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四十五中關愛一線醫務人員子女
關愛隨時「在線」
2月23日,一個視頻刷爆了整個朋友圈。視頻中的一位醫生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全副武裝,防護服的背後寫著「@合肥第四十五中陳彥然,認真寫作業」。視頻中的這位醫生叫周國紅,是合肥市京東方醫院神經COE護理主管,在疫情發生後,於2月9日作為我省第三批援鄂成員出徵武漢,目前是武漢方艙醫院中的負責人。
跟很多支援武漢的醫務人員一樣,周國紅是醫生,也是媽媽,心裡有著對於孩子的牽掛。她的女兒陳彥然就讀於合肥市第45中學,是七(16)班學生。每天在艙內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後,回到休息住所,坐下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女兒打視頻電話。
周國紅常把她對孩子的牽掛告訴女兒的班主任李孝雲,李孝雲通過電話、網絡視頻等方式,和陳彥然及其爸爸進行溝通,在生活、學習、心理方面給出了建議,希望她以媽媽為榜樣、更好地去生活、去學習。七(16)班各科教師在得知陳彥然的情況後,紛紛通過網上答疑、針對性的習題演練、電話心理疏導等方式地對她進行指導——教英語的夏老師表示有任何英語學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隨時聯繫自己;教數學的胡老師仔細批改、指導陳彥然發來的每一份練習。陳彥然生日的當天,李孝雲給她發去簡訊:「彥然,祝你生日快樂,我想今年的生日對你來說是夾雜著複雜情感的,你可能會難過,因為你的媽媽沒能陪在你的身邊,但李老師覺得你應該會感到自豪,因為你有一個心中有大愛的媽媽,相信你會更有力量和幸福感……」七(16)班的家長群裡滿滿的是對周國紅的致敬和關切。
不止一個「陳彥然」受關愛
在該校,還有幾十名像陳彥然一樣的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他們的爸爸、媽媽或是在合肥市各級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隔離區工作,或是奔赴湖北一線支援。九年級的汪同學的爸爸在合肥市抗疫一線工作,因為工作性質很長時間不能回家,他發微信給在家中的兒子說:「兒子,這一段時間爸爸都不能陪你了。」
該校的周老師對前往武漢支援的齊同學的媽媽說:剛剛得知您去支援武漢了,內心充滿深深的敬意和感動,同時也多了一份擔憂和牽掛,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們在合肥等您凱旋,向您致敬。
汪同學對在抗疫一線的爸爸說,爸爸,你安心工作吧,一定要保護好自己!我在家會認真寫作業的,會幫媽媽帶好弟弟的。我和媽媽、弟弟在家等著你回來,相信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成立了抗疫工作領導小組,迅速了解、掌握在本校就讀的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情況,並對其家庭、心理、居家看護、網上學習及需求困難等情況進行摸排,為該校的每一名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建立基本情況臺帳,推出了包含「建立服務體系,開展慰問幫扶,加強情感關懷和學業指導」在內的多項措施,全力做好醫務人員子女的關心、服務工作,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解除後顧之憂,讓他們放心、暖心地工作。
該校確定了領導班子成員、班主任與學生建立「一對一」聯繫制度,採取微信、簡訊等網絡交流形式,開展線上家訪,加強與學生及居家看護家長的聯繫溝通,表達對一線醫務工作者及其家庭的慰問與敬意,實時掌握學生各方面情況,會同家長按需制定關愛、幫助方案,及時協助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
在延期開學期間的遠程教學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會重點關心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的學習情況,加強指導。特別對就讀九年級的,該校會安排優秀教師「一對一」學業輔導,在複習備考等方面給予幫助。
同時,該校的心理健康教師和班主任會主動聯繫、了解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把教師、同學的關心送到他們身邊,及時疏導、解決他們因遠離父母可能導致的心理孤單,引導學生從家長的實際行動中獲取力量,努力使自己成長為有大愛、有情懷的人。
通訊員 宣宜蒙 本報記者 徐徐