時候的我們又不懂這些事情,也沒有人從小就教我們應該怎麼想,只是從來都有人告訴我們要好好讀書,考個好成績,上個好的大學,找個好點的工作。但是他們也沒有說,找到好的工作,以後呢?沒錯,這就是要靠自己了。
  • 送別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同行:他是一個拼了命做事的人
    劉智明去世前,他最掛念的仍然是那些與他有過接觸的人。一名現場送別劉智明的同事告訴澎湃新聞,劉院長曾要求大家首先做好防護,他很擔心和他有過接觸的人。萬一別人有事,他會很愧疚。「送戰友」18日12時許,同濟中法新院的門診樓、住院部周圍非常安靜,幾乎沒什麼人走動。然而,就在前一晚,一則關於「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後病情加重,在同濟中法新院搶救」的消息,使得這家遠離城區的醫院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 做事雷厲風行的人,比常人要多四個好習慣
    但是習慣一經養成,就將成為常伴其身的固定思維,很難再改變。 在電影無問西東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 我們很多人,在人生的路途上,只知道一味地前行,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缺乏目標的我們,往往顯得優柔寡斷。
  • 一句「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令無數人在職場折戟沉沙!
    職場常聽人說一句話:「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乍一聽好像很符合人的價值要求,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這與那句「長得醜活得久,長得帥老得快」,是一樣一樣的。作為一個擁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即便有些好的點子,小A也沒有向領導提出過合理建議。當然,在工作上,只要是公司安排的任務,小A都會不折不扣地去執行。小A深信那句職場八字箴言「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一晃一年多過去了,小A驚奇地發現與他共同入職的同事比他晉升的都要快,於是,小A納悶不已。
  • 陰曆幾月出生的人,從不拖泥帶水,做事快馬加鞭,致富能一氣呵成
    做人就應該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一旦做好了計劃,就應該一往無前,而不是經常感到猶豫和後悔,那些做事情直截了當,幹練利落的人,往往可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收穫生活的精彩成分。
  • 社會人必備的識人術——你屬於哪種做事風格?
    三種人的做事風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風格,或像帥才一樣簡單明了,或如將才那般聽憑感覺,或是慧才那種充滿理性一絲不苟,你屬於哪種呢?在投資一個項目時,往往會考察的一清二楚才會行動。你如果不是內向人,建議你在選擇投資或者行動之前,可以參考內向人的想法。追求異性的時候,內向人一般都會布下「天羅地網」才會行動,不然絕不會主動表達。
  • 做人與做事,七分做人、三分做事
    人生在世,無非是兩件事: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但是如何把人做好,把事做成,以及如何把握好做人與做事之間的分寸,卻是一門大學問,更是每一個渴望成就與想獲得成功的人必須面對的.其實,做事與做人,密不可分,更不可或缺。
  • 真正聰明的人,「說話柔軟,做事硬氣」
    有的人,說話溫柔,但是很有力量,一句話,也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有的人,說話很粗糙,也很刺耳,說一萬句,別人都會討嫌,根本就不想聽。真正聰明的人,「說話柔軟,做事硬氣」,從來都是「說一不二」。俗話說:「一口唾沫一顆釘。」一個人的底氣,就是說到做到,做一個講信用的人。1.說話柔軟,如水一般,善利萬物而不爭。
  • 勤勞做事
    文\管道儲運  廖貞貞    小時候,父親經常教育我,要勤勞做事,低調做人。但對於一個尚在叛逆期懵懵懂懂的孩子來說,很難消化吸收這種「高大上」的理論。    直到有一次,父親把我帶到了農村老家爺爺的菜地。記得當時父親把我帶到的是一片菠菜地,由於受到天氣影響,菠菜苗稀稀疏疏,被密密麻麻的雜草包圍著,不仔細觀察,還以為是塊荒草地。
  • 一個男人,想成大器,在做事上需掌握「三刀」:軟刀,硬刀,險刀
    一、軟刀所謂「軟刀」,包括以下四種做事能力:第一是能忍。男人慾成大器,需要一個過程,而「忍」是走完這個過程的必備能力。韓信甘忍胯下之辱,不爭一時之短長,而終成蓋世之功業,充分證明了「忍得忍上忍,方為人中人」的道理。
  • 勤能補拙,誠心做事,敬事敬人
    我認識一位朋友,是一個有兩個男孩的寶媽,她同時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同時呢兼任兩家演講俱樂部的主席,她常常說非常佩服自己的認真,那她有多認真呢。她一年跑了180多場演講會議,算下來平均兩天一場會,時間大多數在晚上7-9點。這個時間大多數人在吃飯看劇逛街帶娃。這180多場會議帶給了她什麼呢?
  • 你有沒有發現,辦公室內只懂做人卻不懂做事的人越來越多?
    職場中經常發現一些人「太會做人」而卻不懂如何做事,做人夠圓滑,能夠順利引起領導的關注與注意,但是做事卻是稀鬆平常,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優秀的人少,而普通人居多的原因。 人們常說:做事先做人。
  • 到底是「事好做,人難為」對,還是「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對?
    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去做事不但容易事半功倍的效率,還能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體驗狀態,懷著負面的心情去做事則不但容易事倍功半,也會體驗到鬱悶痛苦乃至不堪的人生狀態,嚴重的還會導致人格受限,抑鬱成疾。這也正是為什麼很多人習慣用「事好做,人難為」來緩解自己尷尬人生體驗和處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